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的权力制约因素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在建设政治文明的过程当中,无法也没有必要抛弃自己的传统政治法律文化。本书的写作宗旨即在于探寻潜藏于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当中的权力制约因子,并试图揭示这些权力制约因子未能生发为权力制约制度的根本原因所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的权力制约因素》(作者王运红)的研究属于探索权力制约机制本土资源的尝试之一,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中国在建设政治文明的过程当中,无法也没有必要抛弃自己的传统政治法律文化。本书的写作宗旨即在于探寻潜藏于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当中的权力制约因子,并试图揭示这些权力制约因子未能生发为权力制约制度的根本原因所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的权力制约因素》的研究属于探索权力制约机制本土资源的尝试之一。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的权力制约因素》(作者王运红)的写作得益于文化遗传学原理的启示。借用遗传学的术语,权力制约的形态有“基因型”和“表现型”之分。权力制约的“表现型”就是指权力制约的制度.而权力制约的“基因型”则是指那些蕴含着权力制约根本性状的因子,但尚未发育为权力制约制度的习俗惯例、思想理念、文化传统等。权力制约的“基因型”要生长发育成权力制约的“表现型”——权力制约制度,必须具备适宜的“生态环境”.这种适宜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权力制约基因的充分表现和发育。相反,如果只存在权力制约的基因,而生态环境不利于其表现和发育,甚至可能抑制其表现和发育,则权力制约的基因无论如何也演化不出成熟的权力制约制度来。文化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既可以客观地探寻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的权力制约基因,又不回避中国历史上存在着的专制与暴政的史实,从而避免在权力制约和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研究当中的两极化倾向,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从而为中国特色权力制约制度的构建寻求可能的本土文化资源。

本书分为导论、文化篇、权力制约篇、基因篇、环境篇、结语六部分。

导论部分对权力制约及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文化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的介绍,对本书研究范围作一个基本的界定;第二章简单梳理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章介绍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

权力制约篇分为二章,集中探讨了权力制约的根本特征。因为权力制约基因就是指蕴含着权力制约根本“性状”的思想、理论和文化传统,所以界定权力制约的根本特征乃是本书展开论证的一个基本前提。权力制约的理念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赋予了权力制约并不完全相同的价值承载,这些价值包括平等、自由、民主、人权等。将权力制约所承载的价值混同于权力制约本身,是造成权力制约概念歧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将“分权制衡”等同于权力制约,尽管抓住了现代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但是这一观点的欠缺在于将实现权力制约的手段混同与权力制约本身。手段的有效性并不能同时证明其唯一性,将权力制约的实现手段混同于权力制约本身,这是造成权力制约概念歧异的另一重要原因。所以该篇首先廓清了权力制约理念从古至今的历史演进过程,继而罗列出有关权力制约的主要理论观点并逐一分析,意在通过历史的考察与理论的比较,从中发现权力制约的“内核”。

基因篇分为四章。首先界定了权力制约基因的概念,蕴含“约束权力”这一根本性状的习俗惯例、思想理论、文化传统都可以视为蕴含着权力制约的“基因”。进而用文化基因论的观点透视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笔者认为,如果说权力制约需要超验价值观的支撑是一个基本规律的话,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当中的“天道观”作为一种超验的正义观,不仅意味着一种高于法律和君权的在先约束,而且是古代中国衡量权力正当性的最终标准,在为权力制约提供价值根基和合法性论证上,与西方文化中的“自然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贯穿于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发展始终的“民本主义”思想则为“天道观”提供了现实的落脚点。首先,民本思想隐含着“民众是天下主人”、“君主权力来自民众的授予”的意义。其次,民本思想隐含着君民之间的契约关系:是否信守“民本”是中国古代评价一切王朝及其君主的最高法则。最后,民本思想隐含着相关的惩罚机制:君主如果不履行君民之间的“契约”,就会因失信天下而被民众抛弃。因为畏惧民众的实际力量能够将其“易位”,君主亦不得不收敛锋芒、慎用手中的权力。权力制约的历史告诉我们,权力制约并不仅仅意味着有一部成文的最高法——宪法,理解权力制约的更恰当的方式是将宪法视为一整套牢固的惯例。诚如卢梭所言:真正的宪法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深深镌刻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礼”都丝毫不逊色于至今仍为世人津津乐道的1215年英国人写在羊皮纸上的那一纸“契约”。从礼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说,它确与宪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将其简单类比为“宪法”不甚妥当的话,这些类似之处至少是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存在“权力制约基因”的重要体现。尽管上述权力制约基因与我们现代人所熟知的西方文化中的权力制约基因有所不同,但其制约权力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只不过中西对于权力制约的方法与途径不同而已。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比较强调人们“善性”的弘扬、依靠当权者自身的修养和上天的“天谴”和民众的“放伐”理论来遏止权力的滥用;西方文化传统则比较强调法律对人之“恶性”的遏制,强调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和运行限制权力。限制权力有不同的手段,是因为权力制约基因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无优劣之分。

环境篇分为三章。根据遗传学的理论,“基因型”要转化成“表现型”,必须具备适宜的生态环境。对权力制约基因而言,这种适宜的生态环境包括适宜的政治生态环境(多元的权力结构)、社会生态环境(公民社会的成熟发育)和经济生态环境(市场经济一定程度的发达)。权力制约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生态环境当中才能够由潜在的“基因型”发育为“表现型”(权力制约制度)。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如此。相反,如果只存在权力制约的基因,而生态环境不利于其表现和发育,甚至抑制其表现和发育,则权力制约的基因无论如何也发育不成成熟的权力制约制度。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当中的权力制约基因长期以潜在的形式——“基因型”传递,而没能生长成权力制约的“表现型”(即成熟的权力制约制度),其根本症结就在于恶劣的“生态环境”:权力一元的政治环境使权力制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宗法血缘性的社会环境使一切私人领域湮没在国家之中;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环境窒息了个人的独立性和权利意识。

结语部分指出:无论是西方权力制约的历史还是中国百年来的权力制约机制建设历程都告诉我们,权力制约制度离不开各国传统文化的支持,真正的权力制约道路,只能是本国传统文化与实践的共同产物。不同的民族,铭刻在其心目中的那个“最高法’’是不同的,并且是任何外来移植的“宪法”无法取代的。权力制约制度的构建如果忽略一个民族内心所铭刻的那个“最高法”,无论它付出多大的热情和努力,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南辕北辙,要么是使移植来的宪法或权力制约制度变成逾淮之橘。我国从近代开始的权力制约制度建设的努力屡遭挫折,其根本原因并非如一些人所谓“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是反权力制约的”,而在于“拿来”的权力制约文化种子并不一定适合中国这片土壤。近代中国权力制约制度构建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代中国不具备权力制约机制生长的“生态环境”,而不应归罪于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与权力制约制度绝非水火不容,相反,我们能够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发现大量蕴含着权力制约精神的文化基因!如果我们不致力于创造适宜权力制约基因生长发育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基因仍然只能以潜在的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延续.而不可能生发出权力制约制度来!目前,转型中的中国正在为“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断地创造着越来越有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当此时机,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发掘利用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的权力制约资源,继续致力于创造有利于权力制约基因生长的“生态环境”,则我国权力制约机制构建的前景将是十分乐观的。

目录

导论/1

一、选题由来/1

(一)对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研究

中民族虚无主义的质疑/l

(二)文化遗传学的启示——拓宽权

力制约研究途径的尝试/7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9

(一)有关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积

极因素的探索/9

(二)关于权力制约的研究/22

三、研究方法/28

(一)历史研究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9

(二)比较研究法/30

(三)文化遗传学的研究方法/30

四、研究目的、意义及分析框架/31

五、本书的创新及尚待深化研究之处/32

文化篇

第一章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概念/37

第一节 “文化”的辞源/37

第二节 政治法律文化的内涵/41

第三节 对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界定/45

本章小结/48

第二章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49

第一节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滥觞:夏商周时期的

神权政治与宗法礼制/49

第二节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定型:秦汉时期对先

秦治国理论的整合与中国传统政治法律体制的

确立/53

第三节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发展与演变:隋唐与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改造制作/55

本章小结/58

第三章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59

第一节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特质/59

第二节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现代意义/69

本章小结/75

权力制约篇

第四章 “权力制约”理念的历史变迁/79

第一节 古代希腊罗马的权力制约理念/80

第二节 中世纪的权力制约理念/84

第三节 近现代的权力制约理念/87

本章小结/90

第五章 权力制约理论的拓展/92

第一节 “权力制约”纷说/93

第二节 权力制约的实质特征探析/103

本章小结/107

基因篇

第六章 权力制约基因及其不同表现形式/113

第一节 文化传统、文化基因/113

第二节 权力制约基因的产生及其不同表现形式/116

第三节 文化基因论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125

本章小结/135

第七章 中国古代权力制约的价值根基——“天道观”/137

第一节 “天道观”的产生及其系统化/138

第二节 “天道观”的完善及其发展/149

第三节 权力制约视角下的“天道观”/157

本章小结/16l

第八章 中国古代权力制约的哲学基础——民本主义/163

第一节 民本思想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165

第二节 权力制约视角下的民本主义/174

第三节 民本思想制约君主权力的表现/188

本章小结/197

第九章 传统中国的“礼”与西方宪法之比较/199

第一节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200

第二节 “礼”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201

第三节 对于“礼”的宪法学分析/210

第四节 “礼”对君主权力制约的体现/222

本章小结/230

环境篇

第十章 权力制约基因生长的政治生态环境分析/235

第一节 多元权力结构——权力制约基因生长的适宜政治

环境/236

第二节 传统中国的一元权力结构对权力制约基因的抑制/242

本章小结/253

第十一章 权力制约基因生长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254

第一节 公民社会:权力制约的社会基础/255

第二节 西方国家权力制约制度形成过程中公民社会发挥

的重要作用/257

第三节 传统中国的宗法社会是不利于权力制约基凶生长

的社会环境/260

本章小结/273

第十二章 权力制约基因生长的经济生态环境分析/275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权力制约基因生长的有利生态环境/276

第二节 传统中国的自然经济对权力制约基因的抑制/283

本章小结/288

结语/290

参考文献/294

后记/30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的权力制约因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运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859815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4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2014018745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