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民族(4)
内容
试读章节

一、展翅腾飞的天鹅民族

在中国西北部广博而美丽的新疆维吾尔大草原上,居住着一个勤劳善良的古老民族——哈萨克族。她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哈萨克族人口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以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还有少数人口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我国的哈萨克族人口总数为1250458人。

哈萨克族历史悠久,族称最早见于15世纪中叶,一直沿用至今。根据民间传说“哈萨克”意为“战士”或者“白色天鹅”。关于这“天鹅”之意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哈萨克族的主要聚居地位于新疆北部。四周环绕着天山、阿尔泰山和塔尔巴哈台山等,居于中心的是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伊犁河、特克斯河、额尔齐斯河、额敏河和乌伦古河等河流在此纵横交错,零星点缀着许多高原湖泊。在山水的怀抱中,哈萨克族聚居地的气候便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温差分明。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周围的群山,被哈萨克族人视为优良的夏牧场;河流两岸的山谷和丘陵,被当做浑然天成的冬牧场。绝大多数的哈萨克族人民世代在这个优美舒适的地方从事畜牧业,还有少数人兼事农耕。而在聚居人数最多的伊犁地区,不但出产名贵的伊犁马,还是新疆细羊毛、阿尔泰大尾羊的主要产地。目前还有许多族民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哈萨克族人民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族语。曾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等文字。现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文化艺术异常灿烂。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格言和谚语等。“阿肯”就是民间文化的传播者和演唱者。另外,哈萨克族舞蹈大都轻盈欢快,民族乐器“冬不拉”可以弹奏出多种优美曲调。

关于哈萨克族的民族起源,流传着一个有关白天鹅的美丽故事:传说在远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卡勒恰哈德尔的首领,深受人们的拥护和爱戴。后来,在一次战争中失利,部众四散,他身负重伤,独自一人在杳无人烟的戈壁上行走。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戈壁滩上犹如火炉一般。重伤和饥渴严重威胁着他的生命,终因支撑不住而倒在了戈壁滩上。这时候,天上飞来一只白色的雌天鹅。它急忙给卡勒恰哈德尔几滴口涎,然后把他引领到湖边。卡勒恰哈德尔喝了水,似乎重伤痊愈。顷刻间,这只白色的雌天鹅就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于是两人结为夫妇。婚后不久“天鹅少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哈萨克,即“白天鹅”之意。后来,哈萨克生下了三个儿子,长子名叫别克阿尔斯,次子名叫阿克阿尔斯,三子名叫江阿尔斯。他们的后裔分别衍变成为哈萨克族的大、中、小玉兹(地域性的部落联盟);由于三个玉兹都是“哈萨克”的后裔,所以大、中、小玉兹的人们便以“哈萨克”作为自己的民族名称。因此哈萨克族人们自古就把天鹅视为圣鸟而加以崇拜,并禁止捕杀。他们喜爱天鹅的温驯、洁白的羽毛以及优美的体态,而少女们则常常把它作为爱情坚贞纯洁的象征。

“白天鹅”的古老传说美丽且触动人心,但这只是民间流传的有关族源的传说,是善良的哈萨克族人民对本民族美好的祝福和深厚民族感情的体现。除了这一起源说法之外,在我国史书中也有大量关于哈萨克族起源历史的记载。自公元前119年西汉的张骞出使乌孙起,此后的五百余年,今居住在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周边地带的居民是以乌孙人为主体的,其中也包括先于乌孙居住在这里的部分塞种和月氏,他们是哈萨克人的先世。早在汉武帝时期,通过汉朝细君、解忧公主和女官冯燎与乌孙昆莫(王号)、大将的联姻,乌孙与汉朝就建立了联盟和隶属的关系。到了6世纪中期时,在阿尔泰山游牧的突厥人便建立了突厥汗国,因此“乌孙”故地的居民又增添了突厥成分。继乌孙、突厥之后哈萨克族的先民还和陆续迁到哈萨克族居住地方的许多游牧部落或半游牧部落互相融合,如:10—12世纪建立喀喇(哈拉)汗国(即黑汉王朝)的回鹘和葛逻禄人,12世纪时建立西辽(黑契丹)的契丹人,12世纪末和13世纪蒙古兴起时的克烈、乃蛮、钦察以及察合台汗围的蒙古人等。这些情况不仅在我国史籍中有据可考,而且也被哈萨克许多部落的名称所证实。直到现代,哈萨克族中间仍然保留着乌孙、克烈、乃蛮等部落名称,这足以说明哈萨克族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领大军西征,乌孙、克烈、乃蛮等部落也被迫西迁。蒙古帝国的钦察汗国、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各有部分地区是哈萨克人的牧地。15世纪60年代,锡尔河下游的部分哈萨克牧民在吉来和扎尼别克的率领下返回故地,迁到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于他们反抗和摆脱乌孜别克汗的压迫统治而东迁,因此得名“哈萨克”,其意视为“避难者”或“脱离者”。此后他们还不断与南迁的乌孜别克族人和察合台汗国中从游牧转向定居的蒙古族人(杜格拉特部)融合,人口持续不断增加,牧地扩展到巴尔喀什湖西北广大的草原和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直到中亚的塔什干、安集延、撒马尔罕等地,逐渐形成了以“哈萨克”之名见称于世的新的民族共同体。从16世纪末期起,哈萨克族人及其分布地区已经分为三个“玉兹”(组成哈萨克族的三大部落联盟),即乌拉玉兹(大玉兹)、鄂尔图玉兹(中玉兹)和奇齐克玉兹(小玉兹),在清代的文献中则分别称为右部、左部和西部。其中以鄂尔图玉兹人口数量最多,力量最强大,氏族部落体系也保存的最为完整。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是乌拉玉兹和鄂尔图玉兹的部落。  清代初期,西部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意为左翼)逐渐开始强盛起来。17世纪70年代,准噶尔部噶尔丹便向南扩张至南疆和青海,向西进攻哈萨克和柯尔克孜,这再次迫使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人民离开原来的牧地。18世纪初,哈萨克族和新疆各族人民展开了反抗准噶尔汗的艰苦斗争。1723年,残暴的准噶尔封建贵族集团对这里的居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哈萨克族遭遇了在其历史上被称为“大灾难”的年代。清政府派兵于1755年至1757年彻底平息了准噶尔贵族的叛乱势力,解除了哈萨克族人民来自准噶尔集团的威胁。此后不久,哈萨克族的大、中、小三玉兹便先后派遣使者上书清廷,表明归附清朝的愿望。部分哈萨克族人民也开始到阿尔泰、塔城以及伊犁地区放牧。清朝明文规定以伊犁、塔城、科布多、乌鲁木齐为贸易地点。每年的夏天和秋天,哈萨克族人民可以携带牲畜和各种畜牧产品到指定地点换取日常需要的布匹、绸缎、茶叶、大黄和粮食等物品。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哈萨克族与祖国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

从18世纪中期起,沙皇俄国侵略中亚,吞食我国领土,逐步并吞哈萨克草原和中国伊犁将军所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19世纪中后期,由于沙皇俄国的入侵,截断了哈萨克族中、小玉兹乃至大玉兹西部和祖国的联系,俄围哥萨克大量迁到哈萨克族地区,把哈萨克族人民赶向人畜难以生存的沙漠地带。1864至1883年,沙俄政府强迫清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把“人随地归”的原则强加于《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这一举动遭到了边疆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人民除了表示“随地划归俄辖,虽死不从”的坚定立场外,还纷纷返归祖国,此后迁入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牧民还有很多,我国的哈萨克民族日渐壮大。P2-5

目录

一、哈萨克族

二、傣族

三、黎族

四、傈僳族

五、佤族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均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止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电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内容推荐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均继承和普及。这本孙运来主编的《中国民族(4)》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

这本《中国民族(4)》是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本书包括了: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五个民族。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孙运来主编的《中国民族(4)》介绍了56个民族中的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五个民族,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五个古老民族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民族(4)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运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5678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2013071249
中图分类号 K28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8
16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