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梦飞翔--浙江山村走出的科技发明家张其善/中国航空人物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他的家乡距离“天堂”杭州仅仅几百公里,离西施的故乡诸暨就更近了。但这里并不是“天堂”,不是富饶的土地。

村民以农业为生,由于是丘陵山区,土地很少,种稻米的水田不多,主要种的是玉米和白薯。因此,农民平时吃的是玉米和白薯,只有农忙时才吃稻米。

既然是丘陵山区,就要“靠山吃山”。山上林木茂盛,做饭烧火都是上山砍柴,特别是位于杭州南部不远,水土和气候条件好.所以产茶既多且品质上乘,属于“浙江龙井”雪水之绿系列。这是家乡的骄傲。

家乡的四周都是山。向南去县城要翻过“上山5里,下山5里”的大竹岭;向东去诸暨平原也要越过“上山2里,下山5里”的山。才能走到山外去。

这里地是黄土地,虽然是“开门见山,出门翻岭”,但山区也给农民优厚的实惠:四周有大片的竹林。在南方竹子的用处可谓大矣:盖房,做农业和生活用品,也叫“摇钱竹”。所以家乡一般农民可得温饱,小山村自古以来没有地主。

但是毕竟“山多地少”,在过去的生产和经营条件下,浦阳村民自古并不丰衣足食。张其善记得,每到水稻收获季节,村里的人都要搭帮结伙,到40里之外的诸暨。去帮人家收割水稻,以弥补家中口粮之需。

诸暨是富饶的平原地区.水稻种的很多,劳动力又不够。浦江山里人去帮工收割稻子,还要帮助打场,打出白花花的大米来。而浦阳村村民到诸暨来出大力,流大汗,他们能得到什么呢?

他们收完稻子,干完活回到山村时,所得的“工钱”就是打好的稻谷。干得好的可以挑回家稻谷一两百斤。平时吃玉米白薯的浦阳村农民,能挑回家稻谷,当然是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啊。宗耀祖的大事,是非常得意的事。

只是可惜,张家老祖宗如此费心地奖励后辈,期盼山村里能飞出金凤凰,他们的愿望一直落空了——浦阳村自古连一个秀才也没有出过。

到了新中国诞生,土地改革之前,全村最大的“读书人”就是张其善的哥哥,还有其他几个上了初中。所以,张其善家也非常荣幸地耕种过村里的“读书田”。每当提起这件事,张其善辛劳一辈子的父母十分地自豪,十分地开心。

张其善的父亲没有正式上过学i只读过三年私塾,因此也识字有文化。天若下雨,父亲不下田干活了,就在屋里读书,念到得意处便会摇头摆脑,也是一番自得其乐,不能不影响到张其善和他的哥哥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张其善刚刚三四岁时,父亲就叫他认字,张其善学得很认真,很有兴致。别看父亲在外面是不善言谈、不善交际的人,但在教张其善认字时,对每一个字常常会发一番议论、抒一番情怀。

在向儿子讲“刀”和“笔”这两个字时,父亲说:“自古以来,武将用刀,文臣用笔,打仗就是打天下,打下了天下最后还是靠文臣来治天下。”

不管幼小的儿子是否听懂,是否明白,父亲对武将、文臣大发了一通议论后,又拿出来一本书,书中有一句十分精辟重要的话:“一笔扫千军耶”!

可能父亲当时并未意识到,他对一个刚刚几岁的儿子所发的一通议论,竟让儿子记住了,在幼小心灵里扎根了。张其善后来说:“‘一笔扫千军’这句强调笔的作用比刀大的话给我留下了一生不忘的印象,记得最牢固,在我心里种下了‘读书最重要,我一定要好好读书’的信念。”

小时候,张其善最喜欢老天下雨,那样,爸爸就不下田干活了,就能听爸爸讲故事,让爸爸教认字了。  父亲讲过一个“文武秀才比本事”的故事,张其善一生都记住了:文武秀才谁都认为自己有本事,谁也不服谁,商议通过比赛决胜负。

先比谁能打死蚂蚁:武秀才仗着自己劲儿大,伸出拳头去打,没打死;文秀才不慌不忙,只有手指—按,就解决问题了。

接着比谁把稻草扔得远:武秀才拿来一根稻草,怎么扔也扔不多远;文秀才搬来—捆稻草,扔得很远。

父亲讲的故事,儿子当时听了笑的前仰后合——武秀才怎么这么蠢呢?光凭自己力气大,一点儿也不动脑子,太笨了!

其实,父亲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在引起张其善大笑不止之后,慢慢品味出其中的道理:世界上的事,读书最要紧!做一个人,不仅要有干劲,更要有头脑,智力是第—位的。

张其善完全想不到,这些十分好玩、好笑的故事与童话,竞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浦阳村座落在一面山坡上,而张其善的家,又刚好在坡上的最高处,登高望远,风景很美。山坡最下边是公堂,是村里的公共场所,是全村最热闹最好玩的地方。

儿时,张其善最快乐的事,就是爷爷带他到坡下打铁房看打铁。那里,铁匠们忙碌着,火光四射,经过铁匠魔术般的手来锻打,一块块烧红的铁就变成各种形状的农具、工具,小孩们觉得特别神奇,火星到处乱溅的场面特别好看、好玩。

父亲不仅教儿子认字,讲故事,告诉他认字读书的重要,会动脑筋会思考,也教育儿子在困难的生活条件下要吃苦耐劳,挺身而上。

在浦阳村,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要干农活,四五岁孩子稚嫩的肩膀也要帮父辈们挑起生活的重担。

农村的农活又苦又脏,有些费力的活儿特别累,张其善觉得体力吃不消。碰上这种事,有时他就会借口上厕所去躲一躲。父亲看在眼里,也没有责备他,耐心地对他说:“我们男人干活不该偷懒啊。”P4-6

后记

很荣幸,我成为了该传记的第—位读者,并参与了部分工作。

那是一个安静的夜晚,放下一切事情,用心来读这本书的初稿。读到调皮处,忍不住笑出声来;读到艰难处,心里紧紧揪着;读到伤心处。眼里湿润了;读到最后,回味很久,思考良多。很久没有这么震撼心灵了,为那样朴实的文笔,为那样真实的故事。

历经传记的成书过程,接触了诸多人和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张其善老师,使我对张老师的认识更进了一层。思想的敏锐,精神的执拗,态度的坚持,造就了那样一位老人,那样一个人生,也承载了那么多的故事和人物。

在此过程中,每一位被采访对象,又何尝不是一本书!一本有着各自故事的书!每接触一位,那心灵深处的力量,那眼神底层的温情,冲击着我的思想,震撼着我的内心。我努力着,去体会每个故事背后的种种感受,去思考每位兄长的心路历程,去研读各位人士的思想框图。

以上诸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思考。的确,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塑造者和演绎者。每一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各样的人和事。相信,这本传记,会在某些时刻对某些人产生触动。

传记即将出版,一直以来的愿望即将实现,些许激动,也有些感动。在此,非常感谢作者李福林老师以及期间的共处,甚是感谢每位兄长的用心付出。衷心祝福各位健康如意。

让梦飞翔——送给至敬的张其善老师。

刘青格

2012年9月17日晚于北航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生在浙江苦水泡大山里娃

1.他的家,在“开门见山,出门翻岭”的穷山林

2.小小年纪,却记住父亲的话“一笔扫千军”

3.6岁上山砍柴摘野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4.小学全班个子最矮,却总考第一名

5.“长大了,我也要留学去”

6.“飞机真的比天上的鸟飞得快吗?”

7.解放了,辍学在家的孩子有了新希望

第二章 破例补招中学全靠助学金

1.漫天飞雪,穿着草鞋走到县城上初中

2.浦江中学破例补招,招进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3.恩师情深,胜似父母

4.是甲等助学金,让这位学习好、劳动好的学生“一步登天”

5.班主任出钱,护送一帮穷孩子到杭州参加中考

6.杭州高级中学是人才的摇篮

7.高中三年,身在“人间天堂”仅外出玩过三四次

第三章 笨鸟先飞大学北航当教师

1.有幸考上留苏预备班,父母却高兴不起来

2.有生以来第一次睡在有褥子的床上,太温暖了

3.党委书记说:“你们一定要把自己当作笨鸟”

4.“我们班没有一个右派”

5.教育部长告诉他们:各方面人才我们国家都能培养了

6.北航门口挂着大标语:“欢迎你,未来的红色航空工程师”

7.大学期间,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他收获了爱情

8.系主任瞪起眼睛说:“我不是留侯宝林,是留搞科研的大学教师”

第四章 初试锋芒大胆研制无人机

1.32岁担当无人侦察机无线电测控系统“领军人”

2.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研制的遥控、遥测、信标三合一地面控制站,在他们手上诞生

3.玻璃坏了,你的头到没事儿,好一个“张铁头”啊

4.修复的无人机首次试飞成功了,从此我国有了无人机新机种

5.“一心干工作反而挨批,这是什么事呦”

6.“靠什么吃饭”的风波,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7.工农兵学员说:“还是张其善当政时,我们学了点真东西”

第五章 留学英国处处留心皆学问

1.“事不过三,这次你准成功”

2.飞机上,身上连一分钱外币也没有,再渴也得忍着

3.只有到了外国,才会发现自己对祖国有多么爱恋

4.学习是创新的基础,积累是发展的源泉

5.每人只有一身外衣,平时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6.“我们都是中国人,是好朋友,不会打架的”

7.回国带的物品中,花钱最多的是买书

第六章 敢于创新国家发明二等奖

1.脑子里出现模糊又坚定的感觉:“应该还有新体制”

2.一种巨大的压力,像伊水河里的大石头怎么推也推不开

3.“若不咬牙爬上去,今生可能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了。干什么都要坚持到底”

4.这条新路太诱人了

5.科研攀登中,他有强大的后盾和靠山

6.教研室领导和全室同志们,都支持他、帮助他

7.一种世界各国还没有的新型遥测系统诞生了

8.突然间,钱学森问他:“这张图表上的计算是不是算错了”

9.系主任沈士团第一句话:“航空部领导要你写检查”一

第七章 继续前进科研成果滚雪球

1.异想天开成现实,讲师破格提教授

2.贵人相助,才能硕果累累、事业发展

3.改进频分制——在科技创新上永远“贪得无厌”

4.追逐GPS——“真是比我们在巴黎看到的还好”

5.“你们是中国国内第一家搞出基于GPRS车辆监控系统的”

6.桥函数——在国际上首次推出,在国内外产生了不凡的反响

7.为民航创建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8.主持研制成功6.5Mbps、PCM遥测系统,为我国发展PcM遥测系统作出了贡献

9.聪明卡——为北京市公交系统作出了贡献

10.油田信息化管理系统

11.在北京招开了第五届国际谱技术学术会议,任大会主席

第八章 教书育人赢得桃李满天下

1.电子工程系第一个博士点姗姗来迟

2.给研究生所做的“五讲”,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与法宝

3.他想登报说:“有特殊才能想读博士的,我都要”

4.有一支强有力的梯队,就可以所向披靡

5.“五结合”——独特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方法

6.“弟子”眼中的博导:“没有张其善,就没有我的今天”

第九章 性格独特家事轶闻趣昧多

1.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中国一个传统

2.其实,一切成功首先源于好“点子”

3.搞科研的人一下子走进了市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后记

附录

序言

今年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诞生60周年大庆。我作为北航第一任校长和党委书记,心中感到特别激动和高兴。

这是勇于创新、争创第一的60年。

这是一往无前、英雄豪迈的60年。

这是拼搏不止、奋斗不息的60年。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北航全体师生员工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所取得的胜利。作为高科技的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及教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北航也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新知识的重要源头。在20世纪50年代北航建校初期,我和全校师生员工通过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我去前苏联1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深入学习、考察,特别是通过北航人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设计、研制了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和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的创新实践,我更加明确了创新对一所高校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

那时,我和学校其他领导同志共同培育和倡导的北航“十六字”校风中,就有“勇于创新”的内容。60年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已经成为北航师生员工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并且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北航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多年前,我曾专门致信北航校领导,建议他们将“创造学”作为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

最近欣闻我当年的学生张其善,在我离开北航不到20年的1983年,他和其他师生发明研制成功“序率分割制遥测系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经钱学森主持国防科工委发明评选委员会正式审定,该项目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据学校的同志说,这是北航建校以来的第一个国家发明二等奖,也是航空工业部第一个国家发明二等奖。为此,张其善成为北航第一批(共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在校庆60周年之际,《让梦飞翔——浙江山村走出科技发明家张其善》一书的作者恳请我为该书写序。我为当年的学生张其善能做出突出的创新成绩而倍感高兴,便欣然命笔写下我对高校应大力开展创新的一些想法。

1997年,在与北航学生座谈时,我曾向同学们赠言:

艰苦思索,大胆创新。

冲出地球,征服宇宙。

这里,我用上面的话祝贺北航60华诞,祝北航师生员工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2年9月

(武光:1954~1963年任北航第一任院长,1956—1960年任北航党委书记)

内容推荐

《让梦飞翔--浙江山村走出的科技发明家张其善》(作者李福林、陈永楷)讲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其善的故事。

《让梦飞翔--浙江山村走出的科技发明家张其善》分为生在浙江苦水泡大山里娃;笨鸟先飞大学北航当教师;初试锋芒大胆研制无人机;留学英国处处留心皆学问等内容。

编辑推荐

张其善,男,1936年3月13日生,浙江省浦江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主任。 在遥测遥控、信息技术和智能交通等领域做出了重大的创造性成就。

《让梦飞翔--浙江山村走出的科技发明家张其善》(作者李福林、陈永楷)讲述了他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梦飞翔--浙江山村走出的科技发明家张其善/中国航空人物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福林//陈永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500880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6=7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