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梨园拉魂第一腔(拉魂腔区域文化特质考察与研究)/音乐理论书系
内容
目录

序/1

绪论/1

一、研究之缘起/2

二、研究之背景/5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13

第一章 拉魂腔流布的淮海地区/20

 第一节 区域文化圈与淮海地区取域/20

一、区域文化圈概念/20

二、“淮海地区”文化圈取域/25

三、作为区域文化圈的四省交界地区/31

 第二节 淮海地区的生态景观/36

一、自然生态景观/37

二、文化生态景观/41

三、民间音乐文化生态景观/55

第二章 拉魂腔渊源及形成考辨/75

 第一节 同名同源三形态——“腔调”、“声腔”及“剧种”/75

一、拉魂腔称谓释义/75

二、拉魂腔之起源/79

 第二节 “腔调”来源及“声腔”、“剧种”的形成/86

一、腔调与方言/86

二、腔调源于淮海地区的民间音乐音调/92

三、从“腔调”到“声腔”再到“剧种”/95

第三章 区域文化圈内的拉魂腔/99

 第一节 语言与习俗影响下的拉魂腔/99

一、语言与声腔剧种/99

二、习俗与腔调风格/108

 第二节 社会动荡影响下的拉魂腔/112

一、天灾人祸与人口迁转/112

二、艺人与班社流动/121

 第三节 拉魂腔及各路剧种/128

一、“三小戏”时期的拉魂腔/128

二、“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时期的拉魂腔/131

三、拉魂腔“五路”的划分及“三大”剧种/133

第四章 拉魂腔声腔的区域文化共性与子区域文化个性/145

 第一节 拉魂腔声腔与区域文化共性/145

一、曲调、板式、腔式及板体之共性/146

二、男女分腔与拉腔共性/152

三、组腔方式上的共性/156

四、主奏乐器及乐队伴奏共性特征/168

五、拉魂腔声腔共性的“区域文化”特质/174

 第二节 拉魂腔“三大”剧种声腔与子区域文化个性/179

一、淮海戏声腔音乐/179

二、泗州戏声腔音乐/183

三、柳琴戏声腔音乐/186

四、拉魂腔“三大”剧种声腔个性的“子区域文化”特质/190

第五章 拉魂腔与淮海区域民间音乐文化/197

 第一节 拉魂腔剧目、曲牌及锣鼓经/199

一、相同剧目与剧目移植/199

二、曲牌与锣鼓经/204

 第二节 拉魂腔腔调与表演/210

一、腔调的吸收与融合/210

二、表演的模仿与借鉴/226

第六章 淮海地区拉魂腔个案考察/231

 第一节 柳琴戏:江苏省柳琴剧团考察/231

一、剧团概况/231

二、演员生存状态与技艺传承/233

三、代表剧目与演出情状/236

四、行政机构设置与艺术生产运行机制/241

 第二节 泗州戏:安徽省濉溪县程升园泗州戏民间班社考察/244

一、班社概况/244

二、班社组成成员、分工及组织规模/247

三、演出形式、经济运作与区域文化适应/248

第七章 区域文化中拉魂腔的生态与生存/255

 第一节 区域文化构建与变迁对拉魂腔之选择/255

一、政府关注与投入,/256

二、运行机制的完善/257

三、舆论的导向/260

四、观众的培养/261

 第二节 拉魂腔自身艺术构成对区域文化构建与变迁之适应/263

一、群众性与地方性/264

二、独特性/267

三、与时俱进,精益求精/269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拉魂腔未来/272

一、继承创新/273

二、观演适应/275

三、民间属性/278

四、个性特色/280

结语/283

附录一 淮海戏艺人传承谱系表/287

附录二 泗州戏艺人传承谱系表/289

附录三 柳琴戏石门宗传承谱系表/291

附录四(插页) 柳琴戏传承谱系表

附录五 2006年6月至2010年8月笔者主要田野工作概要/293

附录六 江苏省柳琴剧团2007年春节 期间演出安排表/296

图谱表索引/301

参考文献/304

后记/309

编辑推荐

薛雷所著的《梨园拉魂第一腔(拉魂腔区域文化特质考察与研究)》主要采用民族音乐学的“区域文化构成”理论和视野,将其核心观念贯穿在各章的描述和具体研究之中,就此点来说,可视为本著述的一个基本特色。其中,第二章“拉魂腔渊源及形成考辨”之同名同源三形态——“腔调”、“声腔”及“剧种”,从音乐构成角度,厘清了“淮海文化圈”内“拉魂腔”概念固有的三种不同层次内涵,即作为一般民间腔调的“拉魂腔”、作为一种戏曲声腔的“拉魂腔”和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剧种的“拉魂腔”;第四章“拉魂腔声腔的区域文化共性与子区域文化个性”,对其具有共同区域文化背景并同属“拉魂腔”戏的三大剧种——淮海戏、泗州戏和柳琴戏,既从音乐形态分析角度,总结出彼此间音乐所具有的区域共性,又客观分析彼此间音乐上所具有的分支剧种个性;第七章“区域文化中拉魂腔的生态与生存”,除提出“政府关注与投入”、“运行机制的完善”、“舆论的导向”、“观众的培养”等有关“拉魂腔”艺术生存与发展策略之外,更是立足于拉魂腔自身艺术构成角度来谈论该剧种声腔对区域文化生态和变迁的跟踪和适应……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拉魂腔流布的淮海地区 ; 拉魂腔渊源及形成考辨 ; 区域文化圈内的拉魂腔 ; 拉魂腔声腔的区域文化共性与子区域文化个性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梨园拉魂第一腔(拉魂腔区域文化特质考察与研究)/音乐理论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107207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25.52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