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克尔恺廓尔(精)/最伟大的思想家
内容
编辑推荐

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哲学专业学生、文科大学生及哲学爱好者的必读书。

一本书读通存在主义之父克尔恺廓尔:为何哲学研究的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个人的存在?

《克尔恺廓尔》首先简要介绍了克尔恺廓尔的生平,帮助读者了解其思想发展脉络,而后则系统地简明介绍了克尔恺廓尔的哲学,包括其“对黑格尔的反抗”、“个体主义”、“生存的三层面”、“信仰”等等,使读者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克尔恺廓尔的哲学思想。本书由苏珊·李·安德森著。

内容推荐

《克尔恺廓尔》为西方思想普及入门丛书《世界思想家译丛》之一,主要介绍了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丹麦哲学家克尔恺廓尔的生平及其哲学,并对其哲学的重要性做了评价。能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进一步阅读原著、深入探究的兴趣。

《克尔恺廓尔》适合高中生、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阅读。本书由苏珊·李·安德森著。

目录

1 克尔恺廓尔的生平

2 克尔恺廓尔的哲学

2.1 导论

2.2 克尔恺廓尔反对什么

2.3 克尔恺廓尔哲学的主题

3 克尔恺廓尔哲学的重要性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关于克尔恺廓尔,首先能够说的是,他是一位个体主义者。因为对于他来说,“生存个体”是唯一重要的实体,他的所有作品都在试图帮助生存个体过上一种有意义的、(自我)得到实现的生活。克尔恺廓尔否认了集体性地和社会性地解决如何生活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每一个孤独的个体必须选择自己的道路、走自己的道路。

为了理解克尔恺廓尔是一位个体主义者的说法,搞清经常相互混淆的如下两个观念之间的区分至关重要:个体主义和伦理利己主义(Ethical Egoism)。这两个观念被等同起来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都宣称自己是与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相对立的。然而,其实存在着两种集体主义,我称之为集体主义Ⅰ和集体主义Ⅱ,它们分别对立于个体主义和伦理利己主义。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Ⅰ之间的争论在于,当讨论人这个范畴时,基本的单位究竟是特殊的个体之人还是群体中的人。社会学家似乎持有后一种看法,他们认为我们在本质上都是社会性的存在,因而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特殊的个体上是不对的:“我们并没有创造我们自己……我们是什么,这要归功于塑造我们的社群……”根据这个观点,我们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把我们当作一个个分离的个体进行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除非是第二位地把我们当作我们所属社会的各种观念(包括伦理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来讨论。另一方面,个体主义者则宣称,我们能够而且必须作为个体来选择如何过自己的生活,这包括选择我们应该以之为生的价值观。我们能够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一个特定群体的价值观。接下来的区分,则归结为价值观是与个体还是与群体有关。

根据我先前对黑格尔哲学的讨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黑格尔是一位集体主义Ⅰ意义上的集体主义者,克尔恺廓尔所反对的正是这样的一种看法。在黑格尔的哲学里面:

存在和个体都是已被扬弃的存在物,每一个思辨哲学家都把自己和普遍的人性混淆了,因此他们成为了无限大者,——同时却什么都不是。

克尔恺廓尔认为,在真正的生活中没有集体的人这样的存在物,只有个体的人。

伦理利己主义和集体主义Ⅱ之间的区分并不在乎价值观是与个体还是与群体有关,即,个体是否能够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它们关心的是人的价值观应该是什么。根据伦理利己主义,人应该始终以利己主义的态度和方式行动。而集体主义Ⅱ则认为,人的行动应该以群体的利益为重。我们将会看到,克尔恺廓尔认为,接受伦理利己主义是个体面临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时的一种选择,而集体主义Ⅱ则代表了另外一种选择。按照克尔恺廓尔的说法,个体在生活中面临了这些选择,而且我们能够选择不同的价值观。这表明,克尔恺廓尔是一位个体主义者,而且他否认了集体主义Ⅰ。

这样,我们就可以相当简要地表述一下个体主义和伦理利己主义之间的区别:根据个体主义,个体选择自己的价值观,个体可以选择利己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不这样选择。根据伦理利己主义,人应该选择利己主义的生活方式。类似地,集体主义Ⅰ和集体主义Ⅱ的区别在于:集体主义Ⅰ认为,价值观被集体性地选择,集体可以做出要求个体为了群体而牺牲自我利益的选择,尽管并不必须这么做;而集体主义Ⅱ认为,人们应该被要求为作为整体的社会的利益行动。

在清楚了这些区别之后,把克尔恺廓尔和19世纪的另外一位伟大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尼采据说也是一位个体主义者——进行一番比较是非常有意思的。尼采认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即主人和奴隶。只有那些数量相对较少的主人才有选择自己价值观的意志力量。这些人不仅意志坚强,而且充满了创造力,是最宽泛意义上的艺术家。尼采建议,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人的生命,应该集中把他们的才干和能力发展至极致。尼采的写作正是为了这样的一群人,为了把他们从贬损创造力的“绝对价值观”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这些枷锁正是大量奴隶为了束缚本性上比自己更为强大的主人而发明的。其中,奴隶们集体性地发挥作用,这正是他们的巨大力量所在。因此,尼采部分地是个体主义者,部分地是集体主义Ⅰ者;和尼采不同的是,克尔恺廓尔认为,每一个人都能够而且应该选择自己的价值观。进而言之,尼采为他的主人们宣扬的是一种特殊的伦理利己主义的价值体系;而克尔恺廓尔并没有特地向谁推荐伦理利己主义,尽管伦理利己主义对他来说作为一种指导生活的原则是一种可行的选择。P44-47

序言

贺麟先生在抗战时期写道:“西洋哲学之传播到中国来,实在太晚!中国哲学界缺乏先知先觉人士及早认识西洋哲学的真面目,批评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使得中国的学术文化实在吃亏不小。”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翻译委员会”大力引进西方哲学,解放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哲学”和“政治学”系列以翻译引进西方哲学名著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译出版现代西方哲学著作,这些译著改变了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知之甚少的局面。但也造成新的问题:西方哲学的译著即使被译为汉语,初学者也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王国维先生当年发现西方哲学中“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不少读者至今仍有这样体会。比如,有读者在网上说:“对于研究者来说,原著和已经成为经典的研究性著作应是最为着力的地方。但哲学也需要普及,这样的哲学普及著作对于像我这样的哲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都很有意义,起码可以避免误解,尤其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误解。只是这样的书还太少,尤其是国内著作。”这些话表达出读者的迫切需求。

为了克服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普及之间隔阂,中华书局引进翻译了国际著名教育出版巨头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现为圣智学习集团)的“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Wadswonh Philosophers)。“华兹华斯”是高等教育教科书的系列丛书,门类齐全,“哲学家丛书”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哲学系列”的一种,现已出版88本。这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发表过专业性强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包括耶稣、佛陀等宗教创始人,以及沃斯通克拉夫特、艾茵·兰德等文学家,还包括老子、庄子等中国思想家。中华书局在这套丛书中精选出中国人亟需了解的主要西方哲学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梭罗和加缪等富有哲理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改名为“世界思想家译丛”翻译出版。中华书局一向以出版中国思想文化典籍享誉海内外,这次引进翻译这套西文丛书,具有融会中西思想的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思想文化频繁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基本的西学知识,也不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各种职业人继续教育的新时尚。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引领时代风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赞扬和支持。

张世英先生担任这套译丛的主编,他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认真负责地选译者,审译稿。张先生是我崇敬的前辈,多年聆听他的教导,这次与他的合作,更使我受益良多。这套丛书的各位译者都是学有专攻的知名学者或后起之秀,他们以深厚的学养和翻译经验为基础,翻译信实可靠,保持了原书详明要略、可读性强的特点。

本丛书45册分两辑出版后,得到读者好评。我看到这样一些网评:“简明、流畅、通俗、易懂,即使你没有系统学过哲学,也能读懂”;“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是一本通俗的入门书籍”;“集文化普及和学术研究为一体”;“要在一百来页中介绍清楚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只能是一种概述。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概述很有意义,简单清晰的描述往往能解决很多阅读原著中出现的误解和迷惑”,等等。

这些评论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深知哲学的普及读物比专业论著更难写。我在中学学几何时曾总结出这样的学习经验:不要满足于找到一道题的证明,而要找出步骤最少的证明,这才是最难、最有趣的智力训练。想不到学习哲学多年后也有了类似的学习经验:由简人繁易、化繁为简难。单从这一点看,柏拉图学园门楣上的题词“不懂几何者莫人此门”所言不虚。我先后撰写过十几本书,最厚的有80、90万字,但影响最大的只是两本30余万字的教科书。我主编过七八本书,最厚的有100多万字,但影响最大的是这套丛书中多种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现在学术界以研究专著为学问,以随笔感想为时尚。我的理想是写学术性、有个性的教科书,用简明的思想、流畅的文字化解西方哲学著作繁琐晦涩的思想,同时保持其细致缜密的辨析和论证。为此,我最近提出了“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的主张。我自知“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现在还不是现实,而是一个实践的目标。本人实践的第一步是要用中文把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片段和观点讲得清楚明白”。欣闻中华书局要修订再版这套译丛,并改名为《最伟大的思想家》,每本书都是讲得清楚明白的思想家的深奥哲理。我相信这套丛书将更广泛地传播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使西方哲学融合在中国当代思想之中。

2013年10月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书评(媒体评论)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既简述了西方著名思想家的生平,又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绍介了他们的最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和命题,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生发新的思想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

——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赵敦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克尔恺廓尔(精)/最伟大的思想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苏珊·李·安德森
译者 瞿旭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97627
开本 32开
页数 122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78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04-1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2013249250
中图分类号 B534-49
丛书名
印张 4.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9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Thomson Learning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