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狱火(职务犯监区那些事儿)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狱火(职务犯监区那些事儿)》是中国首部真实反映职务犯人监狱服刑改造生活的纪实小说。书中,过来人鹿松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落马贪官服刑生活、职务犯人狱中百态”。

本书也是本廉政读物,作者描写职务犯们心灵的拷问、人生的扭曲、今日的挣扎和沉重的未来,以及他们的家庭和亲属因他们而悲欢离合、含辛茹辱、度日如年的生活,本意是要为今日的美丽“凤凰”们拉响长长的警号。

内容推荐

《狱火(职务犯监区那些事儿)》以关押着全省正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犯罪人员、名叫“新城监狱”的监狱第十一监区即职务犯监区为背景,以白描手法描写了宋树青、杨明学、徐文涛、赵梁等职务犯人在监狱的服刑生活与自我救赎方式,构成了一个个刻骨铭心、跌宕起伏、令人唏惜而又令人沉思的故事。

这些故事,鲜为人知。

《狱火(职务犯监区那些事儿)》由鹿松林编著。

目录

第一章 你以为自己还是市委书记?/001

第二章 “病理”解释不清的怪异赵梁/018

第三章 当官别犯事,牢饭不那么好吃/034

第四章 要出狱回家,就要从地上爬起来/050

第五章 求佛不如求己/066

第六章 徐文涛羞于现身说法,杨明学自告奋勇/084

第七章 监狱生活要的是忍受和服从/101

第八章 周一接见,徐文涛老婆闹离婚/116

第九章 李大伟无奈,把偷换概念当作自己的服刑方式/133

第十章 杜金贵求“假释”逃避不成,乖乖入狱服刑/148

第十一章 视狱为家,度日的权宜之计/160

第十二章 一封匿名信,监区秩序又起“风波”/170

第十三章 有气要学会找豁口放出去/183

第十四章 李大伟躺着也“中枪”,缘起“铁兄弟”!/196

第十五章 大年初一,宋树青只能远远地看儿子几眼/207

第十六章 杨明学春节探亲,坦言自身不硬岂怪他人/230

第十七章 徐文涛白日梦碎,姚吉昌假释期不轨被带回/246

第十八章 “副厅”欲住院,有人设“障碍”/265

第十九章 杜金贵儿子,拒绝上学了/278

第二十章 职务犯监区的犯人骨干/291

第二十一章 职务犯的家属走进监狱/303

第二十二章 潘宁戴着手铐回单位,愧对员工泪流满面/316

第二十三章 宋树青开始新生活/339

后记/354

试读章节

文化室很宽敞,中间是一组卡座,有十个位,看上去有些像社会上的大公司办公室。有八个卡座桌面上装有电脑,这些电脑不能上网,民警定期还要检查。文化室的服刑犯人都是由职务犯监区派出,是监狱从职务犯中挑选出来的。犯人在文化室的改造项目比较杂,有的协助民警编辑出版监狱小报《新生报》;有的协助民警编播自办的监狱新生广播站;有的还担任犯人文化教员,协助民警对犯群文化补习和文化课传授。到了节假日,文化室还有协助民警组织、带领犯人开展球类比赛和文艺演出的任务。

文化室里的值班民警,当着全体犯人的面,交代徐文涛的改造岗位是犯人文化教员,还特地介绍徐文涛从政前当过省中学老师。徐文涛不知出于什么想法,顺话说了这么一句:“我教的可是省重点一中。”

“你嫌这里门槛低吧?你要不想当教员,你放广播,咱俩换喽。”负责放广播的是一个矮个子犯人,他盯着徐文涛接了一句。文化室负责放广播是最哕嗦的一项任务,早上,他要和值班民警比其他人早起半个小时到文化室开机放广播;每日三次放广播均是犯群吃饭时间,大家要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进餐,在集中吃饭的场所听《改造新闻》和其他广播栏目。他几乎每顿都是吃别人帮着端回来的凉饭菜。

文化室的犯人有时在民警面前说话有些轻松随意。组长于军却不想迁就这几个犯人,以免他们在随意中给自己添什么乱子。他不等民警表示,就对矮犯人进行狙击:“哎,一边待着去,哪个门没关好,你又蹦出来了,文体局来的不放广播,谁干?”

于军原是省卫生厅药政处处长,因利用职权帮助药品生产商打通医院供药渠道,收受所谓的信息费七十八万元案发。他的案子较早,判的刑期长,在这监区也算一个老犯啦。他写得一手好字,入狱不久,监区根据他的特长将他安排到文化室服刑。担任文化室犯人组长后,在文化室说话很管用。矮犯人听他训斥,也不恼,笑笑地闪到一边去了。

民警笑了笑,没理会这些,对徐文涛说:“你教重点中学行,不见得能教好这里面的人,别说别的,你能讲得让他们思想不溜号就可以了。”

徐文涛听民警这么一说,愣了一下,点头说道:“是啊,给这些人上课还真是有些难度。”他看看自己卡座桌子上的电脑,又扭头看看自己身后空着的卡座,转过头来问民警:“我能不能坐在后面这个卡座里,我这里离窗子太近了。”

负责放广播的矮个子犯人不等民警说话就插话说:“你要坐这个位置吗?这可是潘宁的位置。你离窗子近怕什么?这地方外面不会有人看见你。”

“潘宁?哪个潘宁?是那个台长吗?”徐文涛没理睬矮个子犯人讽刺的口吻,惊愕地问。

民警看着徐文涛问:“是省电视台台长,你们认识?”

徐文涛情绪激动地回答:“我们是老朋友啊,他被抓的前几天还在我们市举办的电视记者培训班上演讲呢。他还拉我去讲话呢。唉……”

“这个潘宁啊,虽然刑期比我们少得多,只有十年,但内心的刑期恐怕也不会短。正因为他是电视台台长,当初出事时受到的打击比我们要更猛。想想,他治下的电视台有一天却要报道他职务犯罪的新闻……啧啧,那跟头栽得惨不惨?好在他硬汉一个,挺过来了。”组长于军心情复杂地说。

徐文涛痛苦并无奈地叹了一口长气:“唉!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那么阳光大气的一个人也会进到这里来啊,看来罪恶的诱惑不会放过任何人,就看你有没有抵抗力,就看你经不经得住啊……”

文化室里的人谁也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徐文涛又惊奇地望着大家问:“他人呢?我怎么一直没看到他啊?”

于军回答道:“他到司法医院住院去了。”

徐文涛追问:“什么病?严重吗?”

“潘宁是糖尿病并发症,需要全面调理一下。”于军回答道。

徐文涛摇着头自言自语地说:“可惜了,太可惜了!这个潘宁,才华横溢,就是个性太强,不懂得官场游戏啊……”

“就是啊。这家伙误就误在个性太强,太张扬,太霸道,搞得整个电视台像他家办的,唯他独尊,给一些所谓的哥们儿广告商什么的钻了空子,结果,和我一样,栽在哥们儿的手里啦。再加上不懂官场规则……”于军打断徐文涛的话,有点惺惺相惜的口气。

民警坐在一旁笑着说:“我没当过官,也没想到你们官场上也会有那么多游戏规则。但再多的规则,都没有绝不能走腐败犯罪这条道的规则大。老潘犯的什么事咱暂且不说,但是啊,一犯事,他的才华瞎掰了。”

徐文涛一边打开电脑一边说:“才华在官场上说明不了什么……”

“咳咳”,于军使劲地咳嗽了两声。

P44-46

序言

鹿松林将他的新书稿《狱火——职务犯监区那些事儿》送给我,请我作序。看着书名,我不禁感慨万千。

职务犯监区是监狱十几个监区里的一个特设监区。

职务犯,他们曾经是对国家对社会卓有贡献的人中凤凰,却因为经受不起种种诱惑而走上贪腐之路,成为为法律所不容的贪官,成为狱中囚犯,让人扼腕痛惜。

我打开《狱火》,像又一次打开职务犯监区的大门。

《狱火》以关押着全省正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犯罪人员、名叫“新城监狱”的监狱第十一监区即职务犯监区为背景,以白描手法描写了宋树青、杨明学、徐文涛、赵梁等职务犯人在监狱的服刑生活与自我救赎方式,构成了一个个刻骨铭心、跌宕起伏、令人唏惜而又令人沉思的故事。这些往日的为官者在高墙铁窗内,在严苛的监规下,在失去自由与往日尊严的环境中,灵魂经受着煎熬与洗礼。正直与邪恶,反思与固执,自救与颓废,坦然与卑微,真情与冷酷,种种表现,诸多生态,掩饰不住他们心灵深处的极度苦涩和懊悔……我放下书稿,回味书稿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幅幅生动的场景,感觉是痛苦的。我只能对他们说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程,前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前途。何谓前程,父母望儿女成龙成风,就是为儿女描绘的前程;为官者不断荣升,是当官者的前程;做学问,在自己的领域达到一个阶段,是文人的前程;经商者的经商之道,大把大把的赚钱,是他们梦想中的前程……一个人在自己生命的运行轨道上,不断成长是前程,人生的不断成功,也是前程。可以说前程,是人生规划,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自我期许。

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许许多多自毁前程的现象。自毁前程就是在实施自己的人生规划之中,在拥有了人生大好前程之时,由于自己的不慎,由于自己的“失控”,用自己的手挖好埋葬自己的泥坑,把原本拥有的一切一切全部葬送或者毁灭。在监狱高墙里,许多职务犯在谈起自己往日前程时,都会顿足捶胸地喊, “真的好悔呀!大好的前程被我自己毁掉了!”这些职务犯罪者,在司法程序上是法院判决的,实际上细想想,他们自己的判决书都是自己在贪腐途中一笔一画写就的。他们这些人曾经为党和人民做过不少工作,有的甚至做出了贡献,有过功劳。他们往日铺就的大好前程,有党和人民的培养,家庭和亲人的支持,更有个人的奋斗。当一个个往日的成功者成了“阶下囚”,辉煌不再,痛心的岂止是他们的亲人,更有组织与人民啊!

高位和高墙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存在形态,但当高位者失去了为官之道与律己之心,那高位和高墙也就只是一墙之隔,一步之遥,高位者一不小心就会一脚踩进高墙之内。

鹿松林曾经就因不慎从高位跌落,净身走进了监狱。他在漫长的五年多的监狱生活中,经历了灭顶之痛、罪犯身份之痛、剥夺人生自由之痛、自我悔恨之痛、愧对亲人之痛、思家之痛、前途迷茫之痛等种种平常人难以意会和言传的人间之最痛。值得庆幸的是,他没有在痛苦中沉沦湮灭,而是从痛中彻悟,革旧心,洗灵魂,提前结束了监狱生活,回归社会,回归人生正轨。他将自己铁窗生涯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文学的形式向社会展示,客观上起到了为世人敲响警钟防止“自毁前程”悲剧不断重演的作用。他署具真名真姓,勇气可敬可叹,这勇气也正是他人生重新开启的胆魄与智慧的体现。

监狱是社会的一个特殊领域,特殊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存在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监狱总是让人产生一种敬惧之感。作者在书中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这样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反映了职务犯人的监狱教育改造生活。职务犯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跌落后的巨大心理折磨,他们的精神是痛苦的,内心是沉重的,他们必须学会忏悔、接受教育改造才能迎来新生。当然,职务犯们在监狱除了常规的劳动改造、接受教育生活外,也会有说有笑、有丰富的文娱活动,苦中作乐享受着有限的人身自由,这些,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监狱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和人权保障之元素,客观上维护了国家人权形象。根据作者出狱后的表现,海南省公民道德与法教育促进会特聘请他担任副秘书长,希望他用自己的才情、感悟情怀、智慧,为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与普法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的格调是健康向上的,它是一部纪实小说,更是一本警示读物。事实上,人的命运是复杂的。许多人就是一脚踩在家门里,一脚踩在监狱的铁门里。作者描写职务犯们心灵的拷问、人生的扭曲、今日的挣扎和沉重的未来,以及他们的家庭和亲属因他们而悲欢离合、含辛茹辱、度日如年的生活,本意就是要为今日的美丽“凤凰”们拉响长长的警号:

为官者当自律,牢饭不好吃!

老子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谁也不希望自己有牢狱之灾,但人进监狱,内在推手往往就是自己。我担任过省监狱管理局局长,接触过许许多多职务犯罪人员,我愿意并郑重推介这本书,目的也就是提醒身处各种职位的人们,必须时时刻刻警醒自己,戒贪心,戒妄念,慎始如终,否则,将来在狱火中挣扎的犯群中就会有你!

(张发,海南省监狱管理局原局长,现海南省公民道德

与法教育促进会会长,海南省预防犯罪研究会执行会长)

后记

何为命运?命运无非是人的生命一生运行的轨道。人的生命不可选择,但人的命运可以自控和修炼。当然,自控和修炼这是很难的,要慎独,要在起心动念时学会拷问自己。

我不擅长写小说,但我早已知晓了自己的命运,看清了自己未来的轨道,我希望通过写小说将它们表达出来。

我熟悉狱中很多服刑的朋友,他们是我往日的同僚、狱友和伙伴。他们心灵的煎熬让我至今时时心痛。这本白描式的小说写的就是他们这个群体。我写他们的目的是渴望他们像我一样能从火狱之中走出来,我愿和他们一起重新走在命运原本的轨道上。

满纸荒唐事儿,谁晓个中滋味……

鹿松林

2013年写于海南岛西秀海滩长怡合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的格调是健康向上的,它是一部纪实小说,更是一本警示读物。事实上,人的命运是复杂的。许多人就是一脚踩在家门里,一脚踩在监狱的铁门里。作者描写职务犯们心灵的拷问、人生的扭曲、今日的挣扎和沉重的未来,以及他们的家庭和亲属因他们而悲欢离合、含辛茹辱、度日如年的生活,本意就是要为今日的美丽“凤凰”们拉响长长的警号:

为官者当自律,牢饭不好吃!

——张发(原海南省监狱管理局局长,现海南省公民道德与法教育促进会会长,海南省预防犯罪研究会执行会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狱火(职务犯监区那些事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鹿松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08708
开本 16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14
CIP核字 2014014612
中图分类号 I274.5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