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总有些温情是来自没有修饰的花朵/情感读本精品文萃
内容
编辑推荐

在看到“同窗投毒”、“儿子弑母”、“失利跳楼”等令人揪心的现象之时,我们深为当代青少年情感荒芜的现实忧虑。

《情感读本》“在感动中演绎道德,在优雅中彰显文明,在挫折中磨砺意志”,短短几年间一跃成为“湖北十大名刊”,肯定有合理理由。

胡昕主编的《总有些温情是来自没有修饰的花朵》从《情感读本》杂志多年来发表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力求完美。

内容推荐

胡昕自千余家报刊中精选出情感类的文章,集萃成《总有些温情是来自没有修饰的花朵》。《总有些温情是来自没有修饰的花朵》旨在让青少年朋友能够在阅读中领悟到:危难之中,请把手伸出来;风雪之中,让我们相互取暖。沿着花开的方向,我们共同走进大爱的情怀。

目录

总序

1.一个女儿的选择 垂 曜

2.我和27个藏族孩子的家 江觉迟

3.穿越西伯利亚无人区:我和雪人女友的爱情一路向北 徐向林

4.亲人 王凌硕钟魁润 季 滨

5.兄妹血色守望:漫天风雪折不断生命之树 鲁 克

6.漫漫寻女路:山西汉子和他的寻女车 王 成

7.“孟跑跑”,是男人就该站出来 卢 晶

8.灿烂的彩虹,绝症女儿送给父亲的最美风景 李志彬

9.母亲啊,大地的伤口我们用坚强与爱抚平 李 强

10.33年,推着儿子跑世界 马小宁

11.血缘 伊梦寒

12.丈夫送温暖遭遇车祸,妻子接力传递爱心 张慧娟

13.打工夫妻举债20万兑现生死承诺 王保田自述 崔 晓 整理

14.“板车女孩”的大孝传奇 麦秋阿珍

15.好心人背后,隐身“父爱”的八年守望 陈 墨

16.做郭明义的女儿,委屈也幸福 赵丽杰倪 萌

17.孪生哥哥把弟弟背进大学 巴根草

18.上帝借我的手,抚慰你受伤的心 钟非凡

19.父女共圆一个梦,寒门飞出“东方大提琴公主” 李作明

20.“中国最美继母”和她的绝症女儿 绮 丽

21.“中国最美姐姐”背后的泣血亲情 北国草

22.帮助更多患儿,是对爱子最好的缅怀 秦 宁

23.“保姆奶奶”17年的人间大爱 俞 俭黄 艳 秦亚洲

24.母爱从不卑微:我的“拾荒妈妈”成地铁明星 强一雨

25.拯救母亲拯救家:12岁女孩挺作桅杆 胡巧丽

26.她的名字叫做“娘” 方长辉 口述 剑 锋 整理

27.那一句温暖的话 阿 菜

28.总有些温情是来自没有修饰的花朵 胡 昕

试读章节

“板车女孩”的大孝传奇

□ 麦秋阿珍

一双小小的脚,也能书写大孝传奇。比如,黄凤。

10多岁的她,正走在一条漫漫长路上。航班掠过蓝天,身边车流成河,或晴或雨,她平静而坚定地拉着一辆破旧的板车前行。板车上躺着父亲,板车之后,还有奶奶;这是从安徽蚌埠到上海、到北京的路,2008年至2010年之间,她走了3次。多远?千里之远?她不知道,她也不管。她只知道她要拉着板车,带上爸爸与奶奶,从安徽走到上海、北京去。她没有高尚远大的目标,支撑她脚步的信念只有一个:那里的医生能治父亲的病,而她的父亲要站起来……

父瘫娘走奶奶盲:6龄女童的泪雨天空

黄凤1996年生,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申集镇人。爸爸黄志仁在农闲时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母亲留守在家。

2002年春节后,黄志仁去江苏一家化工厂打工。4月的这天晚上,黄志仁半夜起床上厕所时,迷迷糊糊中踩偏了脚,从二楼摔了下来。20多天抢救后,他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颈椎伤了两节。由此,他颈部以下全部瘫痪。工厂在垫付了抢救费后,拒绝支付剩余治疗费用。无奈,他在医院里住了1个多月后只得出院,回到安徽蚌埠老家。这一年,小黄凤6岁。

一天深夜,黄凤半夜醒来,看到母亲缩在床头抽泣。母亲将她抱在怀里,哭得更厉害:“凤儿,如果哪天妈妈离开这个家了,你怎么活啊?”黄凤听出了话外之音,连忙抱住妈妈:“妈妈,你不能走。爸爸动不了,奶奶哭瞎了眼……”然而,三天之后的清晨,黄凤睁开眼睛,习惯性地摸摸身边,却发现床上空空的,没有了妈妈……

小黄凤的天空再次塌陷。爸爸再也不说一句话,一张脸整日都是猪肝色。这一天,黄凤从外回家,突然看到爸爸费力地转动着头,要将头往墙上撞。她急了,跑过去就抱住了爸爸:“爸,你这是干啥呀?”这一问,黄志仁一声长哭:“孩子呀,爸爸想死啊,我成了废物不说,还要你来操心……”小黄凤惊呆了:“爸爸,你不能死,没有了妈,你还让我没有了爸呀!”紧紧地抱住爸爸,她痛哭起来……一夜之间,黄凤长大了。

女儿本是小棉袄:风风雨雨暖在爸心窝

6岁的黄凤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

先学着做饭。个子不如灶台高,就踩在板凳上做。然后,学洗衣。双手搓不动,就放点洗衣粉泡一会儿,用脚踩。料理爸爸是小黄凤最大的难题。给爸爸翻个身,就是一件大难事。爸爸有1.72米的个子,65公斤体重,为给爸爸翻身,她先将爸爸的双脚叠在一起,然后用牙咬着爸爸的衣服,往一旁拽。当爸爸身体倾斜后,她再绕到床的另一边,双手放在爸爸的肩膀上,头拱着爸爸的背。全身用力,才慢慢让爸爸翻过身来。

这一年除夕,一夜北风紧,皖地冰封。黄凤给爸爸烧水洗了澡,接着洗衣服。下午,她请邻居将家里的一只老母鸡杀了并去了毛。然后,她将鸡端上桌来,先夹了一半给了奶奶,然后,再夹另一半进屋喂爸爸吃。忙活完了,再看看碗里,她才知道,碗里只剩一只鸡头。不由得,小小的女孩心里有些酸,嘴巴瘪了瘪,想哭。但她终究没哭。啃过鸡头,到睡的时候了,小黄凤便爬到爸爸的另一头,抱着爸爸的脚放在胸窝里。妈妈走后,她就一直这样睡的……

“爸,你不冷吧?我给你抱着脚呢。”孩子说。

爸爸长叹了一声:“该死的,我就这样瘫了,我就这样瘫了,我愧疚啊……”“别这样说,爸爸,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我愿意这样天天暖着您呢。”女儿又说。

2004年9月,村上小学又到了开学的时候。此时,小黄凤已过了上学的年龄。倚在门边,看昔日的小朋友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从门前经过,她的眼眶湿了。当晚,坐在台阶上,望流星划过暗蓝的天空,一次次回想小伙伴们上学路上的一脸笑容,小黄凤再也控制不住流下了眼泪。她想起了妈妈,她不知道这时候,妈妈又在哪个屋檐下?妈妈是不是知道,她的女儿多么想去上学?可是,自己去上学,爸爸怎么办?奶奶看不见,是照料不了爸爸的,那么,只能不上学,就陪在爸爸身边,永远地陪着吧。回到房间,小黄凤又抱紧爸爸的脚……

板车载爸上京沪:千万里路途叠印小小足迹

次日一早,黄凤睁开眼睛,惊讶地看到,枕头之下压着一套小学一年级课本。书是黄志仁托人借来的。不久,她也坐在教室里读书了。但她发现,自己的心思集中不起来。她在想:爸爸现在怎么样?是翻身的时候了……口渴吗?要不要喝水?谁又陪他说说话?午餐时间一到,心急如焚的她就飞跑回家,去看爸爸,去给爸爸做饭。村小学离家近,几分钟就到了。果然,没有自己在身边,爸爸正望着天花板发呆,眼角还有些湿。这一刻,小黄凤突然想到:不能这样,爸爸不能永远这样躺着,爸爸得站起来,现在学校离家近,还能跑回家看看,将来上中学,上大学,要离开家,那时候,爸爸又怎么办?只有治好爸爸的病……

此后,小黄凤开始给爸爸寻医问药。

乡村所有医生她找了个遍,也给爸爸熬了不知多少剂草药,然而,两年多过去,爸爸依然躺着。黄凤感到这不行,只能去县城找医生。

县医院不行,小黄凤又拿着父亲的病历来到了蚌埠找医生。可是,她依然失望了。

怎么办?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多少个夜晚,抱住爸爸的脚,小黄凤泪湿枕头。不行,不管如何,爸爸不能一生躺着!我大了,12岁了,能去更远的地方了,五河县不行,蚌埠市不行,那么,去上海行不行?去北京行不行?一定行,那么大的地方,一定有医生能让爸爸站起来!

想到这,黄凤全身都有了力量。她在课本上翻开中国地图,又解开扎头发的红绳,量了量安徽到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不长,真的,北京长一点,不过也就那么几寸。这么近的地方还去不了?她笑了……

黄凤先想到医院里看到的轮椅。一打听,最便宜也要600多。买不起,没钱。而且,爸爸也不能坐。那么,什么东西最好?对,板车!太好了,爸爸躺在上面,自己前面拉着,走呀,走呀,走着走着,不就到了吗?

可是,图上几寸,脚下千里。从安徽到上海,路途千里。纵使以黄凤3步1米计,她走完这段路,得迈动数百万步。何况,她一步跨不过一尺。何况,车上有爸爸,车后有盲奶奶。她个子才1.4米,体重不过30公斤,而黄志仁70多公斤,外加板车60来公斤,就是说,千里行程中,12岁女孩要拉动的重量是她体重的4倍。头3公里,到了镇上,一看天,太阳上了一竹竿高。再走10公里,到了五河县城。此时,街上的餐馆里,正坐满了吃饭的人。肚子已经很饿,停下车,买5个馒头,先给奶奶两个,再喂爸爸吃。然后,黄凤自己吃一个。完了,坐一坐,将板车的拉带套上肩,再走……

天黑了,暮色苍茫中,到了一个镇上。问问路,离蚌埠市还远呢。黄凤便找一家医院将板车拖进去,停歇在走廊上。

次日醒来,继续往蚌埠走。此时,黄凤发现,脚步远比昨天沉重。一天的跋涉,双脚在酸痛,要命的是,还起了血泡。血泡摩擦着布鞋,痛,每走一步都痛。肩也在痛,左右肩上,板车的拉带都已拉出两道血痕。但是,能停吗?能转身回去吗?是去给爸爸治病的,家乡的医生治不了,只有走,往前面走,或者爬,爬也要爬到上海……

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们经历千辛万苦到了上海的大医院。可遗憾的是,医生发现,黄志仁的病情由于拖得太久,即使治疗也很难有效果。无奈,医院只得组织筹集了一些捐款,劝他们回家。当希望再次破灭,回想来时的每一步,千里路上没流一滴泪的黄凤,号啕大哭起来。

从上海回来,又是一段与父相依为命的日子。不过,黄凤并没有就此死心。她决不相信,世界这样大,就没有一个能给爸爸治病的地方。她时时刻刻在寻找着。2009年暑假前的一天,黄凤在邻居家电视里看到,北京宣武医院治好了一个瘫痪病人。那个病人,治愈前也是摔伤,也只能躺在床上。此时,记住这家医院的名字,黄凤已决定:转道北京,让车辙印上地图上那另几寸路。

7月,暑假,邻村有个做生意的叔叔要开着货车去北京,机会来了。黄凤借了500元钱,请邻居将板车修理了一番,将奶奶托付,求老乡捎带他们去北京。一天多时间,北京到了。下了汽车,黄凤装好板车,拉着爸爸又走上了北京大街,走到了宣武医院门前……

可这次求医,黄凤又一次无功而返。

P93-97

序言

罗金远

我们各级学校尚未开设“情感教育”课程,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青少年不需要情感教育。

《诗经》开篇就是情感教育,而形式各异的情感教育几千年来从未中断。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情感教育尤显重要。

于是,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孕育了《情感读本》,2008年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催生了《情感读本》。《情感读本》“在感动中演绎道德,在优雅中彰显文明,在挫折中磨砺意志”,短短几年间一跃成为“湖北十大名刊”,肯定有合理理由。

情是一条线,贯穿中华文明五千年;情是一个圈,围拢柴米油盐一家人;情是一个结,系住相知相悦相爱人。情感可以让人慷慨赴死又可以让人顽强求生,情感可以让人安宁静谧又可以让人热血沸腾,情感可以让人远涉天涯又可以让人落叶归根,情感可以让人一夜白发又可以让人永葆青春。我们没有必要去千百次地追问“情为何物”,无论天之骄子还是凡夫俗子,何尝不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在看到“同窗投毒”、“儿子弑母”、“失利跳楼”等令人揪心的现象之时,我们深为当代青少年情感荒芜的现实忧虑。值此之际,南方日报出版社郑重出版《情感读本精品文萃》,献给广大青少年和社会,我认为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善举。几乎在黄嗅如同志向我约稿的同时,我就请胡昕同志主持编辑这套丛书,从《情感读本》杂志多年来发表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力求完美。

一本好书,它应当是一位朋友、一位导师、一所学校,甚至是青少年登上知识殿堂的一个阶梯。“情感读本精品文萃”不敢说是“思想的闪电”(马克思语),但它以独特的情感教育方式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

愿文萃能够让每一个人心底流淌出的涓涓细流汇成波澜壮阔的情感激流,让情感激流的正能量共圆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2013年5月于武汉东湖之畔

作者系《情感读本》杂志社总编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总有些温情是来自没有修饰的花朵/情感读本精品文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109456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2013199938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8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