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孝经/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至巨。《孝经》共分18章,是儒家十二经中篇幅最短的一部。《孝经》以孔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加以阐述。依其内容,18章大致可分为四部分。自《开宗明义章》至《庶人章》为第一部分,共6章,对孝加以概括性论述,并分别对不同地位的人的孝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阐述。自《三才章》至《五刑章》为第二部分,共5章,主要讲述孝与治国的关系,强调孝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自《广至德章》至《广扬名章》为第三部分,共3章,是对《开宗明义章》中提到的“至德”、“要道”、“扬名”的引申和发挥。自《谏争章》至《丧亲章》为第四部分,共4章。这部分各章之间内在联系不紧密,而是分别以不同题目,对前三部分内容进行发挥和补充。其中,《丧亲章》可视为全篇的总结。《孝经》篇幅虽短,文字不满两千,但内容很丰富,也很深刻。由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主编的这本书是《孝经》一书的注译本,由原文、注释和译文三部分内容构成。

内容推荐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经》一书,将“孝”与“衷”联系起来,阐述了孝顺之道。

这本《孝经》是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之一,由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主编。

目录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诔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附录一 劝孝歌

附录二 劝报亲恩

试读章节

【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译文】

曾子听孔子讲过了各种孝道,就是没有讲到父亲有了过错应该怎样办,所以问道:“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您的教诲,我都有所领悟。但我还想再冒昧地问一下,为人子的只要不违背父亲的命令,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能算孝子了吗?”

【原文】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译文】

孔子听了惊叹道:“这是什么话呢?这是什么话呢?父亲的命令,不但不能随便听从,而且还要斟酌它是否可行。例如上古时代,天子为一国之君,事务繁忙,君主如有善行,则亿兆人民蒙福;君主如有过失,则全民受难。假若有七位敢于直言相谏的贤臣,那天子虽然偶有差错,也不会失去天下。诸侯若有五位谏诤的臣下,即便自己无道,也不会失掉他的诸侯领地。卿大夫是有家的,如果有三个谏诤的臣下,那他虽然偶尔有差误,这三位贤臣,早晚进谏,陈说督促。他也不会失掉他的家。为士的,虽然是最小的官员,没有臣下可言。假若有谏诤的几位朋友,对他忠告善导、规过劝善,那他的行为自然会免犯错误,而美好的名誉,就集中在他的身上了。为父亲的,若果有明礼达义、敢于直言力争的子女,常常谏诤他、纠正他,那他是不会做错事的,自然也就不会陷于不义了。君臣与父子,是休戚相关的。所以遇见了不应当做的事,为子女的,不可不向父亲婉言谏诤;为臣下的,不可不向君主直言谏诤。为臣子的,应当陈明是非利害,明确劝告。父亲不从,为子女的,应当婉言相劝,即使触怒了他挨打受骂,也不要怨恨。君王要是不从,为臣下的,还应当尽力进谏,即使触怒了他受到处罚,也应在所不惜。所以臣子遇见君父做了不应当做的事情,必须立即谏诤。若有的孩子,不管父亲的命令是否合理,一味听从,那就陷亲人于不义了,他怎么还能算是个孝子呢?”

评析

此章之前,讲述的都是爱敬及安亲之道理,对于规劝之道理,没有提到。本章谏诤之意有双重含义:一面是对于被谏诤的君父及朋友的一种警告说:接受谏诤,不但对于本身的过失有所改正,且对于天下国家,将有重大的影响,使他知道警惕;一面是对谏诤者的臣子及友人的一种启示:即要事君尽忠,事父尽孝,对朋友尽信义,若见善不劝,见过不规,则陷君父朋友于不义,以至于遭受不测的后果,那忠孝信义,就都化为乌有了。

【原文】

于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译文】

孔子说:“从前,贤明的帝王奉事父亲很孝顺,所以在祭祀天帝时能够明白上天庇覆万物的道理;奉事母亲很孝顺,所以在社祭厚土时能够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理顺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对上下各层也就能够治理好。能够明察天地覆育万物的道理,神明感应其诚,就会彰明神灵、降临福瑞来保佑他。”

【原文】

故虽天予,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译文】

所以说天子的地位,就算最尊贵的了,但是还有比他更高的,这就是指天子还有父亲。天子是全民的领袖,谁能先于他呢?但是还有比他更先的,这就是指天子还有兄长。照这样的关系看来,天子不但不能自以为尊,而且还要尊其父;不但不能自以为先,还要先其兄。伯、叔、兄、弟,都是祖先的后代。天子必能推其爱敬之心,以礼相待,并追及其祖先,设立宗庙祭祀,可见其爱敬之诚。这是孝的推广,不忘亲族之意,对于祖先,也算尽了爱敬之诚。但是自身的行为,稍有差错,就要辱及祖先。所以修持其本身之道德,谨慎其做事之行为,而不敢有一点怠忽之处,恐怕万一有了差错,就会给祖先亲族蒙羞。至于本身道德无缺,人格高尚,到了宗庙致敬祖先,那祖先都是高兴地来享用,扬扬自得,就像在你身边一样保佑你。圣明之君,以孝感通神明,什么能难倒他呢?由以上的道理看来,孝悌之道,如果做到了至极的程度,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致,即可以通达于神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照这样的治理天下,自然国泰民安,上下无怨了。

【原文】

《诗》云:“镐京辟痈,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译文】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说:“天下虽大,四海虽广,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样的。所以文王的教化,传遍四海,只要受到文王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东西南北,没有不心悦诚服的,可见盛德感化之深无所不通。”

评析

本章说明孝悌感通天地;孝悌感通鬼神;孝悌之至,远近幽明,无所不通;引诗作证,以证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之大,没有不通的意思。

P45-49

序言

经典的乐园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标志,古今中外,在书籍的哺育下,人们创造出了灿烂的精神文化。那一部部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一粒粒耀眼的明珠。

“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将这些明珠拾缀在一起,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了前人对社会、时代的洞见,对人生的观察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这套书无疑是献给青少年朋友的最好礼物。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次阅读,都像一次新的探索,都能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当你翻开一本本书,便好似步入了一个个崭新的世界。有时候,你会进入芬芳的花园,享受恬静与美好;有时候,你会走人冒险世界,进行奇妙的探险;有时候,你会开始沉思,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世界名著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的青少年敞开着大门,这座殿堂是最迷人的乐园,你每走出一小步,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奇异的果实。今天,你在希腊观赏蓝天白云下奥林匹斯山众神与人们的生活;明天,你又在中国随着孔子周游列国,感知儒家学说的教诲;你既可以上天揽月,也可以在两万里的海底自在地航行;你会看到丑恶的人性,也会感知最善的温情,这个世界任由你邀游。

这就是伟大的经典,属于每一个阅读者的乐园,永远放射着异彩,永远以历久弥新的魅力吸引着你。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这个召唤来自于你,年轻的阅读者,当你的心灵与它共鸣,便能产生新的智慧与力量。

当你看到经典名著的繁多的书目时,不必为难,不必对着它浩若烟海的知识兴叹,可从你喜欢的出发,慢慢走进这个世界。阅读,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从中受到启发,收获思考。

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会让你站在巨人们搭建的高梯之上,不断攀登,看得更远!

圆家教育部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评审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张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孝经/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963933
开本 16开
页数 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3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2
CIP核字 2013157075
中图分类号 B823.1-49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9
169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