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双轮美学(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研究)/上海戏剧学院新影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倪震、厉震林主编的《双轮美学(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研究)》是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大型学术研讨会取得的成果。此次会议围绕电影与戏剧互动的主题,从电影与戏剧的互动关系宏观论、电影与戏剧的互动性历史实践、戏剧性电影个案分析以及关于戏曲电影的思考等视角展开。主题集中,多向展开,结合创作与实践,研讨激烈而深入,其所获得的理论成果对于戏剧与电影的艺术创作、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都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戏剧与电影都是具有广阔学术外延的学科,电影与戏剧互动关系的研讨,是拓展和深化学科外延的一种开始。

目录

序言

1 “影戏”辨析 郦苏元

2 从“戏剧”电影到景观电影——电影叙事策略的位移与派生饶曙光 陈清洋

3 从舞台到银幕——论新中国话剧的电影改编 周 斌

4 氍毹影像:戏曲片论 蓝凡

5 同生与共舞——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与戏剧的互动关系 丁罗男

6 从“丢掉拐杖”、“离婚”到“互动”——电影和戏剧关系的再思考 张仲年 孟 岩

7 再论“电影和戏剧离婚” 陈犀禾齐伟

8 “辛亥”前后商业大众文化中的现代性呈现 钟大丰

9 舞台剧电影:一种隐晦的时代症候——曹禺经典剧电影化考察 周安华

10 电影明星的话剧舞台秀及其表演文化分析 厉震林

11 20世纪50年代戏曲片与古装戏影像中突出“人民性”的美学意义 金丹元

12 戏曲电影:一种独立的存在——谈戏曲电影的文本兼容特性 崔明明 高小健

13 两个玩笑,一地鸡毛—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非戏剧化”运动的回顾与思考 余 纪

14 中国电影与戏剧互动的一次源考 包卫红

15 “影戏”传统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 陆绍阳

16 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 吴保和

17 改编,还是原创:一种令人困惑的悖谬——兼及对电影“文学性”命题的反思 陈晓云

18 从《唐山大地震》看中国戏剧性电影的继承和创新 倪震

19 论“中国式戏剧性表述”在中国大片中的缺失与错置——以《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例 万传法

20 对早期戏剧电影的叙事分析 冯 果

21 当代中国电影实践中的间离效果 沈亮

22 技术语境的更新与戏剧、电影的媒介对比 徐煜 徐颖

23 试论中国电影与戏曲的互文性——以《舞台姐妹》、《霸王别姬》、《游园惊梦》为例 郭晨子

24 从舞台到银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写实风格京剧艺术片的导演创作 韦 娟

25 超越复仇——电影《原野》的一点启示 沙扬

26 跨界的创意实验——音乐剧《长河》的创演与思考 杨佳

27 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丁璇 周爱军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双轮美学(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研究)/上海戏剧学院新影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倪震//厉震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33873
开本 16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5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92-53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