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道德修养读本
内容
试读章节

德育三十篇

合 群

口 矸

我们的课堂,有四面墙壁,可以遮挡风雨尘土;有书案座椅,可以坐在这里阅读写作。墙壁,是由砖块垒起来的;书案与座椅,是由木板拼起来的。如果把它们拆散,使它们成为分散的砖块与木板,它们就不会有墙壁、书案和座椅的功能。还有,我们都穿着衣服来抵御寒冷。衣服,是由丝线或棉线毛线织成的。如果把它们拆散,使它们成为一根根的丝线或棉线毛线,那么它们就不会有衣服的作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身体,实在是集合了耳、目、手、足等各种器官而成的。这些器官,又是由无数细胞集合而成。如果使这些器官各自分散独立,甚而至于分散为各自独立的细胞,那么这些器官又怎么能够有视听行动的作用呢?

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这样。个人孤立奋斗,就是挨饿受冻也是在所难免的;集合众人的力量去奋斗,才可以去谈幸福的生活、文明的事业。比如我们的工业社会,开始固然是一个人的手工劳动罢了。集合众人来教徒弟,那就会生产出较多的产品来。集合很多人来做大工厂,然后才能使用机械,扩大利益。集合多数工厂里的工人,组织起工会,才能逐渐摆脱资本家的压迫,从而思考并避免自己所受的苦难,为将来的幸福做打算。这难道不是集合众人之,力的效果吗f7

我们最普通的群体,是从一个家庭开始的。有了家庭,然后才有抚育儿女、赡养老人、分担劳动、伺候病人之类的事情。集合一乡之人组成一个群体,然后才有互相看护的帮助,才有学校的建设。集合一省或一国的人们作为一个群体,然后才有便利的交通和高深的教育。假如集合全世界的人们作为一个群体,互通有无,同甘共苦,那么即使是有土地贫瘠、偶然遭遇天灾的地方,都不难补救,而且战争、商业竞争等惨祸,也能够在世界上绝迹了。

舍己为群

集合众人而成为群体。群体,是用来谋求每个人都需要享有的公共利益的。但是,如果群体遇到危险,而群体中没有人出来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保护群体,那么这个群体将会灭亡。于是迫不得已,我们就有了舍己而为群体的义务了。

舍己而为群体的理由有两个:一是自己在群体中,如果群体灭亡,那么自己也会随之灭亡。现在舍自己而救群体,群体果真不亡的话,那么自己也就未必会灭亡;即使是群体不灭亡,而自己先灭亡,那也比群体和自己都灭亡要强。这种对生存的看法,包含了个人的考虑。二是处在群体当中,来看群体中的一个人,个人的价值必然小于群体的价值。牺牲一个人而可以救众人,为什么不去做呢?一个人这样想,那么就会有舍弃自己而为群体的一个人;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就会有舍自己而为群体的众人。这种对生存的看法,没有包含个人的考虑。前后两种看法,出发点不同,但舍自己为群体的决心则是一样的。我们以事实来证明这一点。一是从军。战争是罪恶的,然而有时候受到野蛮人的攻击,为了自卫而战,这是不得已的事情。例如比利时受到德国的攻击,比利时奋起而抗敌,即使战死也在所不惜,谁说不应该呢?二是革命。革命没有不流血的。不革命,而忍受残暴政府的奴役,那么即使活着也跟死了差不多。所以人们才会不怕流血而去革命。例如法国1789年的革命,中国这些年来的革命,在革命前由于倡导革命而逮捕杀害了不少人,在革命战争中,因战斗而死伤的也有很多人,他们都是出于舍己为群的考虑才这样做的。三是暗杀。暗杀,是实行革命最简单的手段。消灭罪魁祸首而原谅从犯,杀一儆百,流血不超过五步。古代的如荆轲行刺秦王赢政,最近的如索菲亚暗杀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这都是其中的例子。四是为真理而牺牲。真理,是体现和平精神的,然而,却被教会、君主、政党、贵族所忌讳,所以没有舍己为群的精神,就不敢公开谈论真理。比如苏格拉底对哲学进行了创新,结果被捕入狱而被杀害;哥白尼创造了新的天文学说,结果被教皇所仇视;巴枯宁主张无政府主义,结果被囚禁、放逐,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

其他的如进行飞机试验、南北极探险等,在今天看来,这都是勇于做出牺牲的事业,虽然有的是由好奇者和争强好胜者去做的,但也包含有为了群体利益的动机,所以在这里列出来。

注意公众卫生

古语说:“千里不唾井。”意思是说,将要去千里之外的遥远地方,不会再从这个井里打水,但也不敢向井里吐唾沫而妨碍别人打水。商朝法律规定,把灰抛撒到路上的将受到惩罚,因为害怕灰尘灰烬飞扬而蒙住了路人的眼睛。孔子说:“君子不丢弃破旧的帷帐,而用来埋马;不丢弃破旧的伞盖,而用来埋狗。”这是说对已死的狗和马,都要埋掉,不让它们暴露在外而传播恶臭之气。古人注意公共卫生,就已经到这种程度了。P3-5

目录

第一部分 华工学校讲义

 德育三十篇/003

 合群/003

 舍己为群/004

 注意公众卫生/005

 爱护公共之建筑及器物/006

 尽力于公益/00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008

 责己重而责人轻/009

 勿畏强而侮弱/010

 爱护弱者/011

 爱物/012

 戒失信/014

 戒狎侮/015

 戒谤毁/017

 戒骂詈/018

 文明与奢侈/020

 理信与迷信/021

 循理与畏威/022

 坚忍与顽固/024

 自由与放纵/025

 镇定与冷淡/026

 热心与野心/028

 英锐与浮躁/029

 果敢与卤莽/031

 精细与多疑/032

 尚洁与太洁/034

 互助与依赖/035

 爱情与淫欲/036

 方正与拘泥/037

 谨慎与畏葸/039

 有恒与保守/040

 智育十篇/043

 文字/043

 图画/044

 音乐|045

 戏剧/046

 诗歌/047

 历曼}048

 地理/049

 建筑/050

 雕刻/052

 装饰/053

 原文/055

第二部分 中学修身教科书

 例言/095

上篇/096

第一章 修己/096

 第一节 总论/096

 第二节 体育/097

 第三节 习惯/101

 第四节 勤勉/102

 第五节 自制/103

 第六节 勇敢/107

 第七节 修学/110

 第八节 修德/114

 第九节 交友/117

 第十节 从师/119

第二章 家族/122

 第一节 总论/122

 第二节 子女/124

 第三节 父母/130

 第四节 夫妇/133

 第五节 兄弟姊妹/135

 第六节 族戚及主仆/138

第三章 社会/140

 第一节 总论/140

 第二节 生命/144

 第三节 财产/146

 第四节 名誉/149

 第五节 博爱及公益/152

 第六节 礼让及威仪/157

第四章 国家/160

 第一节 总论/160

 第二节 法律/161

 第三节 租税/163

 第四节 兵役/164

 第五节 教育/165

 第六节 爱国/166

 第七节 国际及人类/167

第五章 职业/171

 第一节 总论/171

 第二节 佣者及被佣者/173

 第三节 官吏/176

 第四节 医生/178

 第五节 教员/179

 第六节 商贾/180

下篇/182

第一章 绪论/182

第二章 良心论/184

 第一节 行为/184

 第二节 动机/185

 第三节 良心之体用/186

 第四节 良心之起源/188

第三章 理想论/190

 第一节 总论/190

 第二节 快乐说/192

 第三节 克己说/193

 第四节 实现说/194

第四章 本务论/196

 第一节 本务之性质及缘起/196

 第二节 本务之区别/197

 第三节 本务之责任/198

第五章 德论/200

 第一节 德之本质/200

 第二节 德之种类/201

 第三节 修德/201

第六章 结论/204

 原文/205

第三部分 蔡元培国民修养散论

 世界观与人生观/287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90

 思想自由/293

 在育德学校演说之述意/295

 劳工神圣/297

 科学之修养/298

 义务与权力/301

 我的新生活观/303

 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304

 美育与人生/309

内容推荐

《中国人道德修养读本》从修己、家族、社会、国家、职业、良心、理想、道德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如何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工作、未来的关系,道理明了深刻。

《中国人道德修养读本》由蔡元培编著。

编辑推荐

公民素质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富强与文明的必备条件。当下的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但人们的精神道德体系却几尽崩溃。民众个人道德素养的普遍缺失,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极大担忧。面向大众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有力引导,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中国人道德修养读本》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道德修养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元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83112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2308840
中图分类号 B82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8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