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零点时刻
内容
试读章节

2005年某个特殊的日子,我和老友冯巩聚到了一起,喝着啤酒,聊起了陈年旧事。聊着聊着,巩哥突然拿出了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甫一亮相,我的心脏立时揪紧。照片上是冯巩、我,以及卧病在床的老母亲,母亲戴着氧气罩,插着输液管,躺在中间,冯巩在左,我在右。

“那天临走的时候,老太太把我一个人叫过去,跟我说了一句话,至今我都没告诉你。”

“她跟你说什么了?”我连忙追问。这事一晃已经过去四年多。

“想知道吗?”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还卖起了关子。

“嗯。”我不禁连连点头。

“把酒喝了。”我把酒杯放到嘴边胡乱地喝了两口,一心等着冯巩揭晓谜底。

“没喝干净,你这儿养金鱼呢?”

一饮而尽之后,冯巩终于公布了答案:“老太太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冯巩啊,小军已经老大不小的了,你一定要帮我劝劝他,我连做梦都希望他能有个孩子为咱妈这句话,咱喝点儿”

听着冯巩的这番话,摩挲着手中的照片照片中的母亲虚弱地躺靠在病床上,却竭力让自己露出笑容,她憔悴的脸让我心里阵阵疼痛。想到就在拍下这张照片数月之后,母亲便永远离我而去,我终于难以自持,禁不住潸然泪下。

这个特殊的日子正是2005年的除夕,而这个场景正是我和冯巩共同在春晚上表演的《笑谈人生》中的一幕。从排练到正式直播,这已经是我第三十次表演这个节目,而每一次,我的泪水总是控制不住。热闹如昔的春晚舞台上,身后的布景是我最熟悉不过的《艺术人生》现场,眼前的访谈嘉宾是老友冯巩,而我一直追问的是一个我早就知道了答案的谜面,要反复面对的是最挑动我泪腺的病榻上的老母亲。《笑谈人生》以《艺术人生》为蓝本,以戏谑的口吻总结了“催泪四招”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情煽,音乐一起,让你的眼泪流个没完。所谓“笑谈人生”,既有轻松的调侃,又有感动的泪水,现场观众的情绪也随着我们的表演起起伏伏,或哭或笑,无不出自真心。

《笑谈人生》,谈出了人生百味,也考量着我内心的情感与理智。

坦白地说,无论于我,还是冯巩,《笑谈人生》都是无法逾越的高峰,因为这个作品取材于我们各自的真实人生。“真人版”的《笑谈人生》背后还有一位才华横溢的策划和编辑徐小帆,正是他帮我们把这些生活素材加工成了一部艺术作品。作品诞生当年,徐小帆便与世长辞,《笑谈人生》于他于我都堪称绝响。

2005年11月的一天,突然有人告诉我“小帆走了”。一时间我没反应过来,随口便问了一句:“去哪儿了?”作为资深的电视节目策划人、撰稿人,徐小帆也是春晚早期的主创人员之一。我们的相识是在我刚来中央电视台的时候。

那时,台里刚开始举办MTV大赛,我是工作人员,而他作为著名的词作家,担任评判工作。他为人低调,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做事非常认真。我们平时没有太多交流,也没有深入了解对方的机会,但他对我仿佛有种特殊的信任。有时节目做了调整,中间的串词就要随着变化,而作为撰稿人的他会很放心地对我说:“朱军,你自己看着弄去吧。”当然,这绝不是敷衍了事,如果我自己改的文字达不到他的要求,他会沉吟片刻,然后很委婉地告诉我:“你看这样会不会更好?”每次策划会他发言前总会说“我说两句,意见不成熟,仅供批判”,而他不成熟的意见不知催生了多少作品,其中就包括《艺术人生》和《笑谈人生》。

春晚和《艺术人生》是我的两大主要阵营,称小帆为“两军谋士”绝对实至名归。在小酒馆里我们聊出了《艺术人生》漂亮的凤头,在2005年的春晚舞台上,冥冥之中我们又合奏了豹尾般有力的生命绝响!小帆走得很突然,明明数月前我们还在一起备战春晚。

“朱军,你有时间的话来一下影视之家吧!”我在家里意外接到徐小帆的电话,他找我一定有正事。

“什么事?”

“冯巩的作品被毙了,我现在有个想法,咱们来一起讨论一下!”

当时距离春晚直播仅剩一个月的时间,而这已经是冯巩的作品第二次被毙掉。其他节目都在紧锣密鼓地彩排,如果不能及时拿出新的作品来,他今年上春晚铁定没戏。作为曾经在春晚舞台上合作过的好哥们儿,这个忙一定得帮。

“好的,几点?”我毫无迟疑地答应了。

“下午两点吧。”

两点,我如约到了影视之家,徐小帆和冯巩都在。

小帆开门见山地说:“我有一个想法,我想把《艺术人生》和春晚的相声剧结合起来,由你采访冯巩。”

“这能有笑料吗?”《艺术人生》一向走温情路线,虽然现场也经常笑声不断,可它本质上并非搞笑的娱乐节目。

“这也正是叫你来的原因,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作品,先从理论上论证一下,看看它到底能不能立起来。”

以央视名牌栏目为蓝本创作春晚小品,已经有了类似的成功范例,比如《昨天,今天,明天》就是依托《实话实说》做起来的。可是《艺术人生》的笑点在哪里?

几轮策划过后,针对当时《艺术人生》“含水量”过高的评论,我们决定将计就计,就从大家关注的煽情入手,围绕我和冯巩想方设法让对方流泪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笑料展开。尤其当把所谓的“催泪四招”艺术性地抽离出来之后,我自己看了都不禁哑然失笑,还真像那么回事。当时《艺术人生》制片人王峥还提出过“抗议”:“朱哥,这不好吧,咱们的节目哪是这样的啊?”

我解释说:“首先这个剧叫笑谈人生,而非艺术人生,并不是把咱们的节目原模原样地搬上舞台,让大家看看刻意而为和真正节目的差别也好。再者,敢于自嘲说明咱有自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表明我们的态度。”

“立项”之后,我和冯巩便开始聊起了彼此的“艺术人生”。回忆起用家里的床板为即将插队的姐姐做箱子的经历,他变得兴奋起来,随后把小时候因家里困难而经常捡煤球之类的事抖了出来。后来聊到冯巩曾经和我一起回兰州看望病重住院的母亲时,徐小帆敏感起来:“还有这么一段?快细说说!”

2000年8月,母亲当时正在住院,我和冯巩一起去兰州演出。演出是晚上开始,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要返回北京。刚在兰州下了飞机,冯巩就对我说:“兄弟,我在兰州有几个好哥们儿,咱中午一起聚聚怎么样?”

P2-5

后记

零点时刻

每年主持春晚的时节,都是朱军一年中最瘦的时候。

这与工作的忙碌有关,更是朱军的刻意而为。为了保证以最佳形象和状态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近几年他会有意识地控制体重。每年距离春晚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他就开始基本上不碰主食。那段时间,我和妈妈每天变着法儿煲点营养汤,准备一些维生素片剂给他吃。有时候看他实在饿得难受,忍不住劝他吃点主食。他摸摸微微有些凸起的腹部,一咬牙,转身离开饭桌。

看到丈夫的背影,些许的感叹常常在我心里流淌,但我想具体描摹时,又忽然感到语言是如此苍白。

就像亨利·沃德所言,爱情是世界上的生命之河。在这条长河里,我与他共同游弋和泅渡,到今年已经接近20年的时光。他的感性,他的泪水,在众人的口中被评判和解读,他的坚硬,他的执著,谁又曾经目睹?

从饮食的节制到时间上的把控,朱军的中年心境越来越进入了自由的格局,于自由中求规矩,在规矩中趋自然。作为妻子,我的感叹中又增添了宽慰、欣喜和钦佩。

从人生的舞台到春晚的舞台,作为妻子,作为观众,我们和春晚都在发生着嬗变。这些年,朱军站在台上主持春晚,我坐在电视机前看他主持春晚。年年岁岁,春晚在变,我们也在变,经历着人生的起起落落,经历着从外表到心境的各种变化。然而无论怎么变化,我们有一点没变,还是那句话:你好,我就好。

如果说“零点时刻”是象征意义上的人生拐点,我们可谓共同经历了许多刻骨铭心的“零点时刻”。我们的起点很低,一对“裸婚”的小夫妻,赤手空拳从兰州来到北京闯世界,我们一起吃过苦,一起当过“蚁族”。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也曾有过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辛酸。而正是每次归零后的重新出发,激情奋斗,才会迎来今日的美好生活。

这本书的出炉,是朱军在繁复的录制节目、紧张的MFA论文修改的空隙,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写成的。当他开始起笔,让我帮忙搜集材料的时候,我不禁有些疑虑地问他:“时间太紧了吧?”朱军笑了笑,只是说了旬:“除了每天画画,就是忙它了。”坚守在字与画的世界里,他似乎很享受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为了写好这本书,朱军经历了一次漫长的回忆梳理过程。在此过程中,愉悦夹杂痛苦,有时候他控制不住激情,洋洋洒洒,有时候他遏制不住伤感,几度搁笔,无法继续。作为共同记忆的参与者,我只对他提了一个建议——拿出诚意用心书写。

我希望这是一本直达心灵的心理励志书,目的不是让人看到高不可攀的成功男人朱军,而是撇去浮在表面上的那层光鲜,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朱军。成功肯定不是偶然的,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汗水。我希望他能为读者展示隐藏在光鲜背后那些更真实、更阳光、更美好的东西,那也是一个更为立体、真实、全面的朱军。希望所有人读了这本书,看了朱军的故事,都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于己有益的启发,从而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这样,我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每个人的成长史都不是个体奋斗史,我们俩的今天同样得益于周围诸多力量的提携和帮助。在这里,借朱军新书出版之际,我们向这些年来倍伴在我们身边的亲人,向尊敬的师长,向亲爱的朋友和工作伙伴们表示真诚的谢意。感谢你们,愿我们的情谊伴随岁月的流逝更加坚固。

朱军又在画画。我问他,假如要你为春晚画一幅画,你会画什么?

他放下画笔,很认真地思索了一阵,对我说:“我会在前景画一些草花,比如萱草、凌霄、蒲公英、野菊花;在中景画很艳丽的花,比如茶花,比如木棉,黄鹂鸟、翠鸟、蜂鸟、蜜蜂、蜻蜓在花间振翅飞舞;远景,整个大背景会是层峦叠嶂的高山,山上倾泻着汹涌的瀑布……”

有优美,有盛大,有恢弘,有层次,有意境,有留白。

我想,这就是朱军心中的“零点时刻”。

谭梅

2011年12月1日

目录

人生没有彩排(代序)

第一章:这一刻,与世俗无关

第二章:这一刻,与痴梦相守

第三章:这一刻,与恪守为敌

第四章:这一刻,与失意擦肩

第五章:这一刻,与至简交融

第六章:这一刻,与国家同行

零点时刻(代后记)

序言

人生没有彩排

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 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这是钱钟书先生的话。他一语道尽了人与岁月的争斗。

当又一个节日盛典即将来临,不远处已开始飘荡甜美的气息。放下日常生活的“困惑”,我再次拿起了“快乐”,它是我每年都会送出去的大礼,给我的亿万观众,给我的亲朋好友,也给我自己。

零点时刻,是赞美快乐、感恩岁月的高潮时刻。

这是一个极富仪式感的神圣时刻,但它和华美的场面、恢宏的乐曲无关,它上演于每一颗鲜活的心灵里:回顾过往,珍惜当下,畅想未来。就在这个关节口上,每个生命都进行着与自己的对话,与命运的交手。

人生没有彩排,生活每天都在直播,身为春晚主持人,只不过这个“零点时刻”是在万众瞩目下直播。当我从前辈的经验中主动创新,以“倒计时”的方式切入这段特殊的时刻,10,9,8,7,6,5,4,3,2,1,零点的钟声响起,举国欢腾,鞭炮齐鸣,那个在零点悠长的钟声里被无限放大的“快乐”彻底击碎了我心头的紧张、焦虑,甚至痛苦!

这是一份因特殊职业而带来的特殊的快感,在忠诚维护“零误差”直播的过程中,虽然我有过失误,也有过救场,但就在这高潮低谷的颠簸间,我的视野穿越屏幕,看到了生命更辽阔的风景。在旧岁新春相继的零点,钟声渺远,零点之“0”也同样意味深长。旧的一年自动归零,新的一年自此开始。据说“0”是印度的大乘空宗所创,意为“空”。大音希声,大象希形,这看似一无所有的“0”却代表了无限的可能。旧岁圆满?新年伊始?大概都囊括了吧!

舞台上下的实践与感悟,润泽着我的心魄。在“中国的狂欢节”,我对脚下的这方舞台刹那间百感交集。

自1997年开始,我便与春晚结缘,作为其中的深度参与者,我与它已经携手走过了整整数十载。这十几年,是一个男人的黄金年华:从三十而立,拿青春赌明天,到四十得子,与爱情相濡以沫。无论我经历低谷,还是高潮,无论我拥有荣光,还是失落,春晚总会赐予我无上的荣耀,让我与十几亿电视观众在中国最盛大的节日相遇,纵时空阻隔仍心有灵犀。数十载除夕,我都会以最为光鲜的形象如约出现,与你相遇在“春晚”金碧辉煌的演播大厅中,与你相遇在大大小小的屏幕里。在亲爱的观众面前,我从而立走过不惑,从青涩走向成熟。

这是我职业生涯的大场面,亦是你的良辰美景除夕夜。世界上还有哪一台晚会能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万众瞩目,全民狂欢。零点时刻,是回眸,是高潮,是畅想,无论对于文艺晚会,还是真实人生,它永远是一个起承转合的关节点:怀旧、感伤、极乐、失落、希望,百味杂陈,万般滋味,飘荡在热闹又空旷的演播室,奔突于虚拟又真实的舞台上。

艺术与生命是一致的,但又是分裂的。而春晚,正是一个与我的生命深度交集的艺术大舞台

朱军

2011年12月1日

内容推荐

《我的零点时刻》这本书,是朱军的坦诚之作。他以近乎率真的笔触,写下了这些故事。

《我的零点时刻》记录了1997-2011年朱军的春晚感悟和人生转承。

《我的零点时刻》记录了朱军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有荣光时,有黯然时,有欢歌时,有悲泣时……每一次的感悟,都使生命愈加厚重。

编辑推荐

在《我的零点时刻》一书中,朱军首次披露自己数年来主持春节联欢晚会的台前幕后,首次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朱军在书中回忆了那些属于他自己的“零点时刻”:荣光时、黯然时、欢歌时、悲泣时……每一时刻的感悟,都使他的生命愈加厚重。

在书中,朱军将告诉我们,他为什么放弃兰州的优越生活,毅然选择北漂?他是怎样突出重围,战胜对手,成为央视晚会的当家主持?他和范曾、赵本山、周涛、董卿、冯巩等人的情谊,以及春晚舞台上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零点时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76441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2=76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