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51天中国行(一个土耳其人的西部文化体验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由白振国土耳其所著的《51天中国行(一个土耳其人的西部文化体验之旅)》一书是一名来自土耳其的留学生白振国用51天行走于中国西部的旅行故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他在陕西、四川、云南、青海、甘肃、新疆、广西等省旅行中遇到的人与事记录下来,配以大量的旅行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妙趣横生,亦不乏人文情怀,展示了作者对中国西部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认知能力。

内容推荐

由白振国土耳其所著的《51天中国行(一个土耳其人的西部文化体验之旅)》一书是一名来自土耳其的留学生白振国用51天行走于中国西部的旅行故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他在陕西、四川、云南、青海、甘肃、新疆、广西等省旅行中遇到的人与事记录下来,配以大量的旅行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妙趣横生,亦不乏人文情怀。

目录

第五十一天

第一天:不回家了,在中国走走吧

第二天:这里是女儿国

第三天:今晚他会来爬你的窗吗?

第四天:没有艳遇的丽江,依旧如痴如醉

第五天:告别,一个人旅行的开始

第六天:生死仅在一线之间

第七天:安静的束河古镇

第八天:中国人真多!

第九天:硬座,我认识了更多人

第十天:宝鸡的地勤人员

第十一天:塔尔寺和转经筒

第十二天:河边的帐篷

第十三天:西宁,我还会再来

第十四天:丰盛的晚餐

第十五天:再见,青海的兄弟!

第十六天:第57个民族的感觉

第十七天:澳大利亚人的友谊

第十八天:“高危国家”

第十九天:变成好朋友并不需要很长时间

第二十天:认识你很高兴,Lukas Adel RIAD!

第二十一天:了不起的警察

第二十二天:又跟李老师和刘哥一起

第二十三天:鸽子蛋

第二十四天:我已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了!

第二十五天:你们有帐篷吗?

第二十六天:“hāo luó”

第二十七天:你们屹立了多少年?

第二十八天:又回了乌鲁木齐的客栈

第二十九天:雨衣和雨伞(谢谢你,陌生人)

第三十天:哈密瓜和红色的拖拉机

第三十一天:莫高窟的墙

第三十二天:妈妈,今夜我在德令哈

第三十三天:开始十七天的流浪

第三十四天:好吃的面条

第三十五天:回家的路上

第三十六天:继续,不要停

第三十七天:chicken还是dog

第三十八天:爱情哪有什么国界

第三十九天: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四十天:来到这里以后变得更加不可满足

第四十一天:我只想,闭着眼睛去流浪

第四十二天:我期待更有故事的明天

第四十三天:东东和Sayaka

第四十四天:北海的好朋友Mosa

第四十五天:看,间谍!

第四十六天:没有现金,螃蟹也走了

第四十七天:黄昏时分,遇到善良的小女孩

第四十八天:鬼节?

第四十九天:鸡爪子为什么要留指甲

第五十天:谢谢你,Bobo!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五十一天

眼看太阳从海平面跳脱,耳听海浪拍击着沙滩。流浪狗自由地追逐在无人的沙滩上,我从遥远的土耳其来到这片“岛屿”,这里的故事已经结束了。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累积在心中的万千情感,一切好似幻梦一般。旅行了许久,到过很多地方。在广袤的草原上骑马疯狂地驰骋;在曲折的峡谷中骑驴翻越山头;在路上一个人徒步;在沙漠里和朋友们一起玩;很长时间坐在慢悠悠的火车上,快艇急速地行驶在黄河上,渡船登上孤岛。在我山穷水尽时让我意外的是热情的人们的帮助,使我能够继续我的旅行。我在孤独的岛上看着太阳升起,余晖散落在海面上被一层层海浪带走,就好似我的旅行永远没有结束,只是短暂地告一段落。

第一天

不回家了,在中国走走吧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开端,我把它作为我用51天去探索中国西部的起点。我的朋友都在暑假这个时段回国和家人团聚,而我想用这个暑假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这次旅行和我大学的老师一起开始,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旅行,因此一拍即合开始了旅程。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因为各自的目的不同,短暂的开端后我们便各自进入不同的旅程。

首站选择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从西安自驾去云南。李老师和他的朋友从云南西行进藏,因为外国人不允许在西藏自助游,只有政府签发特殊证明和导游一起才可以进入藏区,所以在云南我就和他们分别了。我非常渴望去到西藏感受那片圣洁的土地,但是很多情况不是我能够改变的。老师从西藏北部进入南疆的一个城市,而我会留在云南一段时间后坐火车兜一圈,从北疆进入南疆和他们会合。这是我旅行路线的基本规划。与他们分别以后,我无法预想会发生什么,会遇到什么,冒险家的精神支撑着我在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里继续旅行。了解新的文化,结识新的朋友,饱览新的风景,总是让我激情澎湃。

今天我们从西安出发,抵达四川雅安。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四川,路过陕西的青木川古镇,是一个因为一部电视剧出名的可爱古镇,它的炸野菜和核桃馍非常美味。印象最深的是一家烟馆,在中国有这么一段历史,关于一位英雄——林则徐:18世纪后半叶,中国有很多人抽鸦片,英国对中国的贸易也主要集中在鸦片上,林则徐禁止了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因此英国对中国发动了战争。这就是著名的鸦片战争。我非常喜欢林则徐,临近西安的一个县城有一座纪念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可以去那里参观学习。

到达雅安已经傍晚,我们就在雅江的岸边伴着习习晚风开始吃晚餐。这顿丰盛的晚餐让我第一次见到了猪脑和其他很多我不能吃的食物。我已经可以预想到旅程中有关食物的部分有很多是我没有办法完全接受的。最让我难忘的是晚餐的烤面包,因为在中国南方人多食米,北方人多食面,并没有以面包为主的餐饮习惯。在雅安,雅鱼、雅雨是当地的两大特色,那里几乎每天都会下雨。她也用自己的特色——雅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

第二天

这里是女儿国

朝辞雅安,暮至泸沽湖。泸沽湖横跨两省,一半在四川,一半在云南。我们在隶属于四川的部分找到了一个旅馆,旅馆的工作人员都是当地的摩梭人。摩梭人一部分属于元代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南征时留下居住在云南、四川边界一带的蒙古人,所以,至今摩梭人的身份证上写着蒙古族。我想,也许是很早以前蒙古人的军队来到泸沽湖,美丽的景色让他们流连忘返,摩梭人的历史便从那时开始……

摩梭人生活在母系家庭,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惯。我第一次听说这种婚姻形式,身边的很多人也都觉得很奇怪,我为此特地跟当地的摩梭人深入了解了“走婚”的习俗。(P001-008)

序言

我与西安的故事

我15岁的时候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候我还只是一个高中生,我的家人希望我多去国外看看,开阔一下眼界。我第一次来西安的时候,看到宏伟的城墙屹立在西安城中心,现代的高楼大厦和古代的建筑在这个城市里交融,当时我就爱上了这个城市。在我眼里,这个城市处处都是有着深厚历史的古建筑,同时,也有着现代化的生活气息,非常适合来工作或者读书。

当我到了兵马俑的时候,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座城市作为一个十三朝古都的魅力。在城墙上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几百年前的士兵在这里骑马的声音。晚上去大雁塔广场看喷泉,当喷泉开始喷出水来的时候,我跟很多中国孩子一起进到喷泉池子里玩耍,丝毫没有陌生的感觉。(是的,当时是可以进到池子里面的,但是现在不行。)

西安的美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提到西安美食必然要提到回民街,在回民街能够尝到各种各样的小吃,也给了我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去吃羊肉泡馍的时候,一边掰馍一边聊天;第一次看见“biangbiang”面的时候,觉得中文简直太难学了;第一次要一份饺子,却还不会用筷子;第一次早上起床看见卖包子的人;第一次吃中国特有的小小的烤肉,配着烤肉喝冰峰汽水和酸梅汤更是一种令人难忘的味道;第一次吃凉皮的时候,红色的辣子油溅到了我白色的T恤衫上……

刚来的时候虽然不会说中文,但是,中国人的热情接待真的不需要语言交流。当时西安的外国人也没有现在多,走在路上,总有人向你投来好奇的目光,上公共汽车的时候会有很多人看你,走在路上还会有人来合影。在西安还得习惯住高楼,有多高呢?大概在雾霾天都看不见了!西安的热也真是个问题,大热天走在路上都快被烤化了……

暑假结束回到土耳其,老师问我们暑假都干了什么。那时候我的专业是语言学,我的同学有的去了美国,有的去了意大利,我说我去了中国,每个同学都看向我,他们都很好奇。老师问我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让我跟大家讲一讲。那时候我在伊斯坦布尔上高中,我就说:“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面的欧亚大桥,一部分是欧洲,一部分是亚洲,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如果我们有朋友住在桥的亚洲那边,我们就会跟他们说,你们来欧洲吧!然后他们会说,你们来亚洲吧!我们伊斯坦布尔人觉得欧洲和亚洲之间只是一座桥的距离,我到中国后才明白亚洲有多远,这个远不是距离上的远,更是一种文化上的远。”

很快我高中毕业了,但是还没到十八岁。我买了去中国的飞机票,爸爸带着我去申请了一个新的护照(没到十八岁需要家长陪同申请护照)。那时候爸爸比我还兴奋,他很为我骄傲,告诉我:“你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我会永远支持你。世界非常大,你要走出土耳其,用不同的视角去看看这个世界。”他真的非常支持我多出去看看。

眼看着离开家的时间到了,我真的要离开爱琴海边最美丽的城市伊兹密尔了!坐在去伊斯坦布尔的大巴上的第一排,我听到弟弟一直在叫我哥哥,妈妈一直在哭,他们难过的样子让我也控制不了自己了,我也开始哭了。坐在我旁边的男孩以为我只是去伊斯坦布尔而已,问我,作为一个男孩为什么要哭呢?我告诉他我其实是要去中国,他很诧异地反问:“去中国?”当我再次肯定地回答是中国的时候,他不再劝我,只是给我纸。这已经不是去一个国家旅行的事情,而是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待很久,一定不会像在家一样,放学之后会有妈妈做好的饭,也不会再有妈妈为我洗好的衣服,也不可能一有问题就去向爸爸求助,只有我一个人。在这种悲伤中我到了伊斯坦布尔,又从伊斯坦布尔飞去了北京,然后到了西安。我到西安之后已经感觉非常好了,从丝绸之路上有着多种文化的城市到了丝绸之路上最古老的城市。我发现我一直很想念西安。

第一年,我在陕西师范大学和很多外国人一起学汉语,然后考了HSK5,之后选择了西北大学的广告专业。从此我在中国的生活彻底改变了,我身边的同学已经不再全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广告专业的老师说中文非常快,不像我第一年的汉语老师会慢慢讲。开始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困难,那时候认识了李常青老师(我会在后面的故事里经常提到他),他的支持和帮助让我有信心继续读这个专业。对外国人来说,跟中国人一起上专业课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读了一年汉语班,有很多汉语作业,考试的时候中国同学已经答完了,我们却连一半都没有做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坚持,这样会让我们的中文水平提高很快。与此同时,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也给了我很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更加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除了上课,我们还需要习惯很多东西,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但是现在先说到这里。

到了大二,我以为已经很了解中国了,就开始了我的51天的旅行。51天的旅行结束后,我才明白了解中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么大的国家,还有56个民族,要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真的很不容易。我从西安开始了我的51天的旅行,这个时候的西安更像是我的故乡。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跟你们讲我5l天旅行的故事了。

后记

后记

51天的旅行已经结束很久了,我已经回到西安,回归于城市的生活,开学上课了。我也终于整理好了我的游记,选出了我拍得最好的照片,然后有了你现在看到的这本游记。我把我一路的见闻都分享给了同样喜欢旅行的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下一次出发去旅行该是什么时候,旅行是我一生都要践行的梦想。

坐了200多个小时的火车,开了很长时间的车,去了很多省,有时候骑着马行走,有时候骑着驴玩耍,有时候偷偷摸摸上一个陌生的岛,有时候像一个孩子一样在沙漠上玩耍……吃了从来没吃过的东西,见了从来没见过的景色,体验了从来不曾听说的文化,有的时候饥肠辘辘没有食物,有的时候又能遇上一顿美餐,让我吃到嗓子眼…… 在路上,碰到过很多困难,但幸运的是我一直都能遇到愿意帮助我的热情的人,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也听到了这些朋友后来传来的各种好消息:在乌鲁木齐遇到的德国朋友已经骑自行车到了土耳其,在涠洲岛认识的Bobo已经回了老家,在桂林认识的东东和sayaka还在桂林过着惬意的生活……至于我,我在西安,搬了宿舍,有些晚上想去旅行的时候就去体育场,沿着跑道一直走,想象身边的一切都是美丽的景色。有时候在宿舍关门前几分钟背起我的双肩包,到一条寂静的道路上一直行走,路两旁都是参天大树,路上落满了叶子。我想象自己一直在路上,累的时候就从包里拿出毯子铺在草地上,然后躺在上面一直看天空,听着手机里下载的海的声音,想象涠洲岛布满星辰的夜空,尽管西安的空气很脏,看不见星星,尽管我回到宿舍后要听宿舍保安抱怨我回得太晚。

旅行不只是我的爱好,更是我的生活方式。我知道,有一天我还会再出发,要去走比这次更远的路。现在我只是在短暂地休息,我一直在等我下一次出发的那天。

下次旅行,陌生的文化,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朋友……

书评(媒体评论)

穿越时空,从丝绸之路的起点出发,回到今天,在古老东方的现实中游历。白振国,一个土耳其人,一步一个脚印,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像当年的马可·波罗一样。——《舌尖上的中国》导演 陈晓卿

据说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后代,突厥是汉朝走失的兄弟。我兄弟白振国(Eko)自土耳其上溯丝绸之路,来到位于西安的西北大学学习汉语。Eko用51天走遍中国,用文本、照片、视频,独自完成了新玄奘的壮举。——新华社资深记者、著名摄影师、作家 唐师曾

当蓄着阿凡提式胡子的“小白”,怀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眨着好奇的大眼睛,扛着心爱的相机,开启他探索体验中国文化之旅时,我就知道世界上多了一个讲中国故事的土耳其人!——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李振海

51天里一大半时间我们都是一起度过的,经历了许许多多未曾预料的事情,对于每一位同行者来说,此行都是一份美好的回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白振国(Eko)有一颗热爱中国的心,也有挑战自然极限的勇气,其户外独立生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是值得国内同龄人学习和培养的。本书展示了Eko对中国西部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认知能力。愿他早日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李常青

年轻时多转转,多折腾,真好!在客栈前台初遇那个特意从车站步行过来满身臭汗又满脸笑容,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白振国时,我是这么想的。——《间隔年之后》作者 孙东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51天中国行(一个土耳其人的西部文化体验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土耳其)白振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438450
开本 24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8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2016044016
中图分类号 I374.6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12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