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主权、融资和系统流动性》(GFSR)评估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从而识别系统脆弱性。正常时期,通过强调缓解系统性风险的政策,该报告希望对危机防范有所裨益,进而有助于全球金融稳定和基金组织成员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尽管经济正在复苏,但全球金融体系仍处在一段不确定的时期。本期报告重点介绍风险在过去的六个月中的变化,追踪金融压力的来源和传导途径,重点关注主权风险,继而讨论尚在考虑之中的对全球金融体系进行修复的政策建议。
| 图书 |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主权融资和系统流动性2010年10月)/世界经济与金融概览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主权、融资和系统流动性》(GFSR)评估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从而识别系统脆弱性。正常时期,通过强调缓解系统性风险的政策,该报告希望对危机防范有所裨益,进而有助于全球金融稳定和基金组织成员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尽管经济正在复苏,但全球金融体系仍处在一段不确定的时期。本期报告重点介绍风险在过去的六个月中的变化,追踪金融压力的来源和传导途径,重点关注主权风险,继而讨论尚在考虑之中的对全球金融体系进行修复的政策建议。 目录 前言 概要 第一章 经济不确定性、主权风险和金融脆弱性 A.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着怎样的前景? B.主权风险和金融脆弱性 C.主权国家和银行体系的溢出 D.管理新兴市场的风险 E.政策重点 附录1.1.不利的增长冲击对先进经济体债务比率的影响 附录1.2.对银行和主权风险的系统性或有债权分析 附录1.3.新兴和部分发达市场的证券资本流入分析 附录1.4.亚洲的本币公司债券市场——一只新的“备胎 附录1.5.房利美和房地美该何去何从?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系统流动性风险:增强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弹性 概要 通过不同短期融资市场回顾系统流动性冲击 融资市场作为系统流动性风险的传播渠道 增强融资市场弹性的政策 加强机构审慎流动性监管的政策 解决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显著政策问题 结论及政策考虑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主权信用评级的正常使用和滥用 概要 基本评级定义和原则 信用评级和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演变及管理规定 基本主权信用风险分析 主权评级的准确性及信息价值 结论及政策启示 附录3.1.全世界的信用评级机构 参考文献 词汇表 附录 代理主席的总结发言 统计附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主权融资和系统流动性2010年10月)/世界经济与金融概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 译者 | 陈晓青//杨冠一//白瑞坤//姚骋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95899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6 |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6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831.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80 |
| 宽 | 214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