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编著的《文学理论》从一个中国学人的视角,系统描述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后期西方文学批评的演变轨迹,深入辨析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问题。在把握时代主潮、追溯理论源流的同时。尤对八十多位重要批评家作了细致的个案分析,使宏观研究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坚实基础上。
本书融贯古今,视野开阔,资料翔实,论述谨严,凝结了作者多年来研究的心得,堪称该学术领域的最新力作。
图书 | 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第2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冬编著的《文学理论》从一个中国学人的视角,系统描述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后期西方文学批评的演变轨迹,深入辨析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问题。在把握时代主潮、追溯理论源流的同时。尤对八十多位重要批评家作了细致的个案分析,使宏观研究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坚实基础上。 本书融贯古今,视野开阔,资料翔实,论述谨严,凝结了作者多年来研究的心得,堪称该学术领域的最新力作。 目录 导言 批评史的意义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柏拉图 第二节 亚理斯多德 第三节 贺拉斯 第四节 朗吉弩斯 第五节 从普罗提诺到但丁 第二章 文艺复兴至18世纪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从布瓦洛到伏尔泰 第三节 卢棱与狄德罗 第四节 德莱顿与蒲柏 第五节 约翰逊 第六节 莱辛 第七节 歌德 第八节 席勒 第三章 19世纪前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史雷格尔兄弟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 第三节 赫士列特与济慈 第四节 雪莱 第五节 卡莱尔、穆勒和罗斯金 第六节 斯达尔夫人 第七节 司汤达与雨果 第八节 爱伦坡 第九节 爱默生 第十节 黑格尔 第十一节 海涅 第十二节 别林斯基 第四章 19世纪后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圣勃夫 第二节 泰纳 第三节 波德莱尔 第四节 巴尔扎克与左拉 第五节 朗松 第六节 马修阿诺德 第七节 佩特与王尔德 第八节 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杜勃罗留波夫 第九节 托尔斯泰 第十节 尼采 第十一节 勃兰兑斯 第十二节 亨利詹姆斯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安塞布拉德雷 第二节 托斯艾略特 第三节 艾阿理查兹 第四节 弗雷利维斯 第五节 欧文白璧德 第六节 美国新批评派 第七节 克罗齐 第八节 弗洛伊德 第九节 卡尔荣格 第十节 卢卡契 第十一节 本雅明 第十二节 普鲁斯特与瓦莱里 第十三节 萨特 第十四节 俄国形式主义 第六章 20世纪后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雷纳韦勒克 第二节 诺思罗普弗莱 第三节 伊恩瓦特 第四节 韦恩布斯 第五节 巴赫金 第六节 奥尔巴赫 第七节 加达默尔 第八节 姚斯与伊瑟尔 第九节 斯坦利费什 第十节 罗兰巴特 第十一节 热拉尔热奈特 第十二节 雅克德里达 第十三节 布鲁姆与米勒 第十四节 爱德华萨义德 附录 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的百年历程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第2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140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50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30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 |
丛书名 | |
印张 | 4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