由黄朴民编著的《黄朴民解读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尉缭子》内容介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称《李卫公问对》《唐李问对》《李靖问对》,或简称《问对》。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内容为记录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四十问答,中卷三十三问答,下卷二十五问答,凡九十八次问答,约一万余字。在宋代神宗元丰年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图书 | 黄朴民解读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尉缭子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黄朴民编著的《黄朴民解读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尉缭子》内容介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称《李卫公问对》《唐李问对》《李靖问对》,或简称《问对》。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内容为记录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四十问答,中卷三十三问答,下卷二十五问答,凡九十八次问答,约一万余字。在宋代神宗元丰年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目录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导言 卷上 战例:诸葛亮七擒孟获 马隆讨平树机能 正奇兼备的旷世名将韩信 战太原魏舒“毁车以为行 李从珂骄兵不治失天下 卷中 战例:刘邦成皋疲楚军 曹操选练精兵为实战 周、郑繻葛大鏖战 猛张飞不恤士卒死于非命 勾践笠泽破吴师 卷下 战例:吴军五战入郢都 桓温合势齐力灭成汉 光武帝以柔治军将士效命 刘裕善战灭南燕 孙权教将读兵书史册 附录一:唐太宗传略 附录二:李靖传略 附录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有关资料辑录 尉缭予 导言 卷第一 天官第一 兵谈第二 制谈第三 战威第四 卷第二 攻权第五 守权第六 十二陵第七 武议第八 将理第九 卷第三 原官第十 治本第十一 战权第十二 重刑令第十三 伍制令第十四 分塞令第十五 卷第四 束伍令第十六 经卒令第十七 勒卒令第十八 将令第十九 踵军令第二十 卷第五 兵教上第二十一 兵教下第二十二 兵令上第二十三 兵令下第二十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朴民解读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尉缭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朴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6152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89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