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传(读写达标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名人传》由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作,该传由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通过这几部传记,作者试图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内容推荐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名人传》里的三个人,虽然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另一个是俄国的作家,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不同,事业和贡献也都不同,但在创作过程中,其作者罗曼·罗兰紧紧地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目录

名师导航

贝多芬传

◎原序

◎第一章

◎第二章

◎后记

◎贝多芬遗嘱

◎思想录

米开朗基罗传

◎导言

◎力

◎力的崩裂

◎绝望

◎爱情

◎信心

◎孤独

◎死

◎这便是神圣的痛苦的生涯

托尔斯泰传

◎思想与灵魂的磨合

◎写作生涯的开始

◎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挣扎

◎生命的终结

读后感

考点直击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的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的祖父名叫路德维希,生在安特卫普,直到20岁时才住到波恩来,做当地大公的乐长,对贝多芬以后的音乐生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其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

贝多芬幼年时就表现出了出众的音乐天赋,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重负。父亲把他当做神童一般炫耀,四岁时,他就被整天地钉在钢琴前。童年的贝多芬试图和父亲做抗争,父亲不得不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

他少年时代就得操心经济问题,打算如何挣取每日的面包,那是来得过早的重任。11岁,他加入戏院乐队;13岁,他当了大风琴手。1787年,他失去了他亲爱的母亲。17岁,他做了一家之主,还要照顾自己的两个兄弟和那不争气的父亲,因为怕父亲将自己的薪水全部拿去喝酒,乐队负责人直接将贝多芬父亲的工资给了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尽管如此悲惨,尽管后来他几乎终身都在维也纳度过,然而这位音乐巨人却对家乡波恩永远保持着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

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德国也没有能够幸免于难。波恩大学是新思想的中心。1789年5月14日,贝多芬报名入学,在德国文学课上,年轻的贝多芬听到,“专制的铁链斩断了……幸福的民族!……”1792年11月,正当战事蔓延到波恩时,贝多芬离开了故乡,住到德意志的音乐首都维也纳去。革命的情绪也影响着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他受着爱国情绪的鼓动,在1796—1797年两年内,他写了《行军曲》和《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民族》两首爱国歌曲。第二交响乐所特有的战斗性,令人想起产生它的时代。法国大革命已经波及到维也纳。拿破仑数次战败奥地利,兵临维也纳城下。贝多芬渴望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地建立一个共和民主的政府,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他写的《英雄交响曲》是以拿破仑为题材的,并献给了拿破仑。而拿破仑后来的称帝令贝多芬十分地失望,他转而歌颂人类的自由之神普罗米修斯。贝多芬的音乐,此时到处体现着历史战争的踪影,如《科里奥兰序曲》《第四四重奏》《热情奏鸣曲》《哀格蒙特序曲》,甚至《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这些音乐充分体现人类伟大的力量和勇气。后来,贝多芬开始厌恶法国的征略者。但他对于法国强烈的感情,依旧能很清楚地感觉到。此时,贝多芬已经开始焕发他天才的力量了,他知道他的意志所在,他相信自己。1796年,他在笔记簿上写道:“勇敢啊!虽然身体不行,我的天才终究会获胜……”那时他才初露头角,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次钢琴演奏会,震惊了欧洲的音乐界。

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身上之后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病魔开始它的酷刑。从1796年起。贝多芬已经开始耳聋。这病也许是受遗传的影响,也许与他母亲的肺病也有关。贝多芬1796年所患的耳咽管炎,到1799年变成剧烈的中耳炎,因为治疗不善,随后成为慢性的中耳炎,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耳聋的程度逐渐增加,而贝多芬全部的作品可以说都是在这之后写成的。耳朵日夜作响,他的心脏也受剧烈的痛楚折磨。听觉越来越衰退,在前几年中他瞒着家人,连对最心爱的朋友们也不说;他避免与人见面,使他的残废不致被人发现;他独自守着这可怕的秘密。在他晚年,据说他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一端咬在牙齿中间,用以在作曲时听音。多么巨大的苦难!巨人的创造力此时反而爆发出来,这种悲剧式的愁苦,反映在《悲怆奏鸣曲》《七重奏》《第一交响曲》等一批名曲当中。这些曲子不光是有悲伤也有生命的快乐,那些美妙的岁月,一下子是消灭不了的;当它们不再存在时,光辉依然照耀着生命。在这些肉体的痛苦之上,贝多芬还经受了爱情的折磨,他对于爱情的神圣抱着坚定的观念。这样的一个人受着爱情的欺骗,成为了爱情的牺牲品。他不断地钟情,如醉如狂般颠倒,他不断地梦想着幸福,然而立刻幻灭,随后是悲苦的煎熬。

1801年时,贝多芬将那首著名的作品《月光奏鸣曲》献给热恋着的朱丽埃塔·圭恰迪妮,可是他为这段爱情却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自身的残疾和贫困的生活使贝多芬格外自卑,而圭恰迪妮却是稚气而自私的,这使贝多芬十分苦恼;后来这女子嫁了一位富有的伯爵。贝多芬坚强的天性是不易屈服的,在给弟弟的信中,他写道:“我的体力和智力突飞猛进……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过才开始。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该是多美!”

这爱情,这痛苦,这些屈辱,内心的悲剧,都体现在他的《月光奏鸣曲》《幻想奏鸣曲》以及六支宗教乐曲中。他渴望爱情,更热恋着生命。

幸福在他眼前显现了。1806年5月,他和特雷泽·特·布伦瑞克订了婚。在她还是一个小姑娘时,她就爱上了他。他这一年所写的《第四交响曲》是一朵精美的花,蕴藏着贝多芬一生比较平静的日子的香味。有人说:“贝多芬那时竭力要把他的天才,和一般人在前辈大师留下的形式中所认识与爱好的东西,加以调和。”爱情的温暖,对他的举动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影响,这时他兴致很好,心灵活跃,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穿着也很讲究。爱情的美好影响一直保存到1810年,使他结出了最完满的果实,创作出了《第五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第十七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等一批传世的经典曲目。

出乎意料的是,这段爱情并没有开花结果,出于某些神秘的理由,也许是贝多芬的贫困,没有高贵的出身,这段爱情终究是令他感到屈辱的。又或许是因为他愤世嫉俗的性情,他的病情,使他的爱人受难,他们最终解除了婚约,然而双方都对彼此保持着终生的爱恋,直到生命终结。他在笔记上又写道:“屈服,深深地向你的命运屈服。只在你的艺术里才有幸福。上帝!给我勇气让我征服我自己!”

P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传(读写达标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罗曼·罗兰
译者 周婷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452192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10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