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鼓浪闻音(名家笔下的鼓浪屿)/中国文学中国游
内容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与一些文化胜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用他们行云流水般的笔墨抒写壮美的山河,诠释历史的遗迹,展现积淀已久的文化底蕴。这些名篇佳作不仅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背后更隐含着耐人寻味的文化细节。它们再现了名家对于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体会和思索,同时为读者了解地方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空间。

跟随名家一起去旅行,在名家笔下淡雅的书香中领略目的地的魅力和神奇,体味不一样的游赏心情。

朱水涌的这本《鼓浪闻音》汇集了巴金、林语堂、冰心等众多名家的名篇佳作,通过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感悟,带给读者一种更深厚、更值得回味的文化之旅。

内容推荐

“中国文学中国游”是继中国童话中国游之后的另一套人文旅游图书,是一套名家名文的汇编图书。

《鼓浪闻音》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朱水涌教授担纲主编,《鼓浪闻音》中将巴金、林语堂、冰心、郭沫若、舒婷等著名作家有关鼓浪屿的美文汇集在一起,展现了不一样的鼓浪追忆、鼓浪情缘,呈现出他们眼中的鼓浪屿文化。

目录

PART 1 鼓浪·语

 八十自叙·节选

 林语堂自传·节选

 南国的梦(一)

 南国的梦(二)

 月夜

 浮海杂缀

 一首爱国主义的赞歌·节选

 厦门印象记

 鼓浪屿

 鼓浪屿

 我的海

 港仔后日记

 白鹭与日光岩

 绝代佳人鼓浪屿

 鼓浪屿

 鼓浪屿漫步

 迷路

PART 2 鼓浪·诗

 题延平故垒

 登日光岩

 过平户延平诞生处

 乘轮绕鼓浪屿

 日光岩题壁

 游鼓浪屿

 鼓浪屿

 鼓浪屿秋夜

 鼓浪屿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

 鼓浪屿石岩礼佛同谢寤之池直夫( 二首)

 陪南思受谢简之登鼓浪屿和中丞韵( 二首)

 癸未秋日家荔崖驾部招同薛晋侯张其在许希新家中美灼卿游鼓浪屿

 夏日过鼓浪屿饮程玙嘉将军署中

 癸未仲秋同莲士晋侯在美泛舟鼓浪屿游日光岩

 乾隆四十五年春正月过日光岩访瑞球长老题壁

 前题

 鼓浪洞天

 菽庄诸景唱和(八首)

 菽庄四咏

 水操台(二首)

 鼓浪屿干休所高亭远眺

 游厦门鼓浪屿

 忆鼓浪洞天

PART 3 鼓浪 人

 我的同班

 悼念林巧稚大夫

 切音运动第一人

 林君文庆之为人

 少年林语堂在鼓浪屿

 马约翰算我及格

 忆老师

 我与周淑安

 近代中国第一个合唱女指挥家周淑安

 从殷承宗获第二奖谈起

 许斐平,一个朴实谦虚的人

 早逝的钢琴天才许斐平

 小哥儿俩

 渐行渐远的背景

后记

试读章节

厦门印象记

一、不准靠岸

船到厦门是在太阳下山的时候,潮水颇不小。太古公司有一个码头伸出在岸外。我在船上望见了码头上竖着一个吊桥。我们的轮船正停泊在码头外一丈多远的地方,这空隙似乎正是预备用吊桥来连接的。然而船已停了,却看不见码头上有什么人,也没有人预备把吊桥放下来。从岸上来接客的人都在码头旁边下了划子到了我们的船边,我们船上的客人也都纷纷坐着划子上了岸。

“一定是那吊桥坏了。”我想,“不然,从吊桥上走过去多么方便呵!”

于是我也就随着接客的坐了一只小船上了岸,到一家码头边的旅馆里去住。在那里休息了一会,吃了一点东西,我又从旅馆里走了出来,想去望一望厦门的街市。

走出旅馆门口,我忽然看见太古码头上的人拥挤得很厉害,吊桥已经放下了,行李和货件纷纷由船上担了下来。原来吊桥并没有坏。

但是为什么不在船到的时候放下来呢?我猜想不出来。我很想问问这原因,可是没有一个熟人,又听不懂厦门话。

第二天,我跟着行李的担子到了往集美去的汽船码头。那只汽船很小,和划子一样大——甚至可以说比划子还小。这时的潮水也很大。但汽船却没有停靠到岸边来。它只是停在离岸一二丈远的地方。我想不出这原因,只得跟着大家下了一只划子,渡到汽船边去。

在汽船上,我注意地望着海港,看见大小的轮船非常地多,但都-停泊在海港的中间,或离岸不远的地方。只有太古公司是特别的。

“听说厦门是一个有名的都市,厦门人有钱的很多,为什么不造码头呢?”我想,心里觉得很奇怪。“由轮船上下都须坐划子,不是很不便利吗?”

我觉得厦门人仿佛是不大聪明的,在这一件事情上。

但是过了几天,我的这种感觉却被我的朋友推翻了,我开始相信起厦门人的智慧和力量来。

原来厦门有三大姓,人最多势力也最大。那三姓是姓陈的,姓吴的和姓纪的。纪姓人世代靠弄划子过日子。自从有了轮船汽船,他们的生活受了很大的影响。他们不甘心,因此集合起来,不许轮船公司造码头,不许轮船靠岸。太古公司虽然是外国人办的,而且单独地造好了码头,他们也不怕。据说这中间曾经起了许多纠纷,但最后还是穷人们得了胜利,只许码头上的吊桥在轮船停泊二小时后才放下来。

“不准靠岸”,每个弄划子的人都对轮船有着这样的念头。

二、中国首富的区域

到了厦门不久,我忽然听到一个意外的消息,说是我的一个老朋友住在鼓浪屿。于是我急忙坐船到那里去。鼓浪屿真是一个奇异的岛屿,它很小,费了一个钟头,就可在它的周围绕上一个圈子。这里有很光滑的清洁的幽静的马路,但马路上没有任何种类的车子。这里的房子几乎全是高大的美丽的洋房。

“你看这一间屋子,一定以为是很穷的人住着的吧?”我的朋友忽然指着一间小小的破屋对我说。“如果你这样想,你就错了。这一类房子里的主人常常是有几万几十万财产的。”

“照你说来,这个岛屿里全是富人了。”我说。

“自然。穷人是数得清的。以面积或人口做单位,这里是全中国的首富呢!”

“有钱的人全集中在这里,可有什么原因吗?”

“因为这里太平。除了这里,全省的土匪几乎如毛地多。”  “你未免笑话了!”我说。“既然土匪那么多,只要混进来一二十个,不就不大太平了吗?”

我的朋友听了我的话,忽然沉默了。我留心观察他的面色,他的眼睑红了。我也就沉默下来,不再提起这事情。我想,大约是我的语气使他感觉到不快乐了。

过了一会,我们一道走上了日光岩。这里是鼓浪屿最高的山顶。厦门的都市和其他的岛屿全进了我们的眼帘。

“你看见这边和那边是些什么船吗?”我的朋友指着鼓浪屿的周围的海面问我说。

我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这里那里停泊着军舰,有的打着日本的旗帜,有的打着英美的旗帜。

我恍然悟到了我的朋友刚才不快活的原因了。我记起了鼓浪屿原来是租给了外国人的。

“你看见这辉煌的铜牌吗?”我的朋友这样说,当我们走过几家华丽的洋房门前的时候。

我给他提醒了。这样的铜牌我已经瞥见了许许多多,以为一定是什么誊本招牌或住宅的姓名,所以以前并没注意地去看那上面的字。

“大日本籍民……葡萄牙籍民……日斯巴尼亚籍民……”我一路走着,一路读着,我觉得我是在中国以外的地球上。三、球大王

我初到厦门是住在一个学校里。这样可爱的学生,从来不曾遇到过。他们的身材都很高大结实,皮肤发着棕色的光,筋肉紧绽,一看见他们,便使我联想到什么报上所登的大力士的相片。

皮球是他们的生命,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我已在床上听见操场上的球声了。这声音一直继续到吃早饭,上课。他们永不会感到疲乏,连课间休息也几乎变成了运动的时间。每一班都有球队,常常这一班和那一班比赛,这一个学校和那一个学校比赛。有几次我看见运动员跌得很厉害,膝盖上流着血,禁不住自己的心怦怦跳动起来,却想不到他包扎好了,又立刻进了球场,仿佛并没有什么痛苦似的。

在我们江浙人的眼光里,我敢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球大王。

除了很好的体格外,他们还有很好的德性。他们有诚挚的态度、坦白的胸怀、慷慨的心肠,——而服从,尤其是他们的特点。他们从来不会叫一个教员下不得台,或者可以说,他们不大会感觉到教员的缺点。

“怎么这里的学生这样好呢?”我常常想不出这原因来。

有一天,我忽然得到一个有名的小学校的章程,里面载着详细的规则,有一条是:骂人的学生,罚口含石头半点钟。还有几种的犯规是坐监狱。

这时我才明白了。P24-27

序言

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的灵魂,体现了这个地方的精神品格与独特魅力。行走在名山大川或古朴的小岛上,欣赏着峻峭的山峰、清澈的江河、沧桑的古迹,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同时,更期待能够体味其所包藏的文化内涵,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与一些文化胜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用他们行云流水般的笔墨抒写壮美的山河,诠释历史的遗迹,展现积淀已久的文化底蕴。这些名篇佳作不仅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背后更隐含着耐人寻味的文化细节。它们再现了名家对于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体会和思索,同时为读者了解地方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空间。

跟随名家一起去旅行,在名家笔下淡雅的书香中领略目的地的魅力和神奇,体味不一样的游赏心情。无论你是否去过那里,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质朴的文字、怀旧的老照片,将一幕幕似水的记忆呈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文学中国游”系列丛书汇集众多名家的名篇佳作,并根据所涉地方进行分类,目的是通过名家独特的视角和感悟,带给读者一种更深厚、更值得回味的文化之旅。目前,系列书中首先出版的是《鼓浪闻音·名家笔下的鼓浪屿》一书,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朱水涌教授主编,书中将巴金、林语堂、冰心、郭沫若、舒婷等著名作家有关鼓浪屿的美文汇集在一起,展现了不一样的鼓浪追忆、鼓浪情缘,呈现出他们眼中的鼓浪屿文化。

翻开这套书,最美的旅行跃然纸上,最真的感动藏于心中!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鼓浪闻音(名家笔下的鼓浪屿)/中国文学中国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水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40273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