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常青--创建高品质学校/桃李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万玉霞所著的《生命常青——创建高品质学校》深刻、全面的反思了作者将一所学生不愿意来的学校改造成为儿童的美丽乐园的校园建设过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高品质学校建设经验。本书可供学校管理者和中小学教师参考。

内容推荐

万玉霞所著的《生命常青——创建高品质学校》是作者用真挚的文字描述是如何从荒草地走向美丽乐园,是作者对自己的教学经验的记录,为教师积聚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生命常青——创建高品质学校》回忆那些创业、兴业的点点滴滴,反思功过得失,以鉴镜将来。

目录

引子 从荒草地到乐学园

 常青十年路

 敢想、敢做、善思——我的常青十年心得

 用心造就奇迹

第一章 开创一片天——“零起点”的办学历程

 从艰难开张到兴奋扩展

 安全的,才是最基本的

 借鸡下蛋:穷当家整出个科技园

 心宽校园宽:螺蛳壳里做“道场”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利用社区里的每一片叶子

 小结:袖珍国里也能办大教育

第二章 制度的力量——从“无”到“有”的管理之路

 一声“万妈妈”

 去情感化

 战略制胜:做好当下,眺望未来

 让人成为人才,成为组织所用的人才

 基于人性的分配

 并非一个人的战斗:我的团队我的团

 小结:我首先是个管理者,然后才是女人

第三章 让教育润泽生命——生命发展教育理念

 教育的基础是生命的存在徊

 教育的追求是为着儿童的幸福踟

 将学生的心灵需求作为教育的第一信号

 关注生命发展的每一个细节

 让优秀成为习惯

 让生命充满诗意

 小结:学校教育:一种生命展开的方式

第四章 让课堂活起来——“主动教育”教学模式

 为什么是“主动教育”教学模式

 扳转老师习惯:一场攻坚战

 “主动教育”教学模式

 课堂活了

 名人、家长都来当老师

 小结:微笑绽放美利坚:中国式课堂也精彩

第五章 道德不能分开教——“双主体”德育发展模式

 道德不能分开教

 德寓于爱中

 班主任工作“十六知晓”

 “家书抵万金”

 心灵的回响忽

 让孩子拥抱整个世界粥

 小结:大道无形,大德无疆

第六章 提师能,铸师魂——“三项工程”锻造师资队伍

 做教师,要扛得住——“十力”提师能韶

 为师者,先从德——“十心”铸师魂

 让老师们看到希望辱

 不用扬鞭自奋蹄

 让悦纳成为一种文化

 小结:不要让师德成空

第七章 让所有梦想都开花——未来的常青教育之路

 让孩子玩中学

 兴大业,起鸿图

 让孩子拥抱世界

 课堂分级,选课自主

 学习型组织

 小结:为梦守望

结语 教育常新,生命常青

后记

试读章节

从荒草地到乐学园

子曰:吾十有五而怎于学,三十而立,四十面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面从心所欲,不逾拒。我不知遣自己是否真的不塾,但百一点可以肯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己总爱回忆和反恳,回忆自己在常青实验小学的点点滴滴、反总自己在常青实验小学的俘与失。我知遣从心理学的角度是可以我到可资解释的理论依据的——人一旦意识到自己正在慢慢老去,就会开始怀旧并且回忆邢些青春溢彩的时光!

——万玉霞

回首来时路,有时连自己也惊讶。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使一个文静的女子在十年之间,能够让一座昔日的荒草地变成今天常青花园社区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又是什么样的秘诀,使得这所学生不愿意来的学校成为儿童的美丽乐园,成为家长心中的向往?!

十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如今,这里却成了一个拥有了3个校区、47个教学班,学生达2200人,获得“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十五科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等国家级、省市区级各项殊荣多达200余项,成为武汉市学校中的一张亮丽“名片”。

每次出差,或者出去开会,离开学校之前我都会习惯性地走在大街上回望这所被孩子们视为美丽乐园的地方。想想,十年前自己走马上任的那天,面对眼前的一片荒草地内心曾经有过怎样的痛苦挣扎,而今天,看到孩子们在这里嬉戏、游戏、学习、钻研,心中的那份成就感都无以言表。

十年,我的激昂青春和美丽容颜在岁月的长河里渐渐消退,然而,被阅历磨过之后的青春和容颜更显成熟的魅力,更显理性的光华。站在常青实验小学的教学楼前,仔细凝望这座汇聚了经由自己及自己的同行们的努力、辛苦、汗水打造起来的天堂般的花园学校时,内心的满足感也油然而生。我少年时非常崇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柯察金。其中的一段话亦让我永生铭记在心,并作为自己的做事指南之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对照着当年让自己心动的行动格言,面对今天如花园般的学校,我可以坦然地对自己说一声:“十年,真的无悔。”

当然,说一说无悔是容易的。然而,要真正在实践当中去践行无悔的诺言时却又是怎样的艰难啊。

我不知道今天过往的那些人群、向往这所学校的家长们,同时也包括那些慕名而来的参观者,除了惊叹之外还有没有人去深深地追问过这所学校从荒草地到美丽乐园究竟有多远?身处其间的领导、教师、职员为之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也许他们都不会去追问,人总是愿意停留在美好之中,谁愿意去探寻美好之中的汗水、付出、紧张和操劳呢?好在,今天的我,经历过岁月洗礼的我已经能够更理性、更成熟地看待这一切了。不去探寻就不去探寻吧,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没有探寻的必要。他们的到来本就是为了寻求美、感受美。我们能够将美的精华送至人的心间,或许更深刻一点,直抵人的灵魂也就够了。汗水、辛苦、操劳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没有将苦难演绎成为资本,没有将苦难当做是赢得别人佩服的筹码——这既不必要,也没有可能。

当然,别人不知道并不代表自己也可以忘却。常青实小人都不会忘却刚办学时由于缺乏资金,我们三个校级干部从自己家里拿来三万块钱作为启动资金,拿身份证四处作抵押赊回办公设备;我们也不会忘记没有生源的日子,我们全校教师都在烈日和风雨中到处宣传和招生;我们更不会忘记开学前一天晚上,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我们全体行政人员拿着照明灯在整栋大楼的每个角落里仔细排查有没有钉子和碎石;我们不会忘记为了改革课堂教学而敢于突破常规把课堂丕给孩子的争论与渐进实践;我们当然更不能忘记如何让学生突破狭小空间的限制通达无限美好想象的彼岸而殚精竭虑,耗尽心血;我们亦不会忘记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家的感觉,我们对教师们提出的各种如“十六知晓”、“十个细节”等要求,提提容易,实施起来难啊。老师们要付出多少精力啊!我们不会忘记为了利用社区资源,勇敢地打破围墙的限制,把课堂开到社区里去曾经引起过多少人的疑虑和担心啊……太多的无法忘记,太多的不能忘却,因为这些故事的背后都是我们对教育的痴心与真诚,都是我们对教育的承诺与践行!如果硬要追问,从荒草地到学生美丽乐园有多远,我只能这样回答:跨越心与心的距离,通达灵魂与灵魂的沟通,凝聚人的力量,然后,用汗水、辛勤、果敢、创见、毅力去浇灌,荒草也会开艳花!

人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有些人什么都没有留下,有些人却不断记录,不断反思,不断提炼,不断提高和升华。这种记录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积聚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古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那好,就让自己每天都静下来,回忆那些创业、兴业的点点滴滴,反思功过得失,以鉴镜将来。我相信,今天的反思愈是深刻,愈是对明天有益,今天的反思愈全面,对将来愈是“给力”。

正是基于此,我才决定要去回忆,要去总结,要去面对曾经!接下来,我将用我真挚的文字描述我们是如何从荒草地走向美丽乐园的。我相信,只要读者用心、用情去读,一定会得到许多关于教育、关于人生、关于管理、关于生命的感悟!

2011年4月2日于武汉常青花园P1-3

后记

我是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心情写下这些思考的。当然,在聪明的读者看来,这些文字可能有些偏激、有很多感性的成分,但我要告诉读者的是这恰恰印证了人是一种情感性的存在,因为情感,所以偏爱,因为偏爱,所以至诚至纯。常青实验小学之于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个自己亲手养育长大的孩子,母亲对孩子的感情无论用什么语言来形容都不为过。

创业时的艰辛、建业时的苦闷、孤独时的彷徨、疑惑时的退却……常青实验小学就是和着我和我的团队的欢笑、泪水、忧郁、喜悦、兴奋、焦虑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这其间当然离不开各级主管领导的支持、帮助和关爱。

书中所展现出来的改革的做法、改革的勇气以及实践的智慧并非我一个人的非凡才华。相反,我始终认为我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教育工作者。这些智慧里凝结着常青实验小学全体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对学生、对家长、对社区的爱,对国家、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忠诚。正是这种爱和忠诚激起他们内心最原始的热情和干劲,成就了一番在别人看来无法抵达的事业。而我,只是运用手中的笔,将他们在其间的努力和奋斗用稚嫩的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如果说,读者能够被这本书上的人和事打动,从内心里能够涌起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并为教育而感动的话,那么,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管理团队及我的老师们、职工们的努力和辛苦劳动!

事实上,囿于我的文笔比较笨拙,笔下展现的常小团队还远远没有现实的精彩。因此,聪明的读者,如果你有兴趣想要更深入了解常青实验小学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即将要发生的变革,实地考察一番将是你最好的选择。当然,也是我们常青实验小学的荣幸。

牛顿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这本书的写作也是如此。感谢那些名家大儒,是他们的智慧给了我改革的灵魂。感谢武汉市教育局局长谢世腰先生的指导、感谢国家关工委领导的支持和关注、感谢冯恩洪先生的指点以及他为常青实验小学今后十年发展所提供的建议。

感谢一切需要感谢的朋友!恕我无法一一列举你们的名字,但我已经将你们的名字都一一刻在心里了。

常青实验小学今年才十岁。毛泽东说:“你们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我相信,常青实验小学的变革还会继续,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记事碑上一定会有常青实验小学的故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的诗,同样能够表达我对常青这片土地的挚诚!

万玉霞

2011年7月18日于武汉常青花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常青--创建高品质学校/桃李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万玉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85173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