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郭继承编著的《觉悟人生--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国学智慧》,对历史上的大智慧,我们应该懂得倾听和尊重。只有文化的智慧才能够超越世间的纷扰和社会的乱象,真正让一个民族的心灵得到安顿,一个精神上有灵魂和家园的民族,永远不输!
图书 | 觉悟人生--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国学智慧 |
内容 | 编辑推荐 阅读郭继承编著的《觉悟人生--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国学智慧》,对历史上的大智慧,我们应该懂得倾听和尊重。只有文化的智慧才能够超越世间的纷扰和社会的乱象,真正让一个民族的心灵得到安顿,一个精神上有灵魂和家园的民族,永远不输! 内容推荐 郭继承编著的《觉悟人生--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国学智慧》讲述了:朱熹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都不是悬空进行,中国新文化的建设需要接续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面对追名逐利的文化乱象,我们对待文化的首要态度,就是首先要带着谦逊的态度,带着“空”的心,真正去理解古圣先贤的智慧。 人类历史虽在乱治之间起起落落,但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厘清“人之所以为人”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文化研究者的责任就是点燃智慧的灯,引导人们觉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人,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阅读《觉悟人生--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国学智慧》,对历史上的大智慧,我们应该懂得倾听和尊重。只有文化的智慧才能够超越世间的纷扰和社会的乱象,真正让一个民族的心灵得到安顿,一个精神上有灵魂和家园的民族,永远不输! 目录 引言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一、什么是“国学” 二、放眼人类文化发展的大格局,国学的意义和价值 何在 三、我们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第一部分 中国文化的核心要义 引言 一、“世出世间”圆融的佛学智慧 二、“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儒家气象 三、逍遥的道家境界 四、从“一以贯之”看儒、释、道的 区别和联系 五、西方文化对形而上之“道”的探讨 结论 第二部分 中西文化比较 一、从“人是什么”看中西文化之区别 (一)西方文化生态中的“主体性原则” (二)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中国文化的人性观 (三)“道”并行而不悖——中西文化的圆融 二、浅析中西文化对道德“何以可能”的论证 (一)西方文化对道德“何以可能”的论证 (二)中国文化对道德“何以可能”的论证 三、从自由观的不同内涵看中西文化之差异 (一)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缺少“自由观”的批 判说起 (二)为中国文化正名:中国文化独特的自由观 (三)从文艺复兴看现代西方自由观的内涵 (四)“现实”的自由与“超越”的自由 ——中西自由观的根本差异 (五)从“当下”到“超越” ——中西自由观的启示 第三部分 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从孔子与商鞅的从政经历看两种“成功” 第四部分 对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沉思 第五部分 全球化视域中的文化霸权透视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觉悟人生--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国学智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继承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401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