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内容
编辑推荐

绘画艺术是忠实于客观物象的自然形态,对客观物象采用经过高度概括与提炼的具象图形进行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由徐潜主编的这本《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分别以史前绘画、古代山水画、中国古代文人画、中国古代佛教绘画、古代版画艺术这五个部分,大致梳理了我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内容推荐

徐潜主编的这本《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史前绘画、古代山水画、古代文人画、古代佛教绘画、古代版画艺术五方面内容。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目录

一、史前绘画

二、古代山水画

三、中国古代文人画

四、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五、古代版画艺术

试读章节

半山和马厂类型距今大约4000年寿右,彩陶花纹以几何形纹为主,但有一种特殊的神化了的人形图像。半山早、中期彩陶上的人形图像较真实具体,两腿分开叉立,手臂扬起,有的人形图像的周围有谷、糜类的种子,表示神人正在撒种。半山晚期和相沿发展的马厂早期彩陶上的人形纹,逐渐分解,或无头,或无下肢。马厂晚期彩陶上的人形图像已抽象化,肢节和爪指增多,多以人形的某一部分来示意表现,人形纹愈来愈被神化。马家窑时期彩陶代表作品为“舞蹈纹彩陶盆”。

“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遗物,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现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舞蹈纹彩陶盆”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陶器内壁饰两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纹图案。构图生动,线条洗练,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们的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好似裙摆。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西方现代绘画中把在静止画面上表现事物的连续运动视为一种艺术创新,而在中国的原始艺术中就已出现了类似的表现手法,这种大胆的创造不能不使人击节赞叹。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关于舞蹈的内容,虽然有许多种不同的看法,但大家一致认同的是,它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而且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正如德国学者格罗塞在《中国书画鉴赏辞典》中所说:“原始的舞蹈才真是原始审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却又最有力的表现。”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画对中国画是有着长远的影响的。1923年,从黄河中游的河南渑池县发现仰韶文化的安特生先生,当时担任北洋政府地质矿产顾问,他为了找到中国更早的古文化,从河南出发,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来到兰州以后又赶到临洮,终于在临洮县城以南十公里的洮河西岸马家窑村发现了中国境内的一个新文化,安特生把它定名为马家窑文化,从此以后马家窑文化就被写入了世界远古文化的史册,在马家窑文化中他将临洮发现的这种类型定名为马家窑类型。马家窑类型彩陶器的造型特点是器型优美、线条流畅、花纹精美,最大的直径靠近陶器的肩部。典型的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流畅而生动的黑色线条作画,其花纹多为水波纹,其画法可以说是中国工笔画形式的鼻祖。在发现了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之后,安特生第二年重返临洮,在临洮之西的广河县半山村发现并命名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从器形上来看,半山类型彩陶的最大直径靠近腰部,从绘画特点来看,是由黑红两彩组成,黑彩上都带有明显的锯齿纹,图案绘制得绚丽而且精美,其花纹继承了马家窑水波纹的特点,进而更加夸张地绘成大旋涡纹。半山的图案在后期演变中,水波纹的中心点被逐步放大,画上了表现田园的四大圈纹,实现了从水崇拜向土地崇拜的转变。安特生先生发现半山文化之后,继续向西进入青海,在湟水流域发现并命名了马家窑文化的马厂类型文化。马厂类型彩陶承袭了半山彩陶的四圈图案,随后把四圈减成两圈纹,在另两个侧面画上蛙神纹反映出人类意欲驾驭洪水战胜洪水的期盼。其陶器的造型特点更像一个圆球体向下延伸出底部。其绘画特点是:去掉了半山彩陶的锯齿纹,将红彩直接涂成底色,在底色上以黑色线条表现图案,而且画得很粗犷,其画法为中国最早的写意画形式。

P28-29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4916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2013062888
中图分类号 J209.22-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9
16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