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中山/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认识“真正的”孙中山是有着许多困难的。“国父”孙中山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历史学界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伟人。其生时,有人对其他咬牙切齿,有人对其冷嘲热讽,有人对于顶礼膜拜。在其逝世后,对领袖的“神化”运动更加深了对孙中山的评价难度。韦慕庭认为:孙中山本人的想象力和他的改造中国的雄心,大大地超越了他所生活着的社会和他所能集中起来的力量的具体现实。在他的主观愿望和屡次挫败他的客观形势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有关一个人的个性构造问题,而这种个性构造,驱使着孙中山去追求一种难以实现的目标。韩文宁所著的《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孙中山》以客观的态度讲述了屡次受挫,却勇往直前,最终壮志未酬的爱国者孙中山的人生历程。

内容推荐

韩文宁所著的《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孙中山》全面介绍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以及他在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捍卫革命成果和推进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山精神是孙中山留给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读者将会从《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孙中山》中汲取到营养与力量。

目录

引言

一、自小胸怀凌云志

二、伦敦蒙难遭不测

三、总理中国同盟会

四、民国肇始大总统

五、三度开府立广州

六、改组中国国民党

七、和平奋斗救中国

八、心底无私天地宽

九、革命精神域外传

十、滔滔思念千古流

结语

延伸阅读书目

试读章节

一、自小胸怀凌云志

传统中国社会中,人的名字比较复杂,既有族名、又名、曾用名,还有字、号以及化名、笔名、室名等多个称谓,不一而足,让现代人很难厘清。孙中山亦是如此,他幼名帝象,谱名德明,稍长取名“文”,字载之。从事革命活动后,又曾化名“中山樵”等。“中山”之名由此而来。很长一段时间,孙中山身处海外,其英文签名都用孙逸仙(Sun Yat-sen),故孙逸仙之名为国际问所孰知。而国内之人,多称他为孙中山。日本人则呼之为孙文,他自己在公文、函电中亦多署该名。俗话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但为了革命需要,以及迫于复杂的情势,孙中山曾多次改换姓名,如“高野长雄”等。据考证,已知他行世的名号,多达62个,其中最著名和传世的当属“中山”。

从上可以看出,孙中山当时处世维艰,在那个黑暗如长夜的专制时代,革命与自戕,几为一语,造反是要被杀头的。但孙中山信念坚定,从不放弃,勇往直前。

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他的兄长孙眉值得一提。由于家贫,16岁的孙眉只读了4年书就跟随舅父杨文纳去了檀香山打工,后转到夏威夷垦荒耕种。由于经营有方,积累了较丰厚的资产,他不仅对整个家庭帮助很大,对胞弟革命活动的支持尤为突出。

在家兄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在私塾识字,眼界渐开,充满好奇的他不愿做“井底之蛙”。1879年,他随母亲远赴美国檀香山,此行对孙中山触动不小,曾言“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他的心智终被开启,从此一发不可收。

孙中山不满足于在兄长店中做帮手,他提出要去读书。同年9月,少年孙中山进入英国基督教圣公会主办的意奥兰学校。学习的课程新颖,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有别,诚如他所说,“新法之善,远胜吾乡”,这对于一个从广东农村走出的少年而言,无异有着相当的吸引和冲击。

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孙中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其后,孙眉因业务扩大需要帮手,原打算继续深造的孙中山只好暂时先为其兄打理店铺。到了秋季,他进入欧瓦胡书院学习。

孙眉虽然去美多年,但没有背弃传统中国的信仰和社会习惯;而进入教会学校读书的孙中山,则深受基督教的浸淫,已被引入“歧途”。因此,中西冲突,便不时在兄弟之间产生。弟弟的激烈言论,与中国礼俗有悖,孙眉原本希望他学成之后能为自己分担家业,现在看来几无可能,遂决定送其回国。见兄长态度坚决,孙中山只能从命。

1883年仲夏,孙中山回到了阔别5年的家乡。这年11月,孙中山前往香港,入拔萃书院求学。是年冬,他和好友陆皓东正式受洗入教,登记册上署名“孙日新”。其后,道济会堂长区凤墀依他名字之粤语谐音,为他改名“逸仙”。1884年4月,孙中山又转入香港中央书院读书。同年11月,奉兄长之命,再赴檀香山协助孙眉经营。次年4月又返国,8月又前往香港复学。这一次他选择了从医,并非是一改救国初衷,而是“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人世之媒”。1885年夏,孙中山返乡,与同邑卢耀显之女卢慕贞成婚。

1886年秋,孙中山入广州南华医学堂学习,一年后又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在两地求学期间,孙中山结识了不少有志之士,他常与好友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三人议论时政,抨击朝廷,阐述革新抱负,被时人视为大逆不道,称之为“四大寇”。不过,他们还仅仅处在谈论国家富强的阶段。毋庸置疑,当时孙中山的思路并不明晰。

P7-11

序言

古代中国不仅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也是人类的精神摇篮之一。

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的观点,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文明出现之后,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世界上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文明,可以称之为轴心时代(Axial Age)。这些文明中出现了一些大思想家,对人类和世界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了思考,提出了解脱或超越的目标与途径。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思想家,印度的《奥义书》和释迦牟尼佛,希腊的诗人荷马、悲剧家修昔底德、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阿基米德,巴勒斯坦的先知等等,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出现。他们创立了人们至今赖以为精神基础的思想范式或世界宗教,他们仍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如果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为坐标,再用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衡量,那么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间的孔子恰恰是中国文明进入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处在中间点和转折点上:中国文明出现到孔子,孔子到我们现今的时代,前后备2500年左右。孔子以前,中国有思想但没有思想家;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思想家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思想原则,影响了中国的阐释传统,即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不断地理解、发展古人的思想,从中获得思考和应对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今天为读者奉献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的缘由。

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历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都蕴蓄着丰富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致,殊途同归;一方面开宗立派,门户林立,一方面互相启发,入室操戈。儒、释、道三教可以论衡而融合,九流十家可以并行而不悖。总之,中国的思想成就丰富多彩,贯穿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刚健中和等精神传统,在继承、阐释中变化演进,一代有一代之胜,表现出综合创新的特色。

不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并没有思想家、思想者、哲学家之类的称呼和概念,只有圣人、贤人、哲人、智者、诸子、大师等等,这些词汇恰恰概括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特征:他们的社会身份往往是教师或学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追求道德与智慧。当然,从更广泛的范围看,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工艺、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文明领域内皆有贡献巨大、自成一家或集大成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言论、著作或被后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孔子之前,中国人就以“三不朽”作为追求超越的途径,即“立功”、“立德”、“立言”,也就是说,为人类社会立下的大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就和思想、智慧、学说等都是不朽的历史遗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思想家的内涵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现代人习惯认为的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或宗教先知,我们在撰写《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时,也本着这样的标准选择传主。

众所周知,由南京大学已故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中国20世纪以来最为宏大的中国思想家研究工程。在这套简明读本系列编撰和出版之际,首先要对这200部《评传丛书》工作表达深深的敬意。站在这位巨人的肩上,简明读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而且一定会呈现出新的风貌。这种新的风貌就是深入浅出和引人入胜:精炼的选择,简明的评述,生动的故事与智慧……在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本读本通过介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向每一个愿意了解中国思想的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我们和古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引导大家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展开心灵的对话。

编委会

2008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中山/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文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89893
开本 32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3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4
13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