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纸上烟霞--风景是心中的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纸上烟霞--风景是心中的梦》是作者马力近年散文的一部分。作者行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国外著名景点,触景生情,对人生多有感悟。全书共分上下两编,文章共计102篇,包括《古海精魂》、《安徽山水歌》、《峨眉山佳话》、《永州,那片醉人的春绿》、《漓江绿梦》、《岛上时光》等。

内容推荐

《纸上烟霞--风景是心中的梦》是一本散文集,分“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两编,文章包括《多向蒙山览烟霞》、《所有的红色扑山》、《不见阳明只见》、《江边情绪》、《秋日的江行》、《漓江畔的少女和她的梦》等。

《纸上烟霞--风景是心中的梦》由马力编写。

目录

自序/001

上编 青山行不尽

 古海精魂/001

 张家界人物/003

 秦岩溶洞/007

 情满瑶山/009

 金鹗 /012

 梵净山记/014

 天下寿乡/019

 安徽山水歌/024

 仰望天柱/029

 八公山晚眺/035

 又上黄 /038

 庐山续记/041

 上井冈/045

 朝武当/049

 鄂西山行/055

 武夷入画/059

 九日山/063

 塔山/067

 抱犊崮/070

 多向蒙山览烟霞/073

 马蹄寺/080

 纵笔昆仑/085

 峨眉山佳话/093

 名山/095

 祖山/097

 涞源零札/099

 慕田峪长城吟/106

 石花洞情思/109

 血痕下的战墟/112

 凤凰111/114

 望儿山/118

 鞍山/120

 五女峰/124

 越秀山/126

 所有的红色扑山/128

 通什/135

 不见阳明只见/138

 金刚 /141

下编 绿水去何长

 三峡/145

 峡江丝缕/147

 江边情绪/152

 遥对楚天/155

 赤壁无恙/157

 秋日的江行/160

 橘子洲/165

 永州,那片醉人的春绿/167

 冯河风情/170

 九寨拾翠/172

 黔江/174

 心,浸在桂林山水中/177

 漓江绿梦/180

 漓水情/183

 漓江畔的少女和她的梦/187

 黄庭坚系舟处/190

 千岛湖短歌/193

 憩心云水间/196

 花溪/198

 岛上时光/201

 万绿湖/207

 一条河/213

 最忆是仙湖/219

 半月湾短歌/221

 荣成之光/224

 石岛花乡/228

 大明湖/232

 趵突泉/235

 百脉泉/238

 海览/241

 河魂/247

 窑洞人家/250

 让浪迹的心湖光一样明亮/254

 圣洁的风景/258

 船过淮河第一峡/263

 焦岗湖赏荷/265

 鸭绿江边/267

 辽河入海处/270

 本溪水洞/272

 松花湖上/275

 三角龙湾/278

 北方的湖/280

 琴音,在湖畔飘响/285

 潘家口水库/288

 云水苍苍/290

 什刹海:都市里的水岸风华/294

 唱给北海西岸的歌/301

 江水之南/303

 海南片羽/334

 海行/352

 初游泉州/356

 野柳沧桑/359

 绿波闪漾的美妙瞬间/362

 三日浦/367

 南浦/369

 一条江和一座城市/371

 栖居心灵的海岛/376

 阳光下的普吉/379

 海天之献/383

 布拉戈维申斯克印象/392

 海参崴之忆/396

 黄金海岸的波光/399

 哈得孙河在女神的目光中流过/403

 泰晤士河上萦响古老的钟声/408

山水的意义(代跋)/413

试读章节

八公山晚眺

淮南人出口成章。《淮南子》成语上百条,掺在话里,听着雅。

《淮南子》说理、论学、述古、释典,多训渝之气,我钻不透它,想在这里来几句,有心而无力。和淮南王不能求得精神的相遇,那就知难而退,写我够得着的。

今人厚待刘安,把破旧的祀庙修成了崇宏的淮南王宫,八公山王气犹存。我入山一看,青瓦红柱从蔚秀的林木深处露出古拙的影子,汉家气象。

据说那作《淮南子》的原是刘安招来的一班好道术的人,“江淮间轻薄士”指的应是他们。诸公在壁画上留着形貌,峨冠博带,长衣风里飘,还仿佛听见曼声朗吟。栖隐丹谷,面目皆染一片红润,觉得延年的仙人照例可以驻颜,不必如赤松子或广成子那样枯槁得近于一截古木。

宫后筑升仙台,本出自宋代李唠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中的故事。来游之人,不妨从这里面看出一点小说性。从我的经验出发,不死而能白日飞升,在天国延长现世的幸福至于无穷,这意思尽够荒唐。编造这样的故事还并不怎样难,不过画出心中的虚象罢了,信受也各依人愿,无从奉行却是一定的。苦心修炼,寄人生之望于心造的幻景,竞至理想化,质虽不实,也只好如此这般了。

升仙是梦,临山放眺不难。乱峰那边,将逝夕光散射如一抹胭脂,又宛似轻蘸朱墨的画笔在低昂的山脊线上灵妙地一描。白塔寺送出的声声晚钟似含幽眇禅意,孙家花园的鸟啭蝉噪也仿佛意趣不浅,我像是默诵一则韵味清淡的小品,心神不飞动,反安静了。浏览篱前之山,就想到陶诗。靖节虽尊孔教的端严,亦爱庄周的旷放,妙化儒与道在诗人性情中。我读到《饮酒》一诗,亦能感味他深怀的孤独。晋人诗歌,以靖节先生田园吟唱最不可及,他的诗句里有别人诗句里所没有的悠然,被理想点燃的灵魂超越实际环境,创造和畅清新的意象给人领受,消解着凝滞沉闷的空气,且把自身的风度坦诚地表现给世界。诗境转向实境,我虽不能结庐烟霭云岫之间而细数晨昏,聊做山林之梦,比起幻想着把自己的身子放在一朵云上,御风朝天边飞,总也相差不多吧。隐处山泽,获得内心清净,精神终究还是遁世的,功名之士较难合流。求仙者的所谓悟,耽于玄默之境,却更类乎道。闭目冥想,痴得若望一天的云,一夜的星,却稍近古人心者也。

八公山上,秦晋战迹全消。勇锐之师的杀伐,制造死亡,血沃野岭,滋蔓的草木一派生的蓬勃。空气里飘着秋桂的芳馨,说是“人与花心各自香”似还不够,晚风吹过,满山香。

刘安墓在八公山之南林麓间,淝水流其前。照“仰述千载之前,记殊俗之表,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的《搜神记》所录《淮南八公》看,这位淮南王,半人半仙。游宫,所得是仙的一面;吊墓,所得是人的一面,虽则不敢断定土馒头下是骸骨还是衣冠。从人的一面出发,知识界从《淮南子》中看到他在文化史上留下的痕迹;饮食男女从“豆腐始祖”的冠冕看到他给口腹带来的好处。刘安好像没有从生活中离开。

知堂曾说:“豆腐这东西实在是很好吃的。”这也合乎我的想法。淮南出大豆,说起这种物产对于豆腐之乡的要紧,在初到这里我朝淮河两岸平展的田间一望便已留心到了。豆子长熟,农人忙着割下来,摊在秋阳照着的路上晒。我们在北方乡下住得久的人,总不觉得生疏。此番秋收光景我看得最多的莫过兴凯湖一带,大田的豆垄那叫一个长,怕累的人握着镰刀叹气毫不足怪。磨豆、煮浆、点卤的手艺,在我也是早就学成的。寒峭的北风里,围炉于湖畔小屋,用清汤炖着自己做出的豆腐,滋味总是复杂的,年纪虽轻,对于人生似乎比现在还要看得深。如今青春已逝老境来了,感情的闸只闪了一道缝,泥土里度日的生活便梦也似的回到心间。岂非当年混在无数少年中离家插队的我又年轻了吗?眼下我是在淮河田边走路,觉得农事风景可以入画,且作感咏。

P35-37

序言

这一册书,是我近年散文的一部分,均为山水文章。

孔夫子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四十多年前,我告别北京,去遥远的北大荒,扑人兴凯湖湛蓝怀抱的那一刻,怀揣的只是一颗透明的童心,不知道圣人那样高深的讲究。出入风浪十载,并不曾做过什么风景文章,可现在想来,北国的一汪碧水、一片青山,确给了我对于大自然的初步感觉。

眼下的职业,使我常将屐痕叠印在山水间。我走人一片片新异的风景,仿佛从峰峦的皱褶,从流瀑的飞影中感悟到一种语汇。这是心灵同自然的对话。

我将这瞬间的情绪凝定为文字的符号,通过排列,组合成另一种图画。诉诸想象,而非视觉。我认定浪漫的遐想会幻出七彩的光束,柔波般地闪熠在思维的图版上。所以,我精心使笔下的排列显现出优美的形态。山花水月、草桥涧溪、野渡古寺、碧海银滩……都诗化为美丽的意象。

风是季节的语言,在它的琴弦上流动的,是生命的回声。枯黄与新绿飘闪时光之水的色彩。我的散文是山水钟毓的结晶,也是写给山水的爱歌。我愿让它随一缕清风远去,融进峭岩的纹理,浸入江河的粼光。

山水纯净,文亦纯净,方可得诸形神。

遥望寒空一碧,默诵左思语:

非必丝与竹,

山水有清音。

2012年8月于北京静安庄

后记

山水的意义(代跋)

山水是一堆遗散在历史空间的文化符号。它的生命如同运行的天体,邈无终极,而人类对它的解读与诠释也就成为永恒。

将个人史同山水史放在一处看,近于佛偈所说“芥子纳须弥”。大自然是多维的世界,任何一座青山、一片绿水,都有可能是一个奇妙的人口,寻绎的心被它自带的莹莹光色诱着,引着,一经迈过千古的门槛,就会惊异地发现物外的种种瑰丽气象,由你潜寻历史的经纬,慎触文化的脉息,在领悟中获得欢乐的体验。没有谁会真的脱离山水而存在。山水对于人生的意义,颇似花叶仰赖阳光之照射、雨露之润泽,舍此,身心的焦枯是可以预想的。

真正意义上的亲近山水,在我是20世纪60年代末的事情。思想的分野、立场的仇峙,使那个特殊年月的空气里,充满狂躁。而当我离开北京,来到遥远的国境线上一座美丽的湖泊——兴凯湖时,我的心倏地宁静了。那澄澈透明的水面像一匹宽展的绸缎,从天边飘垂一片蔚蓝色,炽亮的阳光落在上面,柔白的云影一路翩跹,悠悠远去。我第一次有了入梦的感觉。我的人生从此置于山水的壮阔场景中。

湖上风景给知青寂寞而低调的日子点缀了色彩。风晨雨夕,那片忧郁的湖水默默消解着怀乡的伤愁、思亲的隐痛,甚至对于死亡的恐惧。我一次次荷锄走在晚风里,乱哼着无调的农歌。湖水唏嘘,橘红色的落霞流泻在远天。我越过的田垄尽端,就是省考古队发掘的新开流文化遗址。从五六千年前的墓葬、渔窖中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让我的思绪同祖先对接,生动、古典的网纹、鱼鳞纹浮闪着新石器时代的渔猎图景。我的写作生涯在大自然的伴奏下开始。我在渔舍的灯下写,窗外鸣着不歇的浪音;我在苇丛边的船上写,耳旁响着无止的风声。时光之水迅疾地流淌,我在这似梦非梦的状态里长大了,而兴凯湖的四季风景在我的凝望中循着固有的节律,不倦地轮回。

这时的我,还是青年,对于风景的感受,是情绪化的。我只从自然形态的层面观照它,注定是表浅的;而开始理性地从人文内涵的层面审视它,对其进行自觉的文化阐释,则发生在以后的日子。

职业给了我访游山水的机缘。风景画屏上绚烂的色彩魅惑我的心。冈底斯山雄峭的峰岭,钱塘江狂舞的奔涛;琼岛的椰风蕉雨,峨眉的慈云清梵……山水潜化着我的文化原则、艺术理想、审美情感以至写作方式、话语形态、创作预设,使我对于文学的价值判断发生移变。抒情、寄慨、言志、载道,我的笔墨时常洇浸于山水的背景。最让我感到厚重的,是在风景中久存的人文意义,它改变了我以往对于山水世界的原始的、直观的审美态度。我在绍兴的周氏百草园,轻抚光滑的石井栏,默望碧绿的菜畦旁粗茁的皂荚树,像是听见垂荫的树叶间鸣蝉的长吟,短墙那边飘着幽幽的泥香,就想起鲁迅的生活。到了湘西的凤凰,清清沱江浮映着临水的吊脚楼,又撩我含咀沈从文笔下的趣味。赤壁的东坡泛舟处,采石矶的李白捉月台,招隐山的萧统增华阁,醉翁亭侧欧阳修手植的古梅,北固山上辛弃疾赋词的凌云亭,还有近濒汉水的米芾祠,富春江畔云山苍苍的严陵濑……流动的风景是一条多彩的长河,我漫溯的屐痕伴着朵朵浪花。先哲的文化精神不只存续于平面的典籍,也存续于立体的山水。不看深印着他们生命旅迹的一柱峰、一泓水,不看飞闪着他们艺术光华的云岭沧波、莽原旷泽,会使我们在面对传统时处于一种尴尬的无根状态,无疑是一种文化经验的缺失。我也在长年跋涉山水的过程中,进行着对于古典遗珍的寻索。岁月的光影和历史的残片从心头闪逝,我就获得一种形而上的充实。

不很久前,我回过兴凯湖。风景依稀似旧年,我却老了。我像四十多年前那样,坐在沙岗上,畅吸潮润的空气,痴望轻漾的碧水,浩茫湖天仿佛飘荡岁月的遗音。浪声如诉,惹人断肠,真是“竞无语凝噎”。很奇怪,这次身返旧地,我没有写出一个字。心里却浸着泪。

梦幻的山水,常常折映心灵的真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纸上烟霞--风景是心中的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246920
开本 16开
页数 4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4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4
CIP核字 201305308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