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水墨图说中国古代发明创造(风筝)/奇迹天工
内容
编辑推荐

风筝,起源于中国,被世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后来飞机的发明有重大启发。由影子编著的这本《水墨图说中国古代发明创造(风筝)》从风筝的起源谈起,讲到了风筝的分类、制作、收藏和保存,解释了其美好的寓意及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其中不乏逸闻趣事与美丽传说。

内容推荐

《水墨图说中国古代发明创造(风筝)》是《奇迹天工》系列丛书之一,内容包括:风筝的起源、种类、制作、收藏和保存、传说、文化意象,寄寓祝福的风筝,中国各地的风筝流派,以及中国各流派风筝的传承。

《水墨图说中国古代发明创造(风筝)》由影子编著。

目录

风筝的起源/4

风筝的种类/12

 按材质分类/12

 按形象分类/14

 按功能分类/15

 按艺术风格分类/16

风筝的制作/18

风筝的收藏和保存/22

寄寓祝福的风筝/24

 求福/25

 祈寿/26

 喜庆/27

 吉祥/28

风筝的传说/29

 鲁班乘木鸟/29

 张良驭铁鹞/30

 张衡飞木鸟/32

 雪芹济友人/34

风筝的文化意象/41

 风筝与女性/41

 风筝与儿童/43

 风筝与爱情/44

 风筝与文学/46

 风筝与民歌/48

 风筝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汇/49

 风筝与养生/50

中国各地的风筝流派/53

 北京风筝/54

 潍坊风筝/58

 天津风筝/62

 南通风筝/65

 江南风筝/71

 台湾风筝/71

中国各流派风筝的传承/73

 北京风筝的传承/73

 天津风筝的传承/81

 潍坊风筝的传承/85

 南通风筝的传承/94

试读章节

唐家风筝

唐家风筝起源于明末,当时在青州、莱州、沂州三府都有流传,到清咸丰年间就有唐家风筝铺。其第三代传人是唐洪飞、唐洪亮两兄弟。唐家祖辈曾传有《扎彩图谱》(后失传),介绍了二十一种串式、桶式、硬翅风筝以及彩灯的扎制方法。唐洪飞擅画,唐洪亮擅扎,二人制作的风筝色彩浓艳、取用间色,雅俗共赏。他们的风筝铺不仅生产风筝而且负责修理,人们习惯上称他们家的风筝为“唐家板子人风筝”。第四代传人唐延寿继承祖辈风格,又多有创新,开阔了风筝的题材范围,创新了象形风筝。象形风筝以写实手法为主,逼真地表现事物特征。为了构思创作“燕子”风筝,唐延寿在家中精心喂养燕子。他创作的“双燕”风筝,身翅用深绿色,以白纸贴眼尾,在造型和彩绘上加强了“燕子”的形象感,活灵活现,轻盈飘逸。唐延寿的象形风筝成为潍坊风筝的重要派别之一,广泛流传的风筝民谣“龙像龙,凤像凤,放起老鹰小鸡跑”描述的就是象形风筝的特点。

陈善庭

陈善庭,即陈扎彩,人称陈哑巴,是同治年间有名的风筝艺人。道光年间,他从外地来到白浪河西岸杨家埠有名的年画店“永盛扎彩铺”做扎彩工。永盛扎彩铺的丁掌柜擅长扎制风筝和扎绘花灯,后被招入京,在皇宫内造府专门扎绘彩灯和风筝。陈善庭便继承了丁家扎彩铺,由帮工成为店主。陈善庭擅长人物风筝。在风筝绘画上,他模仿庙堂的壁画,把壁画的特点带到风筝上,这一点使他制作的风筝个性鲜明,至今民间还留存着他的“雷震子”和“仙鹤童子”的风筝画稿。在风筝题材上,他开发制作了各式各样百姓喜闻乐见的风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生肖的虎、兔、猪、马、牛、羊、猴、鼠等造型风筝。

韩连溪

韩连溪出身于手工艺家庭,曾在首饰作坊学铜匠,在牟恒邦风筝铺帮工,后独自开设风筝铺。他将首饰制作技术与牟家风筝技艺相结合,另辟蹊径。他扎的硬翅风筝构图奇特,代表作有“八仙过海”“苏武牧羊”“钟馗捉鬼”等主题风筝。他制作的“飞机”风筝尤其具有独到之处,平面造型,绘画采用大色块,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他的风筝骨架如同写意画般风格,竹条贯穿上下两端,两翅活动可拆装;人物固定绘在主骨架上,扎法熟练,动作利落,在潍坊风筝传统的彩绘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现代的色彩图案。只可惜,韩连溪的风筝扎制技艺今已失传。

胡敬珠

胡敬珠在潍坊“风筝十一家”中属于老前辈。他的拿手绝活是串式“龙头”蜈蚣,且极大地丰富了龙头的造型。他十一岁起学扎风筝,艺龄超过六十年,代表作品是串式风筝,腰节、用料、大小、厚薄均十分讲究。在选料时,注意竹节对称,蒙面松紧适度,以保证起飞效果。据一名天津风筝艺人回忆,胡敬珠串式风筝的制作方法,曾被一风筝艺人用记录本抄写,在风筝爱好者手中广为流传,但至今未能找到此抄本。

康万香

康万香,潍坊市东关后门街人,出身农人家庭,曾在“庆春风筝社”做帮工,善于扎制串式风筝。其“龙头蜈蚣”风筝的扎制技巧、造型艺术水平主要体现在龙头上。按民间“龙生九子”的传说,龙的色调通常可以分青、绿、赤、黄、白、黑、金、银、紫九色,其中以青龙为多,黑龙较少,所以民间有“青龙见喜”的说法。康万香在风筝的施彩方面多用大色块、重彩,同时又有国画写实技法,人称“康派”。康万香的后人康宝忠继承了他的技艺,所制作的“龙飞凤舞”风筝曾获全国风筝比赛的第一枚金牌。他热心对来潍坊的参观者讲解风筝的历史与工艺,还珍藏了中外许多精美的风筝照片。此外他重视风筝工艺的传承,通过风筝学校传授自己的风筝技艺,积极培养新一代潍坊风筝制作者。

P90-92

序言

风筝,在形状上模仿鸟兽虫蝶,在竹篾制成的骨架上糊以纸绢,绘以靓丽图案,靠拉动系在上面的长绳,可趁风势放上天空。

风筝源于中国春秋时代,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飞行原理与现代的飞机相似。

在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展示有中国的风筝。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介绍文字明确写道:“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英国博物馆将风筝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的风筝大约在14世纪时传入欧洲,对后来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起到重要作用。

如今,中国的风筝文化,在对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以及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水墨图说中国古代发明创造(风筝)/奇迹天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影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74124
开本 16开
页数 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26
CIP核字 2013262474
中图分类号 J528.6-4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9
15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