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戏剧史/文学史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日本对中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开始偏重于正统文学,至于戏曲之类通俗文学,迟至17世纪或稍早方引起注意。20世纪以来东京大学盐谷温教授、京都大学青木正儿教授,在中国戏曲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得到学术界的公认。田仲一成编著的《中国戏剧史》对中国戏剧史作了深入的研究。

目录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序言

凡例

导言 视点与方法

第一章 戏剧的产生

引言乡村祭祀礼仪向文艺/戏剧的转化

1.戏剧形式的出现——“春祈”社祭中的戏剧成分

2.戏剧内容的形成——“秋报”社祭中的悲剧因素

 第一节 神灵降临的祈福礼仪——由附体演出、福神舞蹈向庆贺戏的转化

1.原始的附体形式

2.经过美化的附体形式

3.具有象征意义的附体形式

 第二节 驱邪、逐疫的攘灾礼仪——从“傩神武技”到“角抵戏”、“武打戏”

 第三节 针对“孤魂”、“冤魂”的镇魂礼仪——由僧侣、道士主导的祈福礼仪向悲剧的转化

1.针对英灵、英雄的镇魂祭祀

2.针对幽鬼、冤魂的镇魂祭祀

第二章 戏剧的萌芽

引言戏剧萌芽的历史进程

1.先秦汉魏六朝时期(潜伏期)——古代社祭的结构

2.唐一五代时期(萌芽期)——社邑、义社的质变

3.北宋一南宋时期(初期)——迎神赛会的环境

 第一节 庆贺剧的萌芽

1.巫觋礼仪转向歌舞文艺

2.参军戏(歌舞戏)的形成

3.院本的形成

 第二节 角抵戏、武戏的出现

1.古代宫廷的追傩礼仪和戴面具队列

2.唐宋时期的乡村逐疫礼仪和角抵、武技

 第三节 镇魂戏剧的出现

1.孤魂祭祀的形成

2.英灵镇魂戏的出现

3.冤鬼镇魂戏的出现

第三章 巫类舞戏的传承

引言追傩类戴面具舞戏——演唱词话、诗赞类舞戏的传承

 第一节 乡傩的舞戏化

1.乡傩中的追傩武技

2.乡傩中英雄舞戏的形成

3.乡傩中冤魂舞戏的形成

 第二节 堂傩的舞戏化

 第三节 市傩的舞戏化——灯戏图卷

第四章 元代戏剧的形成

第五章 明代戏剧的质变

第六章 清代戏剧的展开

第七章 近代商业戏剧的形成

索引

日文版后记

中文版后记

作者小传

译者小传

校译者小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戏剧史/文学史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田仲一成
译者 布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91521
开本 32开
页数 4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09.2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7-2322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