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天读懂世界经济(最新升级版畅销3版)
内容
编辑推荐

2007年到2012年,一场肇始于美国金融领域的危机爆发,这场危机迅速地蔓延开来,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让人们对一贯看好的欧元区大跌眼镜,让很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尝尽苦果,当然,这场危机也没有放过其肇始国美国……  《三天读懂世界经济(最新升级版畅销3版)》(作者大众财经图书中心)用最短的时间最全面地了解世界经济,权威解读经济政策,准确把握经济走势。

内容推荐

《三天读懂世界经济(最新升级版畅销3版)》(作者大众财经图书中心)用最短的时间最全面地了解世界经济,权威解读经济政策,准确把握经济走势。这既是金融危机再次来袭,欧洲经济紧缩的时代,又是中国经济崛起、担当应有责任的时代。产业布局、食品安全、跨国企业发展等,《三天读懂世界经济(最新升级版畅销3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果敢准确的立场为读者一一打开这些困扰我们生活的谜团。

目录

第一章 读懂全球金融——扑朔迷离的资本世界

令全世界瞩目的美债危机

无法自拔的欧洲债务

为什么只有美国能扩散危机?

美国政府的停摆风波

金融国际化的利与弊

东京登顶失败的启示

第二章 读懂全球货币经济——钱的是是非非

为什么美元能当老大?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

欧元的利与弊

人民币崛起之路

国际货币多元化还有多远?

第三章 读懂全球资本市场——潮水一样的资本流动

令人疯狂的资本运作

全球资本市场

令人心悸的国际热钱

资本市场的最大组成部分一股市

第四章 读懂全球房地产业——房子成为商品之后

房地产业全球概况

世界各国房价对比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业与经济大局

各国房地产政策

第五章 读懂全球产业布局——世界工厂不是福

全球产业链格局现状

世界工厂的“搬迁”历史

世界工厂,做不做都难

新兴市场经济体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比较优势

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

第六章 读懂全球能源经济——能源就是主动权

能源是经济的血液

危机过后的国际能源现状

新形势下的世界能源格局调整

能源的安全就是国家的安全

新能源是决定未来的关键

第七章 读懂粮食安全——粮食是国家的命根子

粮食危机是世界主题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是否会成为霸权国家的武器?

影响世界的跨国粮商

新科技对粮食发展的作用

中国的大豆之殇

第八章 读懂跨国企业——来自民间的国际影响力量

跨国企业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跨国企业是怎样炼成的?

是是非非跨国企业

跨国企业与寡头市场

跨国企业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隐患

第九章 读懂全球经济大势——决定未来走向的转折

全球经济面临全面转型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是否会动摇?

欧元区何去何从?

2014全球资本大势

试读章节

说起世界金融中心,相信只要懂经济的读者一定都会说这三个城市:纽约、伦敦和香港。自从二战后国际金融化迅速发展开始,世界上形成了很多的金融中心,但说起最重要的,那么向来就只有这三个。但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末东京携日本经济迅猛发展之势,曾一度想要挤进这第一集团当中,登顶世界金融业最高峰,但不幸的是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在当时,目本的经济不可谓不强大,日本金融改革的决心也不可谓不彻底,作为日本首都的东京,成为世界金融业又一个重要中心的国际呼声也非常高,但为何日本最后却功败垂成了呢?这对于我们今天发展金融国际化来说,是一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颢。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作为快速发展的经济体,日本有着令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那个时代,日本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东京证券交易所的金融资产存量和交易量也曾经一度超过美国而位居世界之首,东京要做世界金融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在世界上已经有了将东京和纽约并称的声音。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东京的金融中心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根据伦敦金融城近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东京目前在世界金融中心吸引力排名上已经落到了第九,不但远不能与纽约、伦敦和香港相比,甚至落在了新加坡之后。

是什么让日本丧失了成为最重要金融中心的机会?很多人将其归咎于那一场席卷整个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大家认为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摧毁了日本的经济,让日本经济元气大伤,从而在金融领域败下阵来。然而在经济学者的眼中,一切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日本之所以成不了国际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早在日本进行金融国际化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

日本在进行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对本国金融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很多改革都颇有深远影响,然而有几个关键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重视,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货币的国际流通。

我们之前讲过,美国能够主导国际经济,美元的广泛流通是最重要的原因。而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能力最强的经济体,日本在日元的流通方面却没有下多大的力气。

尽管在80年代初,日本政府实现了日元的自由兑换,而因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日元也一度成为各国中央银行不可或缺的储备货币之一,但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却没有实现日元的广泛流通。当时,日元在本国进口和出口中的日元结算比例都从没有超过40%,就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结算了。

据统计,目前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占比例已剩下不到10%,而且日元作为国际储备的比例在近十年中是下降的,这都向世人表明了日元国际化的失败。

当然,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港币的国际化程度还没有日元高,为什么香港能够成为国际重要金融中心呢?那是因为香港和东京不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并不依靠本地经济,香港受土地狭窄所限,本身市场非常有限,因此其金融中心的模式是离岸式。东京则不同,东京的金融完全依托日本本国的雄厚经济实力,是在日本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日元的国际化也就直接决定了日本的金融中心地位。

有国内专家分析,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日元要在全世界进行普及,那么就必然要求日元头寸的持有者到东京投资,因此如果日元能够国际化,那么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无疑是不可动摇的。可是,随着经济泡沫越来越严重,东京市场的投资效率已经越来越低了,这影响了全世界投资者持有日元的意愿,在日本金融市场效率低、风险大、投资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全世界还有谁会千里迢迢拿着日元来投资呢?大家想的只是抛出多少日元的问题。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所以能够在金融中心的位置上博一把,完全是因为日本经济在那个时代的高速发展势头,然而当经济发展停滞,整个经济因为经济泡沫的破裂而陷人到长时间的低迷当中,那么东京的国际金融地位衰落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除了日元的国际流通问题之外,日本金融中心地位的丧失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银行地位过高,行政倾向性明显。

日本有一个重要的金融制度被称为“主银行制度”,主银行制度指的是一家企业的融资主要由一家银行来承担,在这样的制度下,银行就成了企业的“保姆”。客观地说,主银行制度尤其不可抹杀的益处是在融资方面,如果给企业制定一个“保姆”,那自然是比企业到处“找奶吃”便利的多。因此也有人总结说,主银行制度为日本企业融资提供了莫大的便利,是日本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根源。

而我们知道,日本政府向来是最重视制造业的,以制造立国是日本的国策,在这样的国策之下,可想而知的是,银行业最青睐的行业自然也是制造业。在当时,日本制造业的融资难度远远小于其他行业。P25-27

序言

2007年到2012年,一场肇始于美国金融领域的危机爆发,这场危机迅速地蔓延开来,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让人们对一贯看好的欧元区大跌眼镜,让很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尝尽苦果,当然,这场危机也没有放过其肇始国美国,美国连续出现了5年的经济下滑,更爆发了严重的美债危机。

现在,这场危机已经过去7年了,伴随着2014年的钟声,我们已经很难再感觉到那场危机存在过的痕迹,可是,在世界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中,那场危机的阴霾却远远没有消散。

欧元区经过缓慢的复兴之后,让人感觉到一丝后劲不足,那是因为经济危机引发的欧债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日本未来消除经济危机影响由首相安倍晋三推出的“安倍经济学”而步履维艰,前景很不为人所看好,2014年发展如何还未可知;中国在2013年年底确定了以改革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新步调,改革可能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但2014年改革能进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只有美国,在将自己的危机成功地转嫁到了其他国家之后,经济开始了迅速复苏的步伐,对于美国2014年的经济发展形势,国际社会一片看好。

为什么欧元区会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什么日本不能够独善其身?中国以经济改革为方向又是怎么确立的?为什么美国在“闯了祸”之后却能够“一走了之”?对于这些问题,相信每个读者都想知道答案,而在本书中,我们即将带领读者找寻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三天读懂世界经济》这本书已经出到第三版了,在前两版中,我们曾对当时经济层面中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为读者解析了大量的经济学名词和经济模型,在帮助很多读者读懂国际层面的经济大势之余,也解决了很多个人层面上经济困惑。

因为实用性和通俗性,本书在市场上广受好评,我们因此还得到过一些读者的来信来电,在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和很多读者成了朋友,这是我们始料未及又倍感欣喜的。

进入2014年,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很多经济学者都指出,这一年很可能是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因此,在如此关键的年度,我们有义务对新出现的经济问题给读者做进一步解释,这是新形势下读者们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对前册的拓展和延伸。

2014年,世界经济正处在一片复苏之中,但复苏的背后却隐患丛生;2014年,因希腊退出而导致的欧元区垮台的声音似乎已经远去,但欧元区当中的问。题却远远没有解决;中国面对国际新形势,选择了经济领域的改革,但改革该向哪个方向前进,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在美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却向美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2014是极为关键的一年,是我们了解世界经济必须要展望的一年。在生机中暗藏危机,在希望中暗藏绝望,这是我们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判断,当然我们也希望读者们都能得到生机而避免危机,迎来希望而告别失望。

本书名为《三天读懂世界经济》,然而世界经济覆盖面之广、内涵之深,又岂是短短三天能够读懂的?我们也不指望一本书可以将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全部囊括,但对于一些大家都关心的经济热点,我们却可以为读者做一次详细地剖析,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弄明白和自己关系最密切的经济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种错觉,那就是认为经济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只有那些带着金边眼镜、别着派克钢笔的学者们才能探讨。然而现在我们却要告诉大家,经济其实都是一些浅显的道理,我们不以其作为学术研究对象,但对于我们身边的一些事,还是应该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的。

底特律破产的时候能不能去美国抄底?欧洲一些国家打出买房送国籍的原因何在?日本的“安倍经济学”对中国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患相关,相信对于这些问题,也是每一个人都思考过的,弄明白这些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成了经济学者,但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避免吃经济的亏、上经济的当。

当然,作者一人之智毕竟有限,所以对于本书所涵盖的内容,我们并不敢说是一点缺陷也没有的。因此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若您对本书的内容和观点有所异议,我们期待能够与您做更深一步的交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天读懂世界经济(最新升级版畅销3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大众财经图书中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51918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2014029551
中图分类号 F11-4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