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2年,卢梭的《爱弥儿》在巴黎被禁。1762年8月20日,巴黎大主教博蒙就禁书写《主教训喻》,一周后正式发表。9月26日,卢梭在莫蒂埃收到样本。十月初开始回信——《致博蒙书》。这封长信就像一出戏剧。主角是卢梭本人。他本色扮演了一个不幸受迫害的作家。这封通篇“只谈宗教不谈政治”的书信,事实上通篇在谈论政治德性问题,并且时时暗示,即便在一个迫害年代里,只谈宗教不谈政治也是不可能的。
图书 | 致博蒙书(卢梭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内容 | 编辑推荐 1762年,卢梭的《爱弥儿》在巴黎被禁。1762年8月20日,巴黎大主教博蒙就禁书写《主教训喻》,一周后正式发表。9月26日,卢梭在莫蒂埃收到样本。十月初开始回信——《致博蒙书》。这封长信就像一出戏剧。主角是卢梭本人。他本色扮演了一个不幸受迫害的作家。这封通篇“只谈宗教不谈政治”的书信,事实上通篇在谈论政治德性问题,并且时时暗示,即便在一个迫害年代里,只谈宗教不谈政治也是不可能的。 内容推荐 1763年问世的《致博蒙书》是反映“卢梭的宗教”的重要文献。文中那句“我是基督徒”,不仅带有显而易见的真诚,更是萨瓦代理本堂神父所建造的朴素然而坚实的神殿里的拱顶石。这不是什么情感流露或抒情活动:我们已然触及良知光照下的理性,自《论科学和文艺》直至《爱弥儿》所建立的哲学的核心。卢梭将这种基督宗教称为“人性的和社会的宗教”。换言之,基督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彼此的内涵中找到了共同本质。 《致博蒙书》这封长信就像一出戏剧。主角是卢梭本人。他本色扮演了一个不幸受迫害的作家。 目录 中译本导言 法文本导言 致博蒙书 附录:启示的假想或寓言片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致博蒙书(卢梭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卢梭 |
译者 | 吴雅凌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7902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2 |
CIP核字 | 2013280104 |
中图分类号 | B565.26 |
丛书名 | |
印张 | 4.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