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民间建筑
内容
试读章节

二、胡同的建筑

北京的胡同星罗棋布,每条胡同都有一段掌故或传说。北京的胡同,绝大多数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横竖笔直的走向,从而构成了十分方正的北京城,也表明了北京这座古城是经过精心规划,依照棋盘形的蓝图建筑的。又由于住宅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相互排比而组成胡同,所以东西向的胡同多,南北向的胡同少。而这种规划正是吸取历代帝都的建造经验,体现了我国历代建造城市的传统特色。

从地理位置上划分,前门以北的胡同一般较宽,规划比较整齐,前门以南的胡同一般较窄,规划也不整齐。因为在清代时,清政府为了安全,不允许外地来京人员住在京城内,所以外地人集中住在前门和崇文门外,也因此形成了前门商业区。在外来人员中许多是来京赶考的举人,因此形成了琉璃厂文化街,天桥地区有许多娱乐场所,北京的剧院也都集中在南城。北京城内老百姓集中活动的场所在什刹海一带。

北京的胡同里有很多有特色的建筑,它反映了在各个时期里的不同事件和风格,形成了特有的胡同建筑文化。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正规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由北房、南房、东西厢房四面围合而成,并由此而得各。北房称“正房”,南房又称“倒座儿”。大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上,各房之间用卡子墙相连,从而形成封闭式院落。四合院中的房屋是按宗法礼教制度的要求设置的。封建制度的家族常常是几世同堂,又有男女仆婢,这就要求长幼有别、上下有别、内外有别。全住在同样的房子里自然不成,散居各处又不便管理,只有全封闭式的“四合院”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于是,这种主仆分明,既有分割,又便于管理的建筑形式就成了居民乃至官室、王府建筑的传统布局,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门楼、牌匾、门楣、花窗、雕墙等部位的镂刻书画内容,把传统艺术文化直接形象地在四合院中表述出来。装饰物在四合院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反映出人们对人生的祈求、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是幸福、长寿、富贵、志向的化身。整个四合院显示出智慧、朴素和民风习俗的美,北京四合院历经了近千年的风雨沧桑,它是北京文化的象征,更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今天,北京的街巷里,还保存着十余处王府,大都是清代建筑,包括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种规格的府门。现在胡同里留下的多是亲王、郡王的府邸,多为坐北朝南,门前有大石狮一对,并配有上下马石、拴马桩和照壁。保存完好的五间三启门王府,如:后海北岸的清醇王府,前海西路北恭王府,安定门内方家胡同的循郡王府,张自忠路的和敬公主府。明清时期的官宦之家多为广亮大门,门楼高大,门头及窗檐上装饰着精美的砖雕图案,显示着主人的身份。文官雕刻为多宝阁、大象等图案或梅、兰、竹、菊、松等图案;武官雕刻狮子、海马等图案,有宽阔的大门洞,并设有木制懒凳一对。门楼下有七或九级石台阶,是宅主人品位的标志,门前很宽敞,放置着一对上马石,门楼右边的倒座儿墙上装配着三四个石圈,内有大铁环,名为拴马桩。

在北京胡同里,数量最多的是如意门,其建筑造型独具特色,门框两侧砌砖墙,门楣与两侧砖角交接处砌成如意状的砖饰,表示“吉祥如意”,故称如意门,又有大如意门、小如意门之分,门楼造型优美,砌工考究,门头栏板和敞檐上面雕刻砖雕图案,门簪上有木雕花卉或文字图案。四合院大门门槛两旁的石墩,建筑学上称为问枕石,它既起门楼的造型装饰作用,又使门框得以加固。年代久远的多为鼓形,称为“抱鼓石”,民间也有称其为“鼓抱石”的,这样的称呼更有其形象性,古老的抱鼓石上部雕有龙头或卧狮,下部的正面和侧面雕有内容丰富的图案,如:蝙蝠叼古钱画面,谐音“福在眼前”;狮子滚绣球图案,表示主人的武官身份。

P4-5

目录

一、胡同

二、窑洞

三、晋祠

四、土楼

五、碉楼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民间建筑》由徐潜主编:中国民间建筑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中国古代民间建筑》适合大众阅读。

编辑推荐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中国古代民间建筑》由徐潜主编,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编者想通过这本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本书介绍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民间建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5104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2013063497
中图分类号 K928.7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06:37