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你独一无二(一个艺考生妈妈的陪读笔记)
内容
试读章节

母女同心,全力以赴

我买来一套关于素描、速写、色彩的教学丛书,上面对照范画有文字讲解。那些文字讲解,都是老师教学与画画的经验总结。曾经给芃芃买过不少美术方面的书籍,但孩子看书属走马观花型,只看图片,文字部分基本不看。所以我决定自己先根据文字阅读那些范画,理解消化后再讲给孩子听。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忙得跟打仗一样了。原计划还想写点东西的,从此根本连想都没时间去想这档子事了。

一天三餐饭,说起来几个字,做起来实在是又琐碎,又耗时间。吃完早餐,收拾收拾,去市场买一点菜,回来就该做中饭了。下午四点就得开始准备晚餐,五点必须准时开饭。时间就被这一日三餐切割得支离破碎。被割碎的那点空闲就争分抢秒用来看书,我必须尽快把这套书看完,早一天看完,就能早一天帮助到孩子。

芃芃的时间更紧。

每天早晨八点进画室,晚上十点半以后回来,吃饭基本上就是囫囵两口,也不知道是怎么吞下去的,拿两张画纸又走了,根本连与我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这样一天下来,孩子已经累得不行,尤其是开始画油画头像后,画油画还是个力气活。

有一天晚上,芃芃回来就说:

“妈妈,我拿画板的力气都没有了。”

我只能赶快给她准备洗漱水,让她洗了睡觉去。有时候孩子精神好,回来洗洗,也十一点多了,我不忍心再唠叨太多,耽误她的睡觉时间。

只有中午还能挤出一点时间来。中午十二点下课,一点半上课,扒掉路上来去的时间、吃饭的时间,还有那么一点富余。我就抓住这点富余时间,同孩子一起看书,讲解书上那些范画。尤其是速写讲得多,从画单个人物速写到画场景速写时要考虑的各种问题都与孩子一起探讨。

芃芃说:“妈妈,你简直是嚼烂了再喂给我吃。”

通过阅读,我读画的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每天晚上孩子从画室回来,我第一件事就是看她的画,尽我的能力挑毛病。然后又等孩子的下一张画,看那些毛病在下一张画里是否改掉了。

孩子真可谓是从谏如流,下一次回来必定是把画往桌上一摊,跟我说:

“妈妈,你上次提出的问题,我都解决了。看还有什么问题吗?”

除了打理生活,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孩子的画画上,以至于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似乎都与绘画有关。晚上去画室接孩子,我留意到黎明画室的小院子里有几个雕塑,雕塑流畅优美的衣纹丝丝依附着人体。我突然明白衣服在绘画与雕塑里的作用就是为了突出人体为表现人体服务的,而芃芃一直还停留在为画衣服而画衣服的阶段。等孩子下课后,我赶紧指点那雕塑,把我的理解告诉她。

我跟孩子说,不要因为某张习作被留校了被表扬了,就觉得自己画得很好了。画得好的那张,也许恰恰是那天对那个模特儿比较有感觉呢?也许恰恰是那天选择了一个比较好表现的角度呢?这只能算是幸运,不是常态。芃芃画画的常态就是时好时坏,画面总是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说明,一些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偶尔也会听到某个学生平常画画不怎么样,但是高考考得好,我不奢望这种幸运会落到我的孩子头上。我只相信,只有在常态下,保证每张画都画得比较好比较稳,高考才能稳操胜券。

我要求芃芃对待每一张习作,都要像对待高考一样。

芃芃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情绪上的波动,她全身心都投注到学习中去了,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才能不断地进步。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当孩子真正意识到她的画之所以不能进步,是因为对人体内部结构的不甚了解,她便开始认真阅读《伯里曼人体结构与绘画教学》那本书,有丁点空就临摹。中央美术学院校园里有一个思想者的雕塑,为了实际了解人体结构,我的孩子在凛冽的寒风中坐着小板凳在那个思想者的雕塑下画了一整天。

芃芃学习非常主动。

她虚心向比她画得好的同学学习,不再闹任何小情绪。画室里有一个学生复读多年了,他的色彩好,有一张习作还荣登一本教学丛书的封面。芃芃画水粉时,就把画架摆到那个同学旁边,这样不仅可以随时看他如何调色,课间休息时还可以请他看一下她的画。

她随时向老师请教。画室里人多,老师不一定对每个学生都照顾得过来。有一个女孩,是我们老乡,复读生,她每天就是闷着头画,画完一张提回去,第二天又闷着头接着画,好像与老师和周围的同学都没有什么关系。而芃芃一般会主动喊老师帮她看画,这样在画画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就可以随时改正。芃芃说,在北京的考前画室里,老师能教你一些具体的方法去解决画面存在的问题。但在地方中学,老师就给你来一句“画灰了”,至于怎么解决不画灰这个问题,老师却不能给你方法。

偶尔,芃芃也会挑选出一部分画,课后找老师单独指导,或者找中央美院认识的学长指点,然后再把那些指导意见用笔记下来,提醒自己下次画画时注意。能得到这些老师和学长哪怕一点有用的指导,我和我的孩子几乎都觉得是受了天大的恩惠,心底里充满了感激。P137-140

目录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养天鹅的女孩

美术启蒙

孩子,我是如此疏忽了你

让梦飞翔

教育成了一种软暴力

左右为难的选择

首度进京学艺

分数呀,分数

再度北上

高中课程设置是块过期面包!

选呀,选呀,选画室

眼袋突然来袭

当孩子遭遇负面情绪

不让父母省心的孩子

最牛画室招生

高手云集,你更自信

孩子跟我拧着了

表扬,孩子的动力加油站

母女同心,全力以赴

画画的孩子缘何都像犀利哥?

我认识的几位陪读家长

艺考第一枪:联考来了

成了高手

赶考,怎一个“累”字了得

沈阳之役

文化高考,来吧!

告别与启航

附1:在画室代课的那几天

附2:巴黎美院选课记

附3:给美国艺术家当回助手

内容推荐

从儿时的涂鸦到大学时的创作,中间到底要经历多少路程?家有艺术类考生的父母,谁又能不关心孩子如何选择画室、如何在高手如林的画室中找到自信等天大小事?谁又能不关心孩子的美术高考、文化高考以及如何填报志愿等关键步骤?与此同时,置身于中国教育条条框框与孩子艺术性灵的冲突夹缝之间,谁又能不深深体会到种种矛盾与纠结?

《孩子你独一无二(一个艺考生妈妈的陪读笔记)》从一个艺考生母亲视角,记述了这位富有爱心、责任心同时又对孩子充满信心的作家妈妈,如何从身体到心灵关爱孩子,陪伴女儿南北转战,一鼓作气,一路闯关,最终成为艺考生中的高手,顺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阳光历程。携手遍尝艰辛冷暖,母女深情跃然纸上,拳拳之心催人泪下;同时附有女儿的日记、笔记和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的画作精选,深具多重可读性和借鉴意义。

《孩子你独一无二(一个艺考生妈妈的陪读笔记)》陈瑶著。

编辑推荐

陈瑶著的《孩子你独一无二(一个艺考生妈妈的陪读笔记)》从一位艺考生妈妈视角,记述了这位富有爱心、责任心同时又对孩子充满信心的母亲,如何陪伴女儿一鼓作气,一路闯关,最终成为艺考生中的高手,顺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奋斗历程。内容详实,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同时附有女儿的日记、笔记和从小到大的画作精选,颇有可读性和借鉴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你独一无二(一个艺考生妈妈的陪读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3391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3190577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