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盗窃罪研究--以司法扩张为视角
内容
编辑推荐

《盗窃罪研究--以司法扩张为视角》作者魏海融古今之理,吸百家之长,取中外精华,既注重旁征博引,也注重感悟思辨;既注重逻辑论证,也注重实证考察,就像一剂“粘合剂”,把盗窃罪理论研究的“碎片”粘合起来,经过作者的再加工、再创造。

内容推荐

盗窃罪是世界第一大罪,具有起源最早、范围最广、数量最多、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等特点,是严重影响社会安全感的常见多发犯罪,历来是刑事政策关注的重点,也是理论与实践争议问题较多、热点纷呈的“是非之地”。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司法实践突破立法和传统理论的扩张现象日益显现,盗窃罪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充满争议,而传统理论难以给出合理的界定和解释,新的理论又没有形成广泛认同,致使司法实践困惑颇多、难以统一。《盗窃罪研究--以司法扩张为视角》即以司法扩张现象为视角,对盗窃罪实践中存在的重大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回应实践需要,助推理论深化,促进立法完善。

本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八章展开。

绪论部分阐述了盗窃罪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和本书的研究视角及方法。

第一章“盗窃罪司法扩张概论”。本章对盗窃罪司法扩张现象进行了宏观研究。首先在第一节界定了“盗窃罪”和“司法扩张”的概念,指出在我国刑法学现时语境下,广义的盗窃罪是指以盗窃为必要手段或选择手段的犯罪集合,包括一般盗窃罪、特殊盗窃罪和与盗窃罪具有想象竞合关系的其他犯罪;狭义的盗窃罪就是指一般盗窃罪,即《刑法》第264条规定的盗窃罪。所谓“司法扩张”是指司法裁判呈现的不断扩大刑法规制范围的动力、现象和趋势,通常表现为对现有立法规定和传统理论的“突破”。本书即以我国现行的盗窃罪立法规定和传统的盗窃罪理论为参照和根据,以一般盗窃罪的司法扩张为视角展开。在第二节,全面考察了我国盗窃罪司法扩张的表现形式,包括入罪门槛降低、盗窃对象拓展、盗窃行为放宽、盗窃目的增容、盗窃主体扩充等。在第三节,剖析了盗窃罪司法扩张原因,并进行了正当性分析。指出盗窃罪的司法扩张既是必然趋势,也是无奈之举,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司法扩张(仅指不利于被告人的从重扩张)如属于扩大解释的范围,则属适度扩张;如属于类推解释的范围,则属过度扩张,主要判断依据就是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

第二章“盗窃罪对象的司法扩张”。本章以盗窃罪对象范围为研究重点,首先在第一节分析了盗窃罪对象的基本属性,即经济属性、物理属性和法律属性;接着分别在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对不动产、无形财产和虚拟财产能否成为盗窃罪对象进行了分析、探究和论证,从总体上认为不动产、无形财产和虚拟财产都可以成为盗窃罪对象。

第三章“盗窃罪客体的司法扩张”。本章以盗窃罪客体的内涵、结构及冲突规则为研究重点。在第一节介绍了盗窃罪客体的主要学说,并揭示了学说变化的内在原因;在第二节对盗窃罪客体作了创新性思考,对盗窃罪客体的层次性、接近具体性、主体相对性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法益冲突的基本规则;在第三节,对盗窃罪法益的核心即现实占有问题进行了专门分析,提出了现实占有的判断根据和认定规则。

第四章“盗窃罪目的的司法扩张”。本章以盗窃罪目的内涵、结构和认定为研究重点。在第一节首先探讨了有关盗窃罪目的的学说观点,揭示“非法占有的目的”的内涵呈现不断放宽的发展变化趋势;然后在第二节对盗窃罪目的“不要说”进行批驳;接着在第三节对通说“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进行了解构,主张用“排除意思+利用意思”解释“非法占有目的”,以正确划分与故意毁坏财物犯罪的界限,同时还可将使用盗窃涵盖其中;最后在第四节专门就行使权利、正当行为和认识错误等复杂情况下认定“非法占有目的”阐明观点。

第五章“盗窃罪行为的司法扩张”。本章以盗窃罪行为的秘密性为研究重点。首先在第一节分析了盗窃罪秘密窃取说、平和窃取说两大学说的基本观点,认为两种学说争议的实质是扩张盗窃罪还是扩张抢夺罪的目标选择问题;在第二节对平和窃取说提出了商榷观点;在第三节提出公然以平和方式获取财物归为抢夺罪更为适当,并从立法目的、立法原则、罪责实质和刑事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

第六章“盗窃罪既遂形态的司法扩张”。本章以盗窃罪既遂标准为研究重点。在第一节分析了关于既遂的学说观点及发展脉络;在第二节对盗窃罪既遂标准进行理论评析的基础上,阐明本书基本立场,即控制较大数额财产说;在第三节本书从客观、主观和数额三个方面探讨了既遂标准的实践把握规则和方法;在第四节对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等行为犯的既遂问题进行研究。

第七章“盗窃罪主体的司法扩张”。本章以单位盗窃为研究重点。首先在第一节,分析了单位盗窃犯罪的主要学说、争议焦点及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关系,在基础上阐明了本书的基本立场,即探究实质目的和历史解释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个人犯罪是单位犯罪的基础和前提;在第二节对单位盗窃罪作了实质展开,分析了单位盗窃罪的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论证了单位盗窃罪的实质,即特殊的自然人犯罪,提出对个人定罪处罚的基本标准,即与普通自然人盗窃罪相同。

第八章“盗窃罪过度扩张的限制”。本章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提出了限制盗窃罪过度扩张的基本思路。在第一节,主张要加强盗窃罪立法,努力实现盗窃罪立法明确化、全面化、协调化和体系化;在第二节提出要从加强盗窃罪的司法解释、案例指导、统一认识和培育正确的刑法适用理念等方面进行司法限制。

结论部分以“勘测盗窃罪的边界”为题,对全文主要观点作了小结。

《盗窃罪研究--以司法扩张为视角》的作者是魏海。

目录

内容摘要

绪论

一、盗窃罪的研究价值

二、盗窃罪的研究现状

三、本书研究视角及方法

第一章 盗窃罪司法扩张概论

第二章 盗窃罪对象的司法扩张

第三章 盗窃罪客体的司法扩张

第四章 盗窃罪目的的司法扩张

第五章 盗窃罪行为的司法扩张

第六章 盗窃罪既遂形态的司法扩张

第七章 盗窃罪主体的司法扩张

第八章 盗窃罪过度扩张的限制

结论:勘测盗窃罪的边界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盗窃罪研究--以司法扩张为视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042785
开本 32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4.35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5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