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朱自清经典常谈
内容
编辑推荐

朱自清编著的《朱自清经典常谈》内容介绍: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这本书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内容推荐

朱自清编著的《朱自清经典常谈》作者用几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朱自清经典常谈》这本小书提纲挈领,娓娓道来,令人如闻朱先生謦颏,不觉仰首伸眉,困倦顿消。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一本入门书。一部小书,历经数年而成,可见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目录

《孟子》读法指导大概

《史记菁华录》读法指导大概

《唐诗三百首》读法指导大概

《胡适文选》读法指导大概

《爱的教育》读法指导大概

《泷冈阡表》读法指导

《我所知道的康桥》读法指导

编者附记

试读章节

《孟子》读法指导大概

阅读孟子,可取两种本子。一种是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一种是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两种都有商务印书馆的国学基本丛书本(《孟子集注》与《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合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也有。又,这四种是宋代以来至今通行的读本,各地都有木刻本),后一种又有世界书局的诸子集成本,定价不高,而且容易买到。《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一生心力所萃,其发挥处表示宋学的精神——宋学指宋代的道学,也就是现代所谓哲学。朱熹是宋代的大哲学家,他注这四部儒书,实即发挥二程(程颢、程颐)与他自己对于儒家思想的认识,所以表示宋学的精神。他的训诂考证虽不免有粗疏阙略之处,还待后来好些专家给他正补,但就一般说,简单扼要,篇幅不多,便于省览。《孟子正义》是依据后汉赵岐《孟子章句》的注,逐一给它作详密的疏,所采清代顾炎武以下六十余家之说;“于赵氏之说或有所疑,不惜驳破以相规正:至诸家或申赵义,或与赵殊,或专翼孟,或杂他经,兼存备录,以待参考”(见《孟子篇叙》篇末疏中)。这是集大成的工作,一般批评都说它当得精博两字。但篇幅繁多,训诂考证又偏于专门,初学者未必能够消化。现在不妨把《孟子集注》作为大家案头阅读的本子,而从图书室中检出一部《孟子正义》来,供偶尔的参考;能力较强,素养较深的同学,自可兼看《正义》。

参考书不拟多举,只提以下四种。一是历史课内所用的本国史课本。要读孟子,不可不明嘹孟子所处的时代;关于这一点,无论何种本国史课本,多少总有述及。二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本)。这部书的十六章讲孟子思想极简要。阅读古代所谓诸子,必然牵涉思想问题,这就关系到哲学。哲学不一定微妙难知;就简单方面说,只是哲学家所抱的一种见解,“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而已。所以,国文课内的阅读,也可取关于哲学的书籍来作参考。三是钱穆的《论语要略》(商务印书馆本)。这是一本研究《论语》也就是研究孔子的书;孟子自负继承孔子,他的思想与孔子关系最密切,理解《论语》当然可以帮助理解孟子。但所以提出这本书,尤其重要的,在它的方法。《论语》只是散乱地记述孔子的言行,这本书却从其中采辑相关的材料,分题研究;因为材料是本身的,排比在一起,其结论也就显然可知,没有穿凿附会的弊病:这种研究方法,对于孟子也极为合式。四是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商务印书馆本)。孟子一书,虽与后代的文言相差不远,但还有若干虚字,是后代文言所不常用的。这种虚字的训释,《孟子正义》收集得很齐备;恐怕一般同学无力看《正义》,所以提出这一本书。其体例与字典相似;对于每一个虚字,从实例中归纳出若干训释来,在每一个训释之下,就列举古书中的那些例句。只是各字的排列次第,与寻常字典不同;它不依各字的形体,按部首排列,而依各字的声音,按音母编次。起初使用它,不免感觉不便;但音母实在并不难辨,少加注意,渐即熟悉,若是记得注音符号注音的人,一经指点便明白了。——以上所举,除第一种外,通常认为大学适用的;拿来给高中同学参考,似乎是躐等。但所谓某种书适宜于某种程度的读者,原是大概的说法;高中二三年的同学,距离大学的阶段已经不远,若能多努力,多用心,便是大学用书,又何尝不可参考?况且这三种书都是现代人编撰的,条理明白,文字流畅,比较参考从前人编撰的书,阅览上可以省力不少,理解上也有亲切之感。这是提出它们来的又一层理由。

《孟子》一书,记载孟子一家的思想言论,与《苟子》、《庄子》等书同类,应当归人“子”部。《汉书·艺文志》,《隋书籍志》、《旧唐书·经籍志》都把它列在儒家,正是认孟子为诸子之中的一家。但是到了宋代,《孟子》一书却被选拔出身,升到了“经”部。清代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集》中有“寄题丁俭卿新获嘉祐二体石经册”七言古诗一首,题目下记道:“丁俭卿舍人凡新得宋嘉事占二体石经三百七十余纸,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周易》、《孟子》七经。玉海等书述汴石经,不言有孟子。表章亚圣,自此刻始。是足补史志之阙”。以前的石经不收《孟子》,这嘉韦占石经却收了,可见把《孟子》归人经部是从宋仁宗时候开始的。而南宋陈振孙作《直斋书录解题》,把孟子列入经类,是目录家对孟子移易观点的开头。“经”字原指六艺(诗、书、乐、易、礼、春秋)而言(这样用得最早的,当推《礼记》中的《经解》)。六艺都是孔子以前的旧籍,孔子教人,这些就是他的教科书。他教的时候,也许加点儿选择,又或随时引申,算是他的讲义。后来人所说孔子删正六经,情形大概如此。孔子以后的儒家效法孔子,继续用六艺教人,而他却只讲自己的思想学说,不讲旧籍,因此,六艺就似乎是儒家所专有。到汉武帝时候,罢黜百家,专尊儒术,立诗、书、礼、易、春秋于学官(或说乐经其时已亡失,或说乐本没有专书),定名为五经;于是“经”字开始含有特别高贵的意味。唐代以三礼(《仪礼》、《礼记》、《周礼》)三传(《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合诗、书、易为九经。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又把《孝经》、《论语》、《尔雅》加进去,为十二经。P1-4

序言

中国人做事,讲究“务本”,因为“本立而道生”。所谓“本”,原指树木之根,也就是说,认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当乱花渐欲迷人眼时,反求于根,触摸年轮,也许最是接近生命的真谛。

阅读大抵也是如此。原典往往是不喧嚣的,也用不着吊一堆深奥的书袋吓人,当流光涤荡掉浮华的尘埃,我们以为浅显而轻易置于一旁的原典才逐渐流露出隽永的况味。“庭院深深深几许”,敢于推开朴素的大门向里去,才能于静穆之中懂得别有洞天。

这套丛书多是些大家写下的小册子,凝练一生学养襟抱,史纲清晰,格局稳健,而文学的部分则是赤子性情,呼之欲出。这些作者在世时,书的名字与人的名字都不见得显赫,几十年光景,换了沧桑,倒让人想起杜甫写初唐四杰的评价:“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对于各个时代“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文字,我们抱有一份恭敬,毕竟,“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受出版社之邀撰此小文时,恰逢社会热议阅读立法,因为2012年有关统计机构给出数据:国人平均年阅读率只有4.3本书。与此同时大家热议的另一项立法是子女必须回家看望父母,因为失望的爹娘把不回家探视的孩子告上法庭的事也越来越多。

按说,法治中国是种文明的进步,但这两场关于立法的讨论却让我怅然若失。因为我曾经在无数中国乡村的农户人家门上看见过斑驳的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而到了一个网上书城上午下订单下午就能拿到书的时代,我们的阅读居然需要立法推动了……

在我看来,阅读大体可分两种:有用的阅读是为知识,无用的阅读是为成长。前者有意义,后者有意思,而意义与意思的融合则是阅读的意境。

这套丛书,既有沉实深邃的学理,也不乏灵动鲜活的趣味,触摸这些名家的思维方式,也许比徒然领受他们的结论更具价值。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当年陶渊明既耕己种时还读书的那点乐趣,说小其实很小,因为神话书不顶功名;说大也还真是很大,书中俯仰宇宙,得人生至乐,这还不够吗?

在一个太多人奋发有为的时代里,可以对自己说“有所不为”,是一种操守。

在一个过于喧哗含混的时代里,可以做一些简单而纯粹的小事,是一种品质。

比如,读一些大家的小册子,并且乐在其中。

书评(媒体评论)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

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李广田

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林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朱自清经典常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自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45804
开本 32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3211545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