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寂寞》由木浮生、姚竹、沙欤等编著。
九篇散文,九个故事,九个女人,分别讲述了自己与寂寞相处的日子,有关爱情、亲情、友情,有关职业、未来和梦想。在纷繁杂芜的世界里,用深情流淌的文字刻画出对现世思索,苦楚中另见希望,欢笑中饱含热泪。
图书 | 小寂寞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小寂寞》由木浮生、姚竹、沙欤等编著。 九篇散文,九个故事,九个女人,分别讲述了自己与寂寞相处的日子,有关爱情、亲情、友情,有关职业、未来和梦想。在纷繁杂芜的世界里,用深情流淌的文字刻画出对现世思索,苦楚中另见希望,欢笑中饱含热泪。 内容推荐 《小寂寞》共收集了九篇散文、随笔,每篇8000~10000字,讲述自己与寂寞相处的那段日子,风格各异,或平静,或深沉,或活泼,或俏皮。通过讲述自己真实的故事,将一种淡雅、寂寥的意境传达给读者,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寂寞》由木浮生、姚竹、沙欤编著。 目录 第一夜:且行且珍惜 第二夜:爱与寂寞相悖论 第三夜:一个人时,我想起 第四夜:爱上处女座 第五夜:第七站的奶茶店 第六夜:似这般月光 第七夜:北京,北京 第八夜:关不上的那盏灯 第九夜:哈士奇先生 试读章节 正月的某日,我和爸爸坐在客厅里看纪录片,主题是讲国货的前世今生。看到一半的时候,爸爸默不作声地站起来,随即去翻书柜。过了两分钟,他拿出一个和电视画面上差不多的硬面抄笔记本来,翻阅了几下之后递给我。 我接过瞥了一眼,敞开的那一页记录的正好是我出生那一天的情况。 他说:“这本日记送给你。” 我以前见过这日记本,上面记的都是我出生后那些时日,关于我的事情。点点滴滴,细小入微,从熬夜炕尿布到感冒、发烧、挑食、不吃东西。我还记得其中有一天记的是:“今天蕾蕾会在本子上写数字了,她写得最好的数字是1。” 如此让人忍俊不禁的话,却被做父亲的郑重其事地记载了下来,以至于我笑过之后,却又觉得伤感。 很小很小的年纪,偶尔会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而举家搬迁。 出生后的第一个家处于一个江边的小镇,爸爸妈妈所在的学校就在附近。小镇是典型的南方古镇,两米多宽的街道,铺的都是很大块很大块的石板,两侧是灰墙黑瓦的小商铺,街道走到一半便会见到码头,码头不甚繁华,只有偶尔一两只小船停靠。这些情景都不是我记得的,而是在成年后,爸爸带我重游故地时所见。 搬走的那一年,我才三岁,唯一的记忆便是我似乎时常坐在一个大宅子门口的门槛石上,等着妈妈下班,门外是被芭蕉树遮蔽起来的铺满煤灰的林荫小径。我就那么坐在那里,偶尔把手上的幼儿画报翻出来看一看,再不时抬头瞧一瞧来路上有没有妈妈的身影。我甚至记得大门外还有一个石头凿的花盆或是石臼,因为长久放在户外的缘故已经盛满雨水,走过去低头一望,水中满是绿色的青苔和腐叶。 这个场景也经常在梦中出现,偶尔会觉得也许真的就是梦境吧。直到无意间和爸妈聊天才了解,原来在我那么大的时候,家里无人看管便托给单位附近的一户人家照看,而他们家门口大致是我这记忆中的模样。于是我回到小镇那一次,还去找过那个老屋,却早已不复当日的景象。 每每回忆起这一幕,我就在想为什么它会给不满三岁的孩子那么深刻的印象,有时彩色画报里的童话故事会换成另外一个,有时手中的画报也会变成一把粉色的小花伞,但是那灰黑潮湿、一走上去就会发出咯吱咯吱声的煤灰小路,那滴水的芭蕉树叶,那绿油油的石臼,还有那门槛石仿佛是永恒的。 直到我无意间再次遇见相似场景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也许就是孤独最初给予我的滋味。 没有家人,没有同龄的孩子,没有游戏,没有玩伴,只有照看我的一位少言寡语的老奶奶,每天最大的心愿就是坐在那里等着妈妈来接我回家。 后来,过了三岁,我的家又搬去别的地方。 爸爸妈妈的新学校是个奇怪的地方,没有挨着村落,也没有挨着小镇街道,光秃秃的一个学校建在公路边。我平时上幼儿园则被送到几里远的地方去,无论刮风下雨无不按时上下学。幼儿园是一个大厂的子弟校,条件很好。亭台、楼阁、滑梯、风琴,对于幼小的我有种说不出的美好,哪怕老师每天发的小点心都是我巨大的期待。在那里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伴着我长大的那条河一直流下去便是长江,长江再下去就是大海,而那个海螺放在耳边的声音就是海的声音。 可是,也有难熬的时刻。 寒假和暑假幼儿园会放假,爸爸妈妈的学校也会放假。除了我们以外还有几家人也住在学校里,可是他们不是本地人,老家还有很多兄弟姊妹,需要回乡探亲,于是,假期里仅剩我们一家三口。P2-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寂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木浮生//姚竹//沙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96695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3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6 |
CIP核字 | 2013246970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190 |
宽 | 12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