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伟力(附光盘六集理论文献电视片解说词图文本)
内容
试读章节

【解说】与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相融合,中国早期电影导演也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世界水准的优秀影片。蔡楚生的《渔光曲》,成为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项的中国电影。1937年袁牧之拍摄了《马路天使》,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高峰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电影精品相继涌现,《烈火中永生》、《党的女儿》、《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等多部影片,将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定格在胶片上。

【解说】改革开放以来,追求标新立异的第五代导演,更加鲜明地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上对原有电影模式进行突破。《老井》、《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众多影片受到专家学者和观众的广泛好评。第六代导演将镜头对准当代的小人物,用目不暇接的镜头闪回,快速流畅的节奏起伏,构成镜头语言的艺术爆发力。

【解说】传输技术的进步、电视机的普及,催生了另一种影视艺术形式——电视剧。当欧美电视剧席卷全球时,中国电视剧也在探索中不断创新。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电视剧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1990年,室内剧《渴望》播放时全城空巷,创造了中国电视收视的奇迹,2003年,都市情感剧《男才女貌》,成为中国首部出口韩国、日本的电视剧。

【专访】(中国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创新,大家都认为它是必要的,而创新本身的发生,它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它不到那火候,它是不会有真正的创新出现,所以最近这几十年以来,从上到下都很强调创意、创新、创造,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情。

【解说】文化是最需要创造,又是最能够创造的。人类在创造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通过文化改变着人的思维、人的理念、人的生活方式,引领和推动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创造。

从上古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到世界上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再到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周髀算经》,中华民族在人类探索自然的历史进程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又试爆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开启了中华民族再创辉煌伟业的历史新起点。

【解说】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一周,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阿姆斯特朗的“个人的一小步”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解说】跟踪世界科技进步的脚步,中国也在不懈地进行着探索。从嫦娥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载人航天计划的成功实施,到“蛟龙号”创造载人下潜新纪录,毛泽东同志“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

【专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启华):在当今社会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当前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P66-69

书评(媒体评论)

2012年12月1日,《光明日报》以“锻造文化伟力,建设文化强国”为题,给予《文化伟力》全面好评:以下是部分专家学者的评点摘要——

◆《文化伟力》,正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现文化力量的精品力作。

◆《文化伟力》的主旨之一是表达“文化中国”的自觉性,确立“文化中国”的深层自信,这呼应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伟力》以高远立意与史诗情怀,着力发掘中华文化崛起的历史必然,求索中华文化强国的复兴伟业,体现出史诗性、时代性、独创性、震撼性等优秀文献片的经典特性。

◆《文化伟力》以恢弘气象和深邃思想展现大国风采,不仅紧扣时代发展的深层主题,且致思于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做一份文化注释和理论支持 既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文化伟力的深刻内蕴,又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层魅力。

◆将《文化伟力》视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纪录相册,应不为过。该片视野开阔,论说精深,达到了史、思、诗的完美统一。

◆《文化伟力》以生动的电视影像、形象的事例数据、权威的高端访谈,将深刻的哲理演绎为精湛的艺术,情理交融,震撼人心,大气磅礴。

目录

第一集 文明之源

第二集 凝聚之魂

第三集 创造之光

第四集 竞发之帆

第五集 兴业之柱

第六集 强国之路

序言

文化之伟力

为贯彻落实党的卜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人发展大繁荣,建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以思想理论文化的精品力作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我们拍摄了这部表现文化伟大力量的理论文献电视片《文化伟力》。

我们党历来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始终坚持文化自主、文化自强。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战争之伟力”,他也非常重视文化之伟力,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回顾9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始终以文化的觉醒和觉悟晤,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光耀古今的火炬,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释放着无穷的力量。《文化伟力》共六集,按照文明之源、凝聚之魂、创造之光、竞发之帆、兴业之柱、强国之路的逻辑顺序展开叙述。文化是文明形成的基因、传承的载体、发展的源泉,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劳动创造文化和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高级形态。人类社会在以文化推动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更以文化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凝聚着一个国家、民族和群体的精神力量。是维系社会认同、和谐的力量之源。文化是熔铸民心的纽带、民族认同的基石、引领前进的旗帜,对于思想启蒙、理论引领、理想认同、精神激励、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凝聚作用。这也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风尚、凝聚力量、砥砺精神、统一意志的根本之所在。文化最需要创造也最能够创造,是激发人类社会创新的内生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文化的创造既表达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历史中的文化创造,又表达着文化通过对人类思想、智慧、能力的创造,进而推动科技、物质、社会的创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着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有机会更好地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文化竞争就必须使文化走出去,打造具有本国风格、气派、实力的主流文化,并不断深入影响世界。文化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会展等产业的渗透、融合加速,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陕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新增长极。可以讲,文化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只有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时,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文化是引领社会思潮、提升公民素养、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载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由之路。文化发展繁荣对于提高公民素质、提升文化软实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本片想着力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以人为本理念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文化伟力》力求从以上内在紧密联系的六个方面阐述文化的伟大力量,深刻揭示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功能。

《文化伟力》的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力图绘就一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现实与未来、东方与西方交相辉映的恢宏画卷。《文化伟力》力求准确展现古今中外文化的传承。从文化是文明的源流谈起,讲述古今中外文化的承袭和演进。按流域和时间的逻辑旁征博引,阐述世界文明的传承;按农耕文化、诗书文化、礼乐文化的顺序引经据典,阐述我国古代的文化传承;按马克思主义传入、革命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次序列举典型事例,阐述现代、当代文化的传承。《文化伟力》力求全景式展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着力展现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文化交流与国力的关系、历史上和当前我国文化交流的状况。从古至今地讲述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以及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和影晌,强凋“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弱则国弱”。要打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文化。《文化伟力》力求客观表述当前文化的发展状况。深刻分析了“文化中国”时代的内外部条件,特别是当前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情况,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在整部片子中贯穿着对我们党文化战略和文化政策的宣传,深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文化伟力》力求前瞻性描绘文化的趋势和方向。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预测我国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交流的走向,科学描绘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强劲势头和美好前景。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切入,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引导人们客观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

《文化伟力》在表现形式上,力求体现理论性和思想性、知识性和传播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在理论性和思想性上,力求站位高远,视野开阔。《文化伟力》尝试着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以历史、现实、比较为视域、以“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主题、以“文化的力量内涵”为主线展开叙述。这部片子着力科学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阐释文化力量的深刻内涵,清晰呈现文化发展的深刻要义和重要意义,努力提升浓厚的精神感染力、深刻的理论说服力和强烈的思想启迪力。在知识性和传播性上,力求内容丰赡、构思巧妙。《文化伟力》尝试通过丰富的文献、翔实的史实,巧妙的构思、合理的布局,将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交流以及文化的历史、现实、未来,别具匠心地连缀起来,尽力实现历史厚度、事例热度、对比宽度的统一。这部片子努力不拘泥于抽象地谈论文化,而是试着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大众化的语言,以“讲历史,说事例,看影像”的方式,向观众展示文化的力量。在艺术性和观赏性上,力求气势恢宏、画面精美。《文化伟力》重视运用电视艺术,在场景选择、场面转接、动画特效、音乐搭配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而别致的设计,力求实现了精度制作、画面靓丽和音乐优美的结合。这部片子也尽力以生动的电视影像、形象的事例数据、权威的高端访谈,将深刻的哲理演绎为精湛的艺术,努力实现情理交融,震撼人心,大气磅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作出新部署,我们将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充分认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自信地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内容推荐

优秀电视文献专题片《文化伟力》力求从以上内在紧密联系的六个方面(文明之源、凝聚之魂、创造之光、竞发之帆、兴业之柱、强国之路)阐述文化的伟大力量,深刻揭示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功能。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力图绘就一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现实与未来、东方与西方交相辉映的恢宏画卷。《文化伟力(附光盘六集理论文献电视片解说词图文本)》这本书就是该片的解说词。

《文化伟力(附光盘六集理论文献电视片解说词图文本)》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和黑龙江电视台编写。

编辑推荐

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和黑龙江电视台编写的这本《文化伟力(附光盘六集理论文献电视片解说词图文本)》是优秀电视文献专题片《文化伟力》的解说词,共有文明之源,凝聚之魂,创造之光,竞发之帆,兴业之柱,强国之路六个部分组成,它系统全面地分析和阐释了文化作为经济、军事之外的文化软实力,对于文明的作用,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形象地展现了十六大以来党的文化改革创新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文化的伟大力量。全书集理论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力作。本书同时配套电视专题片光盘发行,更互为增色,大大增强了阅读的感染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伟力(附光盘六集理论文献电视片解说词图文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电视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14576
开本 16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2012275949
中图分类号 I235.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理论文献审字【2012】第19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