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和端端--一个年轻父亲感人至深的亲子笔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于德北编著的《我和端端--一个年轻父亲感人至深的亲子笔记》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是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描写了一个年轻父亲对儿子的款款深情,拳拳爱心,堪称现实版的父与子。与众多的亲子教育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作者是用浪漫的激情讲述一段生命的美好体验:作者毫不掩饰当年他们一家人生活的困顿,底层人物的艰辛。

内容推荐

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炽烈,开卷就扑面而来,晶晶莹莹地打湿了你的心。《我和端端--一个年轻父亲感人至深的亲子笔记》是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的一部长篇散文,全文18万字,《我和端端--一个年轻父亲感人至深的亲子笔记》用最细腻的笔调,最真挚的情感,最详实的细节记录了他的儿子端端从孕育到成长的一段艰辛而温暖的过程。

目录

写在前边

01.我决定留下这个孩子!以一个父亲的名义!!

02.无论什么事情,我都一律说:你们

03.“你抱抱他。”端端的妈妈小声对我说

04.经常有这样的野外午餐

05.成长往往是没有痕迹的,成长的痕迹往往又是那么的明晰

06.一幅美丽的“父子双行图”

07.这个家需要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08.孩子美丽的心思

09.我险些扼杀了一个孩子的天趣

10.教育是美丽的

11.笨爸爸的笨办法

12.我和端端共同的创造

13.一次无意的伤害

14.我没有随意处理端端的“壁画”

15.我们坐下来和平谈判

16.讲故事也是一种交谈

17.可以调和的矛盾

18.父子结伴去旅行

19.独自“远足”

20.让孩子学会关怀

21.“让蚂蚁像爸爸妈妈一样谈恋爱,生宝宝”

22.给自己的孩子写点童话

23.端端结识了一位残障姐姐

24.无论遇到什么事,一定要坚强

25.开办一次家庭“个人画展”

26.纷至沓来的女朋友

27.德北叔叔讲故事

叔爷家的悠悠

奖 励

耳 朵

二表哥的礼物

猪宝贝小吸吸

樱 桃

小鸡两毛

得不到大奖的比赛

小鸭二贝贝

种蒜苗

和春天一样漂亮的事

飞走的小鸽子

28.扛把椅子走世界

29.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30.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段手脚协调失衡的过程

31.端端的“外交生涯”

32.小队长风波和一场有关尊严的战役

33.如果我和他妈妈是两棵树,那我们的树荫越来越遮蔽不了他了

34.观念也可以“美容”,把不好的观念做掉

35.总是忘记时间的孩子

36.“美国干妈”

37.临睡前的絮语

38.不喜欢那个女生了

39.离家一站地的那个操场

40.会魔法的奶奶

41.让人喜欢的英子阿姨

42.可笑的经营思想

43.伤别离

44.独立阅读

45.绕了一个大圈

46.从儿子到“监护人”

47.自己选择服装

写在后边

修订版后记:他的梦更有色彩

修订版后记:他们一家都像小鹿一样

试读章节

确切地说,我的成长是从端端的妈妈怀孕开始的。

那是一个冬天。

我们结婚不久。

一天,端端的妈妈拉着我的手说:“我,好像怀孕了。”

我非常羞涩,也非常吃惊。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还很年轻,我刚刚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端端的妈妈还是近郊一所小学校的代课老师。我们恋爱、结婚,但我们并没有打算这么快要一个孩子。这个意外的宝宝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精神上的负担。

事实如此。

前不久,端端的妈妈因为患牙疼病,到医院做了一个小型的口腔手术,治病期间,用过红霉素一类的药。而我,长期饮酒,婚后也没有节制,这对孩子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工资低微,用于应付婚后的日常生活还略显紧迫,再有一个孩子,一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额外的窘困。

我们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留不留下这个孩子呢?

我们的心里很矛盾。

我们想去医院把这个孩子做掉,但每次出门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把我们拉了回来。我们坐在床上,愁眉不展,犹豫之中,又被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亲情所纠缠,难以割舍,难解难分,心底一阵阵酸痛。

亲子。

生命。

一轮金色的光环出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到温暖、潮湿,还有一缕淡淡的苦香。

我决定留下这个孩子!以一个父亲的名义!!

那段日子,我觉得自己非常神圣。

我和端端妈妈刚结婚时,住在长春市自由大路一栋老房子里,我们的家在四楼,向阳,宽敞而明亮。从我们的窗户望下去是斯大林大街葱郁茂密的杨树,还有自由广场——个美丽的街心花园。

我们的窗子正对着自由大路。

那时,自由大路的两边种植着一丛一丛的紫丁香,春天的时候,花香袭人。

我想,我们的孩子是奔着这美丽的环境来的!

我和端端的妈妈是高中同学,毕业后都没有考上大学,我们成了“待业青年”。现在的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孩子——端端,他们不会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待业青年”这个词对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沉重的包袱。

我们的压力都很大。

我做过许多种临时工作,筑路、建筑、卖报、打零工……而端端的妈妈也在一家街道小厂干过一段日子。后来,通过她父亲的一些努力,才进入学校去当代课教师。

可以说,我们婚前没有一点经济积累。

我们结婚的时候,是家里帮着操办的,但种种原因,我们自己也向同学和朋友借了近两千元钱。我们是1988年结的婚,那年的三月,我才进入一家群团组织的“史志办”工作,每个月拿62元几毛钱。端端的妈妈工资也不比我高。而我们每个月必须计划的开销却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为曾借给我们钱的那些同学和朋友们存钱。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月的开支中,有一笔钱是铁打不动要存到银行里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约定的时间内尽量把欠的钱还清。

现在,又突然有了一个不日即将降临的孩子!

我们原本紧张的生活更加紧张起来。

我一度把酒戒掉了,用省下来的钱买一些有利于为胎儿和母亲补充营养的食品。说起来很有意思,端端的妈妈怀端端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酸的东西,喜欢吃葡萄。有一次,我们单位分了10斤葡萄,我非常高兴地拎回了家。

P4-6

序言

与其说这是一本写儿子生活成长的书,倒不如说是作者借着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真实描述,延伸了作为男人初为人父的警醒,渗透了新一代父亲的普遍意义上的责任和担忧,以及极端个人色彩的长途奔袭和挣扎——趋避现实而深藏理性,外表冷峻、坚强而骨子里却愁肠百结颇多无奈,细心呵护尊严与美好,而客观现实又难免讽刺与尴尬。

每个孩子的成长往往都要走过令父母们担惊受怕的“最不放心的地段”,因为是端端和他的父亲德北,这里便有了格外的亲情与柔情,不夸张的激情与豪情,植根于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

一本叫人动情的书。

这不是一种简单评价,而是一种体会,一种深切的感受。翻开书卷就扑面而来,晶晶莹莹地打湿了你的心。

熟悉德北的人大都知道他极不规则的喜悦方式。但这一次,恐怕是郑重、尊严和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的喜悦。

认识德北有十年了,所见德北的文字各式各样的均有,现实世界里的德北也是个刻苦得不成样的家伙。但真正漂亮的,透得出味道的,还真是近几年来的东西。

看得出他选择的体例更倾向于自由,更松弛,更有自己的节奏。重要的是综合这一切他力透纸背所展现出来的视野和胸襟,他自我审视时所反映出来的对成长的关切与关注,他编织童话时所能渗透出来的对现实人生的深刻理解。

德北在他的创作世界找到的那种乐不知返的幸福境界,绝不比任何一个步入巅峰的优秀作家逊色。这就是为什么你很难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精明得糊涂,大方得小气,能干得偷懒,温柔得伤情的谋生人与“名人于德北”做等量齐观。

或许,你还想尝试了解更多,那我们就共同期待德北的下一个开篇。我们深信,随着他创作的日益丰厚,他笔力的不断深邃,我们会透过一个日渐自省、日趋深刻的作家的引领,认识一个又一个似曾相识的人物,体验一浪高过一浪的趣味人生。

事实上,叫人眼界大开的无一不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而作家,不过是寻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而已。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和完善了自己。这该是《我和端端》的成功之处,也是德北创作的得意之处。

让我们为此感谢德北,和他那个平凡得琐碎,但不断追求的小家。

德北曾供职在长春创刊不久的一家少儿杂志社《智慧少年》。你不难从独特的文字中找到他。1996年的七、八期合刊,德北创作了整本杂志,同时被包装为“名人于德北”。那时大致这样写他:

于德北跟名人似的。

好多人认识他,从认识他的文章开始。  他写大块文章,社会追踪报道;写小说,人生百态揭秘;写散文,恣意冥灵游走;写诗,博大畅然与纤纤柔情共蓄;又写童话,俏皮中透着智慧,引人入胜中不乏深刻哲理。

一个妖气十足的于德北。

于德北能干。他创作的灵感仿佛无时不占据着厚重的脑壳,一旦奔波的脚步停下来之后,便有无数的精灵爬满格纸,且在他大大的眼镜后面闪着光。

于德北壮。以一当十地连续作战,是他的拿手绝活。饭量、酒量、饮水量都令人刮目相看,一举一动中都是北方的分量。

于德北细腻。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让你追踪得到又把握不着。他很潇洒,又很疲倦地应付着每一种考验。

他的根深扎在北方与亲情之中。

名人于德北,精力旺盛的,忙碌的,够意思的,无所适从的,多忧多思的,有成就的。

从你们的角度看,会有更多,也更精密!

……

现在的德北较之过去有一些变化,他更多地关注起人物的命运,就像你手头这部《我和端端》。就像高的是山,深的是海,各有各的高低起伏,各有各的曲直婉约,各有各的顺水浮生……有生命的地方,无一处不动人。德北用他的笔这样告诉你。

刘翠玲

(笔者为散文作家,时任《智慧少年》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任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社长。)

后记

2012年9月11日,端端穿戴整齐,郑重地出门,快步向公交车站走去。他的背影硬朗、鲜艳,充满青春气息。我能想象,他面对阳光的样子,嘴角挂着微笑,目光里流溢着快乐和自信——在毕业两个月之后,他终于踏上了社会为他准备好的工作岗位,以一个纯正的社会人的角色开始为世界贡献他的光和热,他是生活洪流中的一分子,以尚显稚气但绝对坚定的姿态去迎接着属于他的未来。

和十几年前一样,我悄然地站在他的身后,在内心为他默默祈祷,并在祈祷中加入自己的幸福和感动。在我身后,还有一双眼睛,那属于端端的妈妈,我们甜美的感受在空气中汇集一处,随着凉润的秋风向高远的天空飞去。秋天来了,蒲公英妈妈又需要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去,我和端端的妈妈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是草地上最最普通的蒲公英花,但我们美丽的目送,是世界上最金黄灿烂的爱意。

端端初中就读于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中就读于长春市外国语学校,大学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我只能用健康来形容他。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学校里最优秀的,但他一直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纯真少年、上进青年。他喜欢体育,尤其是篮球;喜欢写作,并在高中毕业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银色森林》;喜欢吉他,时间不久,他的指弹就得到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羡慕。他善良,没有阴暗的心理,能够正常地分析和看待问题,这一切足以让我欣慰。他学习了两门外语——英语和日语,我相信这对他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现在,他努力地在思考自己的将来,在一张白纸上规划自己的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定会逐渐地优秀、更优秀起来,到那时,他的梦会更有色彩。

我仿佛还能听到自己二十三年前的呢喃——  “你是世界交给我们的第一个孩子,也许是我们生命中唯一的一次机会,我和你妈妈都很珍惜。当有一天,爸爸妈妈再向世界交还你时,你该会是怎样的形象……”

那么,现在我说——

“世界啊!我要交卷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和端端--一个年轻父亲感人至深的亲子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德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08291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9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