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民间习俗
内容
试读章节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大儿子叫重耳。继母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国君,千方百计要害死重耳。重耳不得已只好逃出晋国,在外边过着逃亡的生活。跟随他出逃的还有一些文臣武将。

晋献公死后,重耳的异母弟弟夷吾做了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觉得哥哥重耳虽然逃亡在外,但终究是祸害,不把他除掉,自己的地位早晚要不稳。他就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武士,秘密去刺杀重耳。没想到这件事走漏了风声,有人急忙去给重耳送信。

当时,重耳正在狄国住着,得知这个消息后,慌忙召集他的随从,商量往齐国逃跑。忙乱之中,行李和盘缠都叫一个赶车的给偷跑了。一群人急急忙忙逃出来,因为没有行李盘缠,一路上只得乞讨为食。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只怕有人来追杀他们,就这样跑了六七天。这一天,来到卫国的郊外,这里前不着村,后不挨店,连个人影也看不见。六月的天气,又是大中午,太阳像个火球似的,烤得人浑身难受。他们从早晨到中午,跑了几十里路,还滴水未进,又饥、又渴、又热、又累,真是人困马乏。特别是重耳,哪吃过这种苦,已经是有气无力,走一步都十分困难了。重耳看见前面有棵大树,用手指了指说:“咱们到大树下歇一歇,找点吃的。”刚到大树底下,重耳连饿带累就瘫倒在地,昏过去了。众人急忙将重耳救醒。于是,几个人分头去找吃的,剩下的都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歇着。

出去找吃食的人陆续回来了,都是两手空空。连个人家都没有的地方,到哪里去找吃的?众人看着重耳都发愁了,怎么办?大家出来就是为了保护重耳,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正在为难,只见一个叫介子推的武将,双手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盆儿,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到跟前一看,是一盆儿肉汤,大伙儿赶忙把重耳扶起来,把肉汤端给他。重耳一见是肉汤,不问青红皂白,一下吃了个精光。吃了以后,人也有了精神。猛然,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忙问:“这种地方,你怎么弄来的肉汤?”

介子推回答:“是我大腿上的肉。”

重耳一听,吃了一惊,众人也都是一愣,怪不得刚才回来时一瘸一拐的。重耳的泪顺着脸流下来,说:“都是我连累了你,连累了大家,让我以后怎么报答你呀?”介子推说:“我们但愿你早归晋国,当一个好国君,使百姓安居乐业,并不想让你怎么报答。”

重耳含泪,连连点头。这时,又有一个人弄来些稀粥,大家分着吃了些,急忙往前赶路。

重耳一伙饥一顿、饱一顿地总算到了齐国。齐国国君齐桓公正在笼络各路诸侯,想建立霸业,所以,就把他们收留和保护起来。

后来,重耳在齐国和秦国的帮助下,返回了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以后,曾在晋惠公手下做过大夫的吕省、邵芮发动了叛乱,晋文公又调兵遣将,平息了这次叛乱,国内总算安定下来。

晋文公随后举行了复国封赏大典,原来跟随他逃难的难兄难弟,全都加官进爵,成了晋国显赫一时的人物。那些同情过、接济过他的人也都做了官,投降归附的旧臣也都作了适当安排,又下令寻找那些该封赏而没有受到封赏的人。

在封赏中,人们没有看见跟随文公一起出逃的介子推,都觉得很奇怪。原来,重耳回到晋国以后,介子推只随群臣朝见了一次,就回家了。介子推这个人很正直,很看不惯朝里有些人专靠阿谀奉承过日子,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还有个老母亲六十多岁了没人照顾,介子推很孝顺,就假说有病,回家和老母亲一起生活。自己耕种……

P2-3

目录

一、清明与寒食

二、饮酒与行令

三、风水与巫术

四、手相与面相

五、年谱与家谱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徐潜编著的《中国古代民间习俗》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作者想通过《中国古代民间习俗》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徐潜编著的《中国古代民间习俗》通过介绍中国古代风俗习惯,全面展示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中国古代民间习俗》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中国古代民间习俗》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民间习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5111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2013062845
中图分类号 K89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