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语短篇小说经典(精)/新陆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那一天,他驾着满载货物的船只驶进故乡的港口,正碰上城里的青年们在过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在例行公事的祭礼过去以后,少男少女们便花花绿绿地穿戴打扮起来。有的参加节日游行,有的成群地在街头嬉戏,到后来全都集合在郊外的一处大广场上,或进行各种游乐,或表演杂耍技艺。并且互相认认真真地进行比赛,以夺取小小的奖品。

一开始,我们的航海家还看得兴致勃勃。他看见青年们一个个生趣盎然,做父母的也因此不胜欣喜。他发现人人都及时行乐,心头各怀着美好的希望。看着看着,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一下子感到自己的处境是那样的孤独。回到家,空空的住宅第一次令他害怕起来,他于是自怨自艾开了:

“我这个不幸的人啊!我怎么时至今日才睁开了眼睛?我怎么到了这么大年纪,才看出什么是唯一能使人变得幸福的财富?多少次的奔波!多少次的冒险!可它们又带给了我什么呢?尽管我屋子里货物堆积如山,箱笼里充斥着金银,橱柜里装满了珠宝首饰,但这些财富全都不能使我心中快活、满足。好像我把它们积得越多,它们就越渴望有更多的伙伴,一粒宝石渴望着另一粒宝石,一枚金币渴望着另一枚金币——它们不把我当做主人。它们对我发出粗野的叫喊:快去!快去找回更多的我们的同类来!黄金只喜欢黄金,宝石只喜欢宝石!它们就这样驱使着我,使我奔波劳碌了一辈子。事到如今,我才感到自己从这一切中,并未获得任何享受。可叹的是,我已上了年纪才开始思考并且明白过来。我现在未能享受这些财富,我身后也没有人再享受它们了!你可曾用它们打扮自己的爱妻?你可曾用它们陪嫁过自己的闺女?你可曾借以使自己的儿子赢得并巩固某一位美人的爱情?没有,从来没有!对你所有的这些财富,你自己和你家人都从来不曾真正占有过。只要你一死去,你辛辛苦苦聚敛起来的一切,就将供他人随意挥霍了。

“可那些幸福的父母亲们,他们的景况和我又是怎样不同啊!今晚他们将让子女们围坐桌旁,夸奖他们的机灵,勉励他们奋发向上。从他们眼里,将闪射出欣喜的光芒,从他们现在的生活中,将滋生出未来的希望!可是你自己,难道就应该完全绝望了吗?难道你已经是一个衰朽老翁了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认识了过去的错失,不就可以补救了吗?是的,在你这种年龄,考虑结婚还不算愚蠢。你可以凭自己的财富讨个好妻子,并且使她幸福,要是还能生儿育女,那么这晚熟的果实便会带给你莫大的快乐,而不像那种过早地由上天赐给的子女,只能成为父母的烦恼和重负。”

他如此自言自语着,便拿定了主意,立刻召来船上的两名伙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他们久已习惯于对主人唯命是从,便急忙去城里,寻找起时下最年轻、最美丽的女子来。既然东家目前急需要这种货物,那就该让他获得其中最上等的才是。

商人自己也跟派出去的伙计一样没有闲着。他四处探寻,八方打昕,很快便找到了一位理想的女子,眼下全城最美的美人。约莫十六岁光景,文雅而有教养,性情温柔,容貌动人。

经过短短几次交涉,便使美人动了心,相信嫁这个丈夫不论在他生前或是死后都是有利的。然后,就大肆铺张地、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婚礼。打这一天起,我们的商人才第一次感到真正占有和享受了自己的财富。他满怀着喜悦,用最华贵的衣料去装扮那美丽的躯体。在他爱妻胸前和发间,一颗颗宝石交相辉映,那光彩远非一度藏在匣子里时可比。还有那些钻石戒指,从戴着它们的纤纤玉手上更是获得了无穷的价值。

这样,商人不仅感到自己仍然是富有的,而且比以前更富有了。原因是他的财富如今有了人来分享和使用。夫妻俩如此心满意足地过了差不多有一年,商人仿佛已一改往日劳碌奔波的癖性,习惯了家居生活的舒适安谧。然而实际情况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们早年开始走的道路,就算可以暂时离开,但要完全中断却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们的商人就是这样。他常常看见别的人扬帆出海,或者幸福地返回港口,不免又旧性复发,十分激动。是的,有时甚至在家里或妻子身旁,他也心神不宁,若有所失。这种心情一天比一天强烈,渐渐变成为一股如饥似渴的欲望,使他深深地感到不幸,最后竟病倒了。

“这下你该怎么办呢?”他问自己,“这下你该已明白,一个人到了晚年还来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是多么愚蠢了吧。我们怎么可能把一直从事的事业,追求的理想,一下子从自己的头脑里甚至四肢里驱赶出去呢?我曾经像鱼一样爱水,像鸟一样爱天空,而今,我把自己关在一所装满珍宝的住宅里,关在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身边,又落得了怎样的下场呢?我原希望这样就能获得满足,能享受自己的财富,看来我反倒失去了一切,因为不能再创造新的财富。人们把那些孜孜不倦地聚敛财富的人当成傻瓜,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对于一个从不断的追求中体验到欢乐的人,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他所创造的财富却没有意义。由于无所事事,我变得郁郁寡欢;由于缺少活动,我病倒了。我若不改弦易辙,死期也就近啦。

P12-14

目录

Novelle——“好看的”德语文学/001

诱惑/009

一对奇怪的小邻居/029

[德国]歌德

克雷斯佩尔顾问/041

[德国]霍夫曼

《莱茵家庭之友》的“小宝盒”(选译)/071

[德国]黑贝尔

智利地震/087

义子/107

[德国]克莱斯特

烧炭党人和我的耳朵/125

[德国]伯尔内

夜宿猎户家/137

[德国]弗里德利希·赫勃尔

年轻的英国人/151

[德国]威廉·豪夫

穷乐师/179

[奥地利]格里尔帕策

怪女仆艾尔齐/227

[瑞士]高特赫尔夫

帕格尼尼/257

[德国]海涅

灯怨/269

[德国]哈克伦德尔

事在人为/277

[瑞士]凯勒

茵梦湖/309

燕语/347

[德国]施托姆

普劳图斯在修女院中/391

[瑞士]迈耶尔

犟妹子/429

安妮娜/453

[德国]海泽

有遗产的舅舅/495

[奥地利]安岑格鲁贝尔

格利琴/515

[德国]海因里希·曼

小园中/545

老人们/551

[奥地利]里尔克

第三只鸽子的传说/557

[奥地利]施蒂芬·茨威格

法律门前/565

猎人格拉胡斯/571

[奥地利]卡夫卡

序言

Novelle——“好看的”德语文学

按照文学史的传统观点,德国、奥地利以及瑞士的德语文学被看成一个整体。这不仅由于语言的一致,还因为这些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着血肉一般的密切关系。作家们的创作也自然而然地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三个国家的二十位德语作家邀请到同一个集子里来,只是在他们的名字前面冠以各自不同的国籍。

从时间看,歌德的《诱惑》写于1794年,是集子里最早的一篇;最晚的则是斯蒂芬·茨威格的《第三只鸽子的传说》,它问世的时间已是法西斯猖獗得不可一世的1936年。其间近一个半世纪,是地处欧洲的德、奥、瑞三国社会急遽变化的多事之秋,集子里的二十六篇作品,多数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某个片断。歌德的两篇小说表达了年轻资产阶级的生活理想和道德观念,赞颂了对事业的进取,对生活的享受,对爱情的追求,通篇充满了阳光和朝气。茨威格和卡夫卡的三篇作品则反映了资产阶级传统理想的破灭,弥漫着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似的沉郁、惶惑或苦闷的情绪。所有二十六篇作品汇集起来,便构成一幅长长的、生动的历史画卷。读完全书,我们对这三个国家尤其是德国在此期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会得到一个形象的、感性的认识。

与英法等国相比,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自有它的特点。这种特点反映在文学中,便造成了德语文学与欧洲其他国家文学的显著差异。

17世纪上半叶,在德意志土地上进行了三十年之久的宗教战争(1618—1648),使德国分裂成三百多个小诸侯国,大大推迟了社会历史的进程。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缓慢和不平衡,造成了它的资产阶级苟且偷安、无所作为的软弱性格。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很难产生像参天大树一般气魄宏伟的长篇小说,很难产生像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擅长写长篇小说的巨匠。但是,作为历史的补偿,德语文学却以诗歌和Novelle(即中短篇小说)著称于世。著名的德语作家大都写过一些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关于Novelle这种体裁样式的历史源流、艺术特点以及汉译等等,请参阅译者所编的《德语中篇小说经典》的导读。

德语国家的中短篇小说,其中特别是以一时一事为题材的短篇,具备以小见大的优点。它们像生命力旺盛的山花野草一般,在德语国家的土地上到处生长,发育得多彩多姿。霍夫曼和其他浪漫派作家的小说,散发着神秘的“兰花”的幽香;凯勒和高特赫尔夫等瑞士小说家的作品,充溢着阿尔卑斯山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生长在北海之滨的施托姆,他的小说始终像笼上了一层轻雾似的,弥漫着凄清柔美的诗意……

日耳曼民族是个善于深思的民族,古往今来产生了不少伟大的哲人和学者。这个民族特点影响到文学,好处是出现了像((浮士德》式的富于哲理的巨著;坏处则是造成长篇小说大都议论冗杂,流于枯燥沉闷。19世纪末,托马斯·曼等登上文坛,打破了德语长篇小说贫乏和成就不大的局面。然而,即使他那伟大的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也仍被人比做“一部重载而行的车辆”,读起来同样并不轻松。但是,德国的中短篇小说,尤其是短篇,一般却没有这个毛病。从形式上说,这种体裁本身就决定了必须剪裁经济,要求内容高度凝练集中,容不得大发议论,或进行哲学思辨。与板着面孔的长篇小说家不同,德语中短篇小说的作者们大多是讲故事的能手。歌德、格里尔帕策、凯勒、施托姆、迈耶尔、海泽、茨威格……他们的作品都结构严谨、富于传奇色彩和戏剧性,既思想深邃又充满幽默感和画意诗情,能使人读得津津有味,从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这就是说,德语文学并非如某些人认为的那样都缺乏可读性,也有“好看的”德语文学,那就是它的Novelle。

还有必要谈谈德语中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的地位。在本集涉及的一百多年里,德语国家出了霍夫曼、凯勒、卡夫卡三位在世界上有巨大影响的短篇小说家。以《谢拉皮翁兄弟》这个中短篇集闻名的霍夫曼,深受巴尔扎克、波德莱尔、狄更斯、爱伦·坡、果戈理以及欧美其他许多大作家的称赞;凯勒创作了《塞尔德维拉的人们》等几个优秀短篇小说集,更被誉为“中短篇小说家里的莎士比亚”;至于卡夫卡,他著名的《变形记》等中短篇小说则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小说的经典著作,很少欧美现代小说作者不曾受到过他的影响和启发。此外,克莱斯特、施托姆、海泽、托马斯·曼和斯蒂芬·茨威格等著名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也卓有成就,各具特色。其中特别是施托姆、海泽和斯蒂芬·茨威格,也深受我国广大读者的喜爱。

前面说过,德语国家的短篇小说基本上是随着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古典主义时期

18世纪下半叶,德国从三十年战争的大破坏中逐渐恢复过来,进行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运动。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不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随着拿破仑的大军进入莱茵河地区,加快了德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这时候,歌德、席勒、黑贝尔等一批作家,把原来流传在市民客厅和广大群众中的童话、故事、笑话、传说、逸事加以整理提高,写出了第一批中短篇小说。从本集所选的歌德和黑贝尔的几篇作品可以看出,当时德国小说正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内容富于民主性和人民性;情调明朗、欢快、幽默;风格质朴、和谐、单纯,主人公往往连姓名都没有,全靠年龄、性别、职业等来彼此区分。这就是说,德语短篇小说在现阶段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与笑话、传说等民间口头文学的界线还不很分明。其中有的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14世纪意大利短篇小说的影响。例如,歌德的第一组小说《德国逃亡者讲的故事》便多少借用了薄伽丘的写法。本集从中选的一则即《诱惑》,如果不是结尾处流露出德国17世纪“道德小说”的痕迹,几乎是可以收入薄伽丘的《十日谈》中而乱真的。

二、浪漫主义时期

接着,法国雅各宾党专政的铁腕打破了德国资产阶级对革命所抱的美妙幻想,使知识界的大部分人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1814年维也纳会议以后,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在德国表现尤为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浪漫派文学,其特点是逃避现实,缅怀往古,沉迷梦幻。他们在诗里歌颂夜和死,在小说中描写神秘、怪异、病态和令人悚惧的事物。霍夫曼和克莱斯特虽然算不上是浪漫主义集团的正宗嫡系,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较多,但是基本倾向仍然和整个浪漫派相一致。尤其是霍夫曼,他同样醉心于描写自然和人生的“夜的方面”,作品情调阴暗诡谲,被同时代人称为“幽灵霍夫曼”。尽管这样,他的小说,仍然应当看做是现实主义小说,仍然应当看做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克莱斯特的《智利地震》和《义子》,则十分有力地控诉了以教会为支柱的封建社会,其中暗无天日的情景和主人公的悲惨结局,充分反映出作者对德国社会现实的愤懑和绝望。这个阶段的德国短篇小说,艺术上已渐趋圆熟,数量也大为增多。一些浪漫主义作家(特别是霍夫曼)的作品,至今仍影响着欧美许多小说家。

三、现实主义时期

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一系列革命、特别是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社会逐渐恢复活力。从此直到1848年革命爆发,是孱弱的德国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段时期。人们面对现实,瞻望未来,激起了改造社会的希望。浪漫主义运动已告衰落,继之而起的是充满乐观精神的革命诗歌和现实主义小说。这时期的某些作品,虽然仍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但内容积极,情调明朗,与消极的浪漫派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请看海涅笔下的帕格尼尼在小说中如何用他的琴音,替处于奥地利统治下失去言语自由的同胞发出悲愤的控诉、解放的呼号,并且给人类描绘出一幅何等灿烂辉煌、宏伟壮丽的前景啊!在伯尔内、凯勒和哈克伦德尔等的作品中,我们更能呼吸到一股革命年代的清新气息,听得见作者们健康、爽朗和幽默的笑声。短篇小说这时在德国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这一方面表现在一些出色的作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作为中短篇小说家享誉国内外;另一方面表现在作品已不再仅仅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动人,而是开始重视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刻画,并取得了颇大的成功。《事在人为》里那个做了半辈子荣华梦、最后才懂得只有靠诚实劳动方能换来幸福的卡比斯;《穷乐师》里那个在尔虞我诈的社会里备受欺凌、至死仍不改忠厚善良本性的雅各布;《燕语》里那对受命运残酷捉弄,两地相思五十载而终未得团圆的情人……读完他们的故事,我们不是很难再把这些血肉丰满的形象从记忆里抹去吗?

四、批判现实主义和其他流派并存时期

1848年革命失败,德国资产阶级从此一蹶不振。可是在普鲁士凭借武力和阴谋诡计实现德国统一以后,资本主义却得到迅速而畸形的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已成长为一个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怪物。时代风云的激变引起了文学的激变。从德国和这时已被排斥出去的奥地利以及瑞士三国原有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潮流中,便发展和蜕变出各种新的流派来。批判现实主义是其中的主流,此外还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以及印象主义等现代派。尽管名目繁多,而且确实各有一套创作理论和手法,但在反映帝国主义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这一点上,这些互不相同的流派又是共同的。差别只在于有的自觉地反映,有的不自觉地反映;有的反映得真实一些,有的却对现实加以歪曲;有的反映时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有的却批判得不深刻,或仅仅暴露而已。《格利琴》塑造了20世纪初一群典型的德国臣民的形象,其中女主人公是个十分庸俗的姑娘,却被海因里希·曼取了跟《浮士德》里那位淳朴可爱的少女相同的名字。斯蒂芬·茨威格的《第三只鸽子的传说》,对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进行了谴责,喻之为人类的第二次大灾难。卡夫卡的《法律门前》告诉我们,在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法律形同虚设。从卡夫卡和里尔克等作家的几篇小说,我们可以窥见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斑,并且看出他们和一个世纪以前的浪漫派之间的亲缘关系。  我们从上述四个阶段的大小流派中选出几个或一个代表,编成这本《德语短篇小说经典》,供读者阅读欣赏。至于德语Novelle中那些篇幅比较长的作品,则按我们的习惯收进了译者所编的《德语中篇小说经典》中。但是即使把这两个集子加在一起,也只有三十多篇作品,虽也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却仅为数量巨大的德语中短篇小说之一小部分而已。尽管如此,仍可使我们窥见德语中短篇小说全豹之一斑,发现它们确实如笔者所言是多姿多彩,异常“好看”。

内容推荐

《德语短篇小说经典》收集了众多德语名家的经典短篇作品,如歌德的《一对奇怪的小邻居》、霍夫曼的《克雷斯佩尔顾问》、凯勒的《事在人为》等。这些短篇小说具备以小见大的优点,成为了以“思想者文学”著称的德语文学中极富可读性和欣赏价值的“好看的”一部分,将给读者带来巨大的艺术享受。

《德语短篇小说经典》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编辑推荐

格里尔帕策、凯勒、施托姆、迈耶尔、海泽、茨威格、霍夫曼、卡夫卡……这些德语短篇大师,个个都是讲故事的能手。《德语短篇小说经典》这本书收录的就是他们的经典短篇作品。这些作品结构严谨、富于传奇色彩和戏剧性,思想深邃又充满幽默感和画意诗情,能使人读得津津有味,从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

本书由杨武能翻译,陆智昌设计,适于收藏与馈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语短篇小说经典(精)/新陆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歌德
译者 杨武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66758
开本 32开
页数 57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05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6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0
147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