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之挑战/心悟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真正的宗教,应倡导心的挑战,应提倡你的心之可能性。并且告诉你,这就是佛陀的精神,宗教的精髓。

大川隆法的《心之挑战》会令你的知识达到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新高度。“与宗教结缘”,会使你成为新时代的领跑者。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时,你的“知”才能登上一个展望新世界的高地。来吧!让我们一起开始心的挑战吧!

内容推荐

如今的时代,是宗教发展的时代,是证明了真正的宗教时代能与知识的时代并存的时代。爱读这本书亦即知识分子之明证的时代已经来临。

对于正在憧憬神秘的宗教世界、探寻佛教世界观的人生旅客而言,《心之挑战》将是一本较好的指南。

《心之挑战》由大川隆法编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何谓缘起

 一、宗教的类型——“神人隔绝型”和“神人合一型”

 二、立足于公平和平等的佛教思想

 三、作为宇宙理法的缘起

 四、缘起理法中涌动的理性力量

 五、人生修行中的缘起思想——自我责任原则

 六、佛教的本质——缘起的思想

第二章 何谓佛性

 一、觉悟的可能性与佛的标准

 二、回归佛教思想的原点

 三、把握心的世界

 四、作为价值判断主体的心所具有的法则

 五、心中之佛性的表现方式

 六、实践佛之理想的心

第三章 禅定的本质

 一、禅定的目的

 二、调节心的波长

 三、表面意识与潜意识

 四、为心灵除锈——反省

 五、从反省到冥想——反省式的冥想

 六、禅定的本质——能量活力的源泉

第四章 般若与宽容之爱

 一、何谓般若的境界

 二、识与培育之爱

 三、看清善恶的起源

 四、站在护法神的立场看问题

 五、般若与宽容之爱

 六、宗教的境界与修行

第五章 无我观的功效

 一、无我的真意

 二、自灯明与法灯明

 三、创造与佛一体的自己

 四、分辨天界·地狱界的无我

 五、关于无我需要注意的事项

 六、无我与培育之爱

第六章 实践中道思想

 一、应该否定的两个极端

 二、责怪外界的心和责怪内在的心

 三、中道之中见佛性

 四、灵肉的调和

 五、反省——得到实在界的观点

 六、知足的生活

第七章 觉悟与超验

 一、作为觉悟前提的体验

 二、体验对觉悟的影响

 三、觉悟与超验的关系

 四、架桥的理论——以信仰为媒介的觉悟

 五、真实的觉悟

第八章 何谓业

 一、善业与恶业

 二、无明生业

 三、斩断无明的利剑——智慧

 四、错误的祖先供奉

 五、分辨正确宗教的方法——反省与自我责任

 六、共业——人与人共同的命运

后记

试读章节

正如这满月被云遮挡一样,你们会暂时看不到我的生命,但这并不代表我会永远消失不见。和那月亮一样,我仍在熠熠发光。

我会有一段时间不在你们面前,但这仅仅是一段时间。如果我总在你们面前发光,你们就学不会自己去点燃灯火发光。所以我暂时离开你们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是说明我消失了,不再存在了。你们要明白。

——释迦对弟子如是说。

此外,释迦还说:“我死后,你们要按照自灯明、法灯明的法则去生活。”

自灯明就是“自己去发光。依靠自己,把自己当成自己的依靠”。下面是有关“自灯明”的解释。

印度气候特殊,每场雨都下得非常猛烈,河水泛滥如同海洋。周围的陆地几乎都被洪水淹没殆尽,只有在水的中央残留零星几处陆地成为沙洲。动物们到此避难,在洪水中求生存。

这洪水象征着什么呢甲它象征着人世的苦难和人的各种欲望。

“在人人的欲望的漩涡之中,在现实的痛苦的洪流之中,要珍视这剩下的沙洲、小岛。它就是你自己。能够依赖的就是它。依赖自己生活。

我死后,会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仿佛洪水一般涌来,你们要像那些在岛上避难的动物一样,守护自己的小岛。依靠你们自己吧,靠自己去生活吧。”

总之,释迦在临终之时曾经对弟子说的话是反对他力信仰的。他没有说“我死后你们膜拜我即可得到救赎”之类的话,而是说,“你们要依靠自己。因为你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佛性,你们要珍视”。

此外,法灯明说的是“依照释迦留下的教义去生活”。

明白了要依靠自己,但是许多问题要解决,不知如何是好。想问师父,但师父如同月隐云后一般,无法得见。这时,就需要“参考以往师父留下的教义进行判断”。

这样看来,释迦到了八十岁,进入晚年之后,仍然主张“磨练自我,依靠自我,将教义当作指针”,按照自主的方式去生活。

三、创造与佛一体的自己

佛教是在教化人们:创造一个光芒四射的强大自我,创造一个与佛融为一体的自我。

佛教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可能会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消极、阴沉、“弱势的宗教”。有的心理学者分析说:“基督教可以归为‘强势的宗教’。而佛教属于‘弱势的宗教’,如果对释迦进行精神分析,一定是个弱势的人。”(宫城音弥语)

这些人可能是这样想的:佛教主张的是:“诸行无常——所有一切都是无常的。诸法无我——没有存在实体的东西。没有你,也没有我”。这是非常悲观、虚无、自我否定的。如果是学生,会拒绝上学;如果职员,会拒绝工作,或是干脆不上班……

如果这样理解,难免会将佛教看作弱势的宗教。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只是他们理解错误。

释迦活了八十多年,其中有四十多年都在弘扬佛法,在晚年临终时,还在教育弟子“要重视自己的心灵”、“依靠法生活下去,不是依赖佛陀,而是依靠自己,皈依内心的佛陀”,由此来看,佛教也是一种很强大的宗教。

佛教强调对个人的无限信赖,对个人识神与精进的无限信赖。精进好比是船只的推进器。佛教告诉人们“使用推进器,去开动船只,去乘风破浪”,它是一种很强大的宗教。P108-111

序言

对于正在憧憬神秘的宗教世界、探寻佛教世界观的人生旅客而言,本书将是一本较好的指南。

如今的时代,是宗教发展的时代,是证明了真正的宗教时代能与知识的时代并存的时代。爱读这本书亦即知识分子之明证的时代已经来临。

真正的宗教,应倡导心的挑战,应提倡你的心之可能性。并且告诉你,这就是佛陀的精神,宗教的精髓。

本书会令你的知识达到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新高度。“与宗教结缘”,会使你成为新时代的领跑者。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时,你的“知”才能登上一个展望新世界的高地。来吧!让我们一起开始心的挑战吧!

大川隆法

一九九四年七月

后记

佛教不是教人养殖空棘鱼,也不是教人成为守墓人,而是促使人挑战心灵,突破宗教可能性的极限的思想。

我们希望,为佛教理论注入新的生命,使其充满知性和理性,富于挑战的积极性;埋葬陈腐的内容,建立新的哲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引导陈旧的宗教,使其回归到真正的精英(光明菩萨)手中。

大川隆法

一九九四年七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之挑战/心悟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大川隆法
译者 窦静男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43690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IRH Press Co.,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