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2中国报告文学年选
内容
编辑推荐

《2012中国报告文学年选》由何建明选编,2012年报告文学创作的题材视野比以往都更为开阔了些,因此作品内容就更为丰富,也就会给人更多的思想启发和精神食粮,就更能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本书力求从今年丰富多彩的报告文学园地中,摘选出更为引人入胜、更为让人喜爱的一丛丛艳丽芬芳的花朵,献给广大读者,书中具体收录了《国旗阿妈啦》、《北京风暴》等文章。

内容推荐

《2012中国报告文学年选》由何建明选编,2012年有不少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比如本年选中已经收集进去的十几部作品,但还有不少没有进这个集子里,比如有些优秀的纪实作品。总体来说,这一年仍然有一些好作品在读者中广为影响和流传。编者的愿望是:每年如果我们的作品有三五部让全国读者一提起就知道的就可以了,整个中国文学也是这种情况。小说也是。如果这一年里不是莫言获诺贝尔奖,肯定公众还会大放其言,说中国文学越来越像股票一样不被看好。诺贝尔文学奖给了中国人,让所有文学界的人有了一些底气,因为现在非文学界的人无法再好意思开口说中国文学不行了。其实,中国当代的文学所存在的问题是摆在这儿的,靠一次偶得的诺贝尔奖并不能掩饰所有的问题。现在的好作品不多,优秀的能够满足公众的精品力作更少。为此,我们更当努力。

《2012中国报告文学年选》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更好地以文学形式向时代向人民报告(序)

北京女孩

向人民报告

 ——中国南水北调大移民(节选)

国旗阿妈啦(选段)

阿里阿里(节选)

北京风暴(节选)

致以共和国的敬礼!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与今天

中国外交空前行动(节选《国家》)

开国林垦部长

乱世大先生熊育锡

美丽的西沙群岛(节选)

世界屋脊上的钢铁长城

 ——西藏日喀则军营巡礼

天梯神示

 ——中国“神九”太空飞船成功发射的台前幕后

美丽的天亡(女儿病中的日日夜夜)

一个孩子的战争

 ——家庭拯救纪实(节选)

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节选)

试读章节

北京女孩

陈祖芬

1.73米的纤细身子,那两道锁骨就能把全身轻轻提起?好像用花朵组成的飘逸长裙,好像用树叶编织的柔软单鞋,乌发轻拂乳白短衫,真个的是花仙子来也。只是大眼睛前架着的一副大眼镜,使她那典雅娴静又带上天真纯情。我不由想起她的诗句:“是初春的欣喜,是被熏风蒸软的莺啼。是仲夏的绚丽,是花语惊落的涟漪。”抑或向我走来的,就是这诗句?

她叫程荫,她笑,说她瘦可能因为她这名字阴气重?中学上语文课,她喜欢一边听课一边看小说,她长得很乖,又瘦得可怜见的,老师都怕声音大了会吓着她,所以她不失优雅地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我只叫她的小名——毛毛,觉得“毛毛”可以让她显得胖一些。几年前,毛毛十几岁的时候,信手写下很多诗文,只是给自己看的,其实自己也不看。几年后的今天,毛毛的长篇小说正在再版,电影正在拍摄,译作一部刚出又译一部,当然她只是茫茫人海里的一个女孩,不过,她不是一般的女孩,她是个北京女孩。

她的基因里,还有百家饭,还有榆钱儿,还有槐花儿。

20来年前,在北京西城区灵镜胡同里边的一条小胡同,有一个那时的北京哪哪都有的大杂院。杂院里哪哪都住着人家。就是说,十来平米的一间屋子,就是一个人家。毛毛和她的爸爸妈妈和一张大床,组成了一个十平米的家。这张大床是毛毛记忆中那年代的唯一的家具,就如家庭成员那样成为毛毛家的一部分。大杂院里,毛毛和各家的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吃榆钱儿,吃槐花儿,只要灵镜胡同里有榆树有槐树,大家就有的吃。再不就是大人们或大孩子在院里和面,小孩子们起哄架秧子地“帮忙”。毛毛习惯了爸爸妈妈很晚才回来,习惯了拿杂院里的街坊当自个家,街坊也拿毛毛家当自个家——下雨了街坊就把院子里毛毛家晾的衣服收下来放进毛毛家。20来年后我问毛毛,你们家不锁吗?毛毛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家好像不锁的,那时大家也没什么东西。后来我们搬楼房后,我好长时间不习惯,我想大杂院。

再说毛毛的爸爸妈妈,是在八十年代末恢复高考的最后一拨,才赶上高考的机会。不过那时已经有了毛毛。爸爸夜里老是去附近的公共澡堂子,啃书。因为那里有灯,实在太困了,还可以冲个澡。妈妈在大床上,哄着小毛毛睡着了再苦读。爸爸妈妈的饭简化到挂面加咸菜。妈妈把两个馒头中间放块酱豆腐,用根筷子一扎,就成一串,就是一顿饭。后来毛毛听说,妈妈小时候站在凳子上就能给家里做饭。

爸爸妈妈都考上了大学,毛毛在大杂院里吃百家饭。她家一年吃不了一两次饺子。有年春节,下着雪,家家包着饺子,毛毛觉得,这就是春节的全部了。忽然就见一个老爷爷,穿着破破的棉袄,走进了院子。那时的乞丐,常常只要饭,不要钱。爸爸妈妈端了盘饺子给老爷爷送过去,老爷爷没想到他过年也吃上了饺子,哭了。

老爷爷不会知道,他这一哭,就一直哭在毛毛心里。从此爸爸妈妈带着毛毛去书店,路上见到乞丐毛毛就要给他们钱,从此毛毛看到街头的的残疾人看到电影里别人的苦难就容易落泪。长大后毛毛说她知道自己敏感而脆弱,她写书也是在自我激励,书中的人物能给她力量,能叫她新生。

毛毛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时间和她讲道理,但是,他们给予毛毛很多,从还没有毛毛的时候。大约二三十年前吧?京郊水库有人落水了,说时迟那时快,就见一小伙一姑娘跳人水中去救人。落水者被漩涡中的水草缠住不得脱身,天知道小伙是怎么把他从漩涡里解救出来的,然后还要救起那姑娘——姑娘只知道要救人,忘了她自己不会水。小伙救起的落水者已经没气了,这叫他们太受刺激。当晚他俩整宵陪着逝者的母亲,眼看母亲的黑发一夜变白,他们才知道,春秋名将伍子胥过昭关真的是一夜愁白了头。他俩每想起来就觉着一种痛,从此再不愿去再没去过那水库边。

那时他俩是同事,后来他俩是夫妻。我想,或许是这个痛把他和她连在一起?

毛毛十几岁时这样写她的爸爸妈妈:

“母亲认识父亲的那年,她19岁。

父亲娶到母亲的那天,是新年,父亲那年27岁。

他们结婚的那天,我没有参加。

父亲而立的那年,我姗姗来迟,四天后,母亲迎来了26岁生日。”

前几年有部科幻喜剧片,叫做:《基因决定我爱你》。毛毛自然有助人爱人的基因。毛毛高一去澳大利亚上学了。这天毛毛在墨尔本城铁里见一威猛醉汉,手里还拎着俩酒瓶。车上有一个比毛毛还瘦小的初中女生,醉汉用双臂把那小女孩围在中间。女孩不知怎样躲闪。毛毛知道就是有几个人也不能掰开他的手臂。她急中生智假装是那女孩的同学,熟稔地冲她叫喊:你怎么才上来?我等了你好几站了!那女孩心领神会,接过话茬:对呀,我今天错过车了!醉汉傻啦八叽地懵了。毛毛乘他发懵的刹那,把女孩从他胳膊下提了出来,车上好多的乘客用身体组成了人墙,保护俩女孩。醉汉过一会儿醒过闷儿了,拎着俩酒瓶就找女孩,但终究被那厚实的人墙阻拦着,直至毛毛送女孩下车。毛毛怕万一醉汉跟了上来,就一直把女孩送到家,然后才回到城铁再等下班车。

我不搭界地又想起一首她十几岁时的诗,叫《荷包》——

如果我老了,我要用皱纹做一个荷包满满的全是欢笑

曾经的思绪,跳跃出流年的心潮

一个个涟漪,荡开沉默和寂寥

再叫风,吹跑

跑到天的裤脚,筑巢

多么希望每一个老之将至、老之已至的人,都有一个装满欢笑的荷包。虽然只有小孩,心地善良的小孩,才会有这么天真可爱的祈愿,譬如毛毛。因为她的基因里,还有百家饭,还有榆钱儿,还有槐花儿。

同是高一生,北京和墨尔本,

表达自己的方式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国外称道的中国玫瑰,Chinese rose,也就是月季。花有微香,人称花中皇后。原产地中国,有千年的栽培史。叫人想起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毛毛又恰如千年文明蕴育的北京市花月季。北京的月季女孩在墨尔本的中学,自然也是花中皇后级的。学校里有一个足球队长,是男生女生的崇拜对象。有一天,他们的数学老师也在场,那老师长得象一个胖胖的猫头鹰,同学们更象一群卡通片里活泼泼的小动物。足球队长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大大方方地递给毛毛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写着:你很性感,我喜欢你。

猫头鹰和卡通动物全都憨态可掬地呵呵笑着,好像7个小矮人为王子和白雪公主高兴似的。可那是2002年,从灵境胡同、丰盛胡同走出来的毛毛,怎么能想象一个男生会说她性感?性感这个词,在当时的中国,中学生是不会用的,不过在澳大利亚在西方,这只是一个赞美词,一个褒义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男孩自己也未必懂,可是足足把个高一毛毛吓坏了。

她再不理他。男生女生觉得毛毛不尊重他们的偶象。有个男生老往毛毛的桌上画可笑的鬼脸。还有个男生撬开她的小柜子,当然不动她的东西。第二天再撬,还是不动东西。后来那男孩自己也郁闷,因为他不知还能干些什么来表示不满。实在这些同学都非常可爱。直到毕业舞会毛毛主动和足球队长说话,因为她才明白人家一切都是友善的。

毛毛的高一,开始是在北京上的学。有一个男生每天晚饭后给毛毛来一个电话,不是问物理题,就是问化学题,毛毛想他好笨怎么天天有问题?有一次那男生把毛毛从教室叫出去,神秘地给她一块口香糖转身就跑。毛毛回到课桌旁就把口香糖吃了。大约过了一天,那男生问毛毛:你同意吗?毛毛说同意什么?男生说那口香糖纸上写着呢,说完又跑了。毛毛回教室在课桌里一通翻找,还真找到了那口香糖的包装纸,上面写着咱们周六一起玩好吗。毛毛好生奇怪,觉得你直接跟我说不就行了?幸亏糖纸没随手丢弃。然后才明白他为什么天天问化学问物理。

同是高一生,北京和墨尔本,表达自己的方式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P001-003

序言

更好地以文学形式向时代向人民报告(序)

何建明

我是写作者,也当了几十年的编辑、出版者,但我给自己定位仍然是一个写作者,所以接下花城出版社“报告文学年选”时,几度推辞,原因也在此。无奈最后仍然接下此活,是因为每年的报告文学确实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需要向读者推荐,这与报告文学目前生产的规模与影响力不相适应的现实有关,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我当有一份责任为报告文学多说几句话。

第一:报告文学目前的创作成果与文学界和社会对它的认识与评价有很大差异。2012年,中宣部的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得作品中,文学图书类的30部作品中,粗略统计了一下,至少有20部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在20部电影获奖作品中有8部是改自报告文学;电视和广播剧获奖作品中也有三分之一之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报告文学作品乃是当今文学作品中最受广大读者和社会评价的重要文体,尤其是它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时代和纪实人民生活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繁荣文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超过了其它所有文学种类。然而,有的时候人们一谈起文学繁荣,只拿小说说事,其实是非常片面的。我长期在出版单位从事管理和市场运作,非常清楚一个情况:在当下(除莫言获诺贝尔奖之后他的作品无限量进入市场外),一般名家的新作通常最多发行量也就十来万册,而优秀的报告文学(含纪实文学)作品即能达到一二十万册,甚至更多。我自己就有例证:2011年创作的《忠诚与背叛》一书,一年中发行了30多万册;2012年上半年创作的《三牛风波》,四个月里销售了12万册。我想还有比我更好的例证。我要认真而严肃的说一句:要准确评价和看待当代中国文学,必须认真评估和高看报告文学作家们创作的成果和影响力,否则所有文学评价都是片面的。为什么这样说?最根本的是:中国的报告文学作家的作品,几乎都是用生命之喉和心血之力在为时代和人民发出最强烈的呐喊与呼唤,他们笔下的人物与事件无不浸透着对国家、对民族、对时代、对人民和自己的亲人的那份强烈情感和赤诚之爱,他们的文字里散发的是正义的、健康的、阳光的声音,因为他们是与劳动换劳动、正义换正义、挚爱换挚爱,不像当下诸多小说里的那种低级、丑陋、乱爱和空洞及远离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的叙述。这比艺术本身更重要,因为报告文学作家提供给社会和民众的至少是健康食品而非有毒饮料。

第二: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和研究队伍的不力与不足。常有人这么说: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是文学的双翼。小说界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评论家和理论家的队伍几乎是三比一的数量,即有三个小说家,或许会有一个理论评论家在一起发声音。在全国作协换届时有个数字:代表中小说家有300多个,从事小说评论和理论研究者就有170多位,也是出席全国作协代表大会的代表。而报告文学界的代表总数只有80多个,还不如小说界的评论与理论研究者人数。这是最好的说明。现在一部好的报告文学出来,在报刊上见到的评论和研究文章非常少,通常不是专门地开讨论会,不是专门约稿,基本上看不到有职业评论家在撰写评论和推荐文章。再细分一下,即使有比较好的作品出来,能写评论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这么几个人或许太忙了,或许都是些老面孔,其评论文章也常常欠火候,缺深度,更谈不上多少理论水平,就事论事,对作者和作品流于表面分析而缺乏深层地解剖,尤其是对一些优秀作品的艺术探索和成功之处不能研究到位,这对报告文学整体发展指明不了创新方向,难以起到引导作用。所以,报告文学要获得自己应有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学界的认可度,理论批评队伍建设是个重要的环节,他们的声音必须有,必须是强音,而且发音必须准确。

第三:必须穷尽才华,以最优美、最精彩的艺术形式来向时代和人民完成我们的报告。报告文学之所以叫“报告文学”,简而言之,它就是用文学的形式写的时代报告。在当今,新媒体日益繁荣纷呈,文学界本身也竞相争艳。报告文学要显露自己的光芒,我以为必须在艺术形式上不断提升和提高。可以这么说,没有完美的、精美的和适合人们阅读情趣的艺术形式,再认为了不起的题材、再怎么艰苦辛劳的工作,也只能是一部部、一篇篇“新闻”和“报告”而已,最终也只能落得像那些原本就不看好报告文学的人所嘲讽的“自行消亡”的命运。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艺术同样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真实和艺术是报告文学不同层面的两个连结在一起的生命的两面,劈掉一侧,都是断命的结局。因此,我们在坚持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同时,务必把提高和提升报告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来看待和实践我们的创作,这是当前报告文学创作者自己与自己命运作斗争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时代和读者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最后说一说2012年的报告文学状况。我只能简单说几句,因为我非专门从事总结式的专家。在我的印象中,这一年里有不少优秀的作品,比如本年选中已经收集进去的十几部作品,但还有不少没有进这个集子里,比如有些优秀的纪实作品。总体来说,这一年仍然有一些好作品在读者中广为影响和流传。我的愿望是:每年如果我们的作品有三五部让全国读者一提起就知道的就可以了,整个中国文学也是这种情况。小说也是。如果这一年里不是莫言获诺贝尔奖,肯定公众还会大放其言,说中国文学越来越像股票一样不被看好。诺贝尔文学奖给了中国人,让所有文学界的人有了一些底气,因为现在非文学界的人无法再好意思开口说中国文学不行了。其实,中国当代的文学所存在的问题是摆在这儿的,靠一次偶得的诺贝尔奖并不能掩饰所有的问题。我依然认为,现在的好作品不多,优秀的能够满足公众的精品力作更少。为此,我们更当努力。党的十八大给了我们这种底气和力量,我们为什么不呢?

2012年11月2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2中国报告文学年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建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6816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5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51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