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余饭后说帝王(全集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茶余饭后说帝王(全集珍藏版)》由李津编著,坐上龙椅,他们是不容置疑的天下之主;

脱去龙袍,他们是七情六欲俱显的凡夫俗子;

茶余饭后说帝王;

破译沧桑王朝帝王宫闱秘事,再现沉浮千年历史奇案谜团;

剥去帝王“天子”的神秘外衣,还原凡夫俗子的贪念痴嗔。

内容推荐

《茶余饭后说帝王(全集珍藏版)》由李津编著,《茶余饭后说帝王(全集珍藏版)》的内容如下:

帝王是历史的产物,帝王也是时代的缩影。

他们纵横捭阖,成就惊天动地的不世伟业;他们醉生梦死、游戏人生,让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他们残暴荒淫,淫邪嗜杀,人人惶恐度日,埋下亡国的祸根;他们为夺帝位,父子反目,兄弟成仇;他们出世不明,死得也蹊跷;他们钟爱一生,风流韵事传千古……

翻开本颇有趣味的“探秘”史书,犹如打开神秘的潘多拉魔盒,是你想也想不到的惊险和刺激。不要赞叹历史的鬼斧神工和匪夷所思,因为无论如何,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而它就在你的手上……

目录

第一部分 秦汉篇

秦始皇赢政/2

英雄也怕问出身——秦始皇的“生父”悬案

“暴毙”还是“谋害”——从宫廷政变看始皇死因谜团

汉高祖刘邦/7

遇蛟龙斩白蛇——汉高祖祥云笼罩的身世奇闻

汉惠帝刘盈/11

并非吕后提线木偶——刘盈谋略鸿图之谜

汉文帝刘恒/13

倾巢之下存“完卵”——刘恒疑虑重重的“帝王心计”之谜

汉景帝刘启/16

七国之乱晁错何辜——景帝追悔“寡恩忍杀”之谜

汉武帝刘彻/19

遗世而独立——千古独宠第一人李夫人之谜

“巫蛊冤案”太子自缢——“思子台”前武帝饮恨之谜

汉宣帝刘询/25

汉宣帝“故剑情深”——敝六宫只宠民间结发妻之谜

汉元帝刘爽/30

元帝无缘幸昭君——匈奴曾惹《昭君怨》之谜

汉哀帝刘欣/33

汉朝国势积重难返——儒雅天子“临危即位”之谜

新帝王莽/36

沽名诛子一篡位弑帝之谜

汉明帝刘庄/41

元宵节点灯明帝首创——皇帝一梦引佛入汉之谜

汉章帝刘炟/43

 汉章帝引领东汉鼎盛之谜

汉和帝刘肇/48

除窦氏夺权力——薄命天子雄志理政之谜

汉顺帝刘保/53

外戚宦官之玩偶——汉顺帝夺权又失势之谜

汉桓帝刘志/55

党锢霍乱朝政风雨飘摇——汉桓帝荒淫后宫一生未留子嗣之谜

第二部分 魏晋南北朝篇

魏武帝曹操/62

 曹操陵墓千古之谜

魏文帝曹丕/64

“煮豆诗”里争风吃醋——文帝贪色谋害胞弟之谜

魏明帝曹叡/69

有母甄氏洛神重生——魏明帝究竟属“袁”属曹之谜

蜀汉昭烈帝刘备/72

临危受命诸葛亮——刘备托孤之谜

蜀汉后主刘禅/74

“扶不起”还是“不扶”——诸葛亮阴影下的“阿斗”之谜

 阿斗乐不思蜀之谜

吴末帝孙皓/80

 荒淫暴虐吴末帝亡国之谜

晋武帝司马炎/83

愈万佳丽争相贿赂“羊”车——晋武帝后宫奇闻之谜

晋惠帝司马衷/88

荒唐奇闻——中国首位白痴皇帝猝死之谜

晋明帝司马绍/90

单枪匹马探敌营,不敌“情”毒一丸药——东晋明帝猝死谜团

晋孝武帝司马曜/93

酗酒皇后“言传身教”——孝武帝“酒疯”命丧美人手之谜

十六国·前秦晋王苻生/96

 暴虐成疯魔——苻生嗜杀乱政之谜

十六国·汉昭武帝刘聪/102

红日入怀,白光入宅——刘聪杀胞弟篡位之谜

南朝·宋明帝刘或/104

 送宠妃明帝荒唐“借腹生子”

——假戏“真”作嬖臣之子反类亲生之谜

南朝·齐郁林王萧昭业/106

无实权只得颠鸾倒凤——会作乐当属皇后第一之谜

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111

 萧宝卷纨绔天子之谜

南朝·梁元帝萧绎/113

荒唐“龙凤斗”——徐妃讽画“半面妆”元帝冷离“死人婚”之谜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116

可叹玉树后庭花——骚客后主奏响“亡国音”之谜

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元宏/121

孝文帝英雄难摘“绿帽子”——荒唐皇后“赐死”之路曲折之谜

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124

掷美人头弹“美人骨”——由明君到暴君的“谜政”之路

第三部分 隋唐五代篇

隋文帝杨坚/130

紫气满庭,舍利神异——隋文帝兴佛建寺遇“异僧”之谜

隋炀帝杨广/134

十六院美色仍贪“媚药”——夜梦后主终步亡国后尘之谜

唐高祖李渊/139

“雀屏中选”得贤妻,误中“美人计”反脱险——高祖韵事之谜

唐太宗李世民/142

 唐太宗篡改国史之谜

唐高宗李治/144

 高宗乾陵选址之谜

唐中宗李显/147

唐中宗被谋害之谜——韦氏母女联合毒死“厚道”皇帝

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153

杨氏是否隋室宗亲——武则天故布疑阵令身也成谜

唐玄宗李隆基/157

解语花亦是“助情花”——杨贵妃冰雪聪明得皇宠之谜

唐肃宗李亨/164

专宠情深明皇自愧不及——肃宗宠妃“襄国”竞似男儿之谜

唐代宗李豫/17l

“马上皇帝”霸气何减柔肠——一生惦记“沈氏”失踪成谜

唐宪宗李纯/173

唐宪宗独爱青楼歌妓——“李铸帛书”侍婢郑氏生“龙子”之谜

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温/177

儿媳轮流“入侍”为夫谋位——为美色远亲子终被弑杀之谜

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182

后唐庄宗被优伶谋杀之谜

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185

 后晋高祖甘为契丹“儿皇帝”之谜

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189

 石重贵掠叔母成皇后——“情缘”“孽缘”祸成谜

五代十国·南汉后主刘鋹/194

含璧缚绳抬棺出降——嗜阉皇帝亡国之谜

五代十国·前蜀后主王衍/197

 前蜀后主骄淫亡国之谜

五代十国·后蜀后主孟昶/201

 花蕊夫人美色暗藏“杀机”——太祖凯觎后主猝死成谜

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207

大小周后一代才子帝王——“牵机毒药”因“才”命丧黄泉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214

“兄终弟及”并非太祖仿圣人——“烛影斧声”太宗“弑兄”之谜

宋太宗赵光义/217

 太宗登基和“金匮之盟”之谜

宋真宗赵恒/220

 “澶渊之盟”和“天书神降”之谜

宋仁宗赵祯/225

 “狸猫换太子”——仁宗生母之谜

宋英宗赵曙/230

追赠生父名分震惊朝野一“濮议论战”的“礼法之争”之谜

宋神宗赵顼/234

力排众议独慕“拗相公”王安石——神宗变法兴国之谜

宋哲宗赵煦/242

 屡立废孟皇后哲宗无子——婕好机关算尽反误性命

宋徽宗赵佶/246

“飞将军”李师师曾迷天子眼——青楼天子风流之谜

宋钦宗赵桓/250

 钦宗“六甲神兵”拒敌之谜

宋高宗赵构/252

靖难“漏网之鱼”赵构继大统一“泥马渡康王”成千古之谜

宋孝宗赵音/256

 检处女孝宗险继位——中兴未果赵瞽厌政之谜

宋光宗赵悖/259

 娇媚悍妇李凤娘——宋光宗“惧内”之谜

宋宁宗赵扩/264

杨妃“娇计”夺后位,太子误中“美人计”——宁宗废太子之谜

宋度宗赵椹/268

 “姚黄”侍女曾堕胎,“魏紫”关孙溺瑶池

——“白痴天子”登基之谜

宋恭帝赵显/273

喇嘛赵显的“高僧”生涯——被元朝安排出家的宋恭帝

辽道宗耶律洪基/276

 萧观音美色反成谗,“回心词”惊换三尺白绫

——辽道宗冤杀皇后之谜

金海陵王完颜亮/280

’ 金屋广储佳丽,母女同享一夫——金海陵王无道嗜淫之谜

元太祖成吉思汗/284.

“万马踏平”的蒙古“密葬”——绝迹江湖的成吉思汗陵墓之谜

元世祖忽必烈/287

 “神风”二度袭击蒙古“豆腐渣”舰队

——忽必烈远征日本失利之谜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290

 “鲁班天子”手艺巧夺天工

——纵情“房中术”末主痛失大元之谜

第五部分 明清篇

明太祖朱元璋/300

 “草野”皇帝,漂泊僧人

——御统千军万马的“出家帝王”身世秘闻

明惠帝朱允蚊/305

 建文帝登基之谜

明成祖朱棣/308

 篡夺王位改修出身——明成祖生母之谜

明英宗朱祁镇/311

 “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夺门之变”二度登基

——传奇皇帝的戏剧化人生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315

“姐弟恋”万贞儿独霸宪宗——差距十九岁的宪宗“姐弟恋”之谜

明孝宗朱祜樘/326

寻生母谜雾难解,空六宫专情第一——明孝宗出身冷宫之谜

明武宗朱厚照/332

 浪荡天子情迷酒家女之谜

明世宗朱厚炮/336

 有怨宫女闯祸起杀机,无辜妃子含怨遭凌迟

——“修道”嘉靖帝的悲惨后宫秘闻

明神宗朱翊钧/339

 万历皇帝“梃击案”之谜

明光宗朱常洛/341

 明光宗“红丸案”之谜

明熹宗朱由校/344

 “傀儡戏台”熹宗如痴如醉,

 “天才木匠”江山摇摇欲坠——天才木匠鲁班皇帝之谜

明思宗朱由检/347

 喜怒无常崇祯杀尽百官,

 走马换官崇祯失尽臣心——崇祯亡国自缢之谜

清太祖努尔哈赤/353

“炮伤”还是“抱恙”——努尔哈赤死因之谜

清太宗皇太极/356

 皇太极继位之谜

清世祖福116i/358

多尔衮可疑让位,大玉儿一段绯闻——顺治帝继统之谜

清圣祖玄烨/361

 康熙天花与登基之谜

清世宗胤禛/364

 雍正即位之谜

清高宗弘历/368

 疑窦重生弘历的身世之谜

清仁宗颙琰/372

 热河“雷劈”,仁宗暴死成疑团;

 力挽狂澜,雄心抱负终遗恨

清宣宗晏宁/376

缡匣风波——宣宗继位之谜

清穆宗载淳/379

 婆媳失和,倔强“妖”后受冷遇;

 妓馆常客,穆宗疑似“梅毒”亡

清德宗载湉/381

变法明君成软禁囚徒——德宗与慈禧决裂之谜

清末代皇帝溥仪/387

 末代皇帝溥仪葬地之谜

试读章节

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于《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等处,似乎死因已明,无可置疑。可是将这几篇有关秦始皇死亡情况的文字细细阅读,可发现其中有耐人寻味之处。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主要巡游云梦、会稽等地时,李斯、胡亥、赵高等随从,上卿蒙毅也在随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亲弟弟,为皇帝的亲信,可是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毅被遣“还祷山川”。这似为最高等的计谋。因蒙恬领兵30万随公子扶苏驻防上郡,从秦始皇的身边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苏的耳目;加之赵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后因秦始皇赦免,赵高才恢复官爵,赵高对蒙毅恨之入骨,要诛蒙氏一族。赵高是个宦官,专管宫廷御车与印信、墨书。这次秦始皇巡游,自然少不了中车府令的事务。而且后来赵高还“行符玺事”,执掌传达皇帝命令和调兵的凭证“玺”和“符”,赵高当然随从。秦始皇这次出巡,一路劳顿,到平原津就病倒了。赵高奉命写遗书,给受命监军河套的秦始皇长子扶苏:“与丧命咸阳而葬。”信还未送走,秦始皇就呜呼哀哉于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北)行宫了。

为了不使秦始皇死的消息传扬出去而引起混乱,丞相李斯秘不发丧,将尸体载于车中,饮食奏请如常。一面命令车子加紧赶路,一面让赵高尽快派人把秦始皇的遗诏给扶苏送去。赵高可不愿意让扶苏继承皇位,因为扶苏为人正派,根本瞧不起阿谀奉承的赵高。秦始皇的小儿胡亥是一个昏庸的家伙,且赵高还曾受命教胡亥学习法律,二人正好臭味相投。赵高想立胡亥为皇帝,以便实现他篡权乱政的阴谋,因而他违背秦始皇的命令,扣着诏书不发。赵高说动胡亥威胁李斯,三人经过一番密谋,就假造秦始皇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马上自杀,不得违抗。接到诏书后扶苏流着泪自杀了。蒙恬不愿这么糊里糊涂地自杀,他说皇帝巡游在外,命令我带兵30万戍边,这是天下重任,怎么能见个使者就自杀呢?谁知道其中是否有诈?使者于是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等候处理。

胡亥、赵高、李斯听说扶苏已经自杀了,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他们不取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巡游的架势,从沙丘到井陉,而后抵太原,经直道回咸阳,绕了三四千里。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了,为了遮人耳目就买了许多鱼装在所有车上以乱其臭,迷惑大家。到咸阳后,他们马上公布了秦始皇死亡的消息,发丧出殡。紧接着,胡亥就登基做了皇帝,是为秦二世。赵高升为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赵高阴谋得逞以后,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他向秦二世进谗言,陷害蒙氏弟兄,诛杀诸公子;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的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秦二世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投狱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

从以上赵高篡权乱政的几个步骤就可以看出,赵高是个包藏祸心、阴险毒辣的人,因此使人不得不怀疑秦始皇的死与赵高有关。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体质较弱。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生病。但是否秦始皇就因此一命呜呼,尚令人怀疑。

郭沫若曾写过一篇历史小说《秦始皇之死》,其中描述秦始皇在平原津渡黄河时,癫痈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处于昏迷状态;当车赶到沙丘后,宿了一夜,第二天,赵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右耳流出黑血,耳孔内有一根寸长的铁钉。这篇小说反映出早就有人怀疑秦始皇的死属于非正常的死亡。至于谋害者是谁,小说中认为是胡亥。其实,赵高进行谋害诛杀的可能性比胡亥大,因为诏书、玉玺都在赵高手中,继承王位的决定权也掌握在他与李斯手中。而胡亥即使弑父,如果得不到赵高、李斯的配合,不仅得不到王位,反而有杀身之祸。而赵高常随侍在皇帝左右,乘机行事不露痕迹,要比胡亥方便得多。

如果要问赵高为什么要谋害秦始皇,答案是赵高唯恐扶苏继承皇位,如前所述,他对李斯讲:“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而赵高对蒙恬、蒙毅恨之入骨,岂能容得蒙氏争宠,所以必须阻止扶苏即帝位。而秦始皇刚愎自用,绝非进谗能奏效,只有结束这一暴君的生命,才可拥诏立十八子胡亥。秦始皇平时居于深宫,戒备森严,无法下手,现在他在旅途中病倒,这真是天赐良机,正如赵高对胡亥所说:“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所以他果断地对重病中的秦始皇下毒手,使其提前结束生命,完全有此可能。

那么,赵高是否敢干这弑君的勾当呢?他的言行已做出最好的回答。他对胡亥讲:“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著之,不为不孝。”赵高不仅有以上弑君议论,而且后来还有弑君的公开行动——秦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后不久,大泽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燃起农民斗争之火,这时,赵高认为天下已乱,时机成熟,欲篡位称帝。但他怕大臣们不服,想设法试验一下,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服从自己。于是,就导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有一天赵高牵了一头鹿进入咸阳皇宫,把它献给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一听,不觉大笑起来,说丞相你错了,怎么把鹿说成是马呢!说着立即问左右的官员们到底是鹿还是马。他们当中,有的怕得罪赵高,不敢说实话,只好默默不语;有的讨好赵高,跟着说假话,硬说是马;有的尊重事实,直言为鹿。事后,赵高认为直言为鹿的都是反对他的人,便将他们一一暗害了;而那些在事实面前表示沉默的人,特别是对那些存心说假话而巧于阿谀奉承的小丑,则成了赵高收罗的对象。赵高摸清了舆论的底细,不久便派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率士兵千余人,乔装谎称为盗,闯入望夷宫,历数胡亥的罪状后,逼他自杀。胡亥惊骇不已,苦苦求免,而阎乐骄横地说:“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说着就指挥士兵拥向胡亥,胡亥只好自杀身亡。这时,赵高就把玉玺佩在自己的身上,来到大殿,欲自立为帝;可是群臣不从,他无可奈何,才立胡亥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王。从这般逼宫的行径就可以得知,赵高这种心狠手辣的人,他弑君并不为怪。然而,作恶多端的赵高最终也是自食其果,落了个被子婴刺杀的可耻下场。

不难看出,秦始皇之死,实质上是一场宫廷政变,而这场政变的导演是赵高,他总想时时处处去支配命运、支配别人,而扶苏、蒙恬、蒙毅、李斯、胡亥等就是被他支配的牺牲品。但是,赵高要实现对诸人的支配,首先要支配秦始皇,只有假借秦始皇,才可以实现自己的阴谋;对活的秦始皇支配不了,只有将他弄死后假传遗诏。至于赵高怎样将秦始皇弄死,这正是历史上的缺页,因此对秦始皇的死因尚无定论,这个“沙丘疑案”应当存疑。

P4-6

序言

中华五千年历史,演绎了多少兴衰与荣辱,更迭了多少代帝王与将相。从两千年前专制时代的第一位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皇帝——秦始皇赢政算起,到最后一位皇帝——清末帝溥仪为止,共有三百多位皇帝走马灯似地涌现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舞台上。帝王是历史的产物,帝王也是时代的缩影。他们或是流芳千古,或是遗臭万年,或是像普通百姓一样,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但他们用自己或悲或喜的人生,演绎了一段又一段的悲情故事与或雄壮或荒淫的历史。他们或深或浅的足迹,在共同写就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壮丽的历史乐章、绘成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

古往今来,帝王将相纵横捭阖,成就了惊天动地的一世伟业:英雄豪杰慷慨悲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千古传奇;昏君庸主游戏风尘,窥视了大千世界的神秘奇丽:后宫佳丽情海生波,演出了梦幻人生的悲欢离合。人们总是用无限的思古幽情去仰视帝王,带着新奇的心理对帝王进行解剖。然而众多的说辞或记载的遗漏,让原本远去的故事更加神秘,帝王将相因隐而秘,史海沉浮,失散了多少真实的史实,留下了多少难解的疑窦与谜团。斗转星移,失去的已灰飞烟灭,而留下的却是一串串令人惊诧和匪夷所思的离奇故事。我们对帝王的了解只能依稀当年,似是而非。

本书在众多的皇帝中选择了一百多位。他们并非都是最具特色,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贤明,有的昏庸;有的雄才大略,有的鼠目寸光;有的功勋卓著,有的庸碌无能:有的绝妙文才,有的情思万种;有的长寿,有的短命;有的勤俭执政,有的荒淫败国……形形色色,我们从各“色”的皇帝中,从他们的身世、性格、情感、登基、执政、立储、立后、死因等多个层面,用不同的视角去探求他们“秘”而不宣的各种细节,以及朝代更迭、国家兴衰的种种秘闻轶事。

皇帝在古代被视为真龙天子,可他们毕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爱恨与情仇。编者笔触历史上“隐秘”最多的九重之内,将至高无上者的形象赤裸裸地表露在公众之前,揭去其神秘的面纱,使读者一睹“龙颜”之真容,活现历史之真貌,以彰显其形、其志、其人。

全书融学术性、历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用犀利的笔锋,直刺历代皇帝兴盛衰亡之谜:用立体的视角为你全面揭开各个朝代内部隐秘的帝王真相、皇宫大内鲜为人知和不为人知的轶闻秘事。本书采用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的方法,历史脉络清晰,人物个性鲜明,一件件匪夷所思的秘事和一桩桩疑案、谜团带领你走向千年的故国,领略历史的残酷,带领你享受奇妙事件背后的真相和对未知事件的揣测,可谓震撼人心,扣人心弦。

本书将成为历史学习者查阅的历史典籍。成为历史爱好者增长见识学问的书籍,也将是大众了解古代帝王神秘故事的趣味读本。愿您能够在轻松的阅读中体会到历史的兴衰。感受到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浩瀚与传奇。

由于编者能力及对历史史料掌握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3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余饭后说帝王(全集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22986
开本 16开
页数 3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2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0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