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维昂小说精选(上)
内容
编辑推荐

鲍里斯·维昂(Boris Vian,1920-1959),在法国,鲍里斯·维昂意味着传奇、天才,意味着一切。他是鬼才小说家、诗人、爵士乐评论家、剧作家。他也是机械工程师、画家、数学爱好者、酒疯子、演员、作曲家、爵士乐小号手、老婆被好友萨特拐走的失爱者、个性杂志创办者、与超现实主义流派交往密切却总被人归入存在主义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维昂小说精选(下)》收入《岁月的泡沫》和《我要在你的坟墓上吐痰》两部小说。

内容推荐

《维昂小说精选(上)》收入《岁月的泡沫》和《我要在你的坟墓上吐痰》两部小说,由鲍里斯·维昂编著。

《维昂小说精选(上)》分别简介:

《岁月的泡沫》被誉为“法国当代第一才子书”,它既是一个荒诞不经、匪夷所思的奇幻故事,也是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寓言,法国著名作家雷蒙·格诺赞它为“当代最凄婉动人的小说、语言的盛宴”,法国当代作家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则认为这是一本“不会让我们老去的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的窗户”。中国作家张悦然说:“这是我最爱的小说之一。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也许比沉浸在丧妻之痛的科兰还要难过。我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让我留在维昂的童话世界里,不走出来。”

《我要在你的坟墓上吐痰》堪称是维昂作品中的异类,它用酒精、性欲、仇恨和暴力调配出一杯黑色小说的鸡尾酒,简洁凌厉的文字犹如匕首,刀刀见血,喷薄而出的仇恨和愤怒似乎随时要从字里行间滴落下来。如果说,维昂在《岁月的泡沫》中展现了他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和诗情画意,《我要在你的坟墓上吐痰》则证明了他的另一种天赋,他能把放纵、仇恨和残暴表现得丝丝入口。

目录

岁月的泡沫

我要在你的坟墓上吐痰

红草

摘心器

维昂的故事

我眼中的鲍里斯·维昂

鲍里斯·维昂——致乌苏拉

给跑里斯·维昂的信

试读章节

科兰洗漱完毕。出浴时,他往身上裹了一条宽大的毛圈浴巾,只有两条大腿和上半身露在外面。他从玻璃层架上拿起那支喷雾器,朝亮光光的头发上喷了一点香馥馥的发油。他用琥珀梳将一大蓬丝一般柔软光滑的浓发梳成橘黄色的细长发绺,恰如乐呵呵的庄稼汉用叉子在杏子果酱上画出的一条条纹路。科兰放下梳子,拿起指甲钳,在灰暗无光的眼角磨出斜面,好让自己的目光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眼角,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得重新打理,因为它们很快又会重新长出来。他打开放大镜上的小灯,凑到镜子前面查看皮肤的情况。在鼻翼周围有几颗黑头粉刺探出头来。黑头粉刺见自己在放大镜里的模样如此丑陋,赶紧缩回到皮肤里面,科兰这下子满意了,关掉了那盏小灯。他解下系在腰上的浴巾,把浴巾的一角塞进脚趾缝里,把里面剩下的水渍吸干。从镜子里可以看出他的模样像谁,像在《好莱坞餐厅》里饰演斯利姆的那个金发小伙。他的脑袋圆乎乎的,耳朵很小,鼻子直挺,皮肤是金黄色的。他的嘴角常常浮现出婴儿般的微笑,久而久之,下巴长出了一个小酒窝。他身材高挑、颀长,长着一双修长的腿,还生就了一副菩萨心肠。他的名字叫科兰,基本上是名副其实的。在跟女孩子说话时,他总是细声细气;跟男孩子交谈时,则充满欢声笑语。他的心情差不多总是那么舒畅,余下的时间他都用来睡大觉。

他在浴缸底部戳了一个洞,把洗澡水放干。浴室的地面铺着浅黄色的粗陶地砖,地面是倾斜的,把水引向地漏,地漏正好安在楼下住户的办公桌上方。最近,那位房客没知会科兰就把办公桌挪了位置。现在,污水往他的食品橱上面排放。

他把双脚塞进猫鲨皮做的拖鞋里,穿了一套高雅的在家里穿的休闲服:一条深水蓝灯芯绒裤子,一件浅褐色的卡尔芒德花呢外套。他把浴巾挂在晾衣架上,把脚垫搭在浴缸的边沿,在上面撒上粗盐,好让它把吸进去的水都滴放干净。脚垫开始一边淌涎水,一边冒出一串串小肥皂泡。

他从浴室里走出来,朝厨房走去,想检查一下这顿饭的最后几道准备丁作的进展。每个礼拜一,西克都要来吃晚饭,他住的地方不远。今天才礼拜六,但科兰好想见到西克,让他品尝新来的厨师尼古拉在安详和愉悦中烹制出的美味佳肴。西克与科兰同龄,都是22岁,都还是单身一人,都热爱文学,但西克没科兰那么有钱。科兰有一笔财产,不必替别人工作也能过上高枕无忧的生活。西克却每个礼拜都要去部里找他的叔叔,要叔叔接济,因为他虽为工程师,收入却无法让他维持他手下的那帮工人的生活水平,要指挥一帮吃得比自己好、穿得比自己体面的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科兰总是尽最大的力量帮他,一有机会就请他来家里吃晚饭,但西克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科兰每次都得小心翼翼,不能在过于频繁的关照中表露出有帮衬他的意图。  厨房的过道亮堂堂的,两边都镶了玻璃,两边都有太阳照进来,因为科兰热爱阳光。厨房里到处都是黄铜水龙头,仔细擦拭后,全都亮锃锃的。阳光在水龙头上嬉戏,制造出仙境般的效果。厨房里的家鼠喜欢在阳光撞击水龙头的铮铮声中翩翩起舞,追逐着一缕缕像黄色水银柱一样的阳光在地面上撞碎之后形成的小光珠。科兰经过时,摸了一下其中的一只小鼠,它的黑胡须很长,全身灰色,小巧玲珑,毛皮油亮得出奇。厨师让它们吃得很丰盛,但又没让它们长得过于肥硕。这些家鼠白天里都不出声,只在过道上玩耍。

科兰推开了厨房的珐琅门。厨师尼古拉正在监视仪表板。他坐在同样是用浅黄色的珐琅做的操作台前,操作台上有一些刻度盘,与沿着墙壁一字排开的各式各样的烹调仪器相连接。电烤箱的指针调在烤火鸡的位置,正在“火候接近”和“火候正好”之间摇摆。马上就可以把它取出来了。尼古拉按了一下绿色按钮,接触传感器启动。传感器进入时未遭遇任何抵抗,就在这时,指针指向了“火候正好”。尼古拉果断地切断了烤箱的电源,打开了餐碟加热器。

“这个会好吃吗?”科兰问道。

“先生可以放一百个心!”尼古拉信心满满地说,“火鸡的大小事先计算得非常精准。”

“您准备了什么样的头盘菜?”

“我的上帝啊,”尼古拉说,“就这一次,我没有搞什么新花样。我仅限于照搬古费①的那一套。”

“您完全可以选一个比我更吹毛求疵的主人!”科兰说,“告诉我,您准备照搬他作品中的哪一部分?”

“我说的是《烹饪大典》第638页。我来把相关的那一段读给先生听听。”

科兰坐在一张蜂窝状的橡胶软垫圆凳上,头顶有一块与墙壁的颜色很相衬的油光可鉴的绸布。尼古拉念了起来:

“做一个热乎乎的面皮馅饼当头盘菜。准备一条肥大的鳗鱼,把它切成三厘米长的段子。将鳗鱼段放入平底锅,加白酒、盐、胡椒粉、洋葱片、香芹秆、百里香和月桂,外加一丁点大蒜尖。”

“我想把大蒜磨尖,但未能如愿。”尼古拉说,“砂轮已经磨得很钝了。”

“我会叫人把官换掉的。”科兰说。P7-9

序言

在法国文坛,乃至在世界文坛,像维昂这样在那么短暂的生命中从事过那么多活动、涉足过那么多领域、创造出那么多作品的作家,实属罕见。他是小说家、工程师、爵士乐小号手、剧作家、翻译家、作曲家、诗人、画家、乐评家,还演过电影,录过歌,导过歌剧,当过大型音乐公司的艺术总监,还写过导游手册,他在每个行业都干得风生水起,留下大量杰作。

我们在这里只谈他的小说,主要是长篇。

维昂共创作了20多部小说,其中长篇小说11部,生前出版9部,死后一部,未完成一部,7部以鲍里斯·维昂本名出版,4部以韦尔侬·沙利文为名,谎称是译著,自己冒充译者。此外,他还写了60多部中篇,收入5部小说集中。

维昂的处女小说是《供文化程度中等者阅读的童话》,这是他在妻子米歇尔住院开刀时,为了给妻子解闷而写的,完全是一部自娱自乐的作品,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所以作者把它叫做“童话”,写的是一个王子骑着马出发寻找当时罕见的食糖,一路险遇,一身荒唐,引人发笑。作品有三个版本,其中最完整的那个版本有作者画的插图。

但大家都把《脑包虫与浮游生物》当作是维昂的第一部小说,因为《供文化程度中等者阅读的童话》并未写完。和“童话”一样,“脑包虫”也是一部游戏之作。由于在工作单位闲得发慌,维昂便用写作来打发时间,讲述的是自己身边的事:一方面是阿弗雷城家庭聚会的狂欢,另一方面是在法国标准化协会工作的沉闷。故事在巴黎与郊区两地之间穿插变换,作者的大部分朋友都漫画式地出现在书中,尤其是好友“少校”。“少校”在书中爱上了姑娘齐扎妮,但姑娘的监护人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于是“少校”施展了一系列诡计,最终抱得美人归。书中有个名叫昂提奥什·汤布雷的人,是“少校”形影不离的伙伴,其实写的就是作者自己。作品具有荒诞色彩,大玩文字游戏,使用了许多新词,典型的“有话不好好说”。书名带有暗示意义,“浮游生物”暗指无聊、轻浮,“脑包虫”(vercoquin)隐射玻璃制品(Verrerie),维昂在法国标准化协会具体负责的项目就是玻璃制品的标准化工作。

小说由维昂口述,米歇尔打字,1944年动手,当年基本完成,后来有所补充和修改。维昂把书题献给隔壁的大作家让·罗斯坦,并在朋友圈中传阅。稿子传到了罗斯坦的儿子弗朗索瓦手里,弗朗索瓦拿去给父亲看。罗斯坦觉得挺有意思,便把它推荐给他熟悉的著名作家格诺。格诺是伽利玛出版社审读委员会委员,刚刚设立一个丛书,叫“风中之羽”,想收入一些边缘化但具有挑衅性的作品,即反常规的小说,目的是让读者发笑,忘记战争的伤痛。格诺读了维昂的稿子之后觉得很符合丛书的要求,便约见了维昂,建议做些修改,主要是减少书中对小说家的调侃。格诺和维昂有着共同的爱好,都“喜欢文字游戏、喜欢电影和爵士乐,艺术趣味广泛”,这使他们很快就成了忘年交,格诺比维昂大17岁,后来成了他在文坛的保护人。1945年,在格诺的安排下,维昂与伽利玛出版社签了合同,第二年,小说出版。

《脑包虫和浮游生物》的出版,让维昂深受鼓舞,从此,写作从个人游戏成了一种内在的需要。在格诺的推荐下,他走向了文坛,认识了许多记者和编辑,尤其是与萨特和波伏瓦的友谊使他很快就成了《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讲述“少校”充满诗情画意的旅行故事的《蓝色的鹅》就发表在该刊上,另一部中篇《临时演员》则写他第一次拍电影的经历,这些作品后来都收在中篇小说集《蚂蚁》当中。

1946年3月,维昂开始写《岁月的泡沫》,三个来月就写完了,讲述的是一个荒诞不经而又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在给新闻界提供样书时所附的插页中,他自己是这样概括书的内容的:“科兰遇到了柯萝爱。他们相爱,结婚。柯萝爱病了,科兰不惜倾家荡产去救她,但医生无能为力。柯萝爱死了,科兰也活不下去了。”

《岁月的泡沫》被格诺称为“当代最凄婉动人的爱情小说”。科兰刚刚追到他挚爱的柯萝爱,柯萝爱就在新婚蜜月旅行途中得了怪病,肺部长了一朵睡莲,从此长期卧床不起。为了给妻子治病,购买能减轻妻子病痛的鲜花,科兰倾其所有,四处求职,不惜从事低下而繁重的工作,受尽非人的折磨。如果到此为止,这部小说还只是一部普通的爱情小说,不足以反映维昂过人的才气。维昂的神来之笔在于,他还在书中重笔浓墨地写了一只甘愿为主人牺牲的灰鼠。科兰为爱憔悴,徒劳地向睡莲复仇,竟连他养在家中的那只宠物鼠也悲痛欲绝,无法承受,最后把自己送到猫的嘴里,以求了断。

除了科兰与柯萝爱,小说中还描写了另一对情侣西克和阿丽丝,西克本来就不富裕.却疯狂地迷上了让一萨尔·帕特(暗指萨特),搜集他的每一部作品,不惜花光准备用来置办婚礼的钱,最后破产,因逃税而被捕。阿丽丝愤而纵火烧毁书店,杀死让一萨尔·帕特,自己也葬身火海。

小说中充满奇特的想象,许多情节荒诞离奇,让人难以置信,如科兰利用自身的热量制作枪筒,柯萝爱肺部长出永远无法根除的睡莲,钢琴能调出鸡尾酒……作者把现实的和超现实的描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多层次、多色调地“折射”出社会生活,作者在前言中说,小说的故事彻头彻尾是他想象出来的,但从现实中汲取了真实的故事。换言之,这是现实的反映,但背景有所失真。小说综合了他各时期的经历,“有很多的快乐,也有一点小小的危险,心里觉得受到了威胁”:死亡的威胁、疾病的威胁。

《岁月的泡沫》仍被格诺收入“风中之羽”丛书,印了4000册,但没卖出几本,媒体也没什么反应,这让维昂大失所望。此时,维昂正陷入“韦尔侬风波”中,他冒充译者以“韦尔侬”名义出版的《我要在你的坟墓上吐痰》正面临着被指控和起诉。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部,表现的是美国黑人艰难的生存状态,是当时最大胆地反种族主义的小说之一。李·安德森的母亲是个混血儿,他弟弟因为爱上一个白人女孩而被杀死,他离开家乡来到另外一个城市,在一家书店当店员,并与当地的一群酗酒且男女关系混乱的年轻人为伍,以强奸、虐待和残害白人女孩来为弟弟复仇。这部作品与维昂署真名的小说风格完全不同,充满了触目惊心的暴力场景,也是“韦尔侬”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

1946年9月,假期结束后,维昂的生活恢复常态,继续回纸张管理办公室上班,同时想着下一部小说,打算用一个既真实又荒诞的故事来赞扬人类的巨大毅力。这部名叫《北京的秋天》的小说跟北京没有关系,跟秋天也没关系,写的是一批工程师进驻一个沙漠,建造一条铁路,背景不清楚,铁路的用途也不清楚。施工现场有人进行考古发掘,也有人寻找“信仰之线”,铁路管委会则设在当地唯一的一家宾馆里,宾馆将来要被铁路一分为二。维昂的小说人物一般都很少,这部作品却有三十多个。爱情故事是避免不了的,但这回是三角恋,两个工程师爱上了同一个女人罗歇尔。故事滑稽而幽默,作者把自己痛恨的几个人写进了小说,那个凶悍而好为人师的神甫佩蒂·让无疑是与他争夺七星奖的格罗斯·让;总是被称为“混蛋”的工头阿尔朗与反对他得奖的审读员马塞尔·阿尔朗同名,而行政委员会主任于尔絮·鲍伯朗男爵显然指的就是波朗。《北京的秋天》是维昂在1947年写的第三部小说,他仍希望能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但遭到了拒绝,也许是因为结构太怪,也许是影射了审读委员会的若干成员,也许是因为前两部小说没有反响。不得已,维昂只好把书稿交给出版过《我要在你的坟墓上吐痰》的让·阿吕安出版,但它跟后来的中篇小说集《蚂蚁》一样,完全卖不动。

1948年,《我要在你的坟墓上吐痰》尽管受到攻击,维昂还是把它改编成戏剧,搬上了舞台,但只演出了三个月。当年夏天,他开始写《红草》,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也许是他写得最上心的作品,写得很慢,不断地修改,换书名,叙述结构多次打乱重组,讲的是一个名叫沃尔夫的工程师设计和制造了一台忘忧机,可以让人重新回到过去,审视和分析自己的经历。在他回去的每个阶段,都有许多人请他讲述和解释当年之所以那么做的理由,关于他的工作、生活、学习、家庭、爱情、宗教,为什么这样选择而不是那样?通过沃尔夫和那些人的对话,维昂探讨了一些哲学问题。这部作品让人想起威尔斯和卡夫卡的小说,它使作者得以回到内心,逐一检视自己的过去,让沉入心底的东西浮出表面,以便更好地排遣。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分析,但维昂避免使用这个词,因为他对这一学科不是太尊重。

这部倾向于内心分析的小说尽管跟维昂的其他小说一样有不少黑色幽默的成分,但明显流露出作者的不安。如果说,小说中的沃尔夫不是维昂,维昂起码在书中想驱除心中不愉快的记忆:被家长溺爱的童年,担心性病的传播,生怕考不到文凭……《红草》首次预示了维昂即将到来的心理危机。这已经是他的第8部小说了,他仍希望能在伽利玛出版社出。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向他宣布坏消息的正是他的朋友格诺本人。格诺为他的朋友感到遗憾,在1949年12月22日的信中,他告诉维昂,马塞尔·阿尔朗对这部小说“持保留意见”,加斯东则采取了“紧缩限制政策”。

1950年,维昂又在酝酿一部小说《摘心器》。这次,他将近距离地直视童年问题。“摘心器”就是《岁月的泡沫》中阿丽丝用来挖帕特的心脏的武器,故事发生地点让人想起维昂家战前的避暑地科唐坦。克莱芒蒂娜难产,心理医生雅克莫尔赶到村里替她接生后与她进行了一场谈话,发现村里怪事多多,老人被拍卖,引诱母牛的种公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不产奶的母牛被肢解,孩子们被当作奴隶,一犯错便遭受折磨、肢解、杀害……克莱芒蒂娜的原型是维昂自己的母亲,这个人物溺爱孩子,精神过于敏感,是偏执狂,为了保护自己的三胞胎,她把他们关在金色的笼子里,脚上绑着铁块。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维昂最好的作品之一,美好的东西与恐怖的事物形成对比,黑色幽默伴随着阴森可怕的描写,让人发笑,也让人辛酸。小说情节怪异,时空倒错,对潜意识的探究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使其带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色彩。雅克莫尔是一个“新式”的心理医生,他的头脑突然就空了,没了知识,没了意愿,没了用途,成了一个没有过去、没有记忆的“空空的需要填充”的心理医生。但他尽管“空”,却渴望学习,好让自己肚子里有货。他通过心理分析来充实自己,分析了一只猫,猫空了,他却学会了猫的动作和习惯;分析了专门收集邻村耻辱的村民拉格罗伊,自己终于在生活中找到了位置。

《摘心器》是三部曲《王后的女儿们》的第一部,但书稿再次被伽利玛出版商拒绝,被认为背景太“做作”。维昂在给乌苏拉的一封信中表达了自己的痛苦:“我知道很难读……我写笑话,写出来像是真实的,但我写真实的东西,人们却以为是笑话。”1953年,小说在一家无名出版社出版,格诺给了他一个安慰奖,并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文章。但小说仍遭到失败,除了《艺术》杂志提到过这部书,其他媒体缄口不语。维昂愤怒而绝望,决定从此不再写小说。

以维昂为名写作的小说几乎全线覆灭,但“韦尔侬”的小说却非常畅销,《我要在你的坟墓上吐痰》一年间销售了50多万册,《死者全都一个样》也不示弱,这部小说讲述的混血儿丹虽是黑人出身,却一身白皮肤。他成功地跻身于白人社会,过着优越的生活,直至一个自称是他弟弟的男子到来。该男子向他勒索钱财,威胁他,如果不给钱,便把他的出身公之于众。丹被迫杀死了这个“弟弟”。维昂以韦尔侬为名出版的第三部作品叫《杀死所有的坏家伙》,是一部侦探小说,故事发生在洛杉矶的一家夜总会里。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美男,叫洛克·贝利,深受女士们喜欢。然而,他拒绝了她们,希望守身如玉直到20岁。一天晚上,他被人灌了毒,绑架到舒兹医生的诊所里,被迫与一个漂亮的姑娘做爱,他拒绝了。事后,他与朋友们对舒兹医生的底细进行了调查……和“韦尔侬”的其他作品不同,这部小说不再采取当时流行的美国侦探小说的样式,而是靠近署维昂真名的作品,故事诙谐滑稽,情节一波三折。

1950年夏,维昂又以韦尔侬为名出版了第四部小说《她们没有意识到》,讲述两兄弟与贩毒集团周旋的故事。性与黑色幽默,“韦尔侬”的这两个标签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集中的反映。故事发生在华盛顿,迪肯去参加女友加娅组织的一场化妆舞会,惊讶地发现她要结婚了,而未婚夫竟然是黑帮分子。在兄弟里奇的帮助下,他想弄清这桩反常的婚姻到底是怎么回事。

尽管维昂没有去过美国,但书中的地方色彩却相当浓,背景也描写得非常真实,还使用了许多美国俗语。为了更好地制造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时代气息,作者引入了一些美国文化元素,如《金赛性报告》和波托马克河上的汽艇。书中有大量的性描写,爱情中的性,倒错的性,尤其是女同性恋,让人大跌眼镜。书中的那些女子,她们在同性恋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

作为小说家的维昂在生前是失败的,如果说他署名“韦尔侬”的作品获得了些许成功的话,他以本名发表的小说却一再受到冷落,不被出版人和同代人理解,而他看重的却是这些小说,认为那才是他真正的作品,体现了他的真正文学才能。但他的观念太超前,奇特的想象力在战后老人当道的法国文坛难以被人接受,他的黑色幽默常使人尴尬和无措,他在书中大量玩弄文字游戏又使语言纯洁主义者感到不悦,读惯传统作品的读者无法忍受他的肆意妄为和天马行空,加上他叉喜欢在小说中影射他人,这就更让文坛的那些大佬们生气。而且,也从事了太多的工作,尤其是在音乐方面名声太响、影响太大,遮住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因此他的文学创作往往会被文人们认为不专业,太业余,这就使得他在文坛上步履艰难,尽管有格诺、普雷维尔等名人的支持,但反对他的势力同样强大,本来可以成为他的大靠山的萨特又因与他太太的微妙关系而成了“叛徒”,他在文坛上出局似乎不可避免。

然而,在他死后,尤其是到了法国“68学运”之后,他的价值渐渐被人认识,追求自由、反叛社会、寻找个人价值的年轻一代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想寻找的东西,他那种蔑视传统、无所畏惧的精神获得了年轻人的尊敬,他们在他的嬉笑中找到了严肃的东西,又在严肃的东西里面找到可笑的成分,这位工程师不拘一格的语言中隐藏着诗意的故事,生存的艰难、时光的流逝、死亡的威胁在他的小说中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他们喜欢他的幽默,欣赏他不竭的创造力和不倦的探索,钦佩他不断挑战成见的勇气。被吉贝尔·佩斯图罗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流星”的作家并未转瞬即逝,相反,它落地后发出了神奇的光芒,随着岁月的洗涤,显得越来越璀璨夺目。维昂生前勉强出版、无人喝彩的小说,在他去世后一再重版,光是袖珍丛书就出了30多种;《红草》至今已销售了100多万册,《摘心器》每年销量在1.5万册左右,总销量达到了170万册,连《脑包虫和浮游生物》也卖了18万册,2009年维昂去世50周年,销量达到了27万册。1999年至2003年,法雅尔出版社在五年时间里出齐了他的作品全集,洋洋洒洒15卷;2010年,曾无情地拒绝他的伽利玛出版社把他的作品收入了“七星文库”,这表明,他们已正式把他列入一流作家的行列;2011年,法国国家图书馆为维昂举办了一个大型展览,展出了维昂的大量手稿和物品,包括他的《供文化程度中等者阅读的童话》和《十四行诗百首》;2013年,《岁月的泡沫》再次被拍成电影,同名小说蹿上图书销售排行榜榜首,这部作品自从被选为法国学生的教材之后,每年的销量都在10万册以上,被译成了17种外文,成了学界研究的课题,正如评论家安德烈·克雷雅所言:“如果说,他(维昂)在短暂的一生中,从事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活动,今天,他的名字已列入法国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当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维昂小说精选(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鲍里斯·维昂
译者 金龙格//黄雅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08679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8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2013175175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6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