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记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但此书的真正意义不在史而在文。

不可一世的汉武帝只留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而《史记》则“光芒万丈”。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是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

《史记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译者韦明辉)用中国先贤的智慧来指导言行,让人时刻魅力四射。

内容推荐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记述了自远古黄帝至西汉武帝的三千年的历史。史料广泛可信,论断精辟,文笔优美生动。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和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史记》是一部取材广泛、采择审慎的实录。其中资料来源有经传典籍,又有档案资料;有官方记录,又有民间口碑;有文字资料,还有实物依据。全书蕴集百家,包容万代,是双跨文史学界的不朽巨著。

《史记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译者韦明辉)用中国先贤的智慧来指导言行,让人时刻魅力四射。

《史记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让人回味无穷。

目录

五帝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越王勾践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萧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

商君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魏公子列传

春申君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刺客列传

李斯列传

淮阴侯列传

游侠列传

滑稽列传

试读章节

【原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译文】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叫轩辕。他出生时就有神异之气,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很聪明,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

【原文】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成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译文】

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没落,诸侯互相攻打,残害贵族百官,但神农氏没有力量对付他们。于是轩辕就练兵习武,去征讨不朝贡的诸侯,诸侯们才都归从。但蚩尤最为凶暴,没有人能打败他。炎帝想欺压诸侯,诸侯都归附轩辕。轩辕于是修养道德,整顿军旅,研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土地,训练了一批以熊、罴、貔、貅、□、虎等猛兽命名的士兵,靠他们与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打了几仗后,才取得胜利。

【原文】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译文】

蚩尤谋反,不听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与蚩尤在涿鹿郊外交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把轩辕尊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他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就离开,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里安定地居住过。

【原文】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里,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译文】

黄帝往东到过大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匈奴,来到釜山命令诸侯,在逐鹿山脚下建起了都城。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军营。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称为云师。他还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督察各诸侯国。

[原文】

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荚。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译文】

万国安定,祭祀鬼神山川要数黄帝的时候最多。黄帝获得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蓍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利用日月星辰,收取土石金玉,辛勤地使用身心耳目,有节制地使用水、火、木头等各种物品。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好征兆。所以号称黄帝。

【原文】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译文】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个。

【原文】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译文】

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了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有封地: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分封在江水一带;另一个叫昌意,分封在若水一带。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了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之子高阳继位,就是颛项帝。

【原文】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子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絮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译文】

颛□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静稳练有谋略,通达知理。他种植各种庄稼饲养牲畜来开发土地,推算四时节令以取法自然,敬仰鬼神并且制定了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来实施教化,洁净身心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小神灵,凡是太阳和月亮照得到的地方,没有谁不服从他、归属他的。

【原文】

帝颛顼生子日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日蠕极,极父日玄嚣,玄嚣父日黄帝。自玄嚣与蠕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为族子。

【译文】

颛□帝的儿子叫穷蝉。颛项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他就是帝喾。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的父亲叫蟠板,蟠极的父亲叫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黄帝。玄嚣和蟠极都没有登上帝位,高辛登上了帝位。高辛是颛□的侄子。P2-4

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史学。清乾隆年间修订的《四库全书》,有“经史子集”四部,就将史书独立为一部,列在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经典之后。而古代史书中,除了作为经典的《春秋》,则以司马迁的《史记》居首,真正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我国史学史上划时代的标志。

司马迁,字子长,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十岁能诵古文,弱冠之年开始游历四方,足迹遍及全国。在游历途中,他不断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后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蒙冤入狱,深受酷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以极大的意志力完成了这部史书的撰写,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以司马迁的官职“太史”,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后人逐次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久而久之,省略而成书名为《史记》。

历史总是纷纭复杂的,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本纪”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日“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

“世家”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故称为世家。

“列传”记载身份低于诸侯的各种历史人物,有一人一传的单传;有记二人以上的合传;有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内的类传。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等,为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其史学价值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历史研究之外者而言,显然没有传记引人注目。

以记传而撰史,恰恰表现出司马迁反天命、强调人是历史的中心、重视人的历史作用的进步历史观。司马迁也很重视物质生产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把经济状况同政治上的治乱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还强调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思想。由于司马迁在历史编纂学上的伟大创造精神,他的进步的史学思想和严谨的治史方法,使《史记》成为我国史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

《史记》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我们在此精选出最优秀的二十五篇,使读者可以管中窥豹,领略《史记》之风采。古今语文大有不同,为了读者能够便捷地阅读,我们将《史记》原本翻译为浅显的白话文。但是我们没有进一步将其改写为“史记故事”之类成熟的白话文章,是希望读者能够尽量领略司马迁文笔之精妙。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得非常妥帖,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练,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即使费尽心力改写,不仅难以锦上添花,反而会有喧宾夺主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历代统治者耻于自己的丑恶行径被后人所知,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控制史书的编修。司马迁秉笔直书,难免言语中得罪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据说武帝读《史记》后,对其中几篇感到愤怒,既憎之,又重之,阅读范围限制于朝廷上层的极少部分,又下令加以删削。所以流传于世的《史记》是残缺不全的,历代多有续补。或认为续补《史记》者有十五家之多,以西汉褚少孙为最。然而这些续补并没有显著增加《史记》的史学价值,其文字立论又与司马迁相去甚远,不免使人有狗尾续貂之感,所以本书将可以明确为续补的部分一概从略。

《史记》取材广泛,记事翔实,内容丰富。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又创造性地把文史熔铸于一炉,留下了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在这座人物画廊里,不仅可以看到王侯将相的英姿,也可以看到妙计藏身的士人食客、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舍生取义的刺客、已诺必诚的游侠、富比王侯的商贾,以及医卜俳优、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风采。所以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元狩元年,纵横三千年。全书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自汉至清,关于《史记》的研究专著达101部,论文1435篇,囊括了名物典章、地理沿革、文字校勘、音韵训诂、版本源流等诸多领域,不见于世的零散评论则不可胜计。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读者朋友学习《史记》,进而学习中国历史,探究华夏五千年的伟大历程的开端。即使无力专研史学,也希望读者朋友可以在茶余饭后翻阅本书,从一叶而知秋,领略司马迁这位忍辱负重、发愤著述的圣贤为我们留下的这部珍贵遗产的博大与精深。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记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韦明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838843
开本 16开
页数 4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91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2
丛书名
印张 2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