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维也纳美术史学派/美术史里程碑
内容
编辑推荐

维也纳学派是巴洛克文化传统与现代批判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西方第一个传承有序、富于批判精神的美术史学派,其中最有成就的当属李格尔及其“艺术意志”的概念。该派的美术史学者既追求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又强调面对艺术品原作的视觉领悟,他们将art与history这两个词切实地结合起来,在大学和博物馆的互动中构建起了art history这门学科。《维也纳美术史学派》由施洛塞尔等人著,收录了关于维也纳美术史学派的相关文章,通过各位艺术史研究者关于这一学派的基本概念、理论架构以及价值判断的论述,向我们呈现了这一学派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研究方法。

内容推荐

维也纳美术史学派是西方美术史学史上最重要的学派,影响极其深远。贡布里希也曾称自己是这个学派的一员,而第一个记述它的历史、为它正式命名的则是贡氏所敬重的老师施洛塞尔。施洛塞尔(Julius von Schlosser,1866-1938)于1922年开始执掌维也纳大学美术史教席,十多年后写下了这篇《维也纳美术史学派》长文。在文中他追溯学派起源,梳理师承脉络,整理学术传统,为后来众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施洛塞尔学识渊博、胸襟博大、文笔优雅隽永,字里行间流露出作为老学派最后一位掌门人对“我们学派”的真挚深沉的感情。时隔八十年后,我们将这篇名文的首个中译本刊行于世,以向这位伟大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就此机会,《维也纳美术史学派》还特地选编了一批涉及维也纳学派的名篇,凡十二篇,分为三组。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方学界对老学派理论遗产的利用、评价与反思。最后一组文章涉及“新维也纳美术史学派”,其理论主张自问世时起便多有争议。

目录

编者前言

维也纳美术史学派(施洛塞尔)

 正文

 J.D.伯姆和他的圈子

 阿尔贝特·冯·卡梅西纳

 爱德华·冯·萨肯

 古斯塔夫·阿道夫·冯·海德

 艾特尔贝格尔

 陶辛

 维克霍夫

 特奥多尔·冯·西克尔

 李格尔

 德沃夏克

 笔者本人

 美术史家编年名录(哈恩罗泽)

 Ⅰ艾特尔贝格尔教授任职期间

 Ⅱ陶辛教授任职间

 Ⅲ维克霍夫教授任期以及李格尔教授任期

 Ⅳ德沃夏克教授任期

 Ⅴ空位期

 Ⅵ施洛塞尔教授任期

艺术意志的概念(1920,潘诺夫斯基)

李格尔思想的精华(1929,泽德尔迈尔)

阿洛伊斯·李格尔(1963,帕赫特)

阿洛伊斯·李格尔:艺术、价值与历史决定论(1976,帕赫特)

维也纳学派发展中的博物馆工作与历史学(1983,比亚洛斯托基)

维也纳学派关于美术史进程之结构观(1983,包科什)

反思沃尔夫林与维也纳学派(1983,哈特)

五十年前维也纳的美术史与心理学(1983,贡布里希)

走向严谨的艺术科学(1931,泽德尔迈尔)

图像理论的终结(1931,帕赫特)

严谨的艺术科学:关于《艺术科学研究》第一卷(1931/1933,本雅明)

新维也纳学派(1936,夏皮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维也纳美术史学派/美术史里程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施洛塞尔
译者 张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21679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10.94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