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化漩涡里的中国--他者化与中华性的扞格
内容
编辑推荐

任军专著的《现代化漩涡里的中国--他者化与中华性的扞格》就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在中国现代化研究领域内有关争论的学术历程的论文集。尽管不能全面反映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上学术界思想发展的全部情况,但就主要方面,特别是思想方法、思维路径等方面展现了这一时期学术思想发展的状态。认真梳理这种认识上的交锋,有利于我们从宏观角度把握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和方向,有利于我们把科学精神贯注到学术理论研究的各个层面,为更深入地厘清“他者化”与“中华性”的合理关系,进一步弄清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当然,笔者的参与只是表达在特定的时期对特定问题的个人看法,不尽完全正确,只是想把“争论”和“商榷”这个学术好传统发扬光大。因此,文集中一部分论文是针对特定学者的特定观点的,还有一部分则是针对学术界的流行看法或学术共识展开讨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最大的特点就体现在“质疑”和“商榷”上。

内容推荐

《现代化漩涡里的中国--他者化与中华性的扞格》的作者是任军。

《现代化漩涡里的中国--他者化与中华性的扞格》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他者化”目标在不同学术领域的表现及其讨论。主要就现代化和发展研究中的规范性认识危机、向往海洋文明而形成的海洋情结、呼唤公民社会的出现、理性民族主义的主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排洋灭洋现象等与现代化联系紧密的话题展开。值得注意的是,本部分关于“族群”理论的两篇论文,涉及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族体确认等理论问题,实际是就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认识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关系等重大问题而进行的细化研究,有助于我们合理判断外来理论与社会实际的冲突与矛盾。

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走向问题。针对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中国近代有走向资本主义的可能性的观点,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质疑,并了自己的看法,特别就历史评价上的非理性逻辑和情绪化态度以及确立“中国中心观”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第三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有关社会理想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问题。主要讨论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的政治主张和未来构想,分析了近代仁人志士强烈的超越西方的思想倾向和富国强军的渴望,从而证明,自中国古代社会以来就有一股向往某种公有制社会的思想传统,并在近代国家道路选择的思想冲突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定向作用,这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思想源泉和文化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第四部分是关于中国政治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后发性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意味着它是一个人为组织的过程,因此,国家制度的选择和确立成为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本部分针对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上的许多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古代社会的政治传统、权力结构、治国理念、制度形态、乡村政治制度等深入研究了政治现代化的文化基础,为我们深入把握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形成提供了一些认识参考。

第五部分是关于“中华性”的内涵及其生成的一组论文。特别是就乡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文明的性质、资本主义萌芽的走势、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政治权力与经济发展、庞大的人口规模对现代化道路选择和模式确立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与学术界流行性看法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的文化底蕴,从而说明只有立足于中华性才可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本民族的现代化道路和有效的发展模式,为理解我国现实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学术理论的支撑。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编 他者化:近乎令人迷失方向的诱惑

东方社会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规范性认识危机

海洋情结与出海期盼

“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

民族主义的乌托邦

——与许纪霖先生就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实质性内涵的商榷

消灾避邪与禁洋灭洋

——义和拳民排洋现象的民俗学透视

“Ethinc gmup”的译词“族群”在理解与运用中的文化冲突

族群认同中的别样“历史记忆”

——也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第二编 历史走向:发展道路选择上的理论指向

中国近代历史走向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思考

发展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流吗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走向问题研究的思考

也谈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突破问题

确立“中国中心观”是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紧迫问题

反思历史评价上的非理性逻辑及情绪化态度

——以义和团运动评价上的三种观点为中心

第三编 超前构想:近代志士的社会设计

传统大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家的超越意识

中国近代存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吗

太平天国的天堂世界

严复对中国政治近代化模式的思索

康有为大同思想的东方文化色彩

康有为大同思想的核心及理论构成

重评孙中山的集产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是社会主义的灵魂

——正确解读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第四编 民本取向:政治现代化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

“族性社会群落”与中国传统社会

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

我国乡村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中国古代乡村政治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晚清变局与乡村组织政治功能的变化

政治进步:二十年来中国乡村民主政治的新进展

第五编 中华性:曲折前行中的历史共识

中国现代化模式确立中的乡土印记

——论乡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模式选择的关系。

中华文明的性质:封闭还是开放

——西方汉学家关于中国古代文明性质观点述评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成与走势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征辨析

官僚、官僚资本与中国近代化

结构性人口过剩:中国早期现代化面临的独特问题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发展道路

后记:古都神韵的恩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化漩涡里的中国--他者化与中华性的扞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913588
开本 16开
页数 5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9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738
CIP核字 2013239531
中图分类号 D61
丛书名
印张 34.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9
164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