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也成天堂--跟柏拉图学人生智慧/西方哲学启智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方草心编著的《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也成天堂--跟柏拉图学人生智慧》共五章,分别从求知、心境、信仰、情感、修炼等方面阐述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每节通过一个主题阐述柏拉图的哲思对现代生活的指导和影响。强调读者应明确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摆脱负面恶劣心境,心存希望,拥有美好的情感并心怀梦想。

内容推荐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大哲学家”。方草心编著的《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也成天堂--跟柏拉图学人生智慧》将从现代人的角度全方位解读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结合柏拉图经典名著及对话录当中的小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让读者走进柏拉图丰富的精神世界。

目录

第一章 求知:知识带你走出痛苦的泥潭

 不知自己的无知,是双倍的无知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

 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信息轰炸的年代,用真知武装自己

 柏拉图的男女平等与五四运动的妇女解放

 灵魂不朽,智慧不老

 永远不要嘲笑自己的梦想

 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第二章 心境:别让负面恶劣心境占据你太多的快乐

 舍善而趋恶不是人类的本性

 平常心:才是真的快乐

 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好的方式

 辩证法告诉我们:痛苦是可以转换的

 我们所向往的幸福感

 建立合理的欲望:别被物质牵着鼻子跑

 同理心:换位思考

 无论如何困难,不可求人怜悯

第三章 信仰:心存希望是人一生重要的精神力量

 意识不纯正,学识足以为害

 凭信仰而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

 自我征服是大的胜利

 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

 青年人面对的就业迷茫

 领悟丰子恺的“人生三境界”

 你崇拜的偶像又是谁?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第四章 情感:美好的情感足以让人受用一生

 美是真的光辉

 对柏拉图恋爱理论的误解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友谊与生活的关系

 朋友能拓展你心灵的宽度

 美德也包含对父母的爱

 心灵之爱,恒久远

 退一步,你会看到别样的美

第五章 修炼:让梦想一点点照进现实

 开始是工作的重要部分

 教育的方向决定每个人的行为性质

 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

 天才很少,学习总是循序渐进的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造就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灵魂

 和谐之美:永远都比你想的更美

附录

试读章节

不知自己的无知,是双倍的无知

这是柏拉图最经典的名言,与老子所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有异曲同工之妙。人是很不容易自我承认的,能自知的人往往具有真的智慧。柏拉图对知识与智慧极为看重,他将属于灵魂的智慧归结到了善与正义的概念上,一个哲学家必须拥有智慧、理性、正义和善。柏拉图认为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有智慧,而坏人之所以坏正是因为他的愚蠢。

在柏拉图看来,“未出生都比未受教育好,因为愚昧是灾患的根源”,人没有知识是可怕的,是会做错事的。纵观身边的林林总总,我们知道,愚昧不仅是灾患的根源,更是内心痛苦的根源。

知识是广义的,不仅仅是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也不仅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技能,还有对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基本常识的了解。无知是可怕的,试想如果一个人因为不懂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而引起火灾,或者因为不懂他人忌讳而有所冲撞,甚至因为不懂法律而以身试法,这付出的代价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而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往往无视自己的无知。在《菲丽布》里,柏拉图曾写道,“无知或所谓的愚蠢是一种恶,是一种恶习,就是不知晓自己。”无知的人总是自以为是,但在“被人笑话时都没有能力为自己雪洗屈辱,可以称为可笑”。他们从不敢正确地面对自己的缺失,总是生活在自我满足和自我麻醉的人生谜团里,看不清事情的本质,感受不到无知带来的负面影响。

无知与自我膨胀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它们总是影响着一个人前进的步伐,麻痹着一个人的听觉和视觉,让他们听不进忠言,看不到真知,因此使人故步自封,极度容易满足,最终陷入痛苦还不能自拔。

拯救这种痛苦的,唯有真才实学。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里面,全智贤扮演的千颂伊是一位当红的明星,美丽率真,但她却经常因缺乏常识而遭人诟病。最糟糕的是她还很喜欢不懂装懂,先是将文益渐种植棉花当成了种植咖啡,后又在大学里交论文时明显地抄袭,被都教授当场指出来,并被在场的记者们报道出去。类似的事情发生很多,让她在国民的心目中既是大明星,也是个笑柄。因为她的影响力太大,所以每次做出这些不懂装懂的事总是闹得全国皆知,为此经纪人经常为她收拾残局,苦不堪言。

人有缺点才可爱,所以可当女神也可当女神经的千颂伊才能被万千的观众所喜欢。可生活不是偶像剧,我们不可能遇到一个有超能力的外星人救我们出困境,有的时候可以容忍无知,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无知不起的。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所写的:艺术家也好,手艺人也好,都是不能有错的,不够知识才犯错误。错误到什么程度,他和自己的称号便不相称到什么程度。

知识,绝对是让人重拾信心,重建快乐的必备营养品。而人在求知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太早与太晚的放弃都是放弃,都只会让所有努力都功亏一篑。

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在有一次上课时,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过了几天上课时,苏格拉底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人就是柏拉图。此时的柏拉图很年轻,在学识上仍显稚嫩,但已表现出一个杰出人物所应具有的执着的精神。

柏拉图在成为大哲学家之前和我们一样,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平淡无奇的,但不同的是那些看起来平淡、枯燥的重复学习,柏拉图都能认真对待、执着努力,甚至较真。这只是一个关于坚持求知的故事,甩手固然甩不出一个哲学家,我们想说的,只是大家都可以像柏拉图那样坚持不懈,而不是对任何学习都浅尝辄止。

知识切忌一知半解,渐行渐悟,渐悟渐懂,渐懂才能渐行。若只有一知半解之悟,定要谦虚行事,否则轻则闹笑话,重则出事故。P3-6

序言

人类历史中,总有那么一些或平凡或伟大的入,终其一生去寻求真理。对于寻求真理的人来说,某一思想的来源是无足轻重的,要紧的是真正地了知和彻见真理。而说到古希腊寻求真理的哲学家,我们就无法忽略有连贯关系的三个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个人开创了今天的西方哲学思想体系。而在这三位哲人之中,以柏拉图著作最多,他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流传两千多年都不曾枯竭。

正如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欧洲哲学传统的最稳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诠释组成的。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早年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在大约二十岁时,开始师从苏格拉底,也由此开始了他寻求真理的一生,并且“只要一息尚存而力所能及,就不会放弃爱智之学”。无论艰难险阻他都没有停止脚步,也因此,柏拉图在哲学、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成就辉煌。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也是柏拉图哲学的基石。他的“回忆说”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坚持了唯心主义先验论。柏拉图坚持“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认为人的灵魂与心灵的美好胜过一切。一个人的痛苦、忧伤、疾病、灾难都是生理带给灵魂的负担,这些负面的东西是可以被消化的,并不能作为一个人快乐与寻找真理的阻碍,只要心存希望,相信灵魂,人们就会在痛苦的处境中依然保持乐观。

任何一个伟大的哲人都曾经历过常人无法承担的苦难与压迫,可因为信念存在,他们并不觉得这是苦难,依然坚信着希望,积极乐观地追寻真理。苏格拉底在饮下那杯毒药前,用最好的心态安抚身边的朋友,做出千古不灭的关于死亡的哲学理论。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后来到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埃及等地游历,再次回到希腊后,柏拉图开始创办学院,那就是著名的阿卡德米学院,西方大学的前身。虽然学院几经关闭,但柏拉图一直坚持实施自己的理念,并且在此期间写了大量的哲学著作。

柏拉图曾说过“意志不纯正,学识足以为害”,思想对于伟大的哲学家而言,就是要影响世人行为准则的东西,不容马虎,是要“越辩越明”的。他认为哲学家们都拥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并且要影响世人,指引人们在苦难的生活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而理想,就是我们心存希望最直接的表现,是人们一生辛苦追求,也是令一生都快乐充实的事情。

没有人的成长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着各种生活的磨难和各种观念的洗礼,也因此才变得摇摆不定,甚至背离内心。就如柏拉图对话录里所呈现出来的哲学家之间的辩论,他们所争辩的也正是我们内心一直所纠结的正反双方。有对,有错;有美好,有丑恶;有表象,也有本质。

我们就是在这种纠结、挣扎与摸索中,慢慢地成长起来。但我们却依然坚信只要心存希望,再多的痛苦都会变成快乐。尽管这世界有点灰秃秃、硬邦邦又不那么美好,但只要太阳能够照常升起,我们就可以继续点燃心中的梦想,黑夜的存在只是为了等待黎明的到来,而办法,永远比困难多一个。

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是人类最早的乌托邦,那里的人们智慧、正义、美好又善良,是真善美统一的城邦。其实就连孩童都知道,这样的“理想国”是不存在的,那是唯心主义的柏拉图一个不太实际的、还有些特权性质的想象而已。可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却都有过自己的乌托邦:有的人追寻“行万里路”的洒脱,用脚丈量世界每寸土地,寻求自由的可贵;有的人梦想住在一座远离尘嚣的房子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的人辞去高薪的职务,一生钻研书海做学问,只为踏着先贤的步伐继续寻求真理;还有的人幻想着能与心爱的人牵手漫步,夕阳落叶,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如王小波说的,人除了一个现实的世界,还可以虚幻一个诗意的世界。

我们不是提倡空想,不是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不切实际,而是要将自己的理想当成一个信仰般地虔诚对待,爱它,它自然就会成为给我们以希望和快乐的源泉。

现代社会中人们幸福感缺失,好多人都找不到生活的重心,苟且偷生地活着,再也想不起曾经许过的愿和立过的誓言。我们或许不能像柏拉图那样即使遭遇到现实的打击和困境都能坚定心中的信念,却也可以从他的哲学思想中抽丝剥茧,找到属于我们的精神力量,让一切躁动的灵魂得到沉寂的力量。

柏拉图至今仍拥有诸多的信徒,不管是学术派还是和作者一样是哲学门外汉的小读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到柏拉图带给我们的智慧,并且受之影响。

对这些千古流传的人类精神宝藏,本人没有能力做更好的解读,纵然反复读了几遍都不敢发表任何评论性的小文章,所以此书并不参与学术的研究,因为这超出了本人的能力范围。但是对哲学所蕴藏的深意,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还是能感觉到,这比平日里蜻蜓点水的阅读习惯所读出来的东西要多得多。

诚然,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带给人的,千人读来就有千人的体会,纵使不做学术研究,你也会由他的智慧之光带给自己很多的答案,甚至被一语道破天机。我们也都不是空想家,我们只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时不时地迷茫和困顿不前,需要有正确的心灵指引,只要睁开眼睛看到阳光还在,就有我们想要的未来。

就像柏拉图一直坚信的,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也成天堂。  感谢和作者本人一样喜欢柏拉图思想的朋友们提供的论文、观点和心得随笔,感谢朋友们分享的小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也成天堂--跟柏拉图学人生智慧/西方哲学启智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草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44842
开本 32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6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5234918
中图分类号 B502.232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6: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