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对症食疗方
葱白粥→青椒炒豆豉→姜糖饮→生姜萝卜汤→辣椒花椒汤→芫荽生姜汤→薄荷粥→银花茶
首选食材:葱
属性 味辛平、性温
功效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凝
存放 干燥、阴凉处
挑选 均匀、无烂无虫
感冒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两种病症。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两季为多。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类型多,又容易变异,故国内外至今未有特效药物,一般采取对症治疗。中医学认为,感冒多为风邪侵袭所致。但风邪一般并不单独致病,而常与寒、热、湿、暑相杂致病,故又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及暑湿感冒。
普通感冒的发病大多较急,初起可有咽干、喉痛或咽部发痒、有灼热感,继而出现鼻塞、流稀鼻涕、打喷嚏、咳嗽。同时可有发热,体温在38.5℃以下,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关节酸痛等,一般情况下1~2天可以痊愈。
流行性感冒起病急骤,轻重不一。可有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可有鼻塞、流涕、干咳、咽痛等。尚可见到恶心、呕吐、腹泻为主(胃肠型)的流感患者。体检患者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和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黏膜可有疱疹,发热症状可持续3~5天,体温可高达40℃,肺部听诊仅有粗糙呼吸音,偶闻胸膜摩擦音。
葱白粥
原料:连须葱白5~10根(每根寸许,切细),粳米50克。
用法:先用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葱白再煮片刻,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附注 方中葱白辛散温通、解表散寒;粳米甘温益胃、助阳发汗。两者配伍,既发汗解表,又益胃,尤其适用于年老体虚风寒感冒者,常人风寒感冒服之亦佳。
青椒炒豆豉
原料:青椒250克,豆豉250克,食油、盐适量。
用法:先分别炒青椒及豆豉,再将青椒与豆豉拌匀略炒。
功效辛温解表。
附注 方中青椒温中健胃、散寒发汗;豆豉辛甘解表、宣散外邪。两者炒食,既有发散风寒之功,又味美可口。为风寒感冒的佐食佳品。姜糖饮
原料:生姜15克(切片),红糖30克。
用法:水一碗,加入生姜,煮沸2分钟,再入红糖煮1分钟,即可趁热饮用。饮后盖被取汗。
功效
辛散发汗,解表散寒。
附注 本方是民间治疗风寒感冒的习用方。‘方中生姜辛温发表散寒;红糖甘温缓急调味,可防生姜辛温发散之力l太过。生姜还具有良好的止呕作用,因此用于风寒感冒兼恶心呕吐者效佳。
生姜萝卜汤
原料:生姜25克,萝卜50克,红糖少许。
用法:将生姜和萝卜洗净后切成片,加入适量的水后煎15分钟,再加入红糖稍煮片刻。 功效
辛温解表,止咳化痰。主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风寒型,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
附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萝卜含有丰富的淀粉酶等消化酶,能促消化,且有强胃的作用,还可止咳化痰。
辣椒花椒汤
原料:辣椒15克,花椒5克,姜2片。
用法:红辣椒洗净拍裂,与花椒、姜片同放入沙锅中,注入清水2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加入精盐,调匀。分1~2次趁热服,取微汗。
功效
辛温解表,散寒发汗,适用于风寒感冒。
芫荽生姜汤
原料:芫荽10克(切碎),生姜10克(切片)。
用法:生姜切片后,加水一碗,火上先煮沸2分钟,然后加入鲜芜荽及调味品,即刻出锅。
功效
辛温透表,发散风寒。
附注 芜荽发表、鼓邪外达;生姜性味辛温、发散风寒、温中降逆止呕。用于表实风寒感冒。
薄荷粥
原料:鲜薄荷30克(或干薄荷1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用法:先将薄荷煮沸5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再将粳米煮粥,待粥熟后,兑入薄荷汁,再煮片刻,加入冰糖适量,即可食用。
功效
疏散风热。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附注 方中薄荷辛凉,.轻清透散;粳米甘平益胃。以米香之气助薄荷辛散之力,又防其过汗伤正。。全方配伍,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辟秽,既用于外感风热,又可用于小儿麻疹透发不畅。、
银花茶
原料:银花20克,茶叶6克,白糖50克。
用法:水煎趁热分2次服。
功效
辛凉发散,清热除烦。用于风热感冒、发热烦渴等症。P0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