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要怎么做才对?
话要怎么说才好?
处事方式与说话技巧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非常重要。一个人拥有好的习惯和谈吐往往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也就在无形之中为自身的成功开辟了道路。
张飞和王宏坤编著的《把事做对把话说好》正是从“做事”、“说话”这两点出发,全方位呈现了“把事做对”、“把话说好”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书中没有刻板的说教,也没有大篇的理论,而是通过一则则文字凝练、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将个中道理娓娓道来。这其中既有成功之道的总结,也有生活艺术的浓缩,可以在你努力前行时为你加油鼓劲,在你面临困惑时为你指明方向!
“做事”、“说话”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功。张飞和王宏坤编著的《把事做对 把话说好》从这两点出发,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把事做对”,从宽容、思考、低调、变通、忍让、借力和感恩七个方面,全方位呈现了把事做对的基本原则;下篇为“把话说好”,分别从赞美、分寸、倾听、拒绝四个方面,多角度介绍了把话说好的基本技巧。
《把事做对 把话说好》没有刻板的说教,没有大段的理论阐述,只有一则则文字凝练的小案例、小故事,利于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轻松掌握把事做对、把话说好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把事做对 把话说好》适合期望改善人际交往、提高事业成功几率的读者阅读。
心平气和万事通
很多小孩子都不懂老人们逢年过节便要贴上的对联:人勤百业旺,家和万事兴。“和”究竟是什么?
“和”指和谐、和睦、和平安宁,归根到底,“和”是一种心态。相对于外在的热情、亢奋,内在的宁静、平和更加难能可贵。生活总有碰到不如意的时候,人生的道路也不可能总是一马平川。如果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能以从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对待荣辱浮沉、对待种种意外的遭遇,能在遭受挫折时始终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我们会发现,那些以前眼中的困难和不如意,很快就会过去。正如再沉重的阴霾也会散去,心中终究是晴空一片、万里无云。
心态很重要,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心态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很多时候,成败并不取决于环境、能力,甚至运气,而是由心态所决定的。
曾经有一家纺织厂,由于经济效益不好而倒闭了,很多人因此而失去了工作,其中就有两位女性,她们都四十岁左右,一位是拥有大学学历的工程师,另一位则是普通女工。
女工程师对失业这个事实始终不能接受,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家了,但心理始终无法平衡。她整天闷闷不乐地待在家里,不出门见人,也没想过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且,这位女工程师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她的情绪引发了其他病症。一时间,整个家庭都陷入了愁云惨雾之中。
另外那位女工的心态就不一样,最朴素的人生观让她很快就从失业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并以平和的心态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她相信,既然别人没有工作都能活下去,她一定也可以活下去。因此,她不像女工程师那样焦虑,而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现实。而且她还萌生了一个信念——一定要比以前活得更好!
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女工借了一笔钱,开了一家小小的火锅店。在她的悉心经营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她的火锅店就开始盈利了。几年后,她的火锅店规模已扩大了几倍,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连锁餐馆,她自己的人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心平气和,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一种成熟的处世态度。只有心平气和,才能冷静思考,从而找到问题的正确解决之道。一个患得患失的人,即使面对机遇也很难把握;而心态平和的人,纵然面对泰山压顶也能安之如素。
就像英国作家萨克雷的那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拥有一个良好心态的人才能把握生活的方向、领悟人生的真谛。而一味地抱怨、愤恨,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令你错上加错。
在林肯当美国总统的时候,人们之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美谈。有一次,美国陆军部长斯坦顿一脸怒色地走进林肯的办公室。斯坦顿告诉林肯,一位少将极不礼貌地指责他偏袒,使他觉得很受侮辱。林肯建议斯坦顿可以采取写信的方式,回敬那位少将不礼貌的行为。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内容尖刻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教训他一顿,写得太棒了,斯坦顿。”然而,正当斯坦顿把信叠好准备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要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莫名其妙地回答。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是不是感觉好多了?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斯坦顿顿时明白了林肯的真正意思,他的心情也瞬间平静了下来。
任何人都有情绪冲动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人懂得平和的可贵之处,而且会努力地做到。成功的方法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只有成功的人是真正做到的。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才能冷静地思考,也才有助于我们走向成功。
所以,也许我们在人生路上遇到的不如意的事会比想象中多,但只要乐观、豁达,学会保持心态平和、冷静思考,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不幸和挫折,总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时刻坚信这一点——渡过难关只是时间问题。当你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时,你会发现,阳光一直那么灿烂,天空依然如此湛蓝。
P29-32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如何、成功几率有多大,与其办事能力和说话水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因此,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要想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要想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办事能力和说话水平。
本书正是从“做事”、“说话”这两点出发,全方位呈现了“把事做对”、“把话说好”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为“把事做对”,从保持宽容的心态讲起,分析了如何学会思考、为什么要保持低调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变通、怎样忍让;然后讲述了做事起步阶段学会借力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最后强调无论做什么事,不管成功与否,保持感恩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下篇为“把话说好”,分别从赞美、说话的分寸、倾听的重要性和拒绝的艺术四个方面,讲述了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的说话技巧。
本书浓缩了众多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书中涉及的内容虽然称不上包罗万象,但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生活真理,是生活艺术经过浓缩后的精华。作者不奢望一本书就能改变你的一生,但希望书中的些许故事能让你会心一笑;或者阐述的只言片语能让你掩卷一思;又或者于某日的困惑中,信手一翻,你能若有所悟;或者于蓦然回首之际,你能有感于心。
本书不是教科书,没有刻板的说教,没有大段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一则则文字凝练、道理深刻的小案例、小故事进行阐述。其重点不在于要求你掌握深奥的理论,而在于循循善诱,逐步引导你成熟地思考、成功地做事、智慧地说话。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会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把事做对、把话说好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余欣、赵慧、冯智欣、郭涛、李保志、杨长峰、张艳丽、鲁贵清等人协助搜集了大量资料,在此深表谢意!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得到了很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参考并吸收了众多国内同行的相关著作、资料,在此,真诚地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