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钱穆的这本《孔子传》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阐扬孔子教育事业之博大精深,而政治事业实乃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
图书 | 孔子传(新校本)/钱穆先生著作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钱穆的这本《孔子传》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阐扬孔子教育事业之博大精深,而政治事业实乃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 内容推荐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采集以前各书材料写成《孔子世家》,是为记载孔子生平首尾条贯之第一篇传记。钱穆的这本《孔子传》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阐扬孔子教育事业之博大精深,而政治事业实乃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孔子传》提要钩玄,折衷群言,而以《论语》为中心大本。其间取舍从违,实不专为讨论孔子之一生,乃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一部人人必读书。 目录 序言/1 再版序/7 第一章 孔子的先世/1 一、弗父何/1 二、正考父/1 三、孔父嘉/2 四、孔防叔/2 五、叔粱纥/3 第二章 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4 一、孔子之母/4 二、孔子生平/4 三、孔子父母卒年/5 第三章 孔子之早年期/7 一、孔子之幼年/7 二、孔子十五志学/7 三、孔子初仕/9 第四章 孔子之中年期/12 一、孔子授徒设教/12 二、孔子适齐/13 三、孔子反鲁/17 第五章 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23 一、孔子出仕之前缘/23 二、孔子为中都宰至为司空、司寇/27 三、孔子相夹谷/28 四、孔子堕三都/30 第六章 孔子去鲁周游/36 一、孔子去鲁/36 二、孔子适卫/38 三、孔子过匡过蒲/40 四、孔子反卫出仕/43 五、孔子去卫/47 六、孔子过宋/50 七、孔子至陈/51 八、孔子至蔡/54 九、孔子自蔡反陈/59 一〇、孔子自陈反卫/60 一一、孔子自卫反鲁/65 第七章 孔子晚年居鲁/69 一、有关预闻政事部分/69 二、有关继续从事教育部分/75 三、有关晚年著述部分/96 第八章 孔子之卒/104 一、孔子之卒与葬/104 二、孔子之后世/106 三、孔门七十子儒学之流衍/107 孔子年表/108 附录一 读胡仔《孔子编年》/111 附录二 读崔述《洙泗考信录》/116 附录三 读江永《乡党图考》/125 附录四 旧作《孔子传略》/129 附录五 旧作《论语新编》/14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孔子传(新校本)/钱穆先生著作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088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4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2 |
丛书名 | |
印张 | 6.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