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呼啸北洋
内容
试读章节

进了山顶的观操棚,李鸿章一撩仙鹤补服下摆,端端正正坐了下来。

这时,风刮得越发猛了,四下里高高低低、黄黄绿绿的各色柏、柘、槐、柳俯俯仰仰、摇摆不定,满山都是树叶儿的哗哗声响。接着,适才还星星点点的雨点儿噼噼啪啪、密密麻麻落了下来。一时间,乌云翻滚,狂风呼啸,雨声嗽嗽。从山顶上透过雨幕往大沽口望去,远处,朦胧中海浪一波荡去,又一波荡回,一忽儿拱起如山,一忽儿又跌落成谷;近处,一个接一个浪头撞到岸上,浪头进开,水花扑向半空。几个白色的炮兵靶船在浊浪中时隐时现,起起伏伏。

“开始。”李鸿章道。

观操棚两边,各站立着四名传令兵,四个手持铜号,四个手握红色三角小旗。得了号令,四名号兵举起铜号一起吹响,号声呜呜,向四处弥漫开去,立时传遍了整个北洋武备学堂。

北洋武备学堂就建在海河下游东岸的一个去处。高高的城墙围成了一座硕大土城。一条护城河又将这城墙四面环绕,河岸上齐齐地植着一排杨柳。朝向海河一面的南北两个城角上,筑着两座炮台。城西城北两面各开了一个营门,门外皆架着吊桥。学堂就建在城的中间,堂东是弹药军械库与马厩,西面是练兵的大操场。东南角上则建着个练习架桥的大水池子,北面便是武备学堂的演武厅了。

光绪十一年(1885)时,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建起了这座学堂。第一期从淮军里招了百多个弁兵,设了步、马、炮、工程四科,重金请了德国教官,按着西洋的路子学起行军打仗诸般本事来。

大清朝自打经历了鸦片战争、洪杨作乱,便一天不如一天了。曾经横扫中原、夺得天下的八旗、绿营,也成了烂透了椽子,支撑不了大清这个四处透风漏雨的破屋顶了,只仗着湘军、淮军勉强撑持着局面。真可谓内忧外患、国颓兵弱,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因此,一心搞洋务的李鸿章,生了强国强军的心思,办起了这大清朝头一所培养陆军人才的军事院校,咬着牙关定要练出一批俊才来。学堂建起,李鸿章自是当作了心肝宝贝,得空便来巡视察看,学兵月考、季考,也都亲来监督。今日头晌,已是看过兵、马、工程三队演练,这时正要观看炮队打靶。

听到号声响起,学堂总办李宗濂刚要说话,总教习崔曝已上前道:“卑职有事禀告中堂。”

“嗯?”

“禀中堂,眼下雨势忒大,风也刮得猛烈,能否……能否……”

李鸿章本来就是个狠角色,听了这话又嗯了一声,脸上露了些不高兴的神色道:“吃粮当兵之人,做的便是生死不惧的营生,刮风下雨何足道哉?正好倒要看看尔等的本事!”

学堂会办萌昌向着崔曝丢个眼色道:“依例进行!”  “口庶!”崔曝不敢多说,皱着眉头到了观操棚外,向着站在雨中的八名传令兵把手一挥。

四名拿旗的传令兵见了,立马举起三角旗向着山下摇了几摇,那四名号兵则又举了手中的铜号呜呜吹响。观操棚不远处,号炮也嗵嗵嗵接连响了六声。

山下炮队的学兵早已在雨中排好队伍,看到号旗摇动,又听得号声、号炮接连响起,都知这是演练开始的号令。可瞅瞅这恼人的天气和远处的靶船,个个不由得心中发毛,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依了德国教习的口令,依次跑上炮台去,操持起德国克虏伯六生陆炮,向着海里摇摇摆摆、若隐若现的靶船瞄准、射击。

山上,李鸿章举起了望远镜。

炮位上火光一闪,接着轰地一声震响,海中蹿起几丈高一股水柱,水柱在半空里四处散开,好似绽放了一朵银色的花儿。不多时,水柱落了下去,却见那靶船依然在水面上晃晃悠悠。

没有打中!

山顶上。武备学堂的几名官员大气也不敢出,只是不住地偷眼去瞧李鸿章的脸色。

接着又是几炮响过,皆像前边一样,炮弹没有一颗挨着靶船的边儿。

李鸿章脸上一丝儿表情也看不出来,这更令众人怀里揣了只兔子。李宗濂更觉得浑身不得劲儿,道:“中堂,今日天气着实有些……”

“唔。”李鸿章正眼也不瞧李宗濂,只是徐徐道:“本部堂倒要问上一问:往后临敌开战,是否先跟对手打个招呼,选个风和日丽的时辰?”说这话时,声儿虽是不高,却带着十分煞气,众人听了都不敢抬头。

李宗濂连忙弯下腰去,抹着脸上的汗珠儿道:“都是属下的不是。”

又是连响六炮,也皆炮炮走空。李鸿章哼了一声,把望远镜往案子上一顿,站起来往棚外便走,一名亲兵忙上前撑起伞来,却被李鸿章猛地一把拨到了一边。显见李中堂是动了真气了。

众人变了脸色,急忙跟了上去。

刚走了三五步,又响了一炮。这次,山下山上不约而同传出一声欢呼:“噢!”

李宗濂扭头看见,一颗炮弹在水中炸开,把一个靶船打得粉碎,船板与船帆等各色物件在天空中四散开来,顿时高兴万分,尖了声向李鸿章喊道:“中堂大人,打中了,打中了!”

李鸿章缓了脚步,扭过头向山下炮台看去。不多时,又是火光一闪,轰隆一声响,又一条靶船应声炸碎。

山上山下又是一阵欢呼。

李鸿章脸上顿时显出惊奇的神色,扭转身三步并作两步回到了观操棚前,随从赶紧把望远镜递了过去。  炮声又起,李鸿章透过望远镜看得真真的,这一炮又是正中靶船。

李鸿章顿时眉开眼笑,道:“快快快,传这名炮手速来见我。”

不多时,一位青年军官快步走了上来,到了跟前,按了学堂的规矩向着李鸿章板板正正行了一个军礼。P1-3

目录

序章 只有段祺瑞三炮都打中了靶

第一章 袁世凯:段祺瑞是个人才

 1 下马威

 2 打自己两百军棍

 3 竟然是明天的考题

 4 这个段祺瑞可称得上北洋之虎

第二章 段祺瑞:袁项城对我有知遇之恩

 1 袁大人的号令要紧

 2 遇到了个大才

 3 把脑袋挂到树上去

 4 成了亲戚

第三章 段祺瑞:袁项城肩头有力

 1 太后到

 2 向件只村开炮

 3 秋操出了大风头

 4 袁世凯就是曹操

第四章 袁世凯:全亏段芝泉救了我一命

 1 袁世凯不杀不行

 2 我说兵变就是兵变

 3 要不是你我完了

 4 野老胸中负兵甲

第五章 段祺瑞:我懂得袁项城的心思

 1 天,闹翻天了

 2 我还是在这儿钓鱼

 3 看看咱北洋的手段

 4 出山

第六章 袁世凯:段芝泉就是我的一只手

 1 包袱里滚出一颗人头

 2 打,还是不打

 3 皇上只有退位

 4 不退位就带兵进京

第七章 段祺瑞:袁项城对我不放心了

 1 你是总统我是老总

 2 这事儿得我说了算

 3 不可

 4 就是不可

第八章 袁世凯:段芝泉与我对着干

 1 你绝不能当皇帝

 2 要头,还是要脸

 3 总统府里挨了土坷垃

 4 怎么办

第九章 段祺瑞:就是要跟袁项城针尖对麦芒

 1 就是要做皇帝

 2 造孽呀

 3 西南起火

 4 坐在城楼看风景

第十章 袁世凯:北洋往后就看你段祺瑞的了

 1 皇帝当不成了

 2 这个段芝泉别有用心

 3 北洋成了掉地的瓷瓶子

 4 往后全靠你了

尾声段祺瑞接过了北洋旗

内容推荐

野芒编著的《呼啸北洋》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呼啸北洋》讲述了:北洋大腕袁世凯与段祺瑞,小站练兵时相遇相知,袁世凯信任提携,段祺瑞忠心耿耿;壮大北洋时亲如兄弟,袁世凯倚为干城,段祺瑞尽心竭力;慈禧驾崩时患难与共,袁世凯大难临头,段祺瑞大胆援手。辛亥革命时心有灵犀,袁世凯诡谋百出,段祺瑞默契呼应……两人携手,成就了北洋,也成就了彼此。袁世凯做了大总统,段祺瑞做了陆军总长。

在权力的顶峰,两人却因权利而渐生嫌隙,并渐行渐远。一个多方猜忌,一个毫不相让;一个勾心斗角,一个绝不低头,终于在洪宪帝制时两人撕破了脸皮,分道扬镳,势不两立。

袁世凯因称帝而身败名裂,段祺瑞则步步紧逼,最终,袁世凯在沮丧中死去,段祺瑞则接过了北洋的大旗。

大幕落下,但枭雄的张扬跋扈与万丈豪情,与他们的纵横捭阖、智谋诡诈、血腥搏杀,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编辑推荐

一样雄心、一段遭际、一个故事。野芒编著的《呼啸北洋》讲述北洋两位枭雄:袁世凯、段祺瑞的师友谊、知遇恩、名利仇。本书以北洋两大巨头袁世凯与段祺瑞相遇相知、亲如兄弟到反目成仇为线,展示了清末民初小站练兵,彰德秋操,辛亥革命,清廷退位、洪宪复辟等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了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徐树铮、慈禧等众多历史人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呼啸北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野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22593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3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2013296034
中图分类号 I247.53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