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川游漫记/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
内容
试读章节

当余参加杭江铁路通车礼归来,未及五日,沪记者又动议组织一川康考察团赴川康考察,余得以中央社特派员名义参加,川游之志得以偿遂,不胜忻忭。窃尝以为不出游,不足以见我国之伟大与可爱,譬如家藏宝物,必须常摩娑观赏而后能知其珍贵所在,起其眷恋之情也。世多不先看国内而漫游国外者,结果于人甚明,于己甚昧,欲求有补时艰,难已?不学无术如余,此次被派入川I,无异滥竽充数,若云考察,实愧不敢承,只欲聊借游览,增广闻见,并藉以明了我国内地情形耳。

二十三年一月六月晚七时许,川游同人在上海新闻报馆开会,到顾执中(《申报》代表)、章先梅、陆诒(《新闻报》代表)、唐惠平(国闻社代表)及予。决定组织规程及游历程序等项,并定即夜一时,上四川民生实业公司之永年轮,约于二马路外滩相候,同坐小汽船过江,至浦东上轮,后临时又加入王开照相馆派来之王振寰君,吾人既准时过渡上轮,住特等舱,布置极为雅洁。俟送别之人先后离轮,乃即觅睡乡,以息数日来之疲瘁。昧爽,出吴淞口,风浪甚大,船身震撼,迨予从梦中惊醒,始知已至通州矣。在大菜间用早餐时,经理谢萨生君前来周旋,据云永年轮为意大利工程师设计,去年十月间始重新改造,整洁华美,为川轮冠,前中国科学社社员赴川开会时所乘之“民贵”号,大较永年等,但不及永年之设备周到也。永年轮因与意方契约未满,故仍悬意旗,但民生公司亦仅此一船悬意旗也。船长意人,另有意兵十五人,藉资保护客商之安全。船行速度,每小时平均为四公里,若自重庆东下,下水流急,只须一星期可到沪,现因冬令水落,故仅至宜昌为止,须另改船入川,预计达宜昌,至少亦须九日也。民生公司共有船二十六只,现上海宜昌间,只三只行驶耳。船上搭客及载货,均不甚多,因长江方面,有三公司之轮只,开航有定期,客商以为便而趋之,本轮因无定期,故营业不无影响也。

七日夜雪,八日晨雪止,大雾,汽笛鸣不已。船至距南京四十里许,雾大不能行。予卧闻轮役扫雪声,起见红日自地面冉冉升,江面白雾迷漫,片片风帆自雾中行,忽隐忽现,有时水天一色,远处帆影,几欲凌白云而上天矣,白鸥无数,回翔波面,日色由红而白,射江中闪万点金光,如锦鳞翻腾,奇趣横溢。两岸白云皑皑,覆沙没草,树影迷离,疏密有致,农家三五,初起炊烟,远处之山横白雾若玉带然,须臾而钟山现其真面目,淡淡晓妆,倍觉可爱。惜余非倪云林,不然,此一幅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之画,必足以价重鸡林,使艺人陶醉也。予独在甲板上默赏约半小时之久,时同人均在睡乡。迨日高三丈,船复启碇,十二时许,始抵南京。

一月八日傍午,开赴四川之永年轮,甫抵南京,泊煤炭港,有小划船载运川子弹来,共数百箱之多,一时邪许之声大作。午后一时,浦口方面有平沪通车载火车二十一节置轮渡上过江,船身甚长,火车作三行并列,每列七节,初横行江面,次乃徐徐泊煤炭港,过铁桥上岸,载车之渡轮,船身有“长江”二字。三时许,复有平沪车自下关开赴浦口,仍用该渡轮过江,于以想见我国交通事业之进步。

迄下午六时,船始启碇离京,黑夜漫漫中,兼程而进。灯下枯坐无俚,取四川地图研索之,同时自箧中取出杜诗,拟绘一杜甫由洛入陕,由陕入川,及其在川行踪,后复由川出峡下湘岳之历程图。以解岑寂。自觉颇为有趣。可供有志于文学及史地沿革者作参考。夜十二时始卧,风声水声,与机轮轧轧声,打成一片,聒耳难眠,念此时当过皖境矣。予祖籍姑熟,“谢□青山李白楼”,早岁均已酣游,此次唯在梦魂中仿佛遇之耳。

芜湖已于深夜时经过,九日晓,过池州(即贵池县),弱冠时,执教鞭于该地省立五职中学,青溪、齐山、杏花村、文选楼等处,给予之印象极深。十一时到安庆,见二龙山(大龙眠小龙眠)积雪如画,迎江塔高耸入云,纵眺久之。嗣乃进舱,继续昨夜未完之工作。洎乎暮霭苍茫,船入赣境,由马当山进至小孤山,小孤奇峰耸秀,略似当涂之东梁山,而山容整峭,则远过之。山腰山顶,均有寺宇,江水涨时,全山为水围绕,一如镇江之焦山,今届冬令,潮涸山枯,已独依北岸矗立矣。次过彭泽县,县址三面倚山,一面临水,山头雉堞,宛若游龙,攀援而上,于以见古人防御法之笨拙也。唯吾人今日过此,蓦忆不折腰之陶令,其流风遗韵,弥足兴吾人之怀思焉。

计自京启碇以来,沿途未停,乘风破浪,速度倍增。十日又遇风,叩之船员,知昨夜已过九江,今日午刻十二时至一时间可抵汉口一矣。蜀云在望,实行游览川康之时期与目的地,日益迫近,吾人心境中大有希望即在目前,若不胜其忻慰之状态者。顾章陆三君,且在大菜间中,载歌载舞,权借方丈之地,作演习舞蹈之场,惜座无音乐与舞女,未免有“无声无色”之叹?

正午十二时抵汉口,“江行初写”稿,至此告一段落,以下将开始自汉赴川之途中记载矣。P2-P4

目录

第一章 江行初写

第二章 汉皋流连

第三章 雪深水浅到宜难

第四章 用“民主”力量到四川去

第五章 荆沙上溯过宜昌

第六章 惊心骇目上新滩

第七章 高唐夜月宿阳台

第八章 巫山县长说巫山

第九章 夔万一瞥

第十章 忠酆过了到巴渝

附:由宜昌水行至重庆道里表

第十一章 抵渝以后

附录(一)重庆自来水公司概况

附录(二)重庆电力厂概况

附:嘉陵江三峡游览区域略图

第十二章 北碚镇与温泉峡

三峡染织工厂概况

北碚农村银行概略

温泉公司

第十三章 成渝道上

甜的内江县

成的自流井

附:由重庆陆行至成都道里表

第十四章 在成都

第十五章 灌县与郫县

第十六章 离蓉之前夕

第十七章 向川北进发中

新都

广汉

德阳翻车

绵阳

梓潼

七曲山

郎当驿

武连驿

第十八章 长路关心悲剑阁

第十九章 昭化与广元

附:由成都陆行至广元道里表

第二十章 阆中与南部

阆中

南部

附:由广元陆行至南部道里表

第二十一章 潼川道中

附:由南部回成都道里表

第二十二章 归途

附:四川银行业之调查

附:四川复杂币制种类表

附:四川之大宗出口贸易调查

序言

20世纪,是人类社会进展最快的世纪。20世纪的通行话语是“变革”。

就中国而言,自进入20世纪,1911年“辛亥革命”为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谱系画上了句号,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普及,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现代中国奠定了基础。20世纪前50年间,袁世凯“称帝”、溥仪重返紫禁城,北伐、长征、抗日战争……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受到举世关注。此后,特别是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这些历史事件亲历者的感受,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世纪是中国进入现代时期的关键的、不容忽视的转型期,以20世纪前半期为例,1900年,“八国联军”践踏中华文明,举国在抗议中反思;1901年,原来拒绝改良的清廷宣布执行新政;1906年,预备立宪……以世界背景而言,“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成立联合国……1911年到1949年,仅仅历时30多年,中国结束了封建社会,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到社会主义的巨大跨越。反思20世纪,政治取向曾被视为文明演进的门槛,“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不是红,就是黑,一度成为舆论导向,影响了大众思维。

无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伴随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的过程,是中国历史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现代时期的鲜明特点。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真实生动的佐证。

20世纪的丰富出版物中,一定程度上因为政治意图与具体事件脱节,人文地理著作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充分关注,然而文学、历史、政治、文化、语言、民族、宗教、地理学、边疆学、地缘政治……等学科,普遍受到了人文地理读物的影响,它们是解读20世纪民主、科学思维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的通用“教材”。

人文地理纪实无异于在社会急剧变革过程进行的“国情调研”,进入20世纪的里程碑。没有这部分内容,20世纪前期——现代时期,会因缺失了细节,受到误解,直接导致对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

就学科进展而言,现代文学研究是最早进入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位置的学科之一,《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现代文学家铺设了通向文学殿堂的台阶:论证了他们的代表性,以及他们引领时代风气的意义。

与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历程相比,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多年短如一瞬间,终结封建王朝世系,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时期定位的标志。

“人文地理”,是以人的活动为关注对象。风光物态、环境变迁、文物古迹、地缘政治……作为文明进步的背景,构建了“人文地理”的学术负载与阅读空间。

关于这个新课题,第一步是搜集并选择作品,经过校订整理重新出版。民国年间,中国的出版业从传统的木刻、手抄,进入石印、铅印出版流程,出版物远比目前认为的(已知的)宽泛,《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的编辑出版,为现代时期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参照,树立了传之久远的丰碑。否则,经过时间的淘汰,难免流散失传,甚至面目全非。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与旅游文学、乡土志书、散文笔记、家谱实录等读物的区别在于:

人文地理纪实穿越了历史发展脉络,记录出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得失成败。比如边疆,从东北到西北,没有在人文地理纪实之中读不到的盲区。21世纪,开发西部是中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发西部并非始于今天,进入了现代时期便成为学术精英肩负的使命: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原前往相对落后的中西部,使中西部与政治文化中心共同享有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共同面对美好前景。通过《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我们与开拓者一路同行,走进中西部,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分担他们的艰难困苦。感受文明、传承文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会因岁月流逝、天灾人祸,而零落泯灭。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是20世纪结束后,重返这一历史时期的高速路、立交桥。

内容推荐

《川游漫记/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编著者陈友琴。

《川游漫记/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内容提要:全书收入《江行初写》《汉皋流连》《雪深水浅到宜难》《用“民主”力量到四川去》《荆沙上溯过宜昌》《惊心骇目上新滩》《高唐夜月宿阳台》《巫山县长说巫山》《夔万一瞥》《忠酆过了到巴渝》《抵渝以后》《北碚镇与温泉峡》《成渝道上》《在成都》《灌县与郫县》《离蓉之前夕》《向川北进发中》《长路关心悲剑阁》《昭化与广元》《阆中与南部》《潼川道中》《归途》等22篇游记。书中有插图多幅,书后附有四川银行业之调查、四川复杂币制种类表、四川之大宗出口贸易调查。这部游记后来令四川籍作家和学者赵景深(1902~1985)先生都十分叹服。1936年3月,南京正中书局出版了第三版。

以上主要介绍了写《川游漫记》一书的作者,至于《川游漫记》本身的特点和优长,读者诸君当自有卓识,笔者就不再饶舌了。

本次整理《川游漫记》所用底本,是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三月南京正中书局第三版的版本。

编辑推荐

《川游漫记/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编著者陈友琴。

1933年12月至1934年,陈友琴任中央通讯社上海分社记者、编辑。其间,1934年1月至5月,以中央通讯社特派员身份参加川康考察团,考察当时的四川省和西康省,回来以后,在上海《民报》连载了《川游漫记》《川北视察记》等专题报道。1934年10月,结集为《川游漫记》,由南京正中书局出版,是他的第一部游记文集,也是他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书籍。该书由国民党要员楚伧题写书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川游漫记/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友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11777
开本 16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4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4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0
11
整理 陈才智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