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内容
目录

文学批评:心灵的对话——我的批评观

第一辑 文学的理论视野

 文学价值与本土精神

 文学批评:审美的视野

 论文学批评的自由品格

 关于新文学评价标准的思考

 论广阔的现实主义

 文学与生活关系再考量

 论当前文学研究的内部生态

 文化批评:方法还是目的?——对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反思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坚持

 文学经典的命运与文学的前景

第二辑 文学现象与思潮扫描

 当前中国文学到底缺什么?——以长篇小说创作为个案

 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

 去批评化:对当代文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创作形态与文学史价值

 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精神特征与历史意蕴

 形式的演进与缺失——论9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的技术化潮流

 黯淡的激情——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浪漫主义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新趋向

 意识形态的回归——转型中的新世纪初中国文学思潮

 论底层文学的精神资源及价值选择

 论当前中国文学的女性化倾向

第三辑 作家与思想

 乡村的自语:论莫言小说创作的精神及意义

 论张承志近期创作及其精神世界

 文化纠结中的深入与迷茫——论韩少功的创作精神及文学意义

 浪漫主义的沉思与漫游——论张炜《你在高原》

 犹豫而迷茫的乡土文化守望——论贾平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

 毕飞宇创作论

 尖锐的撕裂与无力的唤醒——评陈希我的小说

 爱的“隐身登录”者——论黄咏梅的小说

 我们还会不会爱?——对于中国现代思想的一种反思

 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

 宽容与自我放纵——就《潘先生在难中》再谈知识分子道德问题

后记

内容推荐

贺仲明编著的《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针对当前中国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和重要作家作品,展开具有原创性的思考和批评。学术性是该书的主要特点,它不是情绪的宣泄和感性的抒发,更不是廉价的吹捧或无原则的詈骂,而是严谨的、学理的、力求全面和客观的剖析,是立足于问题本身的努力探究。《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还对一些基本的文学理论和思想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本书的内容涉及“文学本土性”、“文化批评”、“文学批评标准”、“文学经典”等热点问题,也探讨了“文学信仰”、“文学伦理”、“国民性批判”等前沿话题,并对莫言、张承志、韩少功、张炜、贾平凹、毕飞宇等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了精神、思想和艺术分析。

编辑推荐

《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为李遇春、贺仲明主编的“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中的其中一种。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先生的批评著作,收录了作者十多年来的文学评论文章20余篇,均为首次结集。这一系列文章以追求实证性的文学批评为学术旨趣,不仅对中国新文学中的红色经典、土地话语、历史叙事、底层叙述等重要文学创作思潮与现象做出了学理分析,而且对丁玲、何其芳、贺敬之、张一弓、格非、刘醒龙、乔叶等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做出了深度观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贺仲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092447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2013313393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5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