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驰骋版图--毛泽东专列纪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从1949年3月25日乘火车“进京赶考”,党中央驻地由西柏坡迁至北京,到1975年最后一次南巡,26年里,毛泽东无论是出国访问还是在国内视察,大多是乘坐专列。铁道部专运处的乘务记录甚为详尽。专列,事实上成为了毛泽东的流动办公室,人们称誉为“流动的中南海”,它与许许多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

《驰骋版图--毛泽东专列纪事》由边学祖编著。

内容推荐

《驰骋版图--毛泽东专列纪事》记录了毛泽东在专列上的工作于生活,从1949年3月乘火车“进京赶考”,到1975年最后一次南巡,毛泽东乘坐专列共计72次,在专列上工作和生活了2148天,累计6年10个月21天,总行程344。79万公里。   毛泽东曾颇为自得地说过:“坐火车可以掌握主动权,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想停就找个支线停下来,可下车看看,或找当地领导谈谈都行。”专列,事实上成为了毛泽东的流动办公室,人们称誉为“流动的中南海”。  

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河北、四川、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安徽、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广东……专列就这么载着毛泽东,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断驰骋在中国版图上……

《驰骋版图--毛泽东专列纪事》由边学祖编著。

目录

前言:2148天专列生活

引子:乘坐专列“进京赶考

 (一)由涿县到北平的专车可做准备

 (二)夜宿“天下第一州”,决定乘火车前往北平

 (三)党中央毛主席胜利抵达北平

一、出访苏联,“毛泽东专列”首次编组运行

 (一)准备工作悄无声息地秘密展开

 (二)到此岂有不下车之理

 (三)看来美国人出的东西也不灵啊

 (四)还是吃他们的饭,这也是个礼节嘛

 (五)哈尔滨,长春,沈阳,一路走,一路看

二、视察黄河:毛泽东第一次出京巡视

 (一)近看济南砾口河滩,远眺徐州黄河故道

 (二)铜瓦厢看决口,柳园口看悬河

 (三)邙山俯瞰,“小黄河”寄情

 (四)不了黄河情

三、专列驶向农村社会主义高潮

 (一)从稳步前进到“停、缩、发”

 (二)形势突变,合作化的步子要快

 (三)全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

 (四)五亿农民的方向

四、从高速奔驰到缓慢制动的“大跃进”

 (一)还是办人民公社好

 (二)兴奋中的“一盆冷水”

 (三)从郑州到武昌,刹车系统启动

 (四)第二次郑州会议,一脚狠刹车

 (五)从韶山到庐山,纠“左”的努力中断了

五、调研解决两大敏感问题

 (一)对比与讨论:浙江与湖南

 (二)消化与吸收:广州工作会议

 (三)又一个敏感问题被解决

六、从天下大治到天下大乱

 (一)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二)一路上都没有听到反应

 (三)又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

 (四)弃专列改乘飞机

 (五)打击的面要缩小,教育的面要扩大

七、“周游列国”说林彪

 (一)争端缘起:设不设国家主席

 (二)武汉点题:这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

 (三)长沙重申:这两首歌不仅要唱,还要照着去做

 (四)南昌叮嘱:除总理外,谁也不要告诉

 (五)杭州警惕:马上就走!谁也不用通知

 (六)上海一丰台:超常规的行车记录

 (七)尾声惊叹:折戟沉沙铁未销

八、专列最后一次离返北京

 (一)我这一次是来养病休息的

 (二)彻底告别第二故乡

九、专列上的珍闻轶事

 (一)“攀亲戚”与“做证人”

 (二)调解身边人的矛盾

 (三)你是火车头,就是我们的头

 (四)“通天大案”发生之后

 (五)所谓“窃听器事件”

后记

试读章节

随即,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听取了从北平专程赶来迎接的叶剑英和滕代远(时任中央军委铁路委员会书记)的情况汇报,决定次日早乘火车前往北平:从涿州上车,经丰台,到清华园火车站下车,改乘汽车到颐和园休息。下午在西苑飞机场举行人城式。

8点多钟,吃过晚饭以后,领导们又在一起谈了关于进城后的若干政策性问题,还谈了次日举行入城式的一些具体安排。

周恩来说:到北平以后,要在西苑机场举行人城式。先检阅部队,然后与各界代表见面,特别是与那些党外知名人士,如张澜、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郭沫若、黄炎培、柳亚子、茅盾等见面。这些人,过去就和我们合作共事,今天胜利了,他们很高兴,急于想见到我们。他们也在考虑今后怎么办?成立新政府以后,他们能安排什么工作。他们的工作安排,将来要和更多的党外人士一起全面考虑。明天只是先见见面,将来也要多听一听他们对新政府组成的意见。对那些过去同我们合作,在反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中做过贡献的党外人士,以及在国民党内部表现比较好的高级将领,都应当安排适当的职务。这是关系到我们政策的问题。必要的时候,也要做他们每个人的思想工作,他们的思想也是比较复杂的。

毛泽东说:我赞成恩来的意见。对做过贡献的民主人士和各党派的领导人,应该在政府里安排适当的职务。在蒋介石反动派统治时期,由于各个时期的情况不同,他们所采取的斗争形式也不同。有时是公开的,有时是秘密的。他们的斗争很坚决,不怕抓,不怕关,不怕杀,在斗争中做出了贡献。那个时候,在蒋介石残酷的血腥统治下,他们能够做到那样,也就很不简单了。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和对共产党人的要求一样。明天我们就要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见面了。明天见面,是他们欢迎我们,也是我们欢迎他们,并向他们表示感谢。我们希望他们继续同我们合作,在今后的政府工作和其他工作中,他们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

毛泽东讲完以后,大家又热烈地交谈起来。中心内容,就是如何对待国民党高级军官的问题。诸位中共领导人对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蒋介石国民党内部的一些高级官员的表现,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看法如何,在国民党军队派系斗争中,每个派系首领的观点、政治见解、对蒋介石是什么态度等,都很清楚。几十年的往事,大家都记得清清楚楚。

大家越谈越高兴,劲头十足。周恩来怕大家太疲劳了,就说:“我看谈话就到这里吧,两点钟还要出发,大家都休息一下嘛。”这样,诸位领导人才结束了谈话,各自回去休息了。

(三)党中央毛主席胜利抵达北平

3月25日凌晨,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登上专列。喷着水汽的火车头,带着七、八节车厢,正在车站待命。上车之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叶剑英、滕代远,各用一间软卧房间。周恩来下达了发车命令后,专列随即启动。

一路上,毛泽东还是显得很兴奋。他对身边卫士说:“我以前也到过北平,到现在整整30年了。那时,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点苦头,遇到了一个大好人,那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后来才算成了马列主义者。可惜呀,李大钊同志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P6-P7

序言

说到1949年后的毛泽东,就必须说到专列,毛泽东的专列。

从1949年3月25日乘火车“进京赶考”,党中央驻地由西柏坡迁至北京,到1975年最后一次南巡,26年里,毛泽东无论是出国访问还是在国内视察,大多是乘坐专列。铁道部专运处的乘务记录甚为详尽,26年里,毛泽东乘坐专列共计72次,在专列上工作和生活了2148天,平均每年在专列上80天,累计6年10个月21天,总行程344.79万公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使用的专列是用国产客车改造而成的,设备条件很差,甚至没有空调。1957年,我国从民主德国进口一列客车,配备给毛泽东使用,设备条件略有改善。专列外形与普通旅客列车基本相同,为深绿色。毛泽东所用车厢里是一间简朴的办公室和卧室,带有独立卫生间。卧室里除了一张硬板床别无他物,卫生间里的生活用品极为普通,都是国产货。办公室摆有写字台、靠背椅、沙发、台灯和几个盛有各种书籍的大书箱,比较方便毛泽东读书办公、批阅文件。专列上的会议室车厢配有会议桌,毛泽东经常在那里召集会议,会见地方领导,听取工作汇报,像在中南海一样。其他车厢则由随行人员、警卫人员和乘务人员使用。

为了不给地方增加负担,除了到目的地考察外,毛泽东大多是在火车上开会谈话,批阅文件,写文章。在铁路沿线,毛泽东可以随时随地停车,同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现场开会、办公,还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基层干部、接近人民群众。在专列上和专列停车处这样别开生面的场合会见外宾,也是常有的事。有不少外国客人都到过毛泽东的专列。对于专列的优点,毛泽东曾颇为自得地说过:“坐火车可以掌握主动权,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想停就找个支线停下来,可下车看看,或找当地领导谈谈都行。”比如,1959年10月毛泽东离开北京,1960年3月回到北京,在外5个多月,跑了8个省、市,停车开会、谈话59次;视察工厂、公社和部队7次;接见外宾5次。除在杭州读书办公两个月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专列上面。

专列,事实上成为了毛泽东的流动办公室,人们称誉为“流动的中南海”,它与许许多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

毛泽东希望乘专列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河北、四川、广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安徽、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广东……专列就这么载着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断驰骋在中国版图上……

后记

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共党史,都是与“毛泽东专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使是仅仅围绕着“专列”本身而不作任何的展开,就非本书文字所能完成的。因此,只能做大体上的回顾与梳理,使读者对“毛泽东专列”有一个基本的、还算系统的了解。

由于资料相对缺乏等可以理解的原因,要写清楚所有历史细节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同样,书中也会因此有这样那样的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李艳、胡正宽于伯文、韩忠宝、张闯等参加了编写,朱琦瑞、葛子瑜、任永强等亦有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驰骋版图--毛泽东专列纪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边学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338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2013102308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